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卵巢巨大包块(平均径线≥10 cm)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并分析不同年龄层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经手术确诊的311例来源于卵巢的巨大包块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并将患者按年龄和包块平均径线进一步分层,比较不同年龄组和不同包块平均径线组临床和病理特征的差异。结果:(1)患者中位年龄44(24,60)岁。首发症状依次为体检发现卵巢包块、腹痛、腹胀、自觉腹部膨隆、出现压迫症状。(2)手术方式依次为:单侧卵巢切除术(30.5%,95/311),卵巢囊肿剥除术(28.9%,90/311),肿瘤分期或肿瘤细胞减灭术(28.0%,87/311),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12.5%,39/311)。(3)病理类型为:良性(49.5%,154/311)、恶性(31.8%,99/311)、交界性(18.7%,58/311)。(4)<20岁组患者因发现腹部膨隆就诊者,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50岁组的卵巢切除率高于其他两组(P<0.05),且<20岁组患者的单侧卵巢切除率仍高达30.1%(15/49)。(5)包块大小与病程的长短相关,病程1~6月时,包块径线>30 cm者最常见(P<0.05)。>30 cm组交界性肿瘤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巨大包块以卵巢黏液性及卵巢交界性黏液肿瘤多见。包块大小随病程的延长有增大趋势,且随着包块增大,交界性肿瘤发生率随之升高。同时应加强年轻群体的健康宣教,当出现腹痛、腹胀,尤其是下腹膨隆时应及时就诊,以避免因交界性肿瘤等切除卵巢。  相似文献   

2.
患者18岁。未婚。住院号047298。因进行性下腹胀痛,发现腹部包块1个月,于2004年7月6日入院。患者近1个月无诱因出现下腹坠胀,进行性加重,有时还伴有隐痛不适。无消瘦乏力,睡眠胃纳好,大小便无特殊。月经16 7/30。查体:腹部膨隆,可扪及巨大囊性包块,活动,  相似文献   

3.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是卵巢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发展到体积巨大。肾积水常见,但一般肾积水体积小,并且因为解剖位置的关系与卵巢囊肿临床上很难误诊,本例因肾脏畸形且肾积水严重从而误诊。  相似文献   

4.
<正>1 病例摘要患者,59岁,因交界性肿瘤术后再发盆腔包块9月,下腹痛10天于2017年6月22日于本院住院治疗。患者2009年绝经。2013年10月因左附件包块于当地医院行\"经腹左附件切除术+盆腔粘连松解术+子宫颈息肉摘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左侧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左侧输卵管慢性炎症,子宫颈息肉伴鳞状上皮化生\"。2015年8月因右附件包块行\"经腹全子宫切除+右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部分大网膜切除术+盆腔内种植病灶减灭术+盆腔粘  相似文献   

5.
患者因查体发现盆腔包块4d入院。既往月经规律,无痛经,孕3产2。18年前曾行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自诉,具体不详);5年前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3年前行剖宫产术。妇科检查:左侧附件区可扪及6cm×5 cm囊性包块,边界清,活动度可,无触痛,右侧附件区未及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6.
1病历摘要 患者,女,26岁,未婚,下腹部隐痛不适半年,呈持续性,渐加重,伴腰骶部酸痛,无恶心、呕吐和尿路刺激征,外院超声诊断为左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于2003年6月11日收住我院欲行手术治疗。此患者无其他疾病史,入院查体:体温、脉搏、血压正常,一般情况良好,下腹部膨隆,扪及一囊性肿物,如6个月妊娠大小,无压痛,活动度稍差。肛诊:子宫大小正常,  相似文献   

7.
脐带肿瘤的发生率极低,而脐带纤维血管瘤更少见,先将我院近期一例病案报道如下:l临床资料患者,女,31岁,住院号547148。因停经35周+4天,孕检发现胎心音异常1天入院。患者末次月经2010年2月26日,预产期2010年12月3日,孕期经过顺利,孕4月彩超提示脐带血管瘤可能约4×3厘米大小,未做特殊处理,定期产检,2010年11月2日因门诊孕检胎心监护提示胎心音偏快入院待产,  相似文献   

8.
9.
1 病例报告 患者38岁,已婚,因下腹剧烈疼痛1天于2005年12月13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则,末次月经为12月初.12月13日晨起无明显诱因突发下腹剧烈疼痛,伴肛门坠胀、恶心.入院查体:T 37.2℃,下腹正中及左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移动性浊音(一),妇科检查示宫颈举痛,子宫后位,正常大小,欠活动,压痛明显,左附件区偏后扪及直径约6cm的囊性包块,触痛明显,欠活动.  相似文献   

10.
宫颈原位癌合并假性乳糜性胸腹水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患者38岁.因腹胀伴食欲下降半年于2006年11月28日入院.半年前起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食欲下降,于当地医院行腹部超声检查发现盆腔积液,诊断为盆腔炎,给予青霉素静滴半个月,1个月后复查仍有盆腔积液.  相似文献   

11.
超声监护下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6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2000年6月至2006年6月应用官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6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2.
30岁以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年轻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手术病理分期、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年1月至2002年3月间在我院治疗、年龄<30岁的卵巢上皮性癌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确诊为卵巢上皮性癌时的中位数年龄为24岁(16~29岁),占同期全体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4.99%(21/421)。21例均在月经初潮后发病。12例有各种症状,腹痛8例、腹胀4例、月经改变3例等。21例中,急诊手术5例,16例为择期手术。肿物最大径线平均为17.6cm。16例肿瘤为单侧,4例为双侧,1例不详。手术病理分期,Ⅰ期10例、Ⅲ期5例、分期不详6例。病理类型以黏液性乳头状囊腺癌(9例)和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6例)最多见。病理分化程度,除6例不详外,高分化11例,中分化2例,低分化2例。初治时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或分期手术15例,复发后行再次肿瘤细胞减灭术6例;除2例患者外,肿瘤均切除干净或基本切除干净。共8例患者保留了生育功能。18例患者进行了以铂类或紫杉醇为基础药物的联合化疗,其中7例化疗达6个疗程以上。平均随访50个月(2~192个月)。结果6例患者死亡,2例带瘤生存,11例无瘤生存,2例失访。3年生存率为89%,5年生存率为76%。结论30岁以下妇女患卵巢上皮性癌较罕见,患者于月经初潮后发病,肿瘤体积较大,单侧多见;临床手术病理分期早期、病理分化程度高分化,病理类型以黏液性囊腺癌为多见,经手术及化疗,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3.
超声检查18岁以下妇科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1~18岁女性妇科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5年1月1日至12月30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就诊的1143例1~18岁女性妇科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43例中发现有超声异常表现者257例(占22.5%),分成3组:<11岁组:性早熟11例,无子宫4例,卵巢肿瘤1例(术后证实为卵巢畸胎瘤)。11~14岁组:多囊卵巢7例,附件单纯囊肿4例(囊肿均小于4cm),卵巢肿瘤3例(术后证实为2例卵巢畸胎瘤,1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双子宫3例,阴道-宫颈管-宫腔积血2例,无子宫、纵隔子宫各1例。>14~18岁组:子宫偏小72例,多囊卵巢43例,卵巢肿瘤21例(术后证实为17例卵巢畸胎瘤,3例卵巢黏液性囊腺瘤,1例恶性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附件单纯囊肿16例(均小于4cm未行手术而随访),始基子宫15例,无子宫11例,阴道-宫颈管-宫腔积血11例,幼稚子宫7例,纵隔子宫6例,双子宫5例,炎性包块3例,子宫肌瘤2例,子宫腺肌病1例。结论超声检查对1~18岁女性妇科疾病的诊断有较高价值,有利于临床早诊断、早处理。  相似文献   

14.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例逐渐增多。我院收治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3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5年5月至2007年2月收治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处妊娠患者3例,年龄28~42岁,均为一次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距本次妊娠时间为3~14年。1.2临床特征有停经史及无痛性阴道不规则流血,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内诊检查:子宫颈正常大小,子宫后倾,质软,无触痛。1.3治疗1例清宫后行子宫切除术;2例应用甲氨蝶呤(MTX)肌肉注射,口服米非司酮保守治疗成功。例1.患者42岁,14年前行剖宫产术。停经72d,阴道不规则流血28d,β-HCG最高为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记物CA19-9在卵巢成熟囊性畸胎瘤(OMCT)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OMCT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A19-9水平.结果:平均年龄为34.1±9.5岁;平均肿瘤直径为57.3±30.2mm;平均CA19-9水平为93.0±188.1 U/L,相对升高率为34.8%;肿瘤双侧率为31.1%(42/135).结论:CA19-9不仅是恶性肿瘤的检测指标,同时可在部分OMCT患者中升高,应该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晚期宫颈癌伴类白血病反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白血病反应是指继发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外周血白细胞升高,伴有外周血或骨髓中原始幼稚细胞增多、临床上酷似白血病的一种综合征,多由严重的应激所致,刺激消失后多即自行消退,感染、过敏、急性中毒、恶性肿瘤等均可引起类白血病反应.类白血病反应与白血病的治疗和预后不同,当原发病治愈或解除,类白血病反应可完全消失.我们收治1例晚期宫颈癌合并类白血病反应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子宫肌瘤是妇科多发病、常见病,其中育龄妇女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为20%~30%[1]。目前,临床多使用药物、介入及手术治疗。射频消融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已经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应用,我院2005年9月至2006年6月利用冷极射频肿瘤治疗机,在腹腔镜下治疗肌壁间或浆膜下子宫肌瘤,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27例,年龄29~40岁,平均35岁;均经超声证实为肌壁间向浆膜突起或浆膜下子宫肌瘤,其中单发肌瘤直径≤6cm;多发肌瘤数≤3个、直径<3cm(子宫体为3个月妊娠大小);无腹部手术史;月经干净后3~7d;放置宫内节育器者取出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