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职业倦怠是指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因为不能有效的应对工作上延续不断的各种压力而产生的一种长期性反应,包括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低成就感症状。护士在完成三班倒繁重工作的同时,还要面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在此工作领域中的诸多负性因素会直接影响护士的心理和工作行为,极易产生职业倦怠,从而影响自身健康。对职业前景茫然,缺乏工作热情和动力,易产生疲劳、厌倦、焦急、烦躁;情绪低落,精神不振,会减低护士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护理质量。解决护士职业倦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个社会都给予关心和支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社会对护士应有合理的角色期望,给她们创造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有效减少护士职业倦怠发生。  相似文献   

2.
王随琴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7):164-164
目的:了解由常见压力源导致的护士职业倦怠及危害,正确认识工作压力并设法减少之,以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延安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由护士工作量大、角色模糊等常见压力源导致的职业倦怠有情绪疲惫、工作冷漠、无成就感,同时也对护理人员的身体和心理造成危害,应采取措施消除或减少之。  相似文献   

3.
张竹  胡萍  陈学芳   《中国医学工程》2013,(2):188-189
血透室血透护理技术含量高,专科性强,工作量大、工作持续时间长,专科护士培训难度较大,人力资源缺乏,病人病情重,要求高,医疗风险高、护士压力大等诸多因素导致血透室护士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甚至影响护理服务质量。怎样分析血透室护士自身心理问题,寻求有效的应对方法,合理的减压途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保持自身心理健康。保证护理工作质量及效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护士职业倦怠相关因素的分析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导致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探索有效的改进方法。方法:对导致护士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结果与结论:护士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导致护士职业倦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5.
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调查分析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倦怠状况,分析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产生的根源、机制及对急诊科护士的影响,并阐明应对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64名急诊科护士与256名其他科室护士的职业倦怠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诊科护士在情感枯竭、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3个维度上得分均高于其他科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倦怠程度较为严重,应采取改善工作环境、得到管理者的支持、培养健康人格及工作态度等措施,以减轻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6.
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对3140名医护人员进行发问卷调查。从不同性别、年龄、工龄、岗位、学历和不同的婚姻状况的职业倦怠,分析其特点,了解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对应的策略。具体策略:①改变产生倦怠的应激源,预防职业倦怠的出现。②提高自身对心理健康的认识能力和运用心理策略。③提高护理管理者自身素质及护理人员的竞争意识。④加强互动联系,落实公平管理,增强沟通协调能力,提高工作的积极性等。  相似文献   

7.
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倦怠(又称工作枯竭)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于1974年率先提出,即指人们在从事连续、紧张、繁忙、高负荷、高压力、大量的工作而又无法获得预期目标时产生的一种对工作的厌恶和冷淡。也就是指个体对工作的各个方面产生消极的、冷漠的或过度疏离的态度和反应,缺乏工作效率和工作成就感。在日本曾有人做过护士职业倦怠的调查,其发生率为25.9%;美国调查表明,  相似文献   

8.
杨静  张晓红  曲红 《吉林医学》2009,30(20):2508-2509
压力又称紧张或应激,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说法,Selye强调生理学的变化[1],认为应激是机体对外界不良因素刺激所发生的一种非特异性的适应性综合征,适当应激是机体一种重要的保护机制,不适当应激则会导致机体发生多种损伤。Lazaru认为[2],压力是个体就对需求的能力感觉不平衡所致,它是人与环境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超出人的应对能力及应对资源,就会威胁到身心平衡。  相似文献   

9.
职业倦怠是一种与工作压力有关的负性反应,它给护士的身心健康及护理专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改善护士的职业倦怠不仅可以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健康水平,还可促进护理专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职业倦怠对护士共情能力的影响及应对方式。方法调查周口市中医院80名护士职业倦怠和共情能力,进一步比较不同职业倦怠评分护士共情能力评分以及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干预前后80名护士职业倦怠与共情能力评分、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80名护士职业倦怠平均评分为(161.22±11.47)分,共情能力平均评分为(102.06±10.17)分;按照职业倦怠评分高低将80名护士分为职业倦怠组(职业倦怠总评分>140分)35名和对照组(职业倦怠总评分≤140分)45名。职业倦怠组护士共情能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护士职业倦怠评分低于干预前,共情能力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护士护理服务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职业倦怠可对护士共情能力与护理服务质量产生负面影响,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能够改善此情况。  相似文献   

11.
护士的职业倦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作倦怠(job burnout)的研究始自于Freudenberger(1974)和Maslach(1976)等人,是指个体在服务业及医疗领域从事情绪性工作(emotional work),伴有长期的情感和人际关系压力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征,表现为情绪疲惫。对他人日益冷漠,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由于医疗服务本身的高风险性和特殊性,护理工作责任大,技术操作多,工作不规律,职业倦怠现象在护理人员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2.
病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根源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自身工作的体会及参考国内外文献,总结分析了病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根源及职业倦怠对病案工作人员的影响,探讨解决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为消除职业倦怠对病案管理人员的影响,提高病案管理人员的职业威望,促进病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根据自身工作的体会及参考国内外文献,总结分析了病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根源及职业倦怠对病案工作人员的影响,探讨解决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为消除职业倦怠对病案管理人员的影响,提高病案管理人员的职业威望,促进病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护士依恋类型、应付方式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 采用关系问卷(RQ)和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以及应对方式问卷和职业倦怠量表对36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安全型103人,轻视型86人,矛盾型67人,害怕型22人.(2)依恋回避与“否认与心理解脱”呈显著正相关( r=0.136);依恋焦虑与“否认与心理解脱”(r=0.386)和“回避问题转移注意”(r=0.347)呈显著正相关.(3)依恋回避与“去个性化”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r=0.147);依恋焦虑与“情绪耗竭”(r=0.362)和“去个性化”( r=0.390)有显著正相关.(4)四种依恋类型的护士在“针对问题积极应对”、“否认与心理解脱”,以及职业倦怠的“去个性化”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情感求助与宣泄”及“回避问题转移注意”,以及职业倦怠的“情感耗竭”和“成就感低落”指标上差异不显著.(5)依恋焦虑及“否认与心理解脱”对“情感耗竭”有正向预测作用;“否认与心理解脱”、依恋焦虑、“回避问题转移注意”及“针对问题积极应对”对“去个性化”有预测作用;“针对问题积极应对”可以负向预测“成就感低落”.结论 护士的依恋类型、应付方式对职业倦怠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影响护士职业倦怠的相关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出预防与减轻护士职业倦怠感的一系列干预策略,包括加强社会支持、加强医院管理、培养优良的心理品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学会自我照护等,帮助已发生了职业倦怠的护士群体回归正常轨道,预防人才流失,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邓维娜 《吉林医学》2012,(35):7775-7776
目的:分析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探索有效的应对措施,指导临床护理管理。方法:对导致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临床护士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结论:导致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管理者和护士本身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18.
朱本淑 《吉林医学》2010,(33):6167-616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健康观、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对医疗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风险、高责任、高压力、高负荷、长期超负荷工作在医疗工作第一线的护士,心理与职业压力逐渐增大,极大的影响护理服务质量,作为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了解手术室护士的主要压力源及危害,正确认识工作压力并设法减少,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护士的职业倦怠与相关性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NBS),对某所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一线护理人员486名护士进行调查问卷,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用方差分析(ANOVA)方法来进行分析.结果 NBS量表评分显示,486名调查对象的职业倦怠得分为(164.92±25.60)分,在相关性因素中年龄、婚姻、职称、护龄、劳动关系、护理工作量、收入、工作之余的家务劳动时间在职业倦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被调查护士普遍存在职业倦怠,且处于中等偏上,管理者要关注容易引起职业倦怠的相关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