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核素骨显像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秀千 《河北医学》2007,13(1):35-37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在多发性骨髓瘤(MM)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骨髓穿刺证实的MM患者的骨显像表现,并与近期X线检查结果比较.结果:①25例患者中,骨显像异常17例,阳性率68.0%,肋骨、脊柱最常受累,162处病灶表现为异常放射性聚集,其中,肋骨病灶呈串珠样,胸骨及椎体病变呈扁平状或线状,4处表现为异常放射性减低;②X线片阳性率68.0%(17/25例),与骨显像相同,主要表现为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骨破坏或呈混合性改变,共同检测的部位中,X线片检出的病灶总数较骨显像多(162和144),但骨显像检出肋骨和胸骨病灶较X线片多.结论:核素骨显像对MM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肋骨及胸骨病灶,其检出率优于X线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X线检查对少见部位骨巨细胞瘤的认识。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少见部位骨巨细胞瘤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20例均行常规X线检查,其中5例行CT检查。结果枕骨斜坡1例,下颌骨3例,跟骨2例,耻骨2例,肋骨4例,脊柱8例。X线主要表现为多房型溶骨性膨胀性破坏13例,单房型溶骨性膨胀性破坏5例,病灶内可见皂泡样改变,无钙化,病灶边缘无硬化,病灶周围骨质可见钻孔样改变6例。结论平片仍是本病诊断的首先方法,解剖结构复杂的部位,需行CT和MRI检查,以提供更多的信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比较骨巨细胞瘤在X线片及CT的表现特征。方法对6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骨巨细胞瘤的X线及CT表现进行了分析。60例均行X线平片和CT检查,将X线表现与CT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骨巨细胞瘤的基本X线表现为长管状骨骨端偏心性膨胀性骨质破坏,骨壳多薄而完整,其间可见骨间隔,典型者构成皂泡样改变。CT扫描显示大多数骨壳并不完整,肿瘤内看不到真正的骨间隔。溶骨性巨细胞瘤呈溶骨性改变,多无完整的骨壳和骨间隔,肿瘤的边缘残留的骨壳仍保留膨胀的特征,并可看到和骨壳缺损区相一致的软组织肿块。恶性骨巨细胞瘤为溶骨性的破坏区,于骨干侧出现虫蚀状或筛孔样骨质破坏,并可见骨膜反应和骨膜三角,软组织肿块范围超越破坏区。CT还能清楚地显示肿瘤内有无出血、破坏、钙化等内部结构。结论X线平片应作为诊断骨巨细胞瘤首选,CT能显示软组织肿块的大小及肿瘤的内部结构,可以帮助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转移性骨肿瘤20例特殊的X线征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转移性骨肿瘤特殊的X线征象,以提高对转移性骨肿瘤的认识。方法:分析20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转移性骨肿瘤的X线表现。原发性肿瘤主要为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鼻咽癌,前列腺癌及胃腺癌,全部病例摄正侧位X线平片,4例加用X线分层摄影。结果:X线表现分4型:(1)囊状扩张型9例,表现为破坏骨内大小不等圆形或圆形透光区,囊内可见骨嵴;(2)皮质型6例,4例表现为局限性“弹坑”样骨质缺损或蝶形骨破坏,边缘无硬化,2例为边缘不清虫蚀样皮质破坏,(3)骨膜反应型4例,表现为病变区平行状葱皮样或放射状骨膜反应;(4)手指短骨型1例,表现为末节指骨溶骨型骨破坏,结论:转移性骨肿瘤X线表现复杂多变,特殊类型较少见,容易与原发性骨肿瘤骨混淆,故应结合病史对患者作全面细致检查,与原发性恶性肿瘤鉴别,尽可能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5.
软骨粘液样纤维瘤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寅尧  万志水 《河北医学》2003,9(12):1100-1102
目的:为提高对这种少见良性骨肿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软骨粘液样纤维瘤12例,分析了该肿瘤的临床表现和各种不同部位的X线表现。结果:①临床表现:以局部疼痛为主,可有肿胀感,发热感。②X线表现:多发生于下肢长管状骨,好发于干骺端,呈偏心性膨胀性生长,圆或椭圆形,可分叶,出现骨嵴和钙化,边缘硬化;发生于短管状骨者,为中心性膨胀性生长,骨皮质变薄;发生于肩胛骨者.呈圆形骨破坏区,边缘清晰,有轻度硬化和膨胀;发生于肋骨者,沿肋骨长轴生长.呈蜂窝状膨胀性生长,可出现钙化.结论:软骨粘液样纤维瘤具有一定特点,掌握这些特点,可以提高对这种少见骨肿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
肺癌X线征     
肺癌可引起许多胸部 X 线变化,许多 X 线征象对临床或有肯定诊断作用,或有相当参考价值.所以,了解 X 线征象对早期诊断很有必要.一、原发性肺癌:(一)肯定 X 线征:1、肋骨、脊柱破坏:绝大多数为鳞状上皮细胞癌,是由于肿瘤直接浸润所引起.腺癌生长缓慢,骨破坏后有修复,所以腺癌向肋骨的直接浸润表现为肋骨破坏及硬化.肺尖癌病变位于肺尖,常有1~3根肋骨局限性破坏,附近脊柱骨质亦可被侵蚀。肺尖肿块和骨质破坏是主要的 X 线特点.  相似文献   

7.
徐成安 《吉林医学》2012,33(21):4603-4604
目的:探讨分析肋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CT表现及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肋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0例进行X线和CT诊断,50例进行单纯的X线诊断,影像学诊断结果与他们的确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病理和长期的随访确诊后,观察组通过X线和CT检查,漏诊1例,误诊0例;对照组仅行X线检查,漏诊5例,误诊7例。在确诊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性的肋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边界清晰,病灶有明显周围硬化,一般无软组织肿块及骨膜反应;恶性肋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以破坏为主,骨皮质大多破坏中断,存在软组织肿块和骨膜反应,病变周围有膨胀反应。在临床检查中,把CT检测应用于肋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将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存在的共性和差异区别的更加明显和清晰,与单纯用X线检查比较,提高了临床的确诊率,提早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为进一步治疗提供更充足的准备和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X线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及骨穿证实为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及X线表现。结果: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X线平片主要表现为大块状骨质破坏,界限不清,无骨质硬化、肿瘤骨和骨膜增生,多发生于管状骨,早期软组织肿块不明显等。本组5例均为大块骨质破坏缺损,边界模糊不清;3例发生于管状骨占本组病例的60%;无1例软组织肿块影。结论:X线平片对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诊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但确诊还必须依靠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9.
崔光彬  宋立军  秦越  杜滂  陈宝莹 《医学争鸣》2007,28(12):1077-1077
1病例报告 男性,40岁,体检发现胸骨占位1 d而入院,平素体健.查体:剑突处有轻度压痛.行胸部X线(胸骨侧位分层)见胸骨体下部膨胀性骨质破坏区,其上下骨质略有硬化,胸骨前下缘骨皮质中断(图1A).诊断为良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不除外恶性骨肿瘤;CT见胸骨体下部局限性膨胀性骨质破坏,相应处骨皮质连续性中断(图1B),诊断为良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可能;MRI见胸骨体下部膨胀性改变,呈低信号影,边界较清(图1C),诊断为胸骨下段良性骨肿瘤(骨软骨瘤).手术所见:胸骨下段呈膨胀性改变,骨皮质被压迫变薄,病变未突破骨皮质,髓腔内肿瘤切面呈灰白色,呈分叶状,病理诊断为胸骨体下段骨软骨瘤.  相似文献   

10.
通过已经病理证实的30例子宫颈癌骨转移瘤,着重对该病的X线诊断进行了分析。结果本组的基本X线征象是骨密度和骨结构异常,并分为:(1)溶骨型:26例。X线表现为地图状大片骨破坏,边缘不规则,多见于髂骨;稀疏样或虫蚀状骨缺损,常见于坐骨和耻骨及脊椎骨;或呈膨胀性和蜂窝状改变。(2)成骨型:1例。主要表现为棉球样密度增高和象牙质状致密骨。(3)混合型:3例。此型兼有溶骨和成骨两种改变,为大片或斑点状。另还就该病与多发性骨髓瘤,原发骨肿瘤和骨髓炎及放射性骨坏死的鉴别诊断作了讨论。提出该病临床症状和体征出现的早期就要做X线检查,并指出X线诊断是确定子宫颈癌骨转移瘤的部位和范围,以及治疗随访中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研究常规X线、二维CT和三维CT对颌骨肿瘤显示的优缺点。[方法]对51例颌骨肿瘤患者行常规X线、二维CT和三维CT检查,比较分析三种检查方法对颌骨肿瘤晃示的特征,并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对下颌骨肿瘤三种检查方法均能有交地显示,以三维CT显示得最为直观明了。对上颌骨肿瘤,三维CT通过旋转与切割,能够立体直观地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形状及毗邻关系,尤其对腭板、眶下壁以及颅底骨质破坏的显示更具成越性;二维CT对肿瘤的囊性或实性改变、肿瘤的软组织成份以及颅内受侵情况的显示最为有利;常规X线对肿瘤区牙根周围的改变显示得最为清楚。[结论]常规X线、二维CT和三维CT对颌骨肿瘤的显示各有优缺点,三者结合能提高肿瘤显示的准确性,对颌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X线、CT、MRI、DSA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58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的X线正侧住胸片、CT、MRI及DSA片。结果 X线片、CT对显示钙化和肋骨受侵情况较MRI好;CT对显示周围型肺癌的边缘有无毛刺分叶切迹、棘状突起较MRI好;MRI对周围型肺癌不能显示空泡征及支气管充气征;CT、MRI对空洞、液化坏死及胸膜凹陷征较X线平片高。结论 CT是周围型肺癌检查的首选方法,X线胸片是不可缺少的基础,MRI可作为参考补充,而DSA是周围型肺癌诊断与治疗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周俊  陈庆  许文渊 《甘肃医药》2011,(6):333-336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扫描、后处理重建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胸部外伤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采用16层螺旋CT胸部(包括全部肋骨)平扫获得原始图像,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进行肋骨重建观察和分析,并与胸部X线平片对比。结果:58例胸部外伤患者16层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图像确诊肋骨骨折54例、162条、198处,并发气胸13例(24.07%),血胸18例(33.33%),肺挫伤9例(16.67%),胸壁皮下气肿4例。胸部X线平片漏诊肋骨骨折6例(11.11%)、39条(24.07%)、48处(24.24%)、气胸5例(38.46%)、血胸17例(94.44%)、肺挫伤7例(77.78%)。结论: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是胸部外伤患者胸部X线平片的有效补充,能准确诊断肋骨骨折及其并发症,从而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继发性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证实的继发性软骨肉瘤的X线平片及CT表现。结果 恶变发生在骨盆3例,股骨1例。X线平片表现为软骨帽不规则增厚、破坏或消失,钙化成堆,密度不均;基底部及骨干骨皮质溶骨性破坏,骨膜出现放射状骨针及Codman三角;软组织明显肿胀。CT表现为软骨帽钙化增多,骨质破坏;基底部及骨干皮质虫蚀样破坏;瘤内广泛的不规则钙化或环状化及骨化影,密度不均;放射状骨针及骨膜三角;软组织明显肿胀。结论 继发性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常规X线及CT检查是诊断本病的可靠方法,可早期发现恶变征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及MRI对骶骨巨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13例骶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骶骨巨细胞瘤的X线及CT均表现为骶骨上部偏心性生长、皂泡样膨胀性溶骨性破坏,部分骨壳破坏中断,向前形成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病变明显强化。MRI表现为T1WI呈低/等混杂信号,T2WI呈等/高不均匀信号;出血偶见,表现为T1WI、T2WI呈高信号,可出现单发/多发液-液平面。结论X线平片及CT扫描对骶骨巨细胞瘤有较重要诊断价值;MRI虽无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但可清晰显示病变范围及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路洋  秦忠 《吉林医学》2014,(2):293-294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在螺旋CT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5例胸部外伤后行螺旋CT扫描的影像学资料,并加以总结。结果:65例肋骨骨折,螺旋CT检出率为99.4%,X线检出率81.4%。结论:螺旋CT,特别是在MPR及三维重建技术在显示肋骨骨折的空间关系上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优于X线平片,有利于临床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BFH)的影像学特性及临床病理特点,以增加对该病的了解并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学资料.全部病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行CT扫描10例,MRI检查6例.结果 病灶多发生于四肢长骨,均为单发病灶.在X线表现为类圆形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界清楚,周围可有硬化边,无骨膜反应.CT显示病灶表现为软组织密度影,软组织肿块少见.MRI显示病灶在T1WI以等低信号为主,类似肌肉信号,T2WI呈高信号或以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结论 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点,归纳分析其影像学及临床资料能够提高诊断精确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椎嗜酸性肉芽肿。该病的临床表现有脊柱后凸,瘫痪,疼痛和压痛。X 线片可见椎体溶解破坏和压缩,伴有椎旁软组织影。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根据 X 线和临术特征讨论了与脊椎结核、转移性骨肿瘤、化脓性脊椎炎、椎体骨软骨炎及白血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肾移植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 X线征象与鉴别诊断。方法 :对 2 85例曾接受肾移植术后患者 ,其中 5例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卡氏肺囊虫其 X线改变 1早期两肺野呈弥漫性磨玻璃样密度增高 ;2本组 5例胸片上两肺肺纹理增多、模糊 ,可见散在性多发的线状网状影 ;3病情发展快 (3~ 7d)可见肺内小叶范围内片状实变影。结论 :肾移植术后患者并发卡氏肺囊虫肺炎的 X线表现呈多样化 ,但 X线平片和 MR对卡氏肺囊肺炎的诊断有主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