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肠道病毒感染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19  
为建立一种能检测出临床上绝大多数肠道病毒(EV)感染的快速、敏感、特异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通过对EV基因组的序列分析,在其5′端非编码区设计一对引物,用该引物建立的RT-PCR方法对31种EV标准毒株和34例无菌性脑膜炎及11例无菌性脑炎患儿的脑脊液(CSF)分别进行扩增,其产物做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斑点杂交检测。研究表明,31种EV标准毒株斑点杂交的敏感度达10-2~10-350%组织培养感染量(TCID50)。34例无菌性脑膜炎中21例阳性(61.8%),11例无菌性脑炎中8例阳性(72.7%);阳性患儿恢复期CSF,2例无菌性脑膜炎和1例无菌性脑炎仍为阳性。提示用RT-PCR方法检测EV感染是值得推广的。  相似文献   

2.
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与小儿哮喘发作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柯萨奇 B 组病毒( C V B) 感染与哮喘发作的关系。方法 观察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102 例、上呼吸道感染182 例、非感染性疾病患儿71 例、健康儿童30 例。采用 E L I S A 法测定静脉血 C V B 抗原( C V B- Ag)和 Ig M 抗体( C V B- Ig M) 、免疫组化法测定 T 细胞亚群和[3 H] - Td R 标记法测定 N K 细胞活性。结果 ①哮喘患儿 C V B 感染率为578 % (59/102) ;②哮喘患儿 C D8 显著升高; C D3 、 C D4/ C D8 及 N K 细胞活性均明显下降( P <001) ;而 C V B 阳性哮喘患儿 N K 细胞活性又低于非 C V B 阳性哮喘儿( P < 005) , C D8 明显高于非 C V B 阳性哮喘儿( P < 001) 。结论  C V B 感染与哮喘发作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立PCR单管法快速检测单纯疱疹病毒(HSV-1)的临床价值,本文对18例经临床、EEG,MRI或CT诊断的单疱病毒脑炎(HSE)患者24份SCF标本,先经解偶联裂解吸附预处理,抽提模板DNA,然后进行PCR一次性扩增研究。首次扩增18份CSF标本,其中17份PCR阳性,1份阳性,但6天后复查转为阳性。5例PCR阳性患儿经正规抗病毒治疗后均转为阴性。对照组30例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均为阴性。结  相似文献   

4.
套式聚合酶链反应加限制酶分析检测母婴巨细胞病毒感染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评价套式聚合酶链反应(套式PCR)加限制酶分析在孕妇巨细胞病毒感染及其母婴宫内传播检测中的应用,采用套式PCR加限制酶分析,病毒分离、电镜观察和特异性抗体测定,对各孕期孕妇外周血,脐血及死胎组织进行人巨细胞病毒(HCMV)检测。结果:367名孕妇HCMV阳性检出率为5.5%,其中,套式PCR检出率(4.9%)高于病毒分离(3.0%,P<0.05)。6份HCMVDNA阳性母血中,3份配对脐血HCMVDNA也阳性,母-脐传播率为3/6。3对被证实为母-婴宫内传播HCMV的标本中,2对套式PCR,病毒分离及特异性IgM、IgA均阳性,1对套式PCR、病毒分离、特异性IgA阳性,IgM阴性。提示:套式PCR能提高诊断HCMV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对孕妇及胎儿/新生儿HCMV感染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非化脓性中枢感染中肠道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1997年度非化脓性中枢感染中肠道病毒(EV)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1997年128例非化脓性中枢感染者的CSF中EV RNA。结果与我院非化脓性中枢感染季节分布情况比较。结果 本组年龄与EV感染关系不大,起病早期CSF阳性检出高,非化脓性中枢感染与EV感染关系不大,起病早期CSF阳性检出高,非化脓性中枢感染与EV在CSF中检出一致。结论 EV是小儿时期非化脓性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室管膜下囊肿的病因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探讨新生儿室管膜下囊肿(SEC)与先天性感染的关系,采用ELISA酶标法检测母婴双方囊肿组与对照组各70例血巨细胞病毒(CMV)、风疹病毒、弓形虫的抗体,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直接检测病原DNA(风疹病毒除外),同时作尿CMV的PCR检测。结果:囊肿组新生儿血CMV-IgM抗体和CMV-PCR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7.1%、5.7%和12.9%、2.9%);且尿CMV-PCR的阳性率达40.0%(28/70),高于对照组的17.1%(12/70);分别进行两组自身对照,尿CMV-PCR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血CMV-PCR阳性率(P<0.05)。囊肿组母亲的尿CMV-PCR阳性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30%、10%、P<0.01)。提示新生儿SEC是宫内感染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之一,与先天性CMV感染有关,尿CMV-PCR检查可作为宫内CMV感染的首选实验室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找到脐血中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产生的部位,为脐血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G-CSFELISA试剂盒采用酶联免疫方法,分别测定了48例妊娠37~38周健康孕妇静脉血清和5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脐静脉血清和49例脐动脉血清G-CSF阳性率和含量。结果:阳性率分别为833%、74%和816%,并测定了37例阳性脐静脉血中G-CSF的含量,结果S/N最高1994,最低21,x±s为59±395。经统计学处理,脐静脉血和孕妇静脉血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脐静脉血和脐动脉血阳性率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用单向环状免疫扩散(RID)法测得51例正常足月儿脐静脉血中免疫球蛋白IgG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P<005)。结论:测得结果显示,脐血中G-CSF主要来源于脐静脉的胎盘中。推测胎盘的某些细胞具有产生G-CSF的功能。脐血中含有高水平的IgG。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柯萨奇B组病毒(CBV)进行检测并探讨与临床症病的关系。研究方法对我院298例疑似CBV感染的患儿,采用特异性引物进行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CBV。结果检出CBV阳性127人,阳性率42.6%。感染与年龄有关,夏秋季多见。80例健康儿童中,阳性5人,占6.25%。20例RT-PCR检测阳性标本用ELISA法检测,17例阳性。结论RT-PCR可快速、敏感、准确地检出标本中的CBV。此病毒可侵犯多种器官,引起各种临床症病,有较强的传染性。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一种快速、可靠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检测方法,对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RSV进行研究。结果:RT-PCR方法可检出病毒量为10TCID50/ml(TCID50为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用于扩增F蛋白基因的引物经计算机基因库检测与其他病毒无同源性,实验同步扩增其他常见呼吸道感染病毒均无阳性扩增带;实验过程6小时内完成。在RSV好发季节对53例拟诊为病毒性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婴儿咽拭子进行检测,RSV阳性28例(52.8%)。提示RT-PCR方法检测RSV具有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等特点,适合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继发输血后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方法 用RT-PCR法检测血清HCV-RNA,并用ELISA方法测HCV核心区多肽抗体(HCV-CP)。结果 107例儿童白血病中HCV感染率达70%(75/107);HCV-CP检测阳性率明显低于HCV-RNA(40%vs74%);HCV感染者化疗期间曾有转氨酶(ALT)明显升高,但停止化疗后50例中仅1例ALT持续偏高,余均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