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草酸钙结石患者尿液中柠檬酸/草酸比值邓耀良,覃光熙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4,11(4):205我们将一天分为10段收集24h尿液,研究了26例草酸钙结石患者和18例正常人尿液中柠檬酸/草酸比值的改变,结果发现结石组24...  相似文献   

2.
许多研究表明,某些维生素的缺乏或过量对草酸钙结石的形成起抑制或促进作用。维生素对草酸钙结石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机体物质代谢,破坏尿中矿物质的平衡,使尿中致结石因素如草酸、尿酸、钙、磷等物质排出增多,而尿中抑制结石成分如柠檬酸、镁排出减少,引起晶体析出、沉积和结石形成。现将近年来国内有关维生素在草酸钙结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壮族泌尿系结石患者的发病影响因素,并分析其结石成分特点。方法 选取184例壮族泌尿系结石患者作为结石组,取100例壮族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血液代谢指标及24 h尿液代谢指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壮族泌尿系结石患者发病的影响因素。分析结石组患者的结石成分,并比较不同结石成分的泌尿系结石患者代谢异常的发生率。结果 结石组的血清肌酐、血清尿酸、尿草酸、尿尿酸、尿钙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4 h尿量及尿枸橼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尿酸、尿尿酸、尿钙水平是壮族泌尿系结石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而24 h尿量是其保护因素(均P<0.05)。结石组患者的结石以草酸钙结石、无水尿酸结石为主;草酸钙结石患者的高钙尿症、高草酸尿症发生率均高于其他结石成分的患者,无水尿酸结石患者的高尿酸尿症发生率均高于其他结石成分的患者(均P<0.05)。结论 血清尿酸、尿尿酸、尿钙水平是壮族泌尿系结石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而24 h尿量是其保护因素。壮族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以草酸钙结石、无水尿酸结石...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低于硬水标准的不同钙、镁比例饮用水对相对高草酸尿症大鼠肾结石形成及代谢的影响。 方法 将42只SPF级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7组(n=6):空白组、模型组、高钙低镁组、中钙低镁组、低钙低镁组、低钙中镁组和低钙高镁组,空白组饮用纯净水,模型组饮用0.1%乙二醇(EG)配制水,高钙低镁组、中钙低镁组、低钙低镁组、低钙中镁组、低钙高镁组各干预组在模型组基础上给予不同钙、镁浓度比例的饮用水,浓度比例分别为360/10、120/10、10/10、10/40、10/80(mg/L)。各组大鼠在相同环境下饲养8周后,收尿液、血液及双肾标本,左肾做H&E染色石蜡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草酸钙结晶情况;分别测定大鼠24h尿量、尿钙、尿镁、尿草酸、尿枸橼酸排泄量及血钙、血镁、血肌酐以及血尿素氮浓度。 结果 大鼠肾重量低钙低镁组、低钙中镁组均较空白组比较显著增加(P<0.05)。低钙中镁组血尿素氮浓度较空白组、模型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各组大鼠体重变化、摄水量、24h尿量、血钙、血镁和血肌酐等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4h尿镁排泄量低钙中镁组较空白组显著增加(P<0.05)。24h尿草酸排泄量模型组、低钙低镁组、低钙中镁组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中钙低镁组也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5);除低钙低镁组外,其余干预组24h尿草酸排泄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尿钙、24h尿枸橼酸排泄各组均无显著性差异。血钙、血镁、血肌酐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各组尿结晶均为阴性。各组肾组织病理学检查各组均未见结晶形成,肾小球、小管细胞大小正常,排列整齐、规则,肾小管管腔无扩张,管腔内无坏死脱落样物质。结论 相对高草酸尿症造模对大鼠体内钙和镁的代谢、尿结晶及成石没有影响;在饮用水硬度低于硬水标准下,随钙镁总量(硬度)升高24h尿草酸排泄量减低;单纯高草酸尿症成石草酸浓度或量需要达到一定水平才能显示成石作用;而尿枸橼酸作为结石的保护性因素,它是相对独立的,不受造模及不同钙、镁比例饮用水影响。  相似文献   

5.
肠源性高草酸尿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肠道草酸盐过量吸收和尿草酸盐排泄增加为特点的继发性高草酸尿症。肠源性高草酸尿症与尿路草酸钙结石的发生密切相关,有效减少肠道草酸盐的吸收,降低尿草酸盐的排泄,对预防尿路草酸钙结石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回顾了近年来有关肠源性高草酸尿症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方面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化学角度应用微溶电解质的动力学理论,研究了尿路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原因:①明确了形成草酸钙结石的成石反应是H_2C_2O_4与Ca~(2 )的作用;②发现了尿中存在物质对成石反应的相互影响。尿素、氨基酸能降低草酸过饱和比;氯化钠,氯化铵则能升高草酸过饱和比,高过饱和比草酸和钙离子共存是使草酸钙结石长大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金钱草总黄酮提取液抑制大鼠草酸钙结石形成机制的研究。方法常规饲养大鼠1周,采用乙二醇饮水和氯化铵灌胃造模草酸钙结石大鼠模型,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草酸钙结石模型组(B组)和金钱草总黄酮组(C组)。给药4周后收集各组大鼠24 h尿液,检测尿p H值及24 h尿钙、尿草酸、尿酸、尿葡胺聚糖和尿凝血酶原片段-1的含量。结果金钱草总黄酮组大鼠24 h尿量较草酸钙结石模型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金钱草总黄酮组大鼠与草酸钙结石模型组大鼠比较,其24 h尿钙和尿草酸含量均降低,而尿凝血酶原片段-1的含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间尿p H值、尿酸经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金钱草总黄酮提取液可能通过增加大鼠24 h尿量,降低尿液中成石因子-尿钙和尿草酸的含量,增加尿液中抑石因子-尿凝血酶原片段-1含量,从而抑制草酸钙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探讨尿液成分与结石类型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尿石症类型的诊断与ESWL术后复发提供依据,以利于临床上采用更准确的治疗方案及ESWL的术后复发预防措施。方法取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后排出结石做红外光谱分析,来确定结石类型之间的关系。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尿酸结石与其他结石之间比较,尿液pH值和尿草酸含量明显低于其他类型结石,差异有显著性(P〈0.01);一水、二水草酸钙结石与草酸钙+羟基磷灰石结石、尿酸结石之间比较,尿总钙、尿草酸、尿枸橼酸含量均高于草酸钙+羟基磷灰石结石,差异有显著性(P〈0.01)。尿酸结石与草酸钙+羟基磷灰石结石比较,尿液pH值、尿草酸含量均明显低于草酸钙+羟基磷灰石结石,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检测24h尿液成分的变化对推断结石类型,指导临床对结石治疗方案的选择及ESWL术后预防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间α胰蛋白酶抑制物(IαI) 在实验性肾草酸钙结石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乙二醇和氯化铵诱导形成大鼠肾草酸钙结石模型, 检测各组大鼠肾功能、肾组织Ca2 含量和草酸钙晶体沉积、尿生化,并用免疫组化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观察IαI在肾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大鼠的血清Cr、BUN、肾Ca2 含量、24 h尿Ca2 和草酸分泌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 05)。正常肾组织IαI分布仅在近曲小管, 而在结石组肾组织的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皮髓质交界处等的表达显著增加。结论 高草酸尿和草酸钙结晶的沉积能使肾脏通过合成更多的IαI来抑制草酸钙晶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尿结石患者尿钙、磷、镁、尿酸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从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尿结石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抽取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尿液标本,分析尿钙、磷、镁、尿酸水平差异,继而探讨尿结石患者尿钙、磷、镁、尿酸检测的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尿钙、磷、镁、尿酸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尿钙、尿钙/尿镁对比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尿钙、磷、尿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镁、尿钙/尿镁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7d,其尿钙、磷、尿酸、尿钙/尿镁相较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尿结石患者尿钙、磷、镁、尿酸相较于正常人水平差异明显,高钙尿是形成结石的重要因素,镁离子可有效与钙竞争,故通过观察尿钙/尿镁的比值能够有效观察尿结石的发病风险,有助于临床上进行深入分析,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证实含钙尿石形成的尿危险因素是24小时尿高pH、钙、尿酸、草酸和低镁、钠/肌酐、渗透压/肌酐。本组测定值不宜计算形成结石的相对概率,宜采用判别分析。判别值为—22.620,正常人符合率为100.00%,病人为80.56%,两者判别能力有极显著性意义。其中钙、尿酸和草酸对尿石形成的贡献率较高,因此,尿石防治的重点应控制这3个因素。此外还讨论了各危险因素的作用机制及用雷达图形象地表示尿石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检测尿路结石成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LIIR型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对110例尿路结石的结石标本进行成分分析。结石标本分别取自患者自排、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和经皮肾镜碎石。在结石患者中,男性71例,女性39例,男:女:2.6:1。结果在结石的构成比中,草酸钙结石最多,其次是碳酸磷灰石,再次为尿酸类结石;感染石少见。在构成比中,碳酸磷灰石存在性别差异(P〈0.05)。在不同成分的检出率中,男性依次是一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二水草酸钙、尿酸和六水磷酸铵镁;女性依次是碳酸磷灰石、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和六水磷酸铵镁。在不同成分的检出率中碳酸磷灰石存在性别差异(P〈0.05)。此外,在110例结石中,单一结石成分占26.36%(29/110);二种结石成分占43.36%(48/110);三种石成分占30.00%(33/110)。最常见的混合性结石成分为-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结论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具有自动、准确、快捷、方便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312例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太原地区泌尿系结石化学成分的构成,并结合年龄、性别构成、上、下尿路结石成分的特点及城市居住人群与农村居住人群尿路结石成分的异同,为泌尿系结石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太原地区各医院2009年l月~2011年10月体外冲击波碎石后排出和住院患者手术取出的泌尿系结石标本312例,并结合相应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312例结石中,草酸钙+碳酸磷灰石结石占42.0%,草酸钙+六水磷酸镁铵+碳酸磷灰石结石占6.4%,草酸钙结石占38.1%,黄嘌呤结石占1.0%,六水磷酸镁铵结石占2.2%,碳酸磷灰石结石占3.8%,L-胱氨酸结石占1.9%,无水尿酸结石占1.6%。尿路结石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67∶1。上尿路结石占76.6%,下尿路结石占23.4%,比例为3.2∶1。城市患者180例,农村患者132,城乡比为1.36∶1。结论本地区泌尿系统结石以草酸钙+碳酸磷灰石结石为主,上尿路结石多于下尿路结石,城市发病对于农村。  相似文献   

14.
15.
The formation of calcium oxalate nephrolithiasis can be estimated by measur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calcium oxalate versus the inhibitory role of crystal formation in the urine. In recent studies, the calcium oxalate saturation index and the inhibitory activity (by modified Sarig's method) of the urine during fasting and after oral calcium loading in normal subjects and in patients with calcium nepliro- lithiasis were determined. It was shown that, in normal comrols after calcium loading the inhibitory activity of the urine increased in parallel with the increase in urinary excretion of calcium oxalate; in contrast, in patients with kidney stones, it remained unchanged or fell slightly. This abnormal response might result in a disturbance of the saturation-inhibi- tion balance and formation of kidney stone. In normal individuals, there may be a "protective re- sponse" to prevent the precipitation of calcium oxalate when the urrine is oversaturated with calcium oxalate while a defect of the "protective response" in patients may b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calcium oxalate stone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6.
天津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天津地区泌尿系结石化学成分构成。比较上下尿路结石成分的特点,年龄、性别构成比例及城市居住人群与郊区居住人群的尿路结石成分的异同,为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门诊体外冲击波碎石后排出和住院患者手术取出的泌尿系结石标本420例,使用红外光谱法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420例泌尿系结石中单纯草酸钙结石占26.4%(111/420),草酸钙+磷酸钙结石占31.4%(132/420),草酸钙+羟基磷灰石结石占17.4%(73/420),尿酸结石占12.4%(52/420),碳酸磷灰石结石占8.8%(37/420),磷酸镁铵结石占3.1%(13/420),胱氨酸结石占0.5%(2/420),磷酸氢钙结石为0,其中含钙结石占75.2%(316/420);尿酸结石比例高于国内文献报道;男女患病比例为2.75∶1,发病高峰在25~65岁之间,老年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上尿路结石占94.5%(397/420),下尿路结石占5.5%(23/420),比例为17.3∶1;郊区下尿路结石所占比例9.0%(12/134)高于市区3.8%(11/286),结石成分无明显差异;5年间结石成分无明显差异。结论:(1)本组含钙结石上尿路比下尿路多,含尿酸结石及磷酸镁铵结石下尿路比上尿路多。(2)尿酸结石所占结石总数百分比高于国内外文献报道。这对于本地区治疗及预防尿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3)泌尿系结石发病年龄高峰延迟,说明老年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增加。(4)郊区下尿路结石比例高于市区,考虑与生活条件及医疗水平有关。(5)本地区5年内结石成分构成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为比较正常人和尿石症患者尿液中凝血酶原片段1(UPTF1)在含量及其与草酸钙晶体的结合能力,以探讨UPTF1含量或功能异常与草酸结石形成的关系,用ELISA法检测正常人和尿石症患者24h尿液、用过饱和结晶法制备的晶体表面结合物质和结石基质中UPTF1的含量。结果发现尿石症患者尿液中能与草酸钙结合的UPTF1的浓度及其在24h尿中含量显著低于正常人组;UPTF1普遍存在于含钙结石中。结果表明:尿石症患者尿液中抑制结石形成的UPTF1明显减少可能是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草酸钙结石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微溶电解质动力学原理 ,利用草酸与氯化钙作用形成草酸钙的性质 ,加入其它尿液中常见组分 ,测定草酸钙诱导期与过饱和溶液浓度的关系 ,并分析结石的显微结构。结果 :草酸钙的诱导期与溶液过饱和浓度呈反比关系 ,且不同干扰因素对草酸钙的过饱和比影响也不同。结论 :钙和草酸是草酸钙形成的必要条件 ;溶液的过饱和是草酸钙成核的基础 ;基质对草酸钙起胶结作用 ;氯化钠、氯化铵、氯化镁能促进草酸钙的形成 ,而氯化铁、尿素、甘氨酸能抑制草酸钙的沉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泌尿系上尿路结石的成分及其在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的分布情况与变化趋势,为泌尿系结石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 832例泌尿系上尿路结石患者的结石标本,采用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进行检测,分析结石成分,然后对结石成分比例、性别差异以及主要结石类型伴随的相关危险因素、伴发疾病进行分析。结果 在1 832例结石中,单一成分结石共478例,占26.1%,其中一水草酸钙结石占比最高(193例,占10.6%),无水尿酸结石次之(144例,占7.9%);混合性结石共1 349例,占73.6%,其中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结石占比最高(725例,占39.6%)。分析结石主要成分,草酸钙为主的结石共1 545例(占84.3%),碳酸磷灰石为主的结石1 048例(占57.2%),无水尿酸为主的结石208例(占11.4%),六水磷酸铵镁为主的结石111例(占6.1%),胱氨酸为主的结石29例(占1.6%);其他结石5例。男性患者的结石总体发病率高于女性[70.1%(1 285/1 832) vs 29.9%(547/1 832),P<0.01]。结石的总体高发年龄段在31~60岁,男性好发于41~50岁,女性好发于51~60岁。无水尿酸结石患者的体质量指数、糖尿病比例及痛风比例均明显高于其他结石类型的患者。结论 上尿路结石成分的这种变化趋势,对泌尿系结石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Ma K  Huang XB  Xu QQ  Li JX  Xiong LL  Yang B  Ye XJ  Chen L  Wang XF  Na YQ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4):3150-3152
目的 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法分析肾鹿角形结石的化学成分,探讨其与泌尿系统感染的关系,为肾结石的治疗和预防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09年8月至2010年2月共51例肾鹿角形结石病例,以红外光谱法分析结石的化学成分,并对尿/结石细菌培养等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共检测出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六水磷酸镁铵、尿酸、L-胱氨酸等6种化学成分.结石以混合成分为主,单一成分结石15例(29.4%).含钙结石41例(80.4%),含尿酸结石10例(19.6%).感染石26例(51.0%).术前尿常规阳性率78.4%(40/51),尿/结石细菌学培养阳性率64.7%(33/51).结论 肾鹿角形结石成分多样,病因复杂,与泌尿系统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