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琳琳  郭梦倬  何农  张欢 《北京医学》2018,(3):218-220,224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神经阻滞复合患者自控镇痛用于妇科开腹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40例全麻下行妇科开腹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TAP复合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组,B组为单纯PCIA组,每组20例.术后A组在超声引导下用0.25%的罗哌卡因15 ml行双侧TAP神经阻滞,2组均给予PCIA,记录术后4、8、12、24、30 h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舒适程度评分(BCS),并观察记录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4、8、12、24 h时,A组的疼痛评分均低于B组(P<0.05);术后30 h,2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组的BCS舒适度评分均高于B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行TAP神经阻滞能在术后24 h内安全有效地用于妇科开腹手术的术后镇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在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多模式镇痛组(A组)和患者自控镇痛组(B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 h内各时间点VAS﹑BCS和Ramsay评分﹑PCA按压次数以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VAS镇痛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BCS舒适状态评分A组高于B组(P0.05),PCA实际按压次数A组低于B组(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明显优于单纯患者自控镇痛,可减少患者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避免了阿片类药物剂量过大,从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增强术后镇痛效果,有利于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择行腹部手术ASAⅠ~Ⅱ级的患者50例,行静脉麻醉,术后行PCIA。行腹部手术患者50例均分为A组(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和B组(舒芬太尼)。观察术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程度评分(Ramsay)及舒适度评分(BCS),比较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术后镇痛效果都良好,A组患者的VAS评分、Ramesy评分及BCS评分满意度显著优于B组(P<0.05),且不良发生率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PCIA,镇痛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复合芬太尼用于甲状腺手术病人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40例择期甲状腺手术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单纯芬太尼PCIA,B组采用布托啡诺复合芬太尼PCIA镇痛.术后4、8、12及24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评分(BCS)及PCIA按压次数等来评价镇痛效果,Ramsay评分来评价镇静效果,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镇痛镇静效果均较满意.不良反应方面,A组恶心呕吐、头晕、尿潴留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布托啡诺复合芬太尼用于甲状腺手术病人PCIA效果优于单纯芬太尼,两药合用的平衡镇痛模式搭配合理,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5.
《陕西医学杂志》2017,(8):1136-1137
目的:探讨羟考酮与地佐辛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镇痛效果差异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双盲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选取收治ASA分级为I~II级,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手术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手术停气腹时,A组静注盐酸羟考酮0.1mg/kg,B组静注地佐辛0.1mg/kg,C组静注生理盐水10ml。记录术后清醒后1h、2h、4h、12h、24h切口VAS评分、BCS舒适度评分,对VAS>7分患者使用哌替啶镇痛,记录使用例数及次数,并记录术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及例数。结果:术后1h、2h、4h,A组与B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BCS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A组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BCS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术后第12h、24h三组间VAS评分及B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哌替啶使用情况,A组及B组显著少于C组(P<0.05),A、B两组咽喉疼痛发生率均小于C组(P<0.05);B组困倦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及C组(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应用于腹腔镜手术,镇痛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减少镇痛药使用,效果优于地佐辛,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一次性使用术后局部麻醉镇痛系统用于胸科手术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胸科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采用自控静脉镇痛(PCIA),芬太尼1mg、氟哌利多5m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B组一次性使用术后局部麻醉镇痛系统经伤口局部输注0.375%罗哌卡因;观察术后2、4、8、12、24和48 h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度评分(BCS)、镇静评分(Ramsay),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患者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 h内,B组镇静、镇痛效果和舒适度明显优于A组(P<0.05),术后8 h后,镇静、镇痛强度和舒适度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A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胸科手术患者术后一次性使用术后局部麻醉镇痛系统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与安全性,副作用少,且有利于患者术后充分配合治疗和早期活动,促进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小剂量布托菲诺对舒芬太尼用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影响.方法60例经腹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布托菲诺+舒芬太尼组(BS组),分别予舒芬太尼和小剂量布托菲诺+舒芬太尼术后静脉自控镇痛.评价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 h(T1)、6 h(T2)、12 h(T3)、24 h(T4)、48 h(T5)时的VAS(visual ana-logue score)镇痛评分、BCS(Bruggrmann comfort scale)舒适评分;评价比较两组11-point VNRS(11-point verbal numerical rating scale)恶心呕吐评分.结果 BS组患者在T1、T2、T3、T4时的VAS镇痛评分显著低于S组患者(P<0.05或0.01),BCS舒适评分显著高于S组患者(P<0.05或0.01);T5时两组患者VAS镇痛、BCS舒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S组患者11-point VNRS恶心呕吐评分显著低于S组患者(P<0.05).结论 小剂量布托菲诺可以增强患者术后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提高患者舒适度,并能够减轻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孙振和  刘功俭 《吉林医学》2011,(7):1320-1322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下肢手术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ASA I或Ⅱ级、择期行下肢手术患者60例,采用双盲、随机平均分为帕瑞昔布钠术前组(A组),于切皮前30 min静脉滴注帕瑞昔布钠40 mg;帕瑞昔布钠术终组(B组),缝皮结束时静脉滴注帕瑞昔布钠40 mg和空白对照组(C组)。三组患者术毕均用芬太尼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观察术后2、4、8、12、24 h疼痛程度(VAS评分)、镇静深度(RSS评分)、镇痛的补救措施、患者自控镇痛(PCA)总次数/有效次数(D/D比值)、术后24 h内芬太尼用量、生命体征、不良反应和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结果:术后2、4、8、122、4 h VAS评分:A组0.05);24 h内C组在用药量、实际按压次数明显多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A总按压次数/实进数(D/D)A组、B组与C组比较数值显著降低,而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毕、术后各时间点MAP、H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中C组不良反应多于A、B两组,C组患者满意度低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预先静脉内注射帕瑞昔布钠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术后镇痛效果、减少术后镇痛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氯诺昔康超前镇痛用于胃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50例ASAⅠ~Ⅱ级行胃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A组在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氯诺昔康8 mg,而B组则在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氯诺昔康8 mg,分别记录术后2、4、6、12、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舒适评分(BCS),记录24 h曲马多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VAS评分和BCS评分在2、4、6、12 h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后24 h曲马多用量分别为(260.5±34.8)、(300.2±57.2)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胃癌手术患者而言,相对手术结束前应用,手术开始前应用氯诺昔康能给患者带来更好的镇痛效果、更舒适的体验和较少的术后曲马多镇痛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急性及慢性疼痛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ASA分级I~Ⅱ级,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20例,A组为帕瑞昔布钠组,在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作为超前镇痛,B组为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术后两组患者均给予舒芬太尼PCIA。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 h、4 h、24 h和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48 h内PCIA按压次数及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在术后2 h、4 h、24 h和48 h VAS评分较B组低(P<0.05)。A组术后48 h内PCIA按压次数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减少48 h内PCA自控按压次数,降低术后2 h、4 h、24 h和48 h VAS评分,对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情况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地佐辛与舒芬太尼在乳腺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探索更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方法:选取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90例,ASAⅠ~Ⅱ级,均采用全身麻醉,术后行PCIA。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各30例。A组仅采用地佐辛镇痛,B组仅采用舒芬太尼镇痛,C组采用地佐辛+舒芬太尼联合镇痛。观察记录三组患者术后4、8、16、24、36、48 h 的疼痛评分(VAS),舒适度评分(BCS)以及观察恶心呕吐、头晕、皮肤瘙痒、尿潴留、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术后各时间点A组的VAS评分高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各时间点的B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的头晕发生率小于A组;B组的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高于A组和C组,其中恶心呕吐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乳腺癌术后PCIA,效果确切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小,经济性价值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用于颈胸部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ecia)中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择施行颈胸部手术患者70例,ASAⅠ~Ⅱ级,随机双盲分为两组,每组35例。两组均于术毕出室前静脉连接镇痛泵开始镇痛治疗.记录术后1、3、6、12、24、48小时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PCIA按压次数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间VAS评分A组低于B组(P〈0.05),PCIA有效按压次数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低于B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效果明显增强,可减少芬太尼用量,降低术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地佐辛用于全麻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疗效.方法 全麻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n=30),地佐辛组(D组)、芬太尼组(F组)和曲马朵组(T组).分别于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芬太尼1tμg/kg,曲马朵2 mg/kg作为PCIA的负荷剂量,拔管后启动静脉镇痛泵并持续48 h,分别泵内加入地佐辛0.8 mg/kg,芬太尼15 μg/kg,曲马朵12mg/kg,各组均加托烷司琼5 mg,均以生理盐水稀释成100ml,背景剂量2 ml/h,锁定时间15 min,单次按压负荷量0.5 ml.记录3组患者术后的镇痛评分(VAS)、舒适度评分(BCS)、镇静评分(Ramsay)、PCA总按压次数、PCA有效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F组比较,D组术后各时点BCS评分、Ramsay评分升高,PCA总按压次数与PCA有效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减少(P<0.05),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比较,D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降低,BCS评分和Ramsay评分升高,PCIA期间PCA总按压次数、PCA有效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减少(P<0.05).结论 地佐辛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全麻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  相似文献   

14.
刘林  肖飞  张引法 《浙江医学》2014,(14):1242-1244
目的 观察腹横肌平面(TAP)阻滞联合患者静脉自控(PCIA)多模式镇痛用于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择期拟在全麻下行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40例,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多模式镇痛组(Ⅰ组)和PCIA组(Ⅱ组),每组20例.手术结束后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阻滞,Ⅰ组每侧注射0.375%罗哌卡因20ml,Ⅱ组每侧注射等容量0 9%氯化钠溶液.术毕所有患者均行PCIA.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8、12、24h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记录术后24h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总体满意度评分、PCIA的用量.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Ⅱ组相比,Ⅰ组术后2、4、8和12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镇痛泵按压次数减少(P<0.01),镇痛总体满意度评分升高(P<0.01),术后24h内PCIA量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与TAP穿刺相关的并发症.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及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P阻滞联合PCIA多模式镇痛用于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术后镇痛,能明显减少PCIA的需要量,增强了术后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3种镇痛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肛肠术后镇痛及应激反应的效果,寻求更为合理的镇痛方法。方法择期行肛肠科手术的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左旋布比卡因局部浸润与可乐定口服组(Ⅰ组);静脉应用芬太尼与可乐定自控镇痛PCIA组(Ⅱ组);硬膜外应用左旋布比卡因与可乐定自控PCEA组(Ⅲ组)。记录VAS评分,同时监测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与血糖。结果三组VAS术后10h内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后Ⅰ组评分明显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Ⅱ组评分明显高于Ⅲ组(P〈0.05)。与术前比较,Ⅰ组术后SBP和HR明显升高(P〈0.05),Ⅱ组、Ⅲ组术后SBP和DBP均下降(P〈0.05)。Ⅰ组血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明显上升(P〈0.05),Ⅱ组和Ⅲ组均显著下降(P〈0.05);与术前比较,Ⅰ组血糖上升(P〈0.05),Ⅱ组、Ⅲ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可乐定与芬太尼PCIA和可乐定与左旋布比卡因PCEA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肛肠术后镇痛效果均佳,尤其PCEA镇痛效果更明显,两者抑制应激反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喷他佐辛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0例,随机分为喷他佐辛(P)组和芬太尼(F)组,每组30例。PCIA配比为:P组喷他佐辛(北京双鹤药业生产)150mg加生理盐水,泵总量100ml,F组芬太尼1.0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两组负荷量为2ml,持续输注速度2ml/h,单次追加剂量1ml,锁定时间15min。观察术后4、8、12、24、48h各时段镇痛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镇痛及镇静评分均满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P〈0.05)。结论喷他佐辛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脊柱手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ASAⅠ-Ⅱ级择期骨科脊柱手术患者18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各60例。3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即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 A组术后镇痛用舒芬太尼2g/kg+生理盐水至100mL。B组舒芬太尼2g/kg+氟比洛芬酯150mg+生理盐水至100mL。 C组舒芬太尼4g/kg+生理盐水至100mL。3组PCIA泵参数设置:背景剂量2ml,单次负荷剂量2ml ,锁定时间15分钟。观察3组患者术后2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的静息镇痛评分及PCIA期间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呼吸抑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A组评分高于B组和C组(P<0.05), B组和C组镇痛效果良好,B、C 2组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 PCIA期间不良反应观察中,A、B 2组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的患者均少于C组,并且C组中有2例呼吸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脊柱手术后镇痛的效果好,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对上肢手术后布托啡诺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择期上肢手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n=25):即B组(布托啡诺10 mg+氟哌利多5 mg)和BK组(布托啡诺10 mg+氟哌利多5 mg+氯胺酮200 mg)。两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50 ml,于术毕前1 h静注布托啡诺1mg作为负荷剂量后连接PCIA泵,背景输注速率2 ml/h,按压单次给药剂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镇痛时间48 h。观察和记录术后4 h、8 h、12 h、24 h、36 h、48 h的疼痛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生命体征、SpO2。VAS评分〉5时静注哌替啶25 mg。记录术后48 h自控镇痛的有效按压次数、镇痛泵药液消耗量及哌替啶的用量。同时观察和记录患者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5分,Ramsay镇静评分均为2,镇静满意。与B组相比,BK组VAS评分降低,并在术后4 h、8 h、1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K组在术后48 h内使用自控镇痛的有效次数及镇痛泵药液消耗量更少(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可增强上肢手术后布托啡诺病人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布托啡诺组,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用于食管癌切除术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45例术后均行静脉自控镇痛,随机分为3组(n=15):对照组(C组),PCIA泵中含芬太尼20μg/kg、托烷司琼5mg;F1组,PCIA泵中含芬太尼10μg/kg、氟比洛芬酯100mg、托烷司琼5mg;F2组:PCIA泵中含舒芬太尼0.2μg/kg、氟比洛芬酯100mg、托烷司琼5mg。观察患者术后镇痛、镇静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术后各时间点,C组和F1组镇痛视觉模拟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2h、24h、48h,F2组镇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C组和F1组(P〈0.05),3组镇静效果和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具有较强镇痛作用,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可作为临床术后镇痛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胃肠手术后自控镇痛(PCIA)的可行性及适宜剂量。方法择期行胃肠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使用4种药物配伍镇痛。A组:氟比洛芬酯100mg+芬太尼1.0mg+0.9%氯化钠溶液至100mL;B组:氟比洛芬酯100mg+瑞芬太尼0.5mg+0.9%氯化钠溶液至100mL;C组:氟比洛芬酯100mg+瑞芬太尼1.0mg-0.9%氯化钠溶液至100mL;D组:氟比洛芬酯100mg+瑞芬太尼1.5mg+0.9%氯化钠溶液至100mL。观察48h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各时间点(6h、12h、24h、48h)C组与D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与B组,镇痛效果更加明显(P均〈0.05),AB组之间、CD组之间VAS评分无差异(P均〉0.05)。四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7,P=0.01),B组和C组明显低于A组和D组。结论氟比洛芬酯100mg+瑞芬太尼1.0mg配伍应用于PCIA,镇痛效果和安全性优于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以及其他浓度瑞芬太尼组,是胃肠手术后理想的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