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海燕 《吉林医学》2011,(11):2249-2250
目的:探讨输液滴速对应用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40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静脉滴注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120例,滴速50~60 gtt/min;观察组120例,滴速15~25 gtt/min。观察两组输液所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心悸、胸闷等不良反应比对照组明显轻且少(P<0.05)。结论:严格控制输液滴速能明显减少静脉滴注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氨甲环酸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的不良反应及缓解不良反应的方法。方法:对612例静点氨甲环酸注射液的外科患者进行观察,对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给予调慢滴速;对1例超敏反应患者给予吸氧、抗过敏等治疗,观察症状有无缓解。结果:使用雪孜灵612例,发生一般不良反应273例,发生超敏反应1例,经过减慢滴速可预防及缓解不良反应。结论:临床用药时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控制好输液速度。  相似文献   

3.
曹桂华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6):146-146,151
目的探讨应用穴位按摩防治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引起的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将68例应用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引起恶心呕吐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应用穴位按摩止吐,对照组应用一般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的治疗效果,并经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引起恶心呕吐后,利用穴位按摩治疗有效。结论利用穴位按摩止吐较一般护理方法好,可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氨甲环酸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止血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氨甲环酸用于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 将结直肠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氨甲环酸组术前20min静脉滴注氨甲环酸10mg/kg,术后继续静脉滴注1.6g/d,连用3d.对照组仅用0.9%氯化钠溶液.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d引流量和围手术期输血量,并观察术后凝血功能指标(PT、APTT、Fib)变化情况和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氨甲环酸组与对照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术后3d每天引流量和总引流量、围手术期输血量均显著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手术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轻微且能自行缓解.结论 氨甲环酸能减少结直肠癌根治术术中、术后出血量和围手术期输血量,止血效果显著.同时对机体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氨甲环酸注射液对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有效性及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采用氨甲环酸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不良反应的症状对比,以及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凝血因子各项指标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治疗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 0. 05)。研究组患者术后护理的a PTT、PT、TT、Fbg等凝血指标变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 0. 05)。结论 治疗过程当中,采用氨甲环酸注射液进行治疗使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显著减少,治疗的有效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静脉输液滴速对氨甲环酸所致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滴速对氨甲环酸所致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的影响。方法85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快速组和慢速组,均静脉使用氨甲环酸,快速组(45例),滴速60~80滴/m in,慢速组(40例)严格控制滴速30~40滴/m in,观察两组输液所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快速组发生烦躁不安、头晕、头痛20例,同时伴有视力模糊、嗜睡1例。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胃肠道反应6例。其中18例经减慢滴速(30~40滴/m in)15~30m in后中枢神经症状渐缓解。慢速组有4例发生烦躁不安、头晕,两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严格控制静脉输液速度可以显著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陈春英 《中外医疗》2010,29(25):150-151
目的总结不同滴速静注左氧氟沙星,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150例静滴左氧氟沙星患者的观察,了解不同滴速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发生时间。结论左氧氟沙星输液滴速缓慢,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芦荟珍珠胶囊联合氨甲环酸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6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确诊的黄褐斑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接受芦荟珍珠胶囊,加服氨甲环酸片,对照组仅接受氨甲环酸片治疗。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芦荟珍珠联合氨甲环酸治疗女性黄褐斑效果优于单用氨甲环酸,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氨甲环酸在老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海口市人民医院骨科中心收治的76例行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入院的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患者术中关节周围软组织局部注射5%氨甲环酸20 mL,缝合伤口后经引流管推注5%氨甲环酸20 mL浸泡2 h,术后2 h再给予静脉滴注1%氨甲环酸100 mL;对照组患者术中缝合伤口后经引流管推注生理盐水20 mL浸泡2 h.观察术后24 h两组患者的伤口引流量、术后48 h血红蛋白变化值及用药后的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引流量为(46.60±9.652)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30.60±22.00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48 h血红蛋白变化值为(9.96±3.623)g/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8.36±5.75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5例出现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给予减慢滴速后好转.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局部及术后静脉应用氨甲环酸可以明显减少术后引流量及血红蛋白变化值,考虑到氨甲环酸的不良反应,使用过程中应控制滴速20~40滴/min,严密观察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0.
罗钰  杨堃  陈华梅  杨文燕 《西部医学》2020,32(11):1612-1615
【摘要】目的 探讨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应用氨甲环酸对术中失血量、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3月我院确诊为凶险型前置胎盘的患者60例,根据简单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术前取中心静脉血3~5 mL行Sonoclot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分析(SCA)。试验组在胎儿分娩后即刻使用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200 mL静脉滴注,对照组在相同时刻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200 mL静脉滴注。术毕再次行Sonoclot测定分析,并观察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术后24小时随访患者有无并发症。结果 试验组凝血速率(CR)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血小板功能(PF)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失血量、输血量、悬浮红细胞输注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在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术中使用氨甲环酸可以改善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减少失血量和悬浮红细胞输注量及输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王溪淳  胡斌  杨宏志 《当代医学》2021,27(16):132-133
目的 探讨股骨髓腔注入氨甲环酸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患者术后隐性失血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7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骨髓腔注入20 mL 0.9%氯化钠溶液,观察组将2 g氨甲环酸注射液与20 mL 0.9%氯化钠溶液混合注入股骨髓腔,比较两组隐性、显性、围术期总失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观察组显性失血量略多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隐性失血量及围术期总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髓腔注入氨甲环酸可有效减少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患者术后隐性失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预防方案对初次行单侧膝关节置换(TKA)患者围术期失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海南省农垦总医院收治的80例初次行单侧TKA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氯化钠组和氨甲环酸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单侧TKA治疗,置换前氯化钠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0.9%NaC l注射液250 mL,氨甲环酸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氨甲环酸与0.9%NaC l注射液的混合溶液250 mL。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3 d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1 d、3 d血红蛋白的水平和血细胞比容;计算患者的失血量。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3 d血清FIB、P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的FIB、PT、APT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氯化钠组:(90.8±12.6)g/L、(90.7±12.4)g/L比(126.1±8.2)g/L;氨甲环酸组:(106.8±12.7)g/L、(103.5±12.5)g/L比(126.3±8.0)g/L]以及血细胞比容[氯化钠组:(0.38±0.05)、(0.29±0.03)比(0.38±0.04);氨甲环酸组:(0.32±0.06)、(0.32±0.07)比(0.37±0.02)]均逐渐降低,其中氨甲环酸组降低速度更慢,血红蛋白水平以及血细胞比容与氯化钠组患者在组间、时点间以及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甲环酸组患者手术后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显著低于氯化钠组[(370±106)mL比(471±99)mL、(441±122)mL比(631±11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中给予单侧TKA患者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可以在不影响患者凝血功能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围术期患者的失血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卡络磺钠与氨甲环酸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肺结核咯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卡络磺钠治疗,对照组采用氨甲环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止血时间为(5.7±2.8)h,略快于对照组(6.1±3.2)h,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22例,占55%;有效15例,占37.5%;无效3例,占7.5%,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显效20例,占50%,有效15例,占37.5%,无效5例,占12.5%.总有效率为87.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10例发生不良反应,占25%,主要表现为呕吐、恶心、反胃等消化道反应,均采用对症处理后缓解,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甲环酸对纤维蛋白溶解酶原在纤维蛋白上的吸附有竞争性抑制作用,避免发生激活,防止纤维蛋白在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发生溶解和降解,进而完成止血的目的.因此,对于小量咯血的肺结核患者,卡络磺钠具有较佳的临床效果,若为大咯血患者,需采用氨甲环酸进行治疗,以提高整体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主要用于急性或慢性、局限性或全身性原发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致的各种出血,其不良反应较少见[1].作者在使用过程中发现2例过敏反应,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致心律失常及抢救措施。方法分析我院静脉滴注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引起的心律失常患者1例的临床症状和急救措施,为临床应用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提供参考。结论患者在出现心律失常不良反应后经过积极救治,临床症状得到缓解,2天后随访无身体不适。讨论对于说明书中为提及到的不良反应,在用药时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如发生突发情况立刻停药、及时救治。  相似文献   

16.
谭春棋  汪学超 《当代医学》2011,17(12):106-106
目的 "氨甲环酸"注射液治疗儿童咽部充血疼痛疗效的观察.方法 对65例儿童咽部充血疼痛,予以氨甲环酸注射液10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体中(浓度为1mg/ml)静脉滴注,疗程1周.结果 65例中,显效10例,占病例总数14.1%;有效50例,占病例总数83.3%;无效5例,占病例总数1.6%.结论 "氨甲环酸"治疗儿童咽部充血安全有效,可用于临床治疗咽部充血疼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联合利伐沙班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出血量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行人工TKA的老年骨关节炎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观察组于止血带松开前用注射器将TXA注射液0.5 g均匀洒于关节腔内;对照组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两组于手术后12 h内口服利伐沙班。记录和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输血量及输血例数,同时观察是否有术后出血不良事件发生及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形成。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输血量及输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出血不良事件及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形成。结论氨甲环酸联合利伐沙班可有效减少老年TKA患者出血量,同时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形成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35岁,2009年4月12日因右足拇趾骨折入院治疗.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正常,患处于空腹状态,遵医嘱静脉滴注氨甲环酸氯化钠液100ml,8分钟后病人诉恶心,随即出现面色苍白、两眼凝视、晕厥,立即停用氨甲环酸氯化钠液,掐住病人人中穴,取平卧位,2分钟左右病人病情缓解,给以吸氧,安慰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及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CPB心脏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生理盐水组(氨甲环酸10 mg/kg切皮前缓慢静脉推注;随后持续输注生理盐水至术后12 h,n=30)和氨甲环酸+氨甲环酸组[氨甲环酸10 mg/kg切皮前缓慢静脉推注;随后1 mg/(kg.h)持续输注氨甲环酸至术后12 h,n=30]。在麻醉诱导前、手术结束时、次日晨8:00和术后24 h 4个时间点取血测定血常规和凝血功能。记录术中肝素和鱼精蛋白用量、CPB期间最低鼻温和肛温、CPB期间最低红细胞压积,以及术后24 h出血量和异体血输血量及输液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及术中基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观察时间点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纤维蛋白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时两组患者的出血量、异体红细胞及血浆输入量、晶体及胶体输入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术中单次剂量氨甲环酸比较,单次剂量氨甲环酸治疗后围手术期持续输注氨甲环酸并不能进一步改善凝血功能、减少术后出血量,也不能进一步减少术后异体血输血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离子导入结合中西医药物治疗颜面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河南省职工医院收治的94例颜面部黄褐斑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低剂量氨甲环酸片及中药方剂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全面部离子导入治疗,导入药物为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氨甲环酸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9.36%比7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轻度胃肠道反应2例,月经量减少9例,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其余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6个月复查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随访1 a病情均稳定且无复发。结论离子导入结合中西医药物治疗颜面黄褐斑,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