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青蒿乙素的抗炎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细菌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建立炎症反应模型,经青蒿乙素处理后,采用Griess试剂检测NO的含量;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促炎症因子的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炎症相关蛋白及激酶的表达水平.结果 青蒿乙素能明显抑制RA...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反义白介素 1受体相关激酶 1(IRAK 1)寡核苷酸对核因子 κB(NF κB)活化的影响。方法 :Lipofectin介导反义IRAK 1寡核苷酸转染HepG2细胞 ,以逆转录PCR法检测IRAK 1mRNA表达水平 ,用SandwichELISA法检测NF κB的活化。结果 :反义IRAK 1寡核苷酸抑制IRAK 1mRNA表达 ;反义IRAK 1寡核苷酸呈剂量 (1~ 8μg)和时间 (5~ 2 4h)依赖性地抑制NF κB活化 ,反义IRAK 1寡核苷酸 4μg与细胞共孵育 8h时抑制效果最好。结论 :反义IRAK 1寡核苷酸通过阻断IRAK 1表达抑制NF κB活化 ,预示反义IRAK 1寡核苷酸可潜在抑制IL 1的炎症活性。  相似文献   

3.
刘光  穆维新  沈亚欣  郭庆军  王绵 《河北医药》2012,34(23):3525-3527
目的通过检测核因子-κB、白介素-4、白介素-6在糖尿病大鼠模型肺组织中表达变化及相关性,探讨其在糖尿病肺炎症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5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n=20)和糖尿病组(n=30)通过高糖、高脂饮食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光镜及电镜观察10周、20周时对照组及糖尿病组的大鼠HE染色后的肺组织形态学改变,用Masson三色染色观察肺组织胶原沉积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核因子-κB、白介素-4,6动态表达变化。结果糖尿病组大鼠肺组织结构紊乱,肺泡间隙增厚,肺间质和血管周围有炎症细胞浸润,胶原含量明显增多,糖尿病组大鼠肺组织核因子-κB、白介素-4、白介素-6表达增多。结论糖尿病大鼠肺组织出现了炎症改变,糖尿病大鼠肺炎症的发生可能与核因子-κB、白介素-4、白介素-6的表达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白介素-2(IL-2)在病毒性心肌炎(VM)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7例急性期和18例恢复期VM患儿血清MIF、IL-2水平,并与30例健康儿童做对照。结果:VM急性期血清MIF、IL-2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P<0.01),并与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呈正相关(P<0.05);VM恢复期MIF、IL-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MIF、IL-2与CK-MB无相关性(P>0.05)。结论:MIF、IL-2参与VM发病过程,检测血清MIF、IL-2水平有助于VM诊断、判断病情及预后,并为临床治疗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白芍总苷对巨噬细胞生成PGE_2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造成人类丧失劳动力与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给患者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痛苦与经济负担。以往研究证实了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白介素 1受体相关激酶 2 (IRAK 2 )在白介素 1(IL 1)与肿瘤坏死因子 (TNF)激活核因子 κB(NF κB)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IRAK 2反义寡核苷酸转染人胚肾细胞 (2 93细胞 ) ,阻断IRAK 2的表达 ,用IL 1及肿瘤坏死因子刺激细胞后 ,用夹心ELISA方法检测NF κB活性。结果 以IRAK 2反义寡核苷酸预处理可明显减弱IL 1诱导的NF κB活性 ,此效应强度存在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但I RAK 2反义寡核苷酸对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NF κB活性无影响。结论 IRAK 2反义寡核苷酸对IL 1和TNF激活NF κB有不同影响。IRAK 2在IL 1诱导的NF κB信号转导通路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杨文东  魏崴  黄东  钟标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1):1478-1480
目的 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非糖尿病患者体外循环术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及外周血单核细胞核因子-κKB(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作为强化治疗组从手术开始即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将血糖严格控制于4.4-8.3 mmoL/L.B组作为对照组将血糖控制在11.1 mmoL/L以下.在体外循环术前、术后分4个时点检测血液IL-10浓度及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活性.结果 两组病例的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体外循环术后A组IL-10浓度较B组高,而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活性A组较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循环术中、术后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严格控制血糖可调控抗炎和促炎介质,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复方银黄微型灌肠剂(Yinhuangmicroenemacompound,YHMEC)的体外抗炎效应并探讨其部分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大鼠腹腔巨噬细胞(PMФ)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脂多糖(LPS)刺激组、YHMEC和地塞米松干预组,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的改变,MTT比色法分析PMФ的生长活性,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6(IL6)的蛋白表达,细胞免疫化学法分析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kappaB,NFκB)p65的表达及分布变化。结果LPS刺激组TNFα和IL6含量增加,NFκB表达增强且多分布在细胞核;YHMEC干预组TNFα和IL6含量增加被明显抑制,细胞核p65表达减少。结论复方银黄微型灌肠剂通过抑制NFκB核转位,使PMФ分泌TNFα和IL6减少,可能是其发挥抗炎作用的分子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反义磷脂酰肌醇 3 激酶 (PI 3 激酶 )寡脱氧核苷酸 (oligodeoxynucleotides,ODN)对核因子 κB(NF κB)活化的影响。方法 Lipofectin介导反义PI 3 激酶ODN转染HepG2细胞 ,以逆转录PCR法检测PI 3 激酶mRNA表达水平 ,用SandwichELISA法检测NF κB的活化。结果 (1)反义PI 3 激酶ODN抑制PI 3 激酶mRNA表达。 (2 )反义PI 3 激酶ODN呈剂量 (1~ 8μg)和时间 (5~ 2 4h)依赖性地抑制NF κB活化 ,2 μg反义PI 3 激酶ODN与细胞共孵育 8h时抑制效果最好。结论 反义PI 3 激酶ODN通过阻断PI 3 激酶表达抑制NF κB活化 ,预示反义PI 3 激酶ODN可潜在抑制IL 1的炎症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石斛碱(Den)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及核转录因子-κB/核转录因子-κB抑制剂激酶/核转录因子-κB抑制剂(NF-κB/IKK/IκB)信号通路机制。方法 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等量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对照组按300 mg·kg-1的剂量给予3.0%复方丹参混悬液;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按10,20和40 mg·kg-1的剂量给予0.1%,0.2%和0.4%Den混悬液。6组大鼠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14 d。末次给药后12 h,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和复灌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生化法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用Western blot法分析心肌组织NF-κB、IKKβ和IκBα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低、高剂量实验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的CK分别为(228.59±7.46),(191.51±13.25),(173.41±14.87)...  相似文献   

12.
贾萍  荣晓凤  丁燕  刘岳凤  田杨  张永如 《中国药房》2007,18(36):2811-2813
目的:研究芍药总苷调控巨噬细胞核因子-κB(NF—κB)p65蛋白核的转移作用,探讨芍药总苷对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经脂多糖和芍药总苷作用后,用Western blot方法观察NF—κB亚基p65蛋白在胞浆和胞核的表达。结果:经脂多糖刺激后,p65蛋白在胞浆中表达显著减少,在胞核中表达显著增多;芍药总苷显著增加了脂多糖刺激后p65蛋白在胞浆中的表达,并减少了其在胞核内的表达。结论:芍药总苷可抑制NF—κB p65蛋白从胞浆向胞核的转移,提示其具有抑制NF—κB活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创伤性脑水肿后脑组织中核转录子-κB (NF—κB)及白介素-1β(IL-1β)的变化,探讨乌司他丁(UTI)在大鼠创伤性脑水肿过程中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创伤性脑水肿组及UTI干预组,每组10只。并于伤后8、24、72采用免疫组化法及血清ELISA法检测脑组织NF—κB和IL-1β的水平。结果创伤性脑水肿组和UTI组脑水肿部位NF—κB的活性和IL-1β的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于24h达到最高值,于72h时有所下降;UTI组各时间点与创伤性脑水肿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乌司他丁对大鼠创伤性脑水肿引起的脑损伤具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通过抑制NF-κB和IL-1β信号传导通路是乌司他丁脑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三硫(DATS)抑制脂多糖(LPS)诱导小鼠肺泡巨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β表达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体外培养MH-S细胞,用DATS和(或)LPS进行干预。反转录PCR检测细胞中TNF-α、IL-1β mRNA表达,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检测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性,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磷酸化(p-IκB)及非磷酸化IκB的表达。结果LPS刺激MH-S细胞可导致TNF-α、IL-1β mRNA、p-IκB表达增加及NF-κB活性升高。用DATS(0.1、0.5、2.5、5.0mg.L-1)预处理细胞30min后再给予LPS刺激,可使TNF-α、IL-1β mRNA表达降低,并呈剂量依赖性;升高的NF-κB活性及p-IκB表达均显不同程度的抑制。单独DATS对TNF-α、IL-1β mRNA表达及NF-κB活性无影响。结论DATS可通过抑制IκB磷酸化及NF-κB活化,进而下调LPS诱导小鼠肺泡巨噬细胞TNF-α、IL-1β 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内皮脂酶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处理HUVEC-12细胞。RT-PCR检测内皮酯酶(endo-thelial lipase,EL)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抑制因子-α(inhibitor of nuclear factor-κB-α,IκB-α)蛋白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蛋白的活化。结果IL-1β处理HUVEC-12细胞可以明显上调EL mRNA的表达,同时降低胞质蛋白IκB-α的表达水平,激活核转录因子NF-κB,增加胞核蛋白NF-κB的水平。姜黄素预处理HUVEC-12细胞可以抑制IL-1β对EL的上调作用,同时逆转IL-1β诱导的IκB-α蛋白降解和NF-κB活化。结论姜黄素可以通过阻断NF-κB活化减少IL-1β诱导的人血管内皮细胞EL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三甲氧基二苯乙烯(BTM)对小鼠巨噬细胞经脂多糖(LPS)诱导后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化的调控作用。方法培养RAW246.7小鼠巨噬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BTM或白藜芦醇,再加入LPS活化细胞,收集细胞上清液用L929细胞结晶紫染色法检测TNF-α的活性,制作细胞爬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巨噬细胞中NF-κB的表达。结果BTM和白藜芦醇本身对L929细胞无细胞毒性;经不同浓度BTM和白藜芦醇处理后巨噬细胞产生TNF-α的水平及表达NF-κB的阳性率呈剂量依赖性减少,BTM抑制巨噬细胞产生TNF-α及表达NF-κB的能力大于白藜芦醇,巨噬细胞产生TNF-α的活性及NF-κB的阳性细胞率均与药物浓度呈负相关,TNF-α的活性和NF-κB的阳性细胞率呈正相关。结论BTM和白藜芦醇在浓度为5~80μmol/L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地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来抑制TNF-α的产生,且BTM抑制巨噬细胞产生TNF-α和NF-κB活化的能力犬于白藜芦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芍药总苷调控巨噬细胞核因子-κB(NF-κB)p65蛋白核的转移作用,探讨芍药总苷对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经脂多糖和芍药总苷作用后,用Western blot方法观察NF-κB亚基p65蛋白在胞浆和胞核的表达。结果:经脂多糖刺激后,p65蛋白在胞浆中表达显著减少,在胞核中表达显著增多;芍药总苷显著增加了脂多糖刺激后p65蛋白在胞浆中的表达,并减少了其在胞核内的表达。结论:芍药总苷可抑制NF-κB p65蛋白从胞浆向胞核的转移,提示其具有抑制NF-κB活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静脉注射硝酸甘油诱导大鼠脑膜核因子-κB表达增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偏头痛大鼠模型不同时相脑膜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特征.方法采用静脉注射硝酸甘油(GTN)法建立大鼠偏头痛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对照组、GTN iv 后0.5,1.0, 1.5, 2.0, 4.0 h组脑膜NF-κB阳性染色细胞的分布,采用Western印迹法观察相应时间点脑膜核NF-κB的蛋白表达量.结果 GTN iv后0.5 h即出现大鼠脑膜NF-κB核阳性反应和核NF-κB蛋白表达量增高,1.5 h核NF-κB蛋白表达量达高峰,然后逐渐回落,至4 h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GTN iv后早期脑膜呈时限性核NF-κB蛋白表达增强,提示NF-κB蛋白表达增强可能与偏头痛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对白介素-1β(IL-1β)诱导的人肺癌细胞A549中环氧合酶-2(COX-2)mRNA转录的抑制机制。方法采用RT-PCR法测定原花青素对IL-1β诱导的A549细胞中COX-2 mRNA转录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考察原花青素对IL-1β诱导的A549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亚基p65(NF-κB/p65)及NF-κB抑制性蛋白(I-κB)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原花青素对A549细胞中COX-2 mRNA的转录有较强抑制作用,抑制NF-κB/p65的表达及I-κB的降解。结论原花青素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p65的表达及I-κB的降解而抑制COX-2mRNA的转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氯胺酮对脂多糖(LPS)诱发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核因子(NF)-κB的活化,进一步探讨氯胺酮对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应用前景。方法在小鼠肺泡巨噬细胞(PAM)培养液中加入脂多糖(LPS)10μg/ml得到内毒素肺损伤细胞模型。实验分为LPS刺激组(加LPS10μg/ml)、氯胺酮干预组1(同时加入LPS10μg/ml和氯胺酮10μmol/L)、氯胺酮干预组2(同时加入LPS10μg/ml和氯胺酮100μmol/L)、氯胺酮干预组3(同时加入LPS10μg/ml和氯胺酮1000μmol/L)4组。分别于刺激后0.5,1,4,6h留取细胞,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像分析法检测细胞核中NF-κB活性。结果①LPS+不同浓度的氯胺酮(10,100,1000μmol/L)后,NF-κBp50活性与LPS组相比在1h和4h处有明显的下降(P<0.05),且有剂量依赖性,氯胺酮浓度越大,NF-κBp50活性下降越明显,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NF-κBp65活性的检测与NF-κBp50的检测结果相似。结论氯胺酮通过对PAM内NF-κB活化的抑制,可阻止和延缓LPS诱发的ALI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