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①目的 探讨冲击钢板质量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效果.②方法 32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③结果 随访32例,均无髋关节疼痛,患肢无短缩及跛行,骨盆无倾斜,无创伤性关节炎等中晚期并发症.④结论 重建钢板可有效固定不稳定骨盆骨折,矫正畸形,重建稳定解剖的骨盆环,允许患者早期活动,避免长期卧床引起的呼吸道和全身并发症,疗效满意,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手术内固定疗效。方法:前环耻骨联合分离采用钢板固定,耻骨支骨折采用钢板或单枚松质骨螺钉固定;后环骨折采用前路2块3~4孔钢板或后路骶髂拉力螺钉固定。结果:24例患者平均随访1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是不稳定骨盆骨折的可靠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3年来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81例。固定方法有:前环骨折采用接骨板固定;后环骨折分离采用骶骨棒,重建接骨板,松质骨螺钉,经皮中空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结果:81例病人全部能自主下地行走,无腰腿痛、患肢缩短等并发症。结论: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安全性及疗效. 方法 2003年6月至2008年3月38例骨盆骨折按Tile分类确定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B1型5例,B2型7例,B3型4例,C1型8例,C2型9例,C3型5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其中B型骨折应用骨盆重建钢板固定,C型骨折应用骨盆重建钢板、骶骨棒和骶髂关节螺钉固定. 结果 3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9-29个月,平均15.4个月.骨折愈合,骨盆环无畸形,下地行走,无腰腿痛及步态异常;功能评分:优占83.4%;良占8.9%,可6.7%,优良率达到占93.3%. 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可重建骨盆的稳定性和早期活动,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6.
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3年6月至2008年3月38例骨盆骨折按Tile分类确定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B1型5例,B2型7例,B3型4例,C1型8例,C2型9例,C3型5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其中B型骨折应用骨盆重建钢板固定,C型骨折应用骨盆重建钢板、骶骨棒和骶髂关节螺钉固定。结果3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9-29个月,平均15.4个月。骨折愈合,骨盆环无畸形,下地行走,无腰腿痛及步态异常;功能评分:优占83.4%;良占8.9%,可6.7%,优良率达到占93.3%。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可重建骨盆的稳定性和早期活动,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进行手术治疗的38例骨盆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其中观察组(n=19)采用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的术式进行固定治疗,对照组(n=19)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的术式进行固定治疗,对比两种固定术式的骨折移位和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骨折移位属优者较多。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恢复情况比较,观察组达优者10例(52.63%),较对照组4例(21.05%)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相对于传统的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对患者正常生理结构和功能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优。 相似文献
8.
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骨盆骨折各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用外固定支架、切开复位内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治疗骨盆骨折25例。结果骨折愈合良好,优良率9l%。结论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手术方式,上述三种方法,内固定更符合生物力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效果。方法对19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作内固定治疗,随访2年观察疗效。结果19例患者全部随访,均己愈合,恢复正常生活,并获得较为满意的行走能力。结论不稳定骨盆骨折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22例不稳定骨盆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22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29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均愈合,其18例功能评价为优。结论: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一旦血液动力学稳定应尽早作内固定术,较保守治疗有许多优点。当前后骨盆环均有损伤时,应重点强调后方损伤的准确复位。 相似文献
13.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21)
目的:探讨经皮骶髂螺钉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6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的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骶髂关节前路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予以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可有效促进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功能恢复,且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等优势,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4.
15.
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选择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的不同治疗方法,并探讨其最佳治疗途径。方法:将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试验组行骶髂关节后路螺钉固定术,对照组行骶髂关节前路钢板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Denis评价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骶髂关节后路螺钉固定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的效果明显优于骶髂关节前路钢板固定术,应该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的首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骶髂螺钉与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治疗的患者32例为对照组,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患者32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临床指标、术后Matta评分、术后Majeed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总长度、术后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1%)明显低于对照组(21.9%),观察组术后Matta评分总优良率(96.9%)明显高于对照组(81.2%),观察组术后Majeed功能评分总优良率(93.8%)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具有损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临床疗效明显好于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术前充分准备及患者积极配合可以大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分别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及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的110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均为2010年9月~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病例,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各项观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的复位效果(术后Matta评分优良率)、患者的疼痛、骨折愈合时间及功能性恢复状况(术后Majeed功能评分总优良率)。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少,伤口总长度较小,手术时间、术后发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较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术后Matta评分及Majeed功能评分总优良率均明显较高,以上各项指标在两组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安全有效,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并移位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32例。结果:随访32例,均无髋关节疼痛。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不稳定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6月~2012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65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结果 6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5月,平均16.3月,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根据影像学Matta法和功能恢复情况评价,优48例,良7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88.7%.结论 不稳定骨盆骨折并发血流动力学不稳的患者宜尽早使用外固定架固定骨盆,病情平稳后根据情况选择内固定治疗.早期及时的复苏、序贯合理的固定技术以及循序渐进的个体化康复治疗是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