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蛇床子素对大鼠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分离出生24h内大鼠的软骨细胞,进行原代培养。细胞扩增至第2代时观察1周内细胞增殖情况,并用细胞免疫荧光法鉴定Ⅱ型前胶原基因(type Ⅱ procollagen gene,Col2a1)的表达。将第2代软骨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蛇床子素(6.25、12.5、25和50μmol/L)组。药物作用24和48h后,观察细胞增殖情况,蛋白质印迹法和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的表达。结果:第2代原代软骨细胞活力正常,Col2al表达明显。蛇床子素可以抑制软骨细胞的增殖,并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愈明显。蛋白质印迹法和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发现,随着蛇床子素浓度的增加,软骨细胞中PCNA和cyclinD1的表达下降。结论:蛇床子素可能通过抑制PCNA和cyclinD1的表达发挥抑制软骨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Brdu和PCNA标记观察丹参酮对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为了解丹参酮的抗癌作用并探索其机理,用丹参酮处理人肝癌细胞和白血病细胞株,Brdu掺入标记和PCNA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癌细胞增殖学指标。结果:丹参酮处理人肝癌细胞和白血病株后,Brdu标记率分别为8.95%和19.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8.0%,25.57%,P〈0.01),PCNA阳性率分别为57.0%,30.3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4.3%,47.05%,P〈0.01),结果表明,Br  相似文献   

3.
硫酸氨基葡萄糖对大鼠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硫酸氨基葡萄糖(GS)对大鼠软骨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二次酶消化法获得大鼠关节软骨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并对第四代细胞进行药物干预,利用MTT比色、免疫组化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等方法检测各代次大鼠软骨细胞和药物干预后第四代软骨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大鼠软骨细胞随传代培养,MTT比色显示增殖呈下降趋势,免疫细胞化学检测PCNA表达减少,流式细胞术显示细胞增殖指数下降;硫酸氨基葡萄糖可以抑制这一趋势,促进传代培养的细胞增殖能力。结论:GS对传代培养的大鼠软骨细胞的增殖能力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鹿茸多肽对大鼠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鹿茸多肽(PAP)对大鼠软骨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二次酶消化法获得大鼠关节软骨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并对第四代细胞进行药物干预,利用MTT比色、免疫组化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等方法来检测各代次大鼠软骨细胞和药物干预后第四代软骨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大鼠软骨细胞随传代培养,MTT比色显示增殖呈下降趋势,免疫细胞化学检测PCNA表达减少,流式细胞术显示细胞增殖指数下降;PAP可以抑制这一趋势,促进传代培养的细胞增殖能力。结论:PAP对传代培养的大鼠软骨细胞的增殖能力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丹参酮的抗癌作用并探索其机理,用丹参酮处理人肝癌细胞株和白血病细胞株,Brdu掺入标记和PCNA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癌细胞增殖动力学指标。结果:丹参酮处理人肝癌细胞和白血病细胞株后,Brdu标记率分别为8.95%,19.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8.0%,25.57%,P<0.01);PCNA阳性率分别为57.0%,30.3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4.3%,47.05%,P<0.01)。结果表明,Brdu标记和PCNA检测在研究肿瘤细胞增殖及影响因素等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丹参酮抑制癌细胞增殖与抑制癌细胞DNA合成、PCNA表达及DNA多聚酶δ活性等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丹参酮IIA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丹参酮IIA作用后的子宫内膜癌细胞设置为对照组、低浓度组(1μg/mL)、中浓度组(2.5μg/mL)及高浓度组(5μg/mL);同时将酪蛋白激酶2(CK2)特异性磷酸化抑制剂(TBB)和丹参酮IIA共同处理后的细胞设置为对照组、TBB组(60μmol)、药物组(5μg/mL)及药物(5μg/mL)+TBB组(60μmol)。结晶紫染色法检测丹参酮IIA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子宫内膜癌细胞中P53、活化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CK2α、乳腺癌缺失因子1(DBC1)、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磷酸化乳腺癌缺失因子1(p-DBC1)的表达;同时加入TBB,检测子宫内膜癌细胞中CK2α、DBC1、p-DBC1的表达。结果 结晶紫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和高浓度组各时间点(24、48、72 h)细胞增殖率分别为(0.87±0.05)%、(0.61±0.04)%、(0.30±0.04)%、(0.09±0.04)%,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蜂毒素对小鼠肝癌H22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的可能作用环节。方法 以MTT法测定蜂毒素体外对小鼠肝癌H22细胞增殖的影响,运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并观察iv蜂毒素对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结果蜂毒素对H22细胞的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强;蜂毒素作用于H22细胞后,细胞PCNA平均荧光强度低于对照组;iv蜂毒素对小鼠皮下H22肝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瘤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结论蜂毒素在体内外对小鼠肝癌H22细胞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下调细胞PCNA表达可能是其作用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半枝莲对口腔癌前病变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常规染色及免疫组化技术,以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为检测指标,对复方半枝莲抑制实验性大鼠舌粘膜癌前病变的作用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复方半枝莲能有效地抑制上皮异常增生,降低PCNA阳性率,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复方半枝莲对癌前病变细胞异常增殖有抑制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丹参酮IIA对大鼠系膜细胞增殖及对人TGF-β1基因启动子活性的作用。方法应用MTT法观察丹参酮IIA对大鼠系膜细胞增殖的作用;将不同长度的人TGF-β1基因启动子片段与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报告基因组成重组体phTGF 2.14,采用脂质体法转染至大鼠系膜细胞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丹参酮IIA(1、5、10 mg/L)进行干预,用ELISA方法检测报告基因CAT的活性。结果10 mg/L的丹参酮IIA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丹参酮IIA浓度为1、5 mg/L时对重组体phTGF 2.14的表达活性无影响,当增大丹参酮IIA浓度为10 mg/L时对重组体phTGF2.14的表达活性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丹参酮IIA能够抑制系膜细胞增殖,当浓度为10 mg/L时对人TGF-β1基因启动子活性也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周期性机械应力对大鼠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Ⅱ型胶原酶消化分离大鼠原代软骨细胞,并将软骨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检测蛋白聚糖(Aggrecan)及Ⅱ型胶原酶(ColⅡ)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增殖细胞抗原(PCNA)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与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磷酸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1 h、2 h的软骨细胞活力均明显提高(P<0.05),Aggrecan及ColⅡmRNA表达量均明显提高(P<0.05),Bcl-2、PCNA及CyclinD1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上调(P<0.05),ERK1/2磷酸化水平明显上调(P<0.05)。结论:周期性机械应力能显著促进软骨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丹参中有效成分丹参酮IIA的提取与分离方法。方法用乙醇作为溶剂,采用超声波提取技术,对中药丹参中的脂溶性有效成分总丹参酮进行了提取,然后利用硅胶柱层析技术对总丹参酮进行了分离,得到了其中三种有效成分丹参酮I、丹参酮IIA和隐丹参酮结晶。结果经浓硫酸显色反应和薄层色谱定性鉴定;紫外光谱和高效液相法确定了丹参酮IIA的纯度。结论此方法制得的丹参酮IIA纯度较高,且简单易行,是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丹参酮ⅡA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研究天然药物丹参酮ⅡA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的作用 ,以期寻找新的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有效药物。方法 以四甲基偶氮唑 (MTT)法和特异性荧光染色及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检测丹参酮ⅡA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结果 丹参酮ⅡA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采用荧光染色和TUNEL法检测凋亡指数 ,均呈剂量依赖性增高 (P <0 0 1)。结论 丹参酮ⅡA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并且能够诱导其发生凋亡 ,为寻找有效治疗增生性瘢痕的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采用14天鸡胚股骨无血清培养、5-溴尿嘧啶核苷(BrdU)掺入标记和细胞核增殖抗原(PCNA)免疫染色方法,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对骺软骨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显示:BrdU阳性软骨细胞数目与分布部位与TGF-β作用剂量和时间密切相关,TGF-β可以促进骺板成熟区和肥大区软骨细胞增殖,与BrdU标记相比,PCNA阳性细胞分布区域和数目远多于前者,根据染色情况可以将PCNA阳性细胞分为S期和非S期细胞两种.结论:TGF-β参与和调节骺软骨各部位软骨细胞增殖活动,并能诱导非增殖软骨细胞表达PCNA,用PCNA作为细胞增殖的指标是不适宜的.  相似文献   

14.
土槿皮乙酸对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土槿皮乙酸(pseudolaric acid B,PAB)对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0、0.1、0.2、0.4、0.8、1.6、8、16 μg/ml PAB对C6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碘化丙啶(PI)染色后细胞周期的变化;皮下注射C6细胞建立C6种植瘤大鼠模型并测量种植瘤体积;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种植瘤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变化。结果体外实验结果表明,PAB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胶质瘤C6细胞生长,半数致死剂量(IC50)为0.03 μg/ml,同时,可使C6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体内实验结果表明,PAB给药后大鼠种植瘤体积有所降低,种植瘤组织中PCNA表达呈下降趋势。结论PAB可抑制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中G2/M期、下调PCNA表达为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体外培养大鼠软骨细胞活力、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的方法,原代培养1~3天Wistar大鼠的关节软骨细胞,取第3代细胞进行实验,按染砷剂量不同分为0(对照)、0.5、1.0、2.0、4.0、8.0 μmol/L组.采用细胞增殖与毒性检测方法(CCK-8法),在染砷24、48、72 h测定细胞活力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砷对软骨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染砷大鼠软骨细胞(除0.5 μmol/L 24 h无统计学意义)活力均被抑制(P<0.01);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As2O3将大鼠软骨细胞周期阻滞于G2期(P<0.05),使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 As2O3可以抑制体外培养大鼠软骨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葛根素(Pue)对IL-1β损伤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取10日龄大鼠膝关节软骨做体外细胞培养,培养后软骨细胞随机分为六组:正常组、IL-1β组、地塞米松组、Pue50组、Pue100组、Pue200组.其中,IL-1β组、地塞米松组、Pue50组、Pue100组、Pue200组分别加入IL-1β(5μg/L)10 μmol、IL-1β (5μg/L) 10 μmol+地塞米松10-9 mol/L、IL-1β(5μg/L)10μmol+Pue 50μmol/L、IL-1β(5μg/L)10.μmol+Pue 100μmol/L、IL-1β(5μg/L)10 μmol+Pue200 μmol/L,使用酶标仪测定570 nm光吸收值,计算各组软骨细胞的增殖率.结果 正常组、IL-1β组、地塞米松组、Pue50组、Pue100组、Pue200组软骨细胞的增殖率分别为0、-11.044%、0.471%、-2.424%、2.828%、5.387%,地塞米松组、Pue50组、Pue100组、Pue200与IL-1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Pue剂量升高,使增殖率逐步上升.结论 葛根素具有一定的促进软骨细胞增殖的作用,为防治骨性关节炎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2001,30(2):106-108
  相似文献   

18.
丹参酮ⅡA对体外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参酮A对体外兔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丹参酮A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兔胸主动脉,用组织贴块法培养,设立空白对照组,加入不同浓度的丹参酮A共同孵育24 h、48 h和72 h,采用MTT法观察该药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划痕法观测细胞迁移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和DNA含量;TRITC-鬼笔环肽标记F-actin,观察该药物对细胞骨架微丝结构的影响。结果1同一时间点,丹参酮A各浓度组显著抑制体外培养兔VSMC增殖和迁移。细胞的A570值(24 h、48 h、72 h分别为r=-0.762,P=0.000;r=-0.837,P=0.000;r=-0.944,P=0.000)、迁移距离(24 h、48 h、72 h分别为r=-0.966,P=0.000;r=-0.980,P=0.000;r=-0.966,P=0.000)与浓度呈负相关;2作用24 h后,处于G0/G1期的VSMC百分比增加,细胞DNA含量减少,凋亡率增加。兔VSMC在G0/G1期所占比例(r=0.962,P=0.000)、凋亡率(r=0.982,P=0.000)和浓度呈正相关;3药物干预组和对照组相比,兔VSMC的细胞骨架结构有所改变,对照组中细胞骨架呈极性分布,定向伸展,可见伪足;药物干预组细胞骨架呈非极性分布,未见伪足。结论丹参酮A对体外兔VSMC的增殖和迁移有抑制作用,上述作用可能是通过阻滞兔VSMC通过细胞周期的限制点,使其停滞于G0/G1期,诱导细胞凋亡以及影响细胞骨架微丝结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体外兔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丹参酮ⅡA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兔胸主动脉,用组织贴块法培养,设立空白对照组,加入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共同孵育24h、48h和72h,采用MTT法观察该药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划痕法观测细胞迁移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和DNA含量;TRITC-鬼笔环肽标记F-actin,观察该药物对细胞骨架微丝结构的影响。结果①同一时间点,丹参酮ⅡA各浓度组显著抑制体外培养兔VSMC增殖和迁移。细胞的A570值(24h、48h、72h分别为r=-0.762,P=0.000;r=-0.837,P=0.000;r=-0.944,P=0.000)、迁移距离(24h、48h、72h分别为r=-0.966,P=0.000;r=-0.980,P=0.000;r=-0.966,P=0.000)与浓度呈负相关;②作用24h后,处于G0/G1期的VSMC百分比增加,细胞DNA含量减少,凋亡率增加。兔VSMC在G0/G1期所占比例(r=0.962,P=0.000)、凋亡率(r=0.982,P=0.000)和浓度呈正相关;③药物干预组和对照组相比,兔VSMC的细胞骨架结构有所改变,对照组中细胞骨架呈极性分布,定向伸展,可见伪足;药物干预组细胞骨架呈非极性分布,未见伪足。结论丹参酮ⅡA对体外兔VSMC的增殖和迁移有抑制作用,上述作用可能是通过阻滞兔VSMC通过细胞周期的限制点,使其停滞于G0/G1期,诱导细胞凋亡以及影响细胞骨架微丝结构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溶血磷脂酸(LPA)对体外培养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液培养)和LPA干预组(含有10μmol/L LPA的培养液培养);在不同时间点(0、6、12、24和48h),计数各组的细胞数目,采用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实验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量变化及细胞周期进展情况。结果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原代培养的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纯度达98%;在各观察时间点,对照组和LPA干预组的星形胶质细胞的细胞增殖数目、PCNA蛋白表达量及细胞周期分布情况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 LPA对体外培养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活力和细胞周期进展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