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科从1986-1988年间共测定脑脊液IgG43例,其中33例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0例为非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性别:43例中男28例,女15例。男女之比为1.8∶1。二、年龄:本组病例年龄分布,见表1。发病年龄无明显差异。本文对照组10例,均来自于非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肺炎8例,过敏性紫癜1例,上呼吸道感染合并高热惊厥1例。三、发病期:本文发病期是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程划分的。发病早期入院0例,发病极期入院38例,发病恢复期入院5例。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及细胞遗传学技术的进展,化疗方案和支持治疗的不断改进,急性白血病的缓解率及5年生存率明显的提高,但仍有部分患者因复发导致治疗失败,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entral nervous system leukemia,CNSL)是髓外复发的主要部位,也是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原因是化疗药物的脂溶性及血脑屏障使中枢神经系统成为白血病细胞的"庇护所",成为日后复  相似文献   

3.
血清和体液乳酸脱氢酶(LDH)活力是临床酶学中经常测定的指标。大量资料证实LDH活力的测定对心脏疾病和恶性肿瘤的诊断都有一定意义。国内金鹤成等摘要报告,脑脊液LDH总活力测定可作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中枢神经系统受累(CNL)的辅助诊断指标。本文进一步对CNL(急淋及急非淋)患者脑脊液LDH总活力进行了系统的动态研究,以确定其对CNL的诊断价值和病情监测的临床意义。病例及方法一、观察对象:1986年6月至1988年12月我院随机收治急性白血病60例。其中急淋29例;男16例、女13例;中位年龄23(14~54)岁;  相似文献   

4.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脑脊液的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永春  朱晖敏 《江苏医药》2002,28(2):157-157
近 2 0多年来 ,随着化疗药物的进展及治疗方案的改进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的完全缓解率有了明显提高 ,但由于化疗药物脂溶性和血脑屏障因素的影响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CNSL)的发病率可达 2 6%~ 80 % ,往往是儿童ALL复发的根源之一。及早发现和治疗CNSL可以提高ALL患者的生存率和治愈率。我们对 2 8例ALL患儿脑脊液进行 β2 微球蛋白 (β2 MG )和铁蛋白(SF)测定 ,以探讨其对CNSL的临床意义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确诊ALL患儿 2 8例 ,男 16例 ,女 12例 ,年龄 1~ 13岁。脑脊液的标本采集均在…  相似文献   

5.
陈文龙 《贵州医药》2002,26(7):659-660
有关幼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血清与脑脊液电解质含量的变化关系报道甚少 ,为了解这一变化 ,探讨血清与脑脊液电解质测定对幼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我们于 1997年~ 2 0 0 1年在我院住院的幼儿中抽取患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患儿 5 2例 ,同时随机抽取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幼儿 4 0例作对照 ,同时则定其血清与脑脊液中电解质含量。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本院儿科住院已确诊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患儿 5 2例 ,男 2 3例 ,女 2 9例 ,年龄3~ 15月 ,平均年龄 9月 ,作病例组。随机抽取同期未患…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应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我院接受治疗80例脑脊液标本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应用细胞玻片离心法实施细胞学检查。结果33例淋巴瘤患者中有1例检查结果为阳性,阳性份数为6,标本份数为57;2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有3例检查结果为阳性,阳性份数为15,标本份数为102;18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中有2例检查结果为阳性,阳性份数为4,标本份数为3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应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实施诊断具有良好的成效,这对于该病的临床诊治来说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在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中的价值。方法采用侯氏细胞自然沉淀仪收集脑脊液中细胞,显微镜下观察。结果27例各型白血病患儿136例次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病例和标本阳性率分别为33.3%和16.2%;在神经系统症状阴性的108例次CSF中,12例次CSF白血病细胞阳性,阳性率11.1%。结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可靠方法,对神经系统表现阴性的患儿尤为重要,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早期诊断、预防、治疗监护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我们自2003年3月~2004年12月,对在我科住院的8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脑脊液沉淀室法检测、离心涂片检测、常规、生化等检查,发现沉淀室法对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敏感性高于上述其它方法。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本组均为我院血液科住院的急性淋巴细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脑脊液铁蛋白(Ft)检测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 25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CNSL组)每次鞘注前均收集脑脊液进行常规生化和细胞学检查,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脑脊液Ft;取同期20例非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白血病小儿为对照组。比较CNSL组、CNSL组完全缓解者及好转者与对照组的Ft水平。结果 25例CNSL患者脑脊液铁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完全缓解者达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P〉0.05;好转病例Ft仍处于高值,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 CNSL时脑脊液Ft含量明显升高,与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相结合,可提高CNSL的早期诊断率。通过动态观察其含量变化,有助于CNSL的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11.
龚启勇  杨昌云 《贵州医药》1993,17(2):123-124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简称CNL)是白血病具有蔽护所之称的髓外病灶,使白血病易于复发,因此日益受到关注。对CNL的诊断、病情监测等多依赖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检查,缺乏比较直接的影像观察。近年来,国外将CT应用于CNL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的观察,具有一定特殊价值。本文对此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关于脑血管疾病脑脊液酶的测定已有报道,但有关高血压性脑出血脑脊液多种酶的测定方法的报道尚不多,本文测定27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脑脊液中的6种酶的活性,将患者依出血量低于20ml和大于40ml分为两组,并测定对照组11例,进行比较,发现所测酶的活性改变有意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是白血病细胞浸润脑膜、脑实质、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CNS)而引起的常见并发症,是白血病复发的根源。为提高CNSL的早期诊断率并及早防治。回顾分析了我院从1965~1989年诊治的72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发病情况:从1965年~1989年我院住院病人中经血象、骨髓象与组化染色确诊为白血病患者共423例,发生CNSL72例(见表1)。72例中,男31例,女41例,年龄2~64岁。CNSL主要依据1978年全国白血病会议拟定的CNSL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4.
脑脊液细胞学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俊明  杜倩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5):102-103
当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感染时,常引起脑脊液(CSF)发生一定的变化,常规脑脊液的生化检查和简单的细胞分类多数病例难以确诊.采用脑脊液细胞学(CFSC)检查可发现脑脊液细胞的形态、数量和比例的变化,结合有关免疫试验,诊断会进一步明确.该法简便、快速、准确.本文对116例CFS进行了收集染色分析,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许多生理及病理情况下,均可出现血清含醣基的结合蛋白质的增高,尤以肿瘤、炎症、结核等病变中最为显著,某些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亦可能出现类似的变化。为了观察这种变化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价值,我们测定了30例健康者与67例中枢神经系统占位病变患者的血清醣蛋白及黏蛋白量。目前,关于含醣基的结合蛋白质的分类与命名,尚不统一,本文所用“血清醣蛋白”一辞系指血清中能被1.8M 过氯酸所沉淀的含醣基的结合蛋白质,而“黏蛋白”系指溶于过氯酸而不溶于磷钨酸的含醣基的结合蛋白质而言。测定方法采用 Weimer 与 Moshin 氏法(1953),将血清醣蛋白与粘蛋白分离,然后按 Shetlar氐等法(1948)分别测定此二类蛋白之己醣值。醣蛋白、黏蛋白量均以其所含之己醣(甘露糖+半乳糖)值来表示。  相似文献   

16.
在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过程中,神经病理和生物化学变化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因它能体现出机体内环境的微细改变。通过酶学检查进行观察,具有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对常见三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脑脊液内谷草转氨酶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26例经实验室检查证实的白血病患的MR表现,探讨MRI对白血病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我院自1992年-2000年间经MR检查并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证实的白血病患,进行了脊柱,骨盆,股骨等骨髓的MR表现进行了分析:MR检查使用西门子超导型1.5(63SP)磁共振仪,对脊柱,骨盆,股骨等进行了T1MI,T2MI成像,结果:发现白血病患骨髓在T1WI,T2WI均有异常信号的改变尤其是T1WI的低信号改变更具有特征性。结论:MRI对诊断白血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降钙素原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108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和40例无神经系统疾病儿需腰麻的外科手术患儿采用酶联荧光分析(ELFA)技术检测患者脑脊液降钙素厚(PCT)。比较化脓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炎组和对照组、化脓性脑膜炎重症组和普通组、化脓性脑膜炎重症组急性期和恢复期脑脊液降钙素原水平的差异。结果化脓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炎组和对照组脑脊液中降钙素原水平分别为(0.57±0.88)、(0.06±0.04)、(0.07±0.03)μg/L,化脓性脑膜炎组与其他2组脑脊液降钙素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脓性脑膜炎重症组脑脊液降钙素原高于普通组(P<0.01);化脓性脑膜炎组急性期脑脊液降钙素原高于恢复期(P<0.01)。结论化脓性脑膜炎的患儿脑脊液降钙素原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检测患儿脑脊液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有助于鉴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质,判定脑组织受损的严重程度及评估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正> 在白血病过程中,白血病细胞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者,称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或脑膜白血病,或白血病脑病或白血病性脑膜炎。随白血病治疗的进展,缓解率的提  相似文献   

20.
何雨  周家龙 《云南医药》1995,16(6):473-473
41例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脑脊液细胞学诊断何雨,周家龙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大多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及早明确诊断极为紧迫。在不同的疾病或同一疾病不同的病程阶段脑脊液细胞学有所不同,有着一定的变化规律。自1991年7月来,我们对47例小儿做脑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