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生儿窒息是造成围产儿死亡及遗留远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探讨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以预防和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1126树头位单胎初产者第二产程时限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第二产程时限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以期为正确处理第二产程、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提供依据。l临床资料1.1观察对象:收集1990年1月一1995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病例,要求孕妇年龄25一30岁,单股,头位初产,孕周37一42周,胎儿体重≥255g,<4000g,临床检查无明显头盆不称,可经阴道分娩,妊娠期及第一产程…  相似文献   

2.
蒋妮珊  杨炎 《华夏医学》2008,21(2):329-330
新生儿出生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在产程管理中第二产程的影响是放在首位的.适时地处理第二产程,缩短第二产程的时间是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关键.现对我院近两年来初产、单胎、头位阴道分娩,第二产程时间与新生儿出生评分的关系作回顾性分析,探讨第二产程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中,不同的分娩体位对产妇分娩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阴道分娩的足月妊娠单胎头位的初产妇3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第一产程采取自由体位,第二产程采用半卧位,适时截石位;对照组第一产程采取卧位,第二产程采用仰卧膀胱截石位。比较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阴道出血量、产妇舒适度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2 h内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较对照组产后下肢疼痛、麻木不适减轻,舒适度增加。结论分娩过程中第一产程采用自由体位、第二产程半卧位适时截石位优于第一产程采取卧位、第二产程采取截石位。  相似文献   

4.
第二产程时间(second birth course,SBC)对新生儿评分的影响已为众所周知,但如何确定SBC的最佳时间?本文对我院近两年的初产、单胎、头位经阴道分娩者的SBC与新生儿评分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对产科,临床掌握SBC时间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院于 2 0 0 0年 1月至 1 2月 ,用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取得满意效果 ,报道如下。1 资料及方法1 .1 研究对象我院住院的近期未用过前列腺素抑制剂 ,无前列腺素禁忌症、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单胎头位足月妊娠阴道分娩者 1 90例为研究组 ,正常的单胎头位足月妊娠阴道分娩者 1 60例为对照组。两组的年龄、孕周、孕产次、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会阴侧切率、新生儿体重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见表 1。表 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 x±s)组别例数年龄 (岁 )孕周孕次产次 第一产程时间 (min)第二产程时间 (min)…  相似文献   

6.
综合处理产程与自然产程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阴道分娩是一种自然分娩方式 ,对产妇和新生儿均有利。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 ,很多促进产程进展的方法已被应用于临床 ,以期缩短产程 ,达到计划分娩的目的。本文收集了 1997— 1998年我院住院的经阴道分娩初产妇 316例 ,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1 研究对象1.1一般资料 我院住院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 316例 ,分二组 :观察组 (综合处理产程 )为单胎、头位、初产妇 2 10例 ,年龄2 0~ 38岁 ,孕周 33~ 4 2 2 周 ,骨盆无异常 ,经阴道分娩 ,产程中用催产素或人工破膜或安定。对照组 (自然产程 )为单胎、头位、初产妇 10 6例 ,年龄 2 0…  相似文献   

7.
    
纪芬  袁韦娜 《安徽医学》2012,33(12):1662-1663
目的探讨分娩第二产程连续胎儿电子监护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12月单胎头位阴道试产初产妇1 874例为观察组,分娩第二产程进行连续胎儿电子监护;2009年1~12月相同初产妇2 021例为对照组,实行定期胎心率听诊及选择性胎儿电子监护。结果 2组在新生儿窒息、第二产程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剖宫产率、产钳助产、会阴侧切及产后出血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观察组有记录第二产程时间的1 822例产妇按持续时间(T)分4组:①T≤30 min,新生儿窒息18例(重度2例),②30 min90 min,窒息8例(重度1例),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分娩第二产程中使用连续胎儿电子监护可及早发现胎儿窘迫,缩短第二产程时间,不增加剖宫产及会阴助产率且显著减少了因胎儿窘迫所致的新生儿窒息。  相似文献   

8.
<正>第二产程大于2h,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为缩短产程,降低其发病率,现将我院1991~1993年分娩9877例初产妇第二产程大于2h106例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作一探讨。1.临床资料 1.本组第二产程大于2h者106例,均属单胎足月头位妊娠;无妊娠合并症。发生新生儿窒息33例(31.13%),与同期第二产程正常者中共发生新生儿窒息627例(6.35%),经x~2检验,两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9.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进展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静  曹启军 《现代医学》2009,37(5):345-347
目的探讨硬膜外镇痛对产程进展及母亲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单胎、初产、头位、进入活跃期的足月孕妇的临床资料。374例按是否行分娩镇痛分为镇痛组187例和对照组187例,观察两组孕妇产程时间、催产素的使用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1min及5min的Apgar评分。结果镇痛组和对照组的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异常胎心监护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镇痛组活跃期时间较短,第二产程时间较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催产素使用率高、产钳助产率高,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不增加剖宫产率,不影响新生儿预后,但可能影响第二产程,增加阴道助产率。  相似文献   

10.
关建云  兰秋双 《华夏医学》2013,26(4):769-771
目的:探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对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效果。方法:以100例有阴道试产条件单胎头位的产妇为观察组,待其宫口扩张≥5cm,胎先露平棘或至少棘上1cm以下,应用全自动气囊仿生助产仪扩张阴道3次;随机抽取100例有阴道试产条件单胎头位的产妇为对照组,不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其他分娩条件同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产程明显缩短、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下降。结论:气囊仿生助产术分娩较常规的自然分娩效果好,阴道分娩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1.
吴云开 《广州医药》2005,36(2):61-62
目的为建立一种适合产科特点的整体护理模式,探讨"一对一"全程陪伴责任制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1年5月~2003年4月在传统助产模式下分娩的1887例初产单胎头位产妇为比较对象,2003年5月~2004年10月实行"一对一"责任制助产后分娩2007例初产单胎头位产妇为研究对象.将两阶段阴道分娩、剖宫产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率、产妇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第二阶段较第一阶段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率显著降低(P<0.01);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时间比第一阶段显著缩短(P<0.05);产妇满意度提高.结论 "一对一"全程陪伴责任制助产这种模式,有利于产科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罗哌卡因配伍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对持续性枕后位产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7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华瑞医院分娩的产妇,有适应症无禁总症而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46例持续性枕后位产妇为镇痛组,条件相似未行镇痛的63例持续性枕后位产妇为对照组,记录两组头盆评分、活跃期时间、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程中处理方式、产后出血、软产道裂伤、各组中发生新生儿窒息的例数。结果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阴道手术助产、新生儿窒息率两组间无差别。镇痛组第二产程延长、阴道顺产率高于对照组,活跃期更快、徒手旋转胎头成功率高。结论罗哌卡因配伍芬太尼镇痛分娩可提高持续性枕后位徒手旋转胎头的成功率,提高顺产率,不增加阴道手术助产和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3.
孙德荣 《中原医刊》2005,32(8):21-21
目的探讨单胎臀位妊娠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将347例单胎臀位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的孕周、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体重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P<0.01),两组分娩早产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足月分娩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组显著低于阴道分娩组(P<0.05)。结论正确选择单胎臀位妊娠分娩方式,将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第二产程延长对母婴的危害。方法第二产程延长的孕妇110例,与同期非第二产程延长孕妇1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组病例均为单胎足月头位妊娠初产妇,无妊娠合并症及妊娠并发症。结果第二产程延长导致阴道助产、剖宫产手术及软产道继发裂伤发生率增加,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为24.6%,当第二产程延长时间〉3 h时,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超过50%。结论第二产程延长导致母体软产道继发裂伤发生率增加,分娩方式以阴道助产和剖宫产手术为主,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随着第二产程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屈膝屈髋位与膀胱截石位在第二产程应用后产生的效果,了解两种体位在自然分娩中的优缺点,从而起到促进自然,促进母婴安全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12月来我院住院待产孕妇,单胎,头位2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孕妇,在第二产程中采用屈膝屈髋位。对照组,采取膀胱截石位,比较宫口开全后,两种体位对分娩方式、产程时间长短。窒息率。难产率和出血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第二产程明显缩短,滞产率、阴道助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对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屈膝屈髋位在第二产程中应用可以使产程缩短,减少滞产率,促进阴道分娩,减少剖宫产和新生儿窒息,利于母婴健康,不失为第二产程中选择的最佳体位。  相似文献   

16.
胡群英  朱艳宾 《中外医疗》2009,28(21):66-66
目的 探讨微泵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对产程,母耍的影响。方法观察组50倒孕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宫口开2~4cm采取PcEA泵硬膜外腔给药用于分娩镇痛对照组100例为同期未接受分娩镇痛的孕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分别观察产程进展、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产后2h出血等情况。结果观察姐和对照组在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剖宫产卒有显著意义差异。第三产程、产后出血.新生儿IminApgar 评分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微泵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可促第一产程,第二产程进展,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徐静 《微创医学》2005,24(5):735-736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持续时间与母婴预后的关系.方法将480例经过充分试产的孕妇、按第二产程持续时间分为两组,A组为第二产程时间小于或等于1 h;B组为第二产程时间1~2 h.比较两组产妇的宫缩、头位情况、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结果B组的手术产率、宫缩乏力、头位异常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高于A组.结论第二产程时间越长,难产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增加.应重视和积极处理第二产程,避免母婴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8.
分娩镇痛5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04年8月~2005年7月进行分娩镇痛的初产单胎头位产妇500例为观察组,计算机随机抽取同期未实行分娩镇痛的初产单胎头位产妇500例为对照组,将两组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率和新生儿窒息率,产妇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显著减低(P〈0.01),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的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产妇满意度提高。结论分娩镇痛有利于产科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白林蝉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8):3263-3264
目的:探讨“导乐”全程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3年6月至2004年6月在我站分娩者分为两大组,第一组是2003年6月至2004年6月,在传统助产模式下分娩300例初产妇单胎头位为无导乐组,第二组是2003年6月至2004后6月实行“导乐”全程陪伴分娩的100例初产妇单胎头位为导乐组。将两组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率产妇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导乐组较无导乐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率显著降低,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产程比无导乐组显著缩短;产妇满意度增高。结论:“导乐”全程陪伴分娩这种模式,有利于产科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无痛分娩中采取自由体位与常规卧位对减少产程干预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15 年10 月—2017 年9 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分娩的足月、单胎、头位及初产妇160 例, 均自愿选择硬膜外自控镇痛。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 例。观察组麻醉后采取自由体位,第二产程胎 头拨露时采取截石位;对照组麻醉后采取常规卧位,第二产程采取截石位。对两组产妇剖宫产率、相对头盆不 称发生率、人工破膜率、催产素静脉滴注率、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进行比较,比较阴道 分娩者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会阴裂伤、会阴侧切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产妇剖宫产、头盆不称、 人工破膜及催产素静脉滴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及会 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产妇阴道分娩会阴裂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观 察组会阴无损伤者3 例。结论 无痛分娩中采取自由体位可降低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缩短产程,减少人工 破膜、催产素静脉滴注等人工干预措施,且不增加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