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马美云 《基层医学论坛》2012,(28):3726-3727
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择2004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276例,分析产妇出血率、出血量、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及治疗效果。结果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患者,产后出血量在500-1000mL的比例最高,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宫缩乏力和胎盘因素两方面,治疗后有效率达到95.2%。结论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宫缩乏力和胎盘因素。针对出血原因,严密观察产程,选择及时有效的止血方法,可以有效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24小时内的失血量和出血原因、剖宫产指征,寻找防治措施,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率。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526例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措施。结果:剖宫产术后出血率3.9%,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为宫缩乏力。结论:剖宫产术本身是产后出血的原因,为保障母婴健康,应提倡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为宫缩乏力;选择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以减少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以2013年1月—12月在我院住院剖宫产分娩4536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研究剖宫产产后出血2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产后出血量、出血因素和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4.74%,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和子宫下段切口裂开。结论造成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因素很多,而剖宫产手术本身就是产后出血很重要的危险因素,降低剖宫产率,剖宫产手术中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是减少和防止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对62例剖宫产产后出血病例的出血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阴道分娩产产后出血原因对比。结论 宫缩乏力、胎盘因素是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血窦缝扎、宫腔填塞、子宫切除是控制子宫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剖宫产术后出血6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坚 《海南医学》2005,16(7):45-45,44
目的 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寻找防治措施,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63例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原因及发生产后出血的时期。结果 剖宫产术后出血率4.35%。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为官缩乏力、前置胎盘,产后出血主要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结论 做好孕期保健及早发现高危因素,积极治疗,降低剖官产产后出血率。  相似文献   

6.
魏荣 《四川医学》2013,(9):1525-1526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总结护理经验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2年2月我院100名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的原因,并探讨其相关因素。结果引起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和切口血管破裂出血。此外,年龄高和胎次多容易引起剖宫产产后出血。结论剖腹产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护理干预是挽救剖宫产孕妇生命的一项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王玉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4,(19):2499-2500
目的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与防治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行剖宫产术者780例,其中40例发生产后出血,分析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原因。结果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为5.13%,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原因,其次为胎盘因素,此外还有手术操作因素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结论在行剖宫产手术时对剖宫产指征严格把握,减少剖宫产数量;术前对产程进行密切观察,术中严格控制手术技巧;术后对患者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出血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可有效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顾方  杨芩 《吉林医学》2013,34(19):3849-3851
目的:分析86例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方法:通过对3 877例剖宫产进行观察,其中剖宫产并发产后出血86例,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产前出血患者是产后出血的高危人群,77例经积极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后治愈,9例治疗无效切除子宫。结论:加强产前健康教育,促进自然分娩,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剖宫产率,进而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张雪 《中外医疗》2015,(5):191-192
在临床治疗中,妇产科患者进行剖宫产之后,形成的产后出血,将严重的危及到产妇的生命安全,剖宫产产后出血是临床造成产妇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妇产科剖宫产是常用的一种手术方法,随着剖宫产手术方法和技术进步,目前在医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生产的产妇逐渐的增多,剖宫产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剖宫产产后出血占据产后出血的70%~80%,而因为剖宫产产后出血造成的死亡率为2%~11%。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产妇,在积极、有效的治疗下,90%的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其产后出血可以治疗成功。为此该研究从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进展,以及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杨润莲 《大家健康》2014,(7):187-188
目的:对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及对患者术后的处理方法研究。方法:选取38例2013年6月-2014年5月来我院进行剖宫产的患者,并对进行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的原因共总结归纳出6种,既子宫切口的破裂、患者宫缩乏力、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的粘连和植入和凝血功能的异常。根据手术前后患者临床资料的数据分析发现,宫缩乏力是造成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且对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情况进行了成功救治。结论:熟练掌握剖宫产手术技术,并在手术前中后对患者进行应急方案处理,可以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婧 《吉林医学》2010,31(15):2246-2246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的关系。方法:收集304例产后出血病例,从产后出血的原因入手,分析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的关系。结果:剖宫产分娩的产后出血率高于自然顺产的产后出血率。结论: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有必然联系,剖宫产分娩方式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相关的因素和防治措施,以期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提高孕产妇的健康水平。方法:以2006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在我院分娩的产妇4 927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研究我院剖宫产产后出血68例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出血原因、出血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产后出血率为1.13%,其中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2.67%,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29%,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妊娠并发症、妊娠合并症以及多次剖宫产和宫腔操作史使产后出血率增加。结论:剖宫产术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降低剖宫产率,预防子宫收缩乏力,避免胎盘因素特别是前置胎盘的术中出血是减少产后出血、使孕产妇健康、平安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以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91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组,以我院同期行剖宫产未发生出血者2157例为对照组。比较分析2组患者产科情况,总结分析研究组产后出血量、出血原因和治疗方法。结果本组剖宫产产后出血91例,占同期剖宫产总数的4.05%,经积极治疗,无一例死亡;研究组平均年龄、多胎妊娠及伴有合并症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主要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及手术因素3类,其构成比分别为60.33%、24.18%和5.49%;结论剖宫产产后出血主要原因复杂,临床上应早期预见并消除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术中加强规范操作,科学合理的处置产后出血,以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及对患者术后的处理方法研究。方法:选取38例2013年6月-2014年5月来我院进行剖宫产的患者,并对进行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的原因共总结归纳出6种,既子宫切口的破裂、患者宫缩乏力、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的粘连和植入和凝血功能的异常。根据手术前后患者临床资料的数据分析发现,宫缩乏力是造成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且对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情况进行了成功救治。结论:熟练掌握剖宫产手术技术,并在手术前中后对患者进行应急方案处理,可以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剖宫产产后出血282例原因、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剖宫产各种手术指征引起产后出血原因、产后出血量、危险因素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3-2008年1952例剖宫产术后出血28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术后出血以头盆不称为手术指征引起产后出血最常见,以胎盘因素为手术指征引起产后出血量最多。产后出血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等。产后出血危险因素为流产史、产程延长停滞、产检史等。结论及时诊断及处理产后出血,正确掌握剖宫产指针及手术时机。控制剖宫产率,提高手术质量是预防剖富产产后出血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李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2,(32):4272-4273
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制订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剖宫产主要出血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其次为胎盘因素(胎盘粘连、胎盘剥离出血);出血高危因素有:急诊剖宫产、高龄产妇、多胎妊娠、巨大胎儿、羊水过多、剖宫产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前置、产后出血史等。结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认识,采取及时、正确的综合预防措施,有效防治出血,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7.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1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爱珍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7):164-164,166
目的探讨剖宫产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4年间剖宫产术后发生晚期产后出血1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率0.43%,出血的原因主要为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原因47%,子宫复旧不全35%,胎膜脱模残留18%。17例保守治疗15例成功。结论开展孕产妇健康教育,有效防治感染,提高剖宫产技术是减少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3年84例产后出血的原因。结果: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其次是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剖宫产引起的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阴道分娩。结论:预防产后出血应加强孕前及孕期保健、严密观察和正确处理产程、加强产后监护、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合理使用宫缩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出血与剖宫产指征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剖宫产致产后出血的原因。方法:对492例剖宫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产后出血与剖宫产指征的关系。结果:剖宫产后出血率及出血量与剖宫产指征关系密切。结论:剖宫产手术本身可成为产后出血的主原因,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对高危因素以有效预防,可减少剖宫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王莹 《基层医学论坛》2013,(26):3406-3407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46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病例的出血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剖宫产后出血率为10.43%;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子宫下段撕裂。结论对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防治,首先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一旦发生应争分夺秒,在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的同时,尽快找出原因,针对原因迅速止血。医护人员要熟练掌握各项止血措施及手术操作,灵活运用,做到抢救及时、迅速。应重视对剖宫产术后出血的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量的观察及产妇生命体征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