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胰肾联合移植的排斥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胰肾联合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方法对我院施行的3例胰肾联合移植的病人,采用FK506 MMF Perid Zenapax四联免疫治疗方案,通过床边彩超及Cr、BUN、血糖等来监测移植物的排斥反应。对排斥反应采用激素冲击疗法,对激素不敏感者采用OKT3治疗。结果3例患者中有2例出现排斥反应,其发生率达66%;在出现排斥反应时,首先表现为低热、全身不适,尿量减少,血Cr、BUN升高,彩超示移植物血流阻抗升高,之后才是血糖升高。结论胰肾联合移植中,排斥反应与多种因素有关,移植肾对移植胰具有保护作用,肾脏可以作为监测胰腺排异的窗口,彩超检查可以作为筛选移植物排异反应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心脏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与排斥反应的监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心脏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监测指标及免疫抑制治疗效果,方法:对4例原位心脏移植患者术后给予他克莫司(FK506),霉酚酸酯(MMF)及泼尼松组成的新三联进行免疫抑制治疗,同时进行急性排斥反应的监测,结果:死亡1例,存活3例,该3例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且生活质量良好,由FK506,MMF及泼尼松组成的新三联免疫抑制效果良好,结论:FK506,MMF及泼尼松的免疫抑制效果肯定,副作用少,排斥反应监测应把无创性检查与心内膜活检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膀胱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长期存活受者代谢性酸中毒的治疗方法。方法1例女性45岁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膀胱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术后3年并发严重代谢性酸中毒,二次手术改为同肠引流。绕移植胰腺十二指肠膀胱吻合口切除已游离的带膀胱擘吻合口,于距同盲部40cm处回肠与移植胰腺十二指肠段行侧侧吻合,吻合口长约5cm,距吻合口15cm处冉行回肠襻侧侧吻合。结果患者术后恢复好。服用常规免疫抑制剂,住院30d。随访4年,患者血气分析正常。肾功能、血糖波动在正常范围。结论膀胱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术后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患者改用回肠引流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肾一期联合移植(SPK)术后免疫抑制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我中心完成9例SPK,其中男5例,女4例,均采用空肠引流方式。术后采用IL-2单克隆抗体诱导的四联免疫抑制方案:IL-2单克隆抗体(舒莱或赛尼哌)+他克莫司(FK506)+霉酚酸酯(MMF)+激素,并逐渐过渡至单用FK506维持治疗。回顾性分析以上9例患者围术期及长期随访情况。结果 9例手术均获得成功。除1例早期死亡外,其余8例患者术后1周内肌酐降至正常水平,术后停用胰岛素时间为(11.5±3.5)d,空腹血糖恢复至正常时间为(15.4±6.3)d。8例患者随访4~50个月,共发生移植肾急性排斥4例,1例患者在接受床边血液透析过程中并发心脑血管意外后家属放弃治疗,其余3例患者经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或激素冲击治疗后移植肾功能均逆转恢复,随访过程中未发现移植胰腺排斥。结论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糖尿病合并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术后早期采用IL-2单克隆抗体诱导的四联免疫抑制方案并逐渐过渡至单用FK506维持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胰肾联合移植的排斥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胰肾联合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方法 对我院施行的 3例胰肾联合移植的病人 ,采用FK5 0 6 MMF Perid Zenapax四联免疫治疗方案 ,通过床边彩超及Cr、BUN、血糖等来监测移植物的排斥反应。对排斥反应采用激素冲击疗法 ,对激素不敏感者采用OKT3治疗。结果 3例患者中有 2例出现排斥反应 ,其发生率达 6 6 % ;在出现排斥反应时 ,首先表现为低热、全身不适 ,尿量减少 ,血Cr、BUN升高 ,彩超示移植物血流阻抗升高 ,之后才是血糖升高。结论 胰肾联合移植中 ,排斥反应与多种因素有关 ,移植肾对移植胰具有保护作用 ,肾脏可以作为监测胰腺排异的窗口 ,彩超检查可以作为筛选移植物排异反应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阐明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方法发生严重急性排斥反应的16例移植肾行免疫组化染色,其中6例行免疫胶体金电镜观察。结果移植肾组织中主要免疫活性细胞为T细胞,动脉壁及肾小管细胞间的T细胞均为CD8细胞。结论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主要是由T淋巴细胞尤其是CD8细胞介导的一种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7.
肝肾、肾胰和心肺联合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呈现新的特点,不同于单一器官移植。其确切的反应机制尚未阐明,有多种解释,颇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胰肾联合移植术后并发十二指肠瘘的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的患者实施同种异体胰、十二指肠及肾联合移植术(胰液膀胱外引流)的临床资料.该患者胰腺移植于右髂窝,腹主动脉片与髂外动脉做端侧吻合,门静脉与髂外静脉做端侧吻合;肾移植于左侧髂窝,肾静脉、动脉分别与髂外静脉、动脉做端侧吻合,输尿管吻合于膀胱左侧壁.术后应用普乐可复+霉酚酸酯+泼尼松+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四联免疫抑制方案.结果 患者术后胰肾功能恢复良好,无排斥反应发生,血糖及肌酐水平恢复正常.术后45d突然出现右下腹痛,造影确诊为十二指肠残端瘘,行瘘修补术,术中见瘘口难以修补遂放置一引流管,但术后仍持续漏液,腐蚀周围皮肤.术后7个月突然自腹部皮肤漏胰液处涌出鲜血,血压下降而死亡.结论 十二指肠瘘是胰肾联合移植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保障十二指肠有良好的血液供应和可靠的吻合技术是预防其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photopheresis在器官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hotopheresis通过诱导靶细胞的凋亡。促使单核细胞转化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以抑制器官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无明显毒副作用,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法。在器官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防治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小肠功能衰竭病人经全胃肠外营养(TPN)后可长期存活.然而.持续TPN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TPN相关性终末期肝病、静脉通道丧失以及反复性败血症,往往导致病人在半年内死亡。因此,小肠移植成为惟一能够选择的治疗手段。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探索,临床小肠移植疗效得到很大改善。迄今最长1例小肠移植病人已存活达17年之久。1985年4月至2003年3月期间。全球61个医学中心共计对923例病人进行了989例次小肠移植,移植小肠1年生存率达64%。但是,与其他实质性脏器移植比较,小肠移植的效果仍不尽如人意。移植后急性排斥的发生率高(57%)是阻碍小肠移植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综述了小肠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和免疫抑制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 (HSP) 70在大鼠胰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建立大鼠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 ,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Blotting法定量检测移植胰腺组织中HSP70的表达 ,并观察其与病理学检查的相关性。结果 同基因移植组移植胰腺HSP70的表达水平在术后无明显变化 (P >0 .0 5) ;异基因移植组移植胰腺HSP70的表达水平在术后第 3、5和 7d逐渐升高 (P <0 .0 1 ) ,而且与病理学评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 (P <0 .0 1 ,r =0 .934)。结论 检测HSP70在移植胰中的表达对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总结他克莫司(FK506)在胰、肾同期联合移植(SPK)中的应用经验。方法37例SPK受者,术后早期采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最初3例)或抗白细胞介素2受体单克隆抗体(34例)诱导治疗,采用FK506、霉酚酸酯(MMF)和皮质激素维持治疗。FK506于术后第3~4天开始口服,起始剂量为0.05~0.08mg·kg^-1·d^-1,3~5d后根据血药浓度调整用量,血FK506的浓度谷值,术后1个月内维持在10~12μg/L,2~3个月为6~10μg/L,3个月后为4~8μg/L。结果37例术后均停用胰岛素,仅1例(2.7%,1/37)术后6个月死于急性心肌梗死,受者、移植胰和移植肾1年存活率均为97%。空腹血糖恢复正常的时间为(13.4±8.9)d。28例1型糖尿病患者术后空腹血糖恢复正常的时间为(9.7±3.2)d,9例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空腹血糖恢复正常的时间显著延长,为(23.0±11.7)d。1年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13.5%(5/37),其中4例为单纯移植肾排斥反应,1例同时累及移植胰腺和肾脏;2例经激素冲击治疗后逆转,1例经激素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逆转,另2例经激素冲击治疗后,血肌酐一度下降,但2~3个月后因再次发生排斥反应,血肌酐逐渐上升,恢复血液透析,但移植胰功能良好,其后行再次肾移植。结论以FK506为基础的免疫抑制能安全、有效地预防SPK后的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The most likely cause of graft pancreatitis is the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which can be a major problem in simultaneous pancreas-kidney transplantation. Animal experiments suggest the important role in this process of an impaired microcirculation after reperfusion. We have investigated pancreatic microcirculation in the early reperfusion period during clinical pancreas-kidney transplantation. Tissue P O2 ( P O2ti) was monitored by a P O2-sensitive electrode. After reperfusion (a. r.)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the venous effluent of the pancreas and simultaneously from the radial artery. After an initial peak a transient fall of P O2 was found. Total blood flow and hemoglobin oxygen saturation (sHbO2) in the venous effluent increased until 90 min a. r. (107 ml/min, 97.1%) High venous sHbO2 and high P O2ti correlated with good graft outcome. These findings can be explained by an impairment of capillary perfusion (no reflow) and concomitant shunt perfusion. The data suggest the considerable relevance of pancreatic microcirculation in the early reperfusion period during clinical pancreas transplantation.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改进门静脉回流式肠道引流的胰肾同侧联合移植术的动脉重建方法.方法 供者采用肝胰肾脾联合切取法,并切取供者髂血管备用.修整供者器官时,将肝总动脉与胃十二指肠动脉端端吻合,以重建胰十二指肠动脉弓;将髂总静脉与门静脉端端吻合,以延长门静脉1~2 cm;将髂外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干共同的腹主动脉袖片行端端吻合,备用.胰腺移植时,将供者延长后的门静脉与受者肠系膜上静脉行端侧吻合,将供者髂总动脉及髂内动脉经末端同肠系膜打孔穿出后,供者髂总动脉与受者髂外动脉行端侧吻合,供者髂内动脉用血管夹暂时夹闭,准备与供肾动脉吻合.供者十二指肠与受者空肠用吻合器行侧侧吻合.肾移植时,将供肾静脉与受者髂外静脉行端侧吻合,肾动脉与夹闭备用的供者髂内动脉行端端吻合,开放肾血流后,将移植肾经切口置于右下腹部侧腹膜外同定,并在腹膜外吻合输尿管与膀胱.结果 除1例术后第50天时因腹腔感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外,其他3例术后均恢复顺利.术后对3例存活患者随访了24~27个月,患者移植物功能良好,完全停用胰岛素,血清肌酐为72.5~119.7μmol/L.结论 门静脉回流式肠道引流的胰肾同侧联合移植术较传统术式操作简单,而十二指肠动脉弓的重建改善了胰腺及十二指肠的血液供应.术中利用供者髂总动脉搭桥,将供肾动脉吻合到供者髂内动脉的术式可以减少在受者严重钙化的周围血管上的操作次数,同时为患者保留了左侧髂动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耐激素治疗的急性排斥反应(steroid-resistant acute rejection,SRAR)的诊疗方法.方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实施596例成人肝移植中,共有96例患者发生113次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其中11例患者出现SRAR,回顾性分析以上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肝移植术后AR的发生率为16.1%(96/596),发生时间3~410 d,中位时间为17 d.11例发生SRAR的时间6~72 d,中位时间为19 d,3例患者接受OKT3治疗,8例患者接受IL-2单克隆抗体联合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治疗,7例患者治疗后排斥反应逆转.2例患者接受再次肝移植,与SRAR相关的死亡率为36.4%(4/11),其中1例死于急性肝功能衰竭,1例死于慢性肝功能衰竭,1例再次肝移植术后肾功能衰竭死亡,1例OKT3治疗后严重感染死亡.结论 肝移植术后SRAR虽然发生率低,但预后差,IL-2单克隆抗体和OKT3对部分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适合胰肾联合移植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 选择30例胰肾联合移植的患者,根据其术中麻醉方法分为硬膜外阻滞复合持续静脉镇静麻醉(EA组)和静脉输注联合吸入复合全身麻醉(GA组),每组15例。观察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液体出入量、以及血管活性药、葡萄糖和胰岛素的用量,监测术中的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动脉血气和血糖水平,术后观察移植物功能和肺部并发症。结果 胰肾联合移植术中,EA组胰岛素用量较GA组少,但其葡萄糖及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较GA组多(P〈0.05);EA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大,与G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A组术后有5例患者发现明显的肺部并发症,GA组有8例。EA组有8例患者术后1d内使用胰岛素,而GA组仅有4例。结论 胰肾联合移植手术中选择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镇静麻醉,可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有利于胰腺功能的恢复,但须注意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Cao KJ  Gao CX  Qin Y  Hu DZ  Shi JX  Yang J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2):818-821
目的总结肺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和治疗,探讨优化的免疫抑制方案对提高肺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疗效。方法2002年11月至2006年6月,行肺移植手术16例,其中单肺移植7例、双肺移植9例,免疫抑制方案采用他克莫司(FK506)、霉酚酸酯(骁悉)和泼尼松为主的新三联和(或)辅以赛尼哌治疗。结果本组中除早期2例双肺移植术中因出现严重的肺水肿和早期移植肺失功能死亡外,其余14例手术成功,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21.4%(3/14)。应用赛尼哌辅助方案的8例患者术后6个月内无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在三联方案的6例中,术后有3例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结论他克莫司、骁悉和泼尼松为主的新三联和(或)辅以赛尼哌治疗方案,在预防肺移植后患者早期急性排斥反应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茯苓醇提取物抗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茯苓醇提取物对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Wistar大鼠为供者、SD大鼠为受者 ,建立异位 (腹腔 )心脏移植模型 ,移植前按组分别以橄榄油、茯苓醇提取物及环孢素A灌胃 ,并设SD大鼠空白对照组。术后观察移植心的存活时间 ,测定各组术后第 7d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 2 (IL 2 )和γ干扰素 (IFN γ)含量以及CD3+、CD4 +、CD8+细胞和CD4 +细胞与CD8+细胞的比值 (CD4 +/CD8+) ,并观察移植心的病理变化。结果 接受茯苓醇提取物 2 5mg·kg-1·d-1或 5 0mg·kg-1·d-1灌胃的大鼠 ,移植心存活时间显著延长 ,病理损害程度减轻 ,外周血IL 2及IFN γ的含量以及CD3+、CD4 +、CD8+细胞百分比和CD4 +/CD8+比值降低 ,与环孢素A 5mg·kg-1·d-1灌胃的结果相当。结论 茯苓醇提取物对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肝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术后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情况及其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应用PCR和ELISA方法检测 78例肝移植受体手术前后、78例供体及 70例接受上腹部手术的非肿瘤患者血清中的CMV DNA和CMV抗体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组织中CMV抗原。结果供、受体术中肝脏活体组织学检查的CMV早期抗原 (EA)和晚期抗原 (LA)全部为阴性。术前CMV DNA或CMV IgM阳性的受体术后均为阳性 ;术前CMV DNA或CMV IgM阴性的受体术后CMV DNA或CMV IgM转为阳性的分别有 2 6 %和 10 %。 78例受体CMV DNA阳性率由术前的 5 %增加到术后的 31%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2 6例患者发生了 33次急性排斥反应 ,16次 (49% )CMV DNA检测阳性、11次 (33% )CMV IgM检测阳性 ,而在术后常规检测血CMV DNA和CMV IgM的阳性率分别不超过 13%和 9%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2 6例发生急性排斥患者肝脏活体组织学检查CMV EA和CMV LA阳性者均为 9例 (2 7% ) ,与术后的常规肝脏穿刺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1.肝移植术后CMV感染率明显升高。 2 .CMV感染可能是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危险因素。 3.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 ,应使用抗CMV药物 ;未感染CMV的受体接受感染供体的肝脏时应预防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