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测定在牙齿移动过程中不同时间段肝细胞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2在龈沟液中的含量,研究牙周骨组织改建过程中肝细胞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2的变化趋势,分析肝细胞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2的动态变化过程,并分析其具有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正畸患者10例,分别在正畸加力前,正畸加力后1 h,1 d,3 d,7 d,14 d,30 d收集患者的龈沟液,用ELISA试剂盒测定肝细胞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2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正畸加力过程中,随着牙齿的移动,正畸患者龈沟液中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在加力1 h,1 d,3 d,7 d均高于正畸加力前,在7 d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并逐渐恢复到基线水平,白细胞介素-2的表达在加力1 h,1 d,3 d均高于正畸加力前,3 d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并逐渐恢复到基线水平。结论 肝细胞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2都是人体的重要炎症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2在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龈沟液内的表达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龈沟液内的肝细胞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2的表达水平可以反映出牙周组织的炎症状况,对这两种因子的检测有助于判断正畸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黄忠楼 《医学信息》2006,19(4):631-633
目的开发设计一种新型的固定矫治器:三棱滑切固定矫治器,用于牙颌畸形的正畸治疗,对其结构设计和应用原理进行探讨分析。方法三棱滑切固定矫治器的结构,以三棱形弓丝和具有三角槽沟的托槽为主体,由它控制矫治牙在各个方向的移动而发挥矫治作用。结果对该矫治器的结构做出定性设计,分析探讨其调控牙齿正畸移动的方式主要为通过三棱弓丝的一个刃状边棱与托槽三角沟槽的一个边面相切,借助于弓丝本身的弹性形变力和弓丝的外加引导力而对矫治牙齿施以滑动和切入机制的矫治力。结论三棱形弓丝和与之匹配的三角槽沟托槽是这类矫治器的主要结构特征;角——槽切合锁入式结构设计在确保弓丝与槽沟完全吻合的条件下实现了弓丝入槽——出槽顺畅自由,易于临床使用和精确调控牙位的目的;“棱面相切——加力引导切入——渐进式加力”到牙齿,更加符合持续、轻力的现代口腔正畸施力原则.  相似文献   

3.
背景:雌激素对正畸牙齿移动有影响,目前仅有动物实验证明,雌激素水平越低,正畸牙移动量越大,雌激素水平越高,正畸牙移动量越小。 目的:分析青少年女性正畸患者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加力对正畸牙移动的影响。 方法:选取12例14-18岁已具有月经初潮,月经规律,需要拔除上颌第1前磨牙的女性患者。采取自身对照,将患者上颌左右两侧尖牙,随机分为月经期加力组和排卵期加力组,应用种植体支抗加力远中移动尖牙,月经期加力组加力2周后排卵期加力组开始加力。各组分别于加力即刻及4周时取模,灌制超硬石膏模型,测量各组尖牙向远中移动的距离,采用GraphPad Prism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与结论:月经期加力组尖牙移动量大于排卵期加力组(P < 0.05)。提示青少年女性正畸患者在月经期加力正畸牙的移动速度较排卵期正畸牙的移动速度显著增加,可有效缩短正畸矫治疗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不同正畸力作用下龈沟液内白介素-17的质量浓度变化,建立大鼠正畸牙根吸收模型。方法选择体质量相近、月龄相同的SD雄性成年大鼠建立正畸牙根吸收模型,按不同正畸作用力分为对照组、40g组、60g组及80g组4个组。加力14 d后,采用连续切片行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牙根吸收情况,提取实验牙龈沟液,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及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观察白介素-17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牙根吸收主要表达在根中1/3区域且吸收程度与力值有关;白介素-17的表达与力的大小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与力的大小呈正相关;根吸收相对面积与白介素-17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白介素-17可能参与了正畸牙根吸收过程。白介素-17参与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改建,提示临床操作中应注意加力大小控制。  相似文献   

5.
镍钛丝弹簧在口腔正畸临床的应用高柠,秦葵庆,姜同学,陈爽,王道富(中国人民解放军57003部队门诊部口腔科)(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镍钛推簧与拉簧是一种用于牙齿正畸的新型弹簧,具有镍钛丝超弹性的特点,适合于正畸矫治开拓牙齿间的间隙和向不同方向牵拉牙齿…  相似文献   

6.
背景: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和骨保护素系统参与破牙骨质细胞的形成并调节牙根吸收过程,而不同力值大小及加力时间下龈沟液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和骨保护素的表达变化是否可以作为判断牙根吸收的量化指标鲜有报道。目的:探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和骨保护素表达变化与力值大小及加力时间的相关性。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0.49N,0.98N和1.47N力值组,每组按照加力时间分为加力0,3,7,10,14,21及28d亚组。各组大鼠建立大鼠正畸牙模型,采用吸潮纸尖法提取实验牙的龈沟液,应用ELISA法测定不同力值和加力时间龈沟液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和骨保护素的浓度及比值变化。结果与结论:加力不同时间点不同力值加载组组间大鼠龈沟液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骨保护素的浓度比值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力值越大,该比值越大。0.49N加力组在加力的前21d,随着加力时间的延长,大鼠龈沟液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骨保护素的值逐渐增高(P0.01);第28天的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骨保护素的比值趋于稳定。0.98N和1.97N加力组,随着加力时间的延长,大鼠龈沟液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骨保护素的值均持续逐渐增高(P0.01)。结果表明,大鼠龈沟液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和骨保护素的比值与力值大小及作用时间具有相关性,可用于正畸牙根吸收的临床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正畸力作用下龈沟液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口腔科门诊就诊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20例.随机分成2组(A、B组),每组10人.分别施加100 g、250 g的远中移动的初始力,在加力前0周及加力后1、2、3、4、5、6、7周...  相似文献   

8.
背景: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在力的作用下,牙周膜生成大量细胞因子,参与牙周组织的改建,使牙齿发生移动,牙槽骨重新塑形。热休克蛋白27就是众多参与牙周组织改建的细胞因子之一。目的:观察正畸牙移动过程大鼠张力侧牙周组织中热休克蛋白27的表达。方法:采用NiTi拉簧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力值50 g。分别于加力后1,3,5,7,10,14 d取正畸牙周组织,检测热休克蛋白27在张力侧牙周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结论: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正畸加力1 d,牙周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量增强,至加力后3 d时表达量最大,之后逐渐降低,第5天时回落至初始水平。可以认为,在受到正畸力的初始阶段,即可刺激牙周组织中热休克蛋白27的表达,热休克蛋白27可能参与了张力侧牙周组织的改建。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一种下颌骨单侧前上牵引的大鼠动物模型,以模拟正畸不对称牵引治疗和关节外因素造成的颞下颌关节病,并研究其颞下颌关节盘和髁状突受力后表面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利用外科手术方法在24只SD大鼠左侧下颌角与同侧颧弓前区置入镍钛拉簧,手术不破坏关节区。对照组8只,在下颌角和颧弓区分别用钢丝结扎,但不放置弹簧。弹簧施加的牵引力分别为120g和40g,使下颌骨受到前上方向的持续牵引力,在手术后3、7、14、28d安乐死法处死动物。关节盘和髁状突进行扫描电镜检查。结果本实验成功建立了下颌骨偏移导致颞下颌关节改变的大鼠动物模型。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加力侧和对照侧颞下颌关节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关节盘病变较轻,髁状突病变以轻力组对照侧为重。结论下颌骨单侧前上牵引的大鼠动物模型可以部分模拟关节外不对称因素造成的颞下颌关节改建和病变:包括嚼肌功能紊乱、单侧的颌面肌肉挛缩、疤痕收缩以及正畸不对称牵引治疗等。  相似文献   

10.
背景:采用降低牙移动路径上的骨阻力和强持续牵张力能快速移动正畸牙,缩短正畸疗程,但移动牙组织变化规律目前尚不清楚。目的:观察减阻牵张法快速移动牙齿的牙周组织学变化。方法:采用自身对照设计,以犬一侧下颌为实验侧,另一侧为对照侧,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实验侧采用减阻牵张法,对照侧采取传统正畸方法,远移第一前磨牙。加力后2周,测量移动牙及支抗牙移动距离;加力后1,2,4,12周观察牙周膜、牙槽骨的组织学变化。结果与结论:加力后1~4周,实验侧和对照侧移动牙张力侧均表现为牙周膜增宽,成骨活跃,牙槽骨表面有新骨生成;压力侧均表现为牙周膜缩窄,破骨细胞活跃,牙槽骨有明显吸收,牙骨质也有不同程度吸收;但是,实验侧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出现均早于对照侧,牙槽骨及牙骨质吸收程度较对照侧严重。12周时,实验侧和对照侧牙周组织表现无明显差别。而加力2周,实验侧牙齿移动距离明显大于对照侧(P0.05)。说明减阻牵张法可以快速移动牙齿;与传统正畸牙移动相比,两者牙周组织的改建只存在时间及程度的差异,不存在质的差别。  相似文献   

11.
背景:有研究发现一些中草药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可从不同途径加速骨组织的改建,促进骨折愈合。 目的:观察中药川续断水煎液对家兔正畸牙移动及牙移动过程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27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n=12)、对照组(n=12)和空白对照组(n=3,不做任何处置)。实验组与对照组建立双侧下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正畸加力模型后,实验组每日灌服3 g/kg川续断水煎液,对照组每日灌服等量生理盐水,加力后1,7,14,21 d在测量牙齿移动距离后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结果与结论:加力后7,14,21 d,实验组牙移动距离大于对照组(P < 0.05)。正畸加力后,随天数增加实验组与对照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的表达均呈逐渐增强趋势,实验组加力后7,14,21 d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水平高于对照组(P < 0.05)。提示川续断水煎液可促进家兔正畸牙齿移动,并上调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正畸加力后大鼠牙周组织中BMP的分布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首次应用抗牛骨形成蛋白单克隆抗体(bBMP-McA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加力后的大鼠上第一磨牙牙周组织中BMP的分布,并与正常不加力组相比较。结果显示:BMP在正常牙周组织中主要分布于牙周韧带中,尤其是牙槽骨和牙骨质表面,并与不同部位的骨改建活动相一致;正时加力后,张力区成骨活跃,BMP染色较深(强阳性),压力区染色为阴性,只有活跃的破骨细胞染色较深;已接近成熟的新生牙槽骨及牙骨质则染色较弱。结果表明;BMP可以作为骨改建活动的标志之一,在正畸骨改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小鼠以及骨膜蛋白(PN)基因敲除小鼠正畸牙齿移动模型,并分析相关信号通路。方法:根据实验条件把小鼠分为4组:C57小鼠未加力组和加力组、PN基因敲除小鼠组上颌加力组和未加力组,每组5只,其中加力组加力5 d。处死后,显微CT扫描上下颌骨,并采用RT-PCR检测牙周膜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57小鼠相比,PN基因敲除小鼠的牙槽骨出现明显的吸收,牙周膜连续性中断破坏。在C57小鼠中,加力组牙周膜中的PN、粘着斑激酶(FAK)和TGF-β1表达水平显著增强(P<0.05);在基因敲除鼠中,加力组牙周膜中的FAK(P<0.05)和TGF-β1表达水平显著增强(P<0.01);在同样加力的条件下,C57小鼠与PN基因敲除小鼠相比,TGF-β1显著降低(P<0.05),FAK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PN是正畸作用下牙周膜的改建过程一个重要分子环节,发挥着转导调控作用,TGF-β1--PN--FAK信号通路参与调控正畸作用下牙周膜的改建过程。  相似文献   

14.
背景:学者们对正畸力作用下牙周组织的改建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于在大鼠牙齿移动过程中Toll样受体4在牙周组织中表达的研究尚未涉及。 目的:研究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大鼠牙周组织中Toll样受体4的表达。 方法:采用NiTi拉簧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力值50 g。分别于加力后1,3,5,7,10,14 d取正畸牙周组织,检测Toll样受体4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正畸加力1 d,牙周组织中Toll样受体4的表达量增强,至加力后5 d时表达量最大,之后逐渐降低,第14天时回落至初始水平。可见正畸力可以刺激牙周组织中Toll样受体4的表达,Toll样受体4可能参与了牙周组织的改建。  相似文献   

15.
背景:在越来越多的牙周病需要进行正畸治疗时,牙齿移动过程中,炎性牙周组织的改建过程及其机制便成为研究热点。目的:观察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炎性牙周组织的改建。方法:将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牙移动组和牙周炎牙移动组,牙周炎牙移动组建立实验性牙周炎动物模型后,所有大鼠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分别于牙齿移动后的1,3,5,7和14d,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方法观察牙齿受力移动的不同阶段牙周组织的改建。结果与结论:牙周炎牙移动组牙齿移动距离大于正常牙移动组,正畸加力0~7d,牙周炎牙移动组压力侧破骨现象明显,张力侧成骨活动滞后;加力14d,牙周炎牙移动组大鼠与正常牙移动组大鼠均以成骨活动为主。伴有牙周炎症的大鼠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及创伤较大,但在去除局部炎性刺激物、牙周炎症得以控制后,可以接受正畸治疗。  相似文献   

16.
口腔正畸是将错位的牙齿排列整齐,既达到美观效果,又能建立起良好的咀嚼系统,助力日常健康饮食,成为众多错颌患者的首要选择。错颌畸形治疗历时较长,且每次正畸加力都会让患者感觉不适,给生活带来不便,因此采取让患者能够快速矫正、免受长时间疼痛的治疗方案很有必要。激光具有微创、精确、无痛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口腔硬组织疾病、口腔软组织手术领域,其在口腔正畸应用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大量激光与口腔正畸应用文献为基础,主要介绍了治疗口腔疾病常用激光的种类,并从激光治疗对正畸疼痛、正畸疗程、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影响及激光祛除、清洗托槽和预防釉质脱矿等方面的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利用CT扫描的牙齿数据,使用逆向工程软件Mimics和CAD软件Catia,建立了具有较高精度的包含正畸托槽、牙弓、牙周膜和颌骨在内的可以进行布尔运算的实体模型;基于高等机构学的理论,将弓丝装配过程等效为托槽移动的过程,分析求得该等效过程中托槽运动的参数,利用所得参数对等效过程进行有限元仿真,以获得弓丝初始预应力及弓丝作用在每颗牙齿上的初始力和力矩;将牙齿和牙槽骨建模为刚性接触体,牙周膜为弹性体,施加分析获得的初始力系,进行接触分析,得到正畸临床状态下整个上牙颌牙周膜的应力大小和分布.通过对矫治器和牙弓、槽骨联合建模,并使用空间螺旋坐标系,本方法可以获得临床状态下的正畸矫治力和牙周组织响应,为正畸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正畸对牙龈炎大鼠牙周组织中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为临床牙龈炎、牙周炎患者的正畸矫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10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包括牙龈炎组、正常加力50 g组、正常对照组、牙龈炎加力50 g组(实验组),每组25只。丝线结扎法构建牙龈炎模型,正畸镍钛螺旋拉簧构建加力模型,分别于第1、3、5、7、14天处死,取大鼠双侧实验区近中侧牙周组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牙周组织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Real-time PCR法、免疫组化测定大鼠牙周组织中TLR4、NF-κB p65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大鼠牙周组织中IL-1β、IL-6、TNF-α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eal-time PCR、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牙周组织中TLR4、NF-κB p65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4、NF-κB p65含量变化呈正态分布,第5~7天为高峰期。结论正畸力可促进牙龈炎大鼠TLR4/NF-κB炎性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临床体像障碍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MMPI),症状自评量表(SCL-90),认知偏差问卷(CBQ),情绪自评量表(SDS、SAS)对32名口腔正畸临床体像障碍患者和30名普通正畸患者进行测试。结果1MMPI测试结果:体像障碍组疑病、抑郁、偏执、精神衰弱、精神分裂和社会内向各分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2SCL-90测试结果中,体像障碍组的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3体像障碍组的SDS和SAS得分高于对照组;4CBQ测试结果:体像障碍组的"抑郁-歪曲"条目得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口腔正畸临床体像障碍患者存在个性和认知方式偏离和更多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20.
背景:在体内条件下,细胞力学的功能研究因其所处生理环境的复杂性、实验条件的不易控制而很难得到满意结果。目的:探讨周期性张应力对成纤维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影响机制。方法:采用多通道细胞牵张应力加载系统,以成纤维细胞为对象构建细胞体外培养-力学刺激模型。加力组成纤维细胞分别给予周期性张应力刺激6,12,24h,力值定为12% surface elongation,频率为6cycles/min,每一循环包括3s stretch/3s relaxation,并设立正常对照组。采用Hoechst33258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以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应用酶标仪测定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活性。结果与结论:正常对照组细胞核为弥散均匀的圆形或椭圆形荧光,加力组细胞核或细胞质内可见致密浓染的颗粒、新月体或环状荧光。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加力组细胞周期显著延长(P0.01);与加力6h组比较,加力12,24h组细胞周期均显著缩短(P0.01),而加力24h组细胞周期略长于加力12h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加力组细胞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加力12h组细胞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活性显著高于加力6h组(P0.01)。表明周期性张应力可以诱导成纤维细胞凋亡,在12h内加力时间越长,早期凋亡越明显,且能够改变其细胞周期,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参与了此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