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CT、MRI成像特点,提高诊断率。资料与方法:选取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眶内海绵状血管瘤,均行CT平扫、MRI平扫及增强扫描,8例行CT增强扫描,分析其CT、MRI征像特点及检查手段。结果:CT能显示肿瘤钙化,眶壁骨质改变,呈渐进性强化,最后明显均匀强化,MRI三维成像能发现微小病变,显示肿瘤毗邻关系更佳,压脂像冠状位扫描能清晰显示肿瘤与视神经、眼外肌的关系。结论:CT、MRI互补,能明显提高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CT表现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期强化扫描在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 3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 ,均行MSCT平扫及三期强化扫描。结果 :8例肿瘤密度均匀 ,5例显示钙化 ;1 0例肿瘤显示不均质“渐进样强化” ,3例显示均质持续性强化。结论 :MSCT三期强化扫描能有效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 ,“渐进性强化”和持续性强化是具有诊断意义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3.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36,自引:6,他引:30  
目的 研究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征象,并着重探讨海绵状血管瘤的特异性征象即“渐进性强化”,及其在诊断和鉴别诊断海绵状血管瘤中的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海绵状血管瘤5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B超检查,其中CT检查48例,CT增强扫描43例,动态增强扫描10例;MRI检查27例,动态增强扫描24例。结果 CT增强后36例(83.7%)显示不同程度的片状强化,10例CT动态增强  相似文献   

4.
酷似海绵状血管瘤的眼眶海绵状淋巴管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酷似海绵状血管瘤的眼眶海绵状淋巴管瘤的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海绵状淋巴管瘤的CT和MRI表现以及MR动态增强扫描的特点.结果 7例均表现为眼眶椭圆形肿块,其中4例累及眼眶后部和眶尖,视神经明显受压移位.7例CT表现均呈等密度,密度均匀.MRI显示7例均呈略长T1长T2信号,信号不均匀,T2WI显示肿块内有散在的条状和小片状低信号.7例MR动态增强扫描都表现为"渐进性强化"征象,其中5例肿块强化范围扩大较快.结论 表现为眼眶内椭圆形肿块的海绵状淋巴管瘤与海绵状血管瘤非常相似,但肿块累及眼眶后部和眶尖及动态增强扫描显示肿瘤强化范围扩大较快高度提示肿瘤为海绵状淋巴管瘤.  相似文献   

5.
朱宏磊  韩悦  白玫 《放射学实践》2008,23(4):393-395
目的:分析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超声、CT及MRI征象,探讨各影像技术对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超声、CT及MRI影像学表现,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超声显示海绵状血管瘤呈圆形或类圆形,内回声多且分布均匀,声衰减少,轻度可压缩性,内部缺乏血流信号;CT显示肿瘤位于肌锥内,边缘清楚,软组织密度,根据眶尖处是否存在透明三角区可判断是否向颅内蔓延,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强化征象;MRI能清楚显示肿瘤与眼外肌及视神经的关系。结论:超声能够揭示海绵状血管瘤的组织学特点,CT及MRI可对肿瘤准确定位,揭示病变与周围组织关系。选择超声与CT或超声与MRI相结合的检查方法可对海绵状血管瘤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LCA)的影像学特点,提高CT及MRI诊断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嘉兴市第一医院及嘉兴市中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其中4例行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6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2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分析病灶形态、大小、密度、信号及强化方式,总结其CT及MRI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 12例患者,10例表现为脾肿大,其中4例表现为单发病灶,8例表现为多发病灶。病灶呈类圆形,病灶最大直径7.1cm,最小直径0.4cm,平均直径2.4cm;CT平扫8例病灶呈相对于脾脏稍低密度改变,4例病灶呈等密度而显示不清;增强扫描动脉期,部分病灶呈边缘"花边样"强化,病灶中央呈渐进性强化;3例多发病灶相对于脾脏稍低密度改变,增强呈较均匀的明显强化。MRI平扫均表现为T1WI稍低、T2WI稍高信号,DWI为高信号改变;MRI增强扫描呈"边缘强化,逐渐填充"的强化特点;部分病灶小于1.0cm,动脉期由于脾脏的"花斑样强化"特点,因而病灶显示欠清,平衡期因脾脏均匀强化,而逐渐凸显病灶。结论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在CT及MRI上具有一定特征性的表现,把握这些征象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CT和MRI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表现和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22例,其中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21例,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1例。10例行CT检查,16例行MRI检查,13例行MRA检查。结果 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可位于脑内任何部位,单发病灶多见,周围无或轻度水肿,无明显占位效应。CT平扫为稍高密度影,钙化占72.7%,增强扫描大都无强化;MR T1WI表现为桑葚状混杂高信号.周围有云絮状低信号环,增强后病灶大都无强化;MRA检查未见异常血管。脑外型病灶位于中颅窝、鞍旁,MRI呈类似哑铃形较均匀的稍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见明显均匀强化.MRA检查未见异常血管。结论 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较有特异性,结合CT和MRA可明确诊断;脑外型者易误诊,对CT和MRI表现类似的中颅窝脑膜瘤,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CA)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Al4例。12例行CT平扫,10例行CT增强扫描;10例行MM检查,6例行Gd—DTPA增强扫描;9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结果 CA可发生于脑内任何部位,以单发病灶多见。12例CT平扫发现16个病灶,全部病灶均呈高密度或稍高密度,7个病灶可见钙化;10例CT增强扫描发现病灶14个,9个病灶无强化,5个病灶呈轻度强化。10例MRI检查发现13个病灶,3个在T1WI上是等信号,10个为高信号;在T2WI上全部病灶为高低混杂信号,其中9个病灶周围伴有环形低信号,大多数病灶周围无水肿带,无占位效应。结论 CA具有较典型的影像学表现,CT和MRI对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且MRI优于CT。正确诊断有赖于结合临床资料和影像学征象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9.
眼眶血管瘤CT动态增强诊断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眼眶血管性肿瘤的动态增强CT表现,提高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资料与方法 对24例眼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13例,静脉性血管瘤11例)行CT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其表现,测定各时间段的CT值。结果 两种肿瘤均有显著强化,多数病例表现为早期局部强化,延迟扫描均匀强化填充,少数病例呈均匀强化;部分静脉性血管瘤填充不完全;两种肿瘤的密度在增强后10min内无下降,20min后才开始降低,它们的CT值在平扫和增强后20min内均无差异,30min时有差异,静脉性血管瘤CT值下降较多(P<0.05)。结论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和静脉性血管瘤的CT动态增强表现具有特征性,可与其他肿瘤进行鉴别,两者表现较相似,但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鞍旁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总结7例鞍旁海绵状血管瘤CT、MRI和磁共振波谱(MRS)表现,探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资料与方法7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均行CT和MR平扫,2例行CT增强扫描,7例行MR增强扫描,5例行MR扩散加权成像(DWI),6例行^1H MRS检查。结果鞍旁海绵状血管瘤体积大,并同时伸入到鞍内。CT平扫病变呈等或稍高密度,密度均匀,MR T1WI呈等或稍低于脑灰质信号,T2WI呈类似脑脊液高信号。增强扫描病变呈非常显著强化。DWI呈等或稍低信号,但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明显高于正常脑实质。。HMRS表现为NAA峰、Cr峰和Cho峰消失。可出现Lip峰。结论CT检查时鞍旁海绵状血管瘤与脑膜瘤和垂体瘤鉴别困难,MRI表现很有特点,T2WI呈极高信号,增强扫描非常显著强化,ADC值明显升高而DWI接近等信号,MRS检查无NAA峰、Cr峰和Cho峰,MRI可以对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作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1.
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CA)的CT、MRI、MRA认和DSA表现并比较四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CA的影像学表现,其中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5例经影像学及临床随访证实。20例进行CT和MRI平扫、MRA认,13例行CT增强扫描,15例行MRI增强扫描,12例行DSA检查。结果:CA可发生于脑内任何部位.以单发多见(17/20,占85%)。20例CA检出25个病灶。CT和MRI平扫均发现所有病灶。CA的CT平扫均表现为高密度或稍高密度;13例CT增强扫描发现15个病灶,其中10个病灶无强化,5个病灶轻度强化。CA的MRI平扫表现为T1WI呈等或低信号12个,高信号8个,混杂信号5个;T2WI全部病灶均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23个病灶周围伴有低信号环,2个病灶周围有水肿带,无占位效应;15例MRI增强扫描发现17个病灶,其中7个病灶出现瘤体血管床轻中度强化,2个病灶边缘强化,8个病灶无强化。20例CA行3D TOF MRA认均未见异常血管影。12例行全脑DSA检查未见供血动脉与引流静脉。4例表现为毛细血管期或静脉窦期富血管性病变。结论:CA具有较典型的影像学表现.CT和MRI平扫对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且MRI优于CT;CA的CT和MRI增强扫描无特征性表现;MRA和DSA对诊断CA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窦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的鼻窦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发生于上颌窦者25例,前组筛窦3例,蝶窦2例。30例均可见病变向邻近的部位蔓延,压迫相应结构,但分界尚清楚,MRI较CT显示更清楚。CT表现为受累的鼻窦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大,窦壁骨质受压、变形,28例骨质不连续并形成缺损,以上颌窦内壁最常见(21例),残端骨质伴硬化8例,内可见软组织肿块影,边界清楚,密度不均匀,其中10例见静脉石影;16例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内有散在、形态不一的明显强化区域。与脑组织比较病变在MR T2 W1呈低信号4例,中等信号14例;在T2 WI呈高信号16例,中等信号2例,但信号不均匀,其内可见形态及数量不一的低信号影;增强后病变呈显著不均匀强化,外观呈蜂窝状8例,斑驳状10例;8例动态增强扫描均显示渐进性强化。结论典型骨质改变加静脉石可提示该病诊断;MR T2 WI不均匀高信号、渐进性强化、斑驳状或蜂窝状表现,也是诊断该病的特征性征象;联合使用CT和MRI可为该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准确、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MRI与DSA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CT、MRI、DSA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27例(脑内型22例,脑外型5例),其中9例行CT扫描,24例行MRI检查,10例行DSA检查.分别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表现为稍高密度影,MRI表现为混杂信号团块,DSA检查未见异常染色。结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比较有特异性,综合CT、MRI和DSA所见有利于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动态增强MRI对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运用动态增强技术的MRI,分析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强化特点,以提高对不同眼眶血管瘤的认识。材料和方法:海绵状血管瘤病例共12例,均为单发病灶,均行MRI,术后均得到病理证实。磁共振系统为Siemens公司MagnetomVisionPlus1.5T。采集线圈为头颅线圈。MR平扫包括:TSE序列的T1WI、T2WI横断面以及T1WI矢状和冠状面扫描。层厚4mm。增强检查,使用高压注射器,以2.0~2.5ml/s的速度于病人桡静脉处注射Gd-DTPA后,立即连续动态扫描7次。以观察造影剂的动态变化状况。结果:海绵状血管瘤有特殊的强化模式,表现为局部点状和小结节状强化,然后逐步向全肿瘤扩展。结论:动态增强的MRI对诊断海绵状血管瘤有重要鉴别诊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低颅压综合征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小毅  王洪松  刘凯  赵承勇   《放射学实践》2010,25(12):1334-1337
目的:分析低颅压综合征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低颅压综合征的影像表现,2例行头颅CT平扫、头颅MRI平扫、增强扫描及脊柱增强扫描,4例行头颅MRI平扫,4例行头颅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2例头颅CT平扫显示脑室缩小。10例头颅MRI扫描均匀硬脑膜增厚,4例出现脑室缩小和脑下垂,4例出现垂体增大,5例出现硬膜下积液,6例增强扫描均显示硬脑膜弥漫性增厚并明显强化。1例脊柱MRI扫描显示硬脊膜弥漫增厚并明显强化。结论:低颅压综合征具有特征性的MRI表现,结合临床表现及脑脊液压力测定,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磁共振成像(MRI)影像表现。方法经随访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内海绵状血管瘤13例,4例cT常规检查后行MRI扫描,9例仅行MRI检查。13例患者中2例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8例行MRI增强检查。结果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可位于脑内任何部位,单发病灶多见,瘤周多无水肿及占位效应。cT平扫为稍高密度,有时可有斑片状钙化。MRI中病灶信号混杂,周边有环状低信号。增强后2例病灶轻度强化,6例无明显强化。MRA均未见异常血管团。结论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右明显特秆忡结会CT和MRA可明确诊睐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MRI和增强CT扫描在肝脏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MRI和增强CT扫描对肝脏占位病变患者进行检查,探讨两组方法在肝脏占位病变诊断中的作用。结果本组10例肝细胞癌中9例(90.00%)呈快进快出型强化方式(图1B ),11例肝脏转移瘤中9例(81.82%)呈边缘环形强化,10例肝血管瘤中9例(90.00%)病灶呈渐进性强化,18例肝囊肿动态增强病变均未见强化。M RI与临床病理确诊结果符合率(91.53%)明显高于增强C T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MR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HAML)的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准确率. 方法 同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Epi-HAML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其中4例行CT平扫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3例行MRI平扫和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1例行CT和MRI检查.结果 8例Epi-HAML中女7例,男1例.术前均误诊,其中4例术前误诊为肝癌,1例误诊为海绵状血管瘤,1例误诊为局灶性结节增生(FNH),2例误诊为腺瘤5例位于肝右叶,3例位于肝左叶.8例Epi-HAML均为单发,边界清楚.CT平扫呈稍低密度,2例密度均匀;2例病灶中间及边缘分别见局限性斑点及弧线样低密度影,CT值约-13 ~-17HU.MRI平扫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同反相位末见明显信号改变.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呈不均匀或均匀明显强化.增强模式为“快进慢出”型5例、“快进快出”型3例.动脉期4例病灶可见“早期引流静脉”,2例在动脉期可见中心强化血管征 结论 Epi-HAML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与其他肝脏肿瘤相鉴别,但其诊断与鉴别仍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19.
颞骨内面神经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分析面神经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和表现,提高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跟踪随访证实的面神经病变的CT和MRI表现,31例行MR扫描,其中28例行平扫和增强扫描,3例仅行平扫;19例行CT扫描。结果(1)面神经损伤13例,8例行CT扫描,6例显示面神经管骨折,2例表现正常;13例MRI扫描均表现为面神经增粗,其中10例增强扫描显示面神经明显强化。(2)面神经炎14例,7例行CT扫描,1例因岩尖胆脂瘤致面神经管迷路段、前膝部、鼓室段前部骨质破坏,6例面神经管未见异常;14例MRI增强扫描显示面神经节段性异常强化。(3)面神经鞘瘤4例,CT表现为受累面神经管骨质破坏和软组织肿块;MRI表现为面神经节段性增粗,呈长T1、长T2信号,信号不均匀,增强后不均匀强化。经统计学处理,MRI显示颞骨内面神经病变明显优于CT(P<0.01)。结论HRCT可显示面神经管的异常,MRI尤其是MR增强扫描可显示面神经病变的形态、部位、范围及强化表现,有助于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探讨Ⅲ型肝细胞与胆管细胞混合性肝癌(cHCC-CC)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Ⅲ型cHCC-CC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其中12例行MRI平扫+增强扫描,3例行MRI平扫。结果:15例Ⅲ型cHCC-CC均为单发实性肿物,边界清楚13例,形态规则10例,T1WI呈高信号4例,T2WI呈中高信号15例。12例行动态增强扫描,其中强化方式为流出型3例,动脉早期肿瘤边缘强化6例,延迟期边缘包膜样强化9例,延迟期中心持续强化4例。伴随表现包括伴肝硬化(8例)、肝被膜凹陷(4例)、肝内胆管扩张(2例)、淋巴结转移(6例)等。应用同时出现肝细胞肝癌(HCC)和肝内胆管细胞癌(ICC)表现作为诊断Ⅲ型cHCC-CC的标准,MRI平扫、增强扫描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46.7%(7/15)和58.3%(7/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应用非流出型强化方式和延迟期包膜样强化这两种征象进行诊断,敏感度为58.3%(7/12)。结论:应用同时出现HCC和ICC表现作为诊断Ⅲ型cHCC-CC的标准,或应用强化方式为非流出型及延迟期有边缘包膜样强化这两种征象作为诊断标准,均可得到较好的诊断敏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