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总结覆膜支架血管腔内植入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16例的体会,并探讨手术时机及技巧.方法 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者16 例,所有手术均在全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下进行.结果 所有病人均获得成功.本组16例共置入支架血管16个,予球囊扩张2例,有4例完全封堵了左锁骨下动脉开口.术毕造影显示,所有病例真腔形态基本恢复正常.随访至今,1例术后2年死亡,其余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覆膜支架腔内植入术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国产覆膜支架置入术对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治疗的临床疗效,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对12例确诊为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选取合适型号国产覆膜支架行置入术,重复造影观察支架位置,检查有无内漏。术后随访3~60个月。结果本组12例患者支架置入全部获得成功,成功率100%。术后即刻造影:全部患者夹层近端破口封闭,恢复真腔血流,1例见少量近端内漏,无死亡及截瘫病例,无肝、肾功能异常。随访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国产覆膜支架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安全可行,并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例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患者的护理,认为有效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严密观察,术后切口护理及病情观察,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预后良好的关键。结果3例均痊愈出院,随访了3个月,支架无移位,无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应用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实施主动脉夹层DebakeyⅢ型覆膜支架植入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夹层术术前术后常规护理和出院常规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出院后给予延续护理,采用电话、网络平台、家访等多种交流方式给予患者指导和帮助。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对治疗的依从性及健康行为。结果:两组干预前在正确服药、合理饮食结构、运动疗法、自我监测、定时复诊5方面的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正确服药(100.3±7.4分)、合理饮食结构(102.8±9.8分)、运动疗法(106.3±5.2分)、自我监测(96.6±8.7分)、定时复诊(72.2±9.6分)等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干预前HPLP健康责任感、心理健康、压力管理、人际关系、躯体活动、营养6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PLP健康责任感(19.11±3.46分)、心理健康(24.76±5.08分)、压力管理(18.19±3.66分)、人际关系(18.28±3.05分)、躯体活动(20.11±3.29分)、营养(29.89±2.78分)等各项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在DebakeyⅢ型夹层术后中应用能明显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改善健康行为,有助于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主动脉覆膜支架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治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共18例行覆膜支架治疗,观察术中、术后及出院后1年内并发症情况,分析其临床特点、疗效及随访结果。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手术时间1~4 h,平均2.3 h,术中平均失血80 ml;2例患者植入了2枚覆膜支架,其余16例各植入1枚。15例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出现发热,白细胞数增高,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2 d,1例术后3 d死亡。结论:覆膜支架治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具有创伤小、严重并发症少、住院时间较短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正>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上常表现为突发的撕裂样、搏动样的剧烈胸背疼痛。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夹层破裂出血,危及生命。本病多见于40~70岁的中老年人,约有70%的病人有高血压病史。本病病情危重,预后差。传统的手术方法危险性大,创伤大,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近来临床上通过带膜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死亡率低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主动脉夹层是临床上一种较常见的动脉扩张性疾病,好发于伴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人,近年来,主动脉夹层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为累计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以远的降主动脉夹层,急性病死率约为30%,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大,并发症较多,以往多倾向于保守治疗。覆膜支架血管内植入术治疗DebakeyⅢ主动脉夹层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一项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行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的57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57例患者进行了围手术期护理。结果:经过我们悉心的护理,这57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没有发生手术并发症的患者。结论:对行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其手术的成功率,降低其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庞秀清 《微创医学》2012,7(2):205-206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内血液渗入并分离主动脉壁中层形成的夹层血肿。本病是最常见的且具有灾难性后果的一种临床急症,如不及时治疗,发病48 h内的死亡率高达48%[1]。2007年1月至2011年11月对在我科住院的13例患者行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疗效满意,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13例患者,其中男10例、女3例,年龄50~75岁,平均64岁,均有高血压病史。患者主诉均为突发持续性胸背部"刀割样"、"撕裂样"剧痛入院。经全主动脉造影和  相似文献   

10.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由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而形成的血肿。发病原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遗传缺陷、中膜退行性变、细菌感染等。传统的手术治疗创伤大,存在相当高的并发症和死亡率。近年来,新乡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开展了经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术,具有安全、微创的优点,不仅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死亡率,且疗效显著,明显提高生活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TEVAR)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经验。方法:对本中心2010年6月~2013年12月接受TEVAR治疗的41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通过主动脉CTA明确诊断并评估病情,术中通过将胸主动脉支架植入来封堵主动脉夹层破口以隔绝假腔。结果: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出现,技术成功率100%,术后1人失访,其余40例进行跟踪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6个月,平均14个月,2例分别于术后3个月和6个月因心脑血管意外死亡,其余患者均存活,无截瘫、脑梗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近端真腔基本恢复正常管径,近端假腔内血栓形成。结论:TEVAR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方法,技术可靠,安全性较高,创伤小,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的适应证选择和疗效。方法:2002年8月至2004年11月我院住院的4例(年龄48~82岁;男3例,女l例)胸主动脉夹层患行腔内隔绝术,并进行临床分析和随访.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在全麻下4例均成功在胸主动脉夹层的血管腔内释放覆膜支架,其中为Standford A型及Standford B型各2例,共使用Talent覆膜血管支架4个,术中造影证实Standford B型夹层裂口完全封闭.无术中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发生,Standford A型1例术后证实内漏存在,术后3d死亡.1例在支架释放后出现左冠脉急性闭塞致死亡。结论:应用覆膜血管内支架行腔内隔绝术(EVGE)是治疗Stand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的方法。Standford A型夹层行EVGE术仍有待进一步对技术及器械进行改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方法对176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腔内修复术,术前行CTA影像学检查,判断主动脉夹层裂口位置与数量及胸主动脉瘤范围、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左侧胸主动脉直径、近端裂口至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距离、真腔直径以及腹主动脉主要分支血管的血供来源,选支架规格及输送路径,然后在全麻下行右股动脉切开,透视引导下置入支架释放系统,定位准确后释放覆膜支架,完成腔内修复术.结果 176例患者腔内修复术均获得成功,出现内漏9例.随访1~24个月,复查CTA后内漏完全消失,未行再次介入或手术治疗.全部病人术后无截瘫发生,胸背部疼痛症状消失.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创伤小、严重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疗效确切的方法,但远期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报道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这一凶险复杂疾病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2006年6月至2007年9月采用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24例,经增强血管CT(CTA)、磁共振扫描(MRI)、心脏彩色多普勒(UCG)确诊.无名动脉或右腋动脉 腔房管插管建立体外循环,涉及弓部置换的15例均采用深低温(鼻咽温度16~18 ℃)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依据内膜破口位置、夹层累及的部位、有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其中Wheat术 2例、David 术1例、Bentall术 6例、Bentall术 半弓置换 3例、Bentall术 全弓置换 支架象鼻 5例(其中合并CABG 3例)、升主动脉 全弓置换 支架象鼻 7例.结果 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97.3±28.3)min,平均心肌阻断时间(86.1±10.8)min,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时间(41.2±8.7)min.死亡2例(8.3%),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脑功能紊乱,1例出现声音嘶哑.结论 外科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明显降低死亡率.消除假腔、置换病变血管、重建分支血管血供是手术原则和治疗思考顺序.手术治疗加血管内支架植入这一杂交技术成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经典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微创腔内人工血管治疗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TAD)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由“Z“型记忆合金支架与超薄涤纶膜组成的腔内人工血管移植物,行腔内隔绝术(EVGE)治疗22例慢性StanfordB型TAD.所有患者根据螺旋CT动脉造影确诊.手术在DSA动态监视下完成.结果术后1个月死亡1例,死于内漏所致的动脉瘤破裂.其余21例顺利恢复,无严重并发症,术后CT造影表明破口被成功封闭,假腔内血栓形成.随访4~24个月瘤腔均明显缩小.结论腔内人工血管治疗内膜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0.5~1.5cm以上的慢性StanfordB型TAD安全微创、疗效可靠、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  Sufficient length of the proximal landing zone (PLZ) is the key for a successful 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 (TEVAR) of an aortic lesion.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feasibility, efficacy, and problems of endovascular repair for aortic dissection with insufficient PLZ.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between August 2005 and February 2010 from patients with insufficient PLZ for endovascular repair of aortic dissection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proposed by Ishimaru, aortic zone 0 was involved in 3 cases, zone 1 in 10 cases, and zone 2 in 11 cases. A hybrid surgical procedure of supraortic debranching and revascularization, directly coverage the orifice of left subclavian artery, or a left common carotid artery chimney graft technique were performed to obtain an adequate proximal aortic landing zone.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risk factors and diameter of the PLZ between Zone 0, Zone 1, and Zone 2. But the length of the PLZ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e three groups (P <0.0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echnical and clinical success rate between the groups.
Conclusions  The procedure for extending an insufficient PLZ for endovascular repair for aortic arch pathology is feasible and relatively safe. The applicability of TEVAR in such aortic disorders may be expanded.
  相似文献   

17.
降主动脉支架血管置入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降主动脉人工支架血管置入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治疗经验,并评价近期治疗效果.方法 对112例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利用无名动脉插管、深低温停循环、顺行性脑灌注,实施降主动脉真腔人工支架血管置入术.结果 体外循环时间平均(89.3±5.8)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5.9±4.7 )min,停循环顺行性脑灌注时间(14.7±2.1)min.1例76岁患者于术后1d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11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出现一过性神经系统并发症23例,至出院时全部恢复正常;未发生截瘫病例;随访74例,6~52月,全部患者支架血管无移位和滑脱;47例患者降主动脉远端夹层假腔明显缩小、血栓形成.另外27例患者假腔没有明显变化,或仅有部分血栓形成.结论 降主动脉支架血管置入术治疗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能够有效准确的封闭血管内膜破口,实现血管壁重建.  相似文献   

18.
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文锋  邱阳  杨康  刘铭  廖克龙 《重庆医学》2008,37(4):368-369,371,F0002,F0003
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治疗经验。方法从2002年5月~2007年10月,对多病并存的8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选择性动脉造影动态监控下施行了腔内主动脉修复术。移植物大小根据螺旋CT动脉造影测量确定。结果8例腔内修复术均操作成功,其中2例小内漏术后早期随访内漏消失。8例随访1~66个月,螺旋CT扫描提示血管内移植物无移位。结论螺旋CT是在主动脉夹层诊断及术后随访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无创技术。腔内主动脉修复术后内漏的处理至关重要。腔内主动脉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安全可靠,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腔内修复术这一微创治疗方式特别适用于高龄、有伴随疾病等增加开放手术风险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2/2009-06在我科接受腔内修复术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6例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总结其疗效.结果:接受治疗者无围术期死亡.本组覆膜支架释放均成功,封闭左锁骨下动脉4例,其中采用动脉导管封堵器封堵左锁骨下动脉1例.随访过程中,无内漏、支架移位等并发症发生.1例于术后1a,发生脑出血死亡,其余均存活.结论:腔内修复术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方法,但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造血管覆盖支架经皮介入治疗降主动脉夹层的方法.方法本组11例病人降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患者行人造血管覆盖支架经皮的介入治疗.经股动脉将美敦立公司Talent主动脉覆盖支架置于降主动脉夹层裂口处,支架自膨胀张开使人造血管覆盖支架固定于裂口附近的主动脉壁上将裂口封闭并阻断血流进入假腔.结果11例病人均获得成功,手术成功率100%.平均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内膜裂口全部完全封闭,假腔内血栓形成,无内漏,假腔明显缩小.结论人造血管覆盖支架经皮介入治疗降主动脉夹层的方法具有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