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14-3-3ζ蛋白在胃癌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00例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标本及其中76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制备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芯片中14-3-3ζ蛋白的表达.分析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与14-3-3ζ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100例胃癌组织中79例(79.00%)表达14-3-3ζ蛋白;而正常胃黏膜中仅散在个别细胞弱表达.按组织学分类法,在乳头状腺癌和管状腺癌中14-3-3ζ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和86.75%,显著高于黏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42.86%、0)(P<0.05).按Lauren分类法,肠型胃癌中14-3-3ζ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弥漫型胃癌(90.91% vs 73.13%)(P<0.05).在不同浸润深度的胃癌中,肌层和浆膜层的14-3-3ζ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57%和81.93%,均显著高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0、0)(P<0.05).进展期胃癌的14-3-3ζ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1.44%,而3例早期胃癌均不表达(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14-3-3ζ蛋白表达与其组织学类型和浸润状况密切相关.提示14-3-3ζ蛋白有可能成为评估胃癌的预后指标和潜在的生物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高尔基体基质蛋白130(Golgi matrix protein 130,GM130)、14-3-3 zeta(14-3-3ζ)、整合素α3(integrin al-pha3,Integrin α3)在正常胃组织和中、低分化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由此探讨其与胃癌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trept avidin-biotin complex,SABC)法分别检测临床收集的84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和正常胃组织(距癌肿边缘5 cm以上的胃组织)GM130、14-3-3ζ、Integrin α3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42例胃癌(低分化胃癌24例,中分化胃癌18例)和42例正常胃组织GM130、14-3-3ζ、Integrin α3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GM1301、14-3-3ζ2、Integrin α3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8.1%、90.5%、95.2%,明显高于上述各指标在正常胃组织上的阳性表达率(52.4%、27.4%、42.9%);低分化胃癌组上述3个指标的表达较中分化胃癌组高,且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0.000、P2=0.007、P3=0.000)。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显示,胃癌中GM130、14-3-3ζ、Integrin α3之间表达呈两两正相关(P<0.05)。(2)GM130、14-3-3ζ、Integrin α3的表达均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直径、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 >0.05);而与肿瘤病理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3)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GM130、14-3-3ζ、Integrin α3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在胃癌组较正常胃组织组高,低分化胃癌组较中和分化胃癌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M130的异常表达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Galectin-3和E-cadherin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Galectin-3和E-cadherin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择60例胃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组织中Galectin-3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选择60例正常胃黏膜检测Galectin-3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情况作为对照。结果胃癌组织Galectin-3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1),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1)。分化程度越高、浸润程度越浅、淋巴结无转移的胃癌组织E-cadherin蛋白阳性率越高(P〈0.01)。浸润程度越深、淋巴结有转移的胃癌组织Galectin-3的阳性表达率越高(P〈0.01)。结论胃癌组织中E-cadherin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Galectin-3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E-cadherin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而Galectin-3表达率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4.
p53和Rb与胃癌组织学分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53和Rb蛋白在不同组织学分型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二步法检测216例胃癌术后原发灶标本和80例癌旁正常的胃黏膜组织标本中p53及Rb蛋白的表达情况。胃癌标本按组织学特点分为: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未分化癌五型。结果:①正常胃黏膜和胃癌标本中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67.10%(P〈0.01);Rb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51.85%(P〈0.01)。②不同组织学分型的胃癌中,癌细胞分化程度越好,p53的阳性表达率越低(P〈0.05),Rb的阳性表达率也越高(P〈0.05)。③在胃癌中p53和Rb的蛋白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p53蛋白及Rb蛋白阳性表达在不同组织学分型的胃癌中差异呈显著性;胃癌细胞分化程度越差,p53的阳性表达率越高,Rb的阳性表达率越低,但两者并无关联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Runx3、surviv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Runx3、survivin蛋白在8例正常胃粘膜、15例异型增生、47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Runx3、survivin在正常胃黏膜、异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87.5%、53.3%、36.2%和0%、33.3%、70.2%。Runx3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有关(P〈0.05);survivin的表达与胃癌组织学分类、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2)Runx3与sur-vivin在正常胃粘膜(P〈0.010,r=-0.6255)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r=-0.3271)。结论:Runx3、survivin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联合检测Runx3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更能反映胃癌的生物学行为,优于单项检测。  相似文献   

6.
崔广飞  高凌   《中国医学工程》2011,(7):21-23,26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0例胃癌及4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KiSS-1及MMP-9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胃癌患者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KiS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52.5%)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95.0%)(P〈0.05),并且其低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胃癌组织中MMP-9蛋白的阳性表达率(77.5%)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52.5%)(P〈0.05),并且其高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胃癌组织中KiSS-1 mRNA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水平(57.5%,0.869±0.063)均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92.5%,1.103±0.152)(P〈0.05),并且其低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胃癌组织中MMP-9 mRNA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水平(75.0%,1.083±0.137)均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47.5%,0.902±0.035)(P〈0.05),并且其高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KISS-1与MMP-9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KiSS-1的低表达和MMP-9的过表达可能与胃癌的浸润、转移有关。二者有望成为判定胃癌侵袭和转移能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Runx3与凋亡抑制因子Bcl-2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3例胃腺癌组织、19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及10例因胃良性病变行部分切除的正常胃黏膜组织中Runx3、Bcl-2的表达特征,分析其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Runx3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9.7%,明显低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68.4%)及正常胃黏膜组织(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unx3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Bcl-2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5.1%,明显高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42.1%)及正常胃黏膜组织(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蛋白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Runx3阳性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P〈0.01)。结论Runx3蛋白低表达及Bcl-2蛋白高表达对胃腺癌发生发展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检测其蛋白表达水平对评价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Runx3和Survivin及p27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Runx3、Survivin和p27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及三者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 ,检测Runx3、Sur-vivin和p27蛋白在8例正常胃黏膜组织、15例异型增生胃黏膜、47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Runx3、Survivin和p27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6.2%,70.2%和44.7%,与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unx3的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学分类、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胃癌组织中Runx3与Survivin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Runx3与p27呈正相关(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胃癌组织中Runx3和p27的低表达,Survivin的高表达可能导致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异常,三者共同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Livin与半胱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Livin与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3例ESCC及53例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Livin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ESCC组织中L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52.8%)高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7.5%,χ2=20.346,P〈0.001),其阳性表达率与ESCC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ESCC组织中Caspase-3的阳性表达率(39.6%)低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83.0%,χ2=16.690,P〈0.001),其阳性表达率与ESCC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ESCC组织中Livin与Caspase-3蛋白的表达负关联(rP=-0.302,P=0.021)。结论:Livin和Caspase-3蛋白参与了ESCC的发生与发展;Livin蛋白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蛋白的活性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4(TRAIL-R4)在诱导胃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Western blot、RT-PCR、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1例正常胃黏膜和胃腺癌组织中TRAIL-附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正常胃黏膜组织中TRAIL-R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80.65%,高于其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45%(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正常胃黏膜组织中TRAIL-R4蛋白均有强染色,在胃腺癌组织中染色均为阴性(P<0.05);RT-PCR结果显示,正常胃黏膜组织中TRAIL-R4 mRNA表达高于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P<0.05);原位杂交结果显示,正常胃黏膜组织中TRAIL-R4 mRNA染色均为阳性,而在胃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23%(P<0.05).结论:TRAIL-R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缺失是TRAIL特异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Daxx和Fas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1例胃癌组织(男44例,女27例;高分化腺癌14例,中分化腺癌21例,低分化腺癌36例)和19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Daxx和Fas蛋白的表达。结果:共制作1个组织芯片蜡块,含90个位点,有效位点86个(95.6%),包括70个胃癌组织位点和16个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位点。癌组织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Daxx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1.4%和18.8%,Fas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0.0%和1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胃癌组织中Daxx与Fas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s=-0.387,P〈0.05)。胃癌组织中Daxx和Fas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胃癌组织分化程度均无关(P均〉0.05)。结论:Daxx和Fas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胃癌组织中2者的联合检测可能为胃癌的发病机制研究及寻找肿瘤治疗方案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Runx3、Smad4蛋白在胃癌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unx3、Smad4蛋白在56例胃癌组织及40例癌旁组织中Runx3、Smad4的表达。结果(:1)胃癌组织中Runx3和Smad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5%和44.6%,在癌旁组织分别为92.5%和87.5%。两种蛋白在胃癌组织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Smad4的表达与胃癌不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Runx3的表达与胃癌不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P〈0.05)相关,与临床分期无关(P〉0.05)。(2)Runx3与Smad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r=0.4264)。结论:Runx3、Smad4的低表达与胃癌的浸润和转移有密切的关系,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胃黏膜不同病变组织中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胃癌高危人群胃黏膜不同病变组织中突变型P53蛋白的检测,探讨在胃癌高发区胃黏膜不同病变组织中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本研究的胃黏膜标本178例来自胃癌高危人群普查和63例胃癌组织临床活检标本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178例胃黏膜组织中,突变型P53蛋白在CSG、CAG、伴IM、伴DYS和GC中表达率分别为4.90%、25.00%、40.00%、55.55%和60.31%。在CSG中的表达率最低,胃癌中表达率最高,随着病变的进展阳性表达率呈递增趋势,其中GC与CAG、CSG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63例胃癌组织中,突变型P53蛋白在20例高分化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35.00%,20例中分化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0.00%,23例低分化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6.95%。低分化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与高分化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相比有显著性(χ^2=12.36,P〈0.005),低分化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与中分化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相比有统计学意义(χ^2=4.08,P〈0.05)结论突变型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着病变的发展而增高,提示P53基因的突变与胃癌的发生有关,可能是安塞县胃癌高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P16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16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在胃癌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素-生物素法(streptaridin peroxidase,SP)对68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和同期收集的25例正常胃黏膜行P16蛋白检测。结果:与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率比较,胃癌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P〈0.05);与高、中分化胃癌组织比较,低分化、未分化胃癌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P〈0.05);在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8.57%,而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1.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蛋白阳性表达与浸润深度之间无明显关系。结论:P16蛋白异常表达与胃癌的不良生物学行为有关,且检测P16蛋白的表达情况有助于判断胃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14-3-3σ和Cyclin B1的表达并分析其阳性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PV-9000两步法检测80例浸润性乳腺癌 ,40例乳腺导管原位癌和25例乳腺增生症术后石蜡标本中14-3-3σ和Cyclin B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80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14-3-3σ的阳性表达率为22.5%(18/80),明显低于乳腺导管原位癌65%(26/40)和乳腺增生症92%(23/25)(P<0.05); 14-3-3σ的表达在组织学分级、TNM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后复发、HER-2受体及ER受体等分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其它临床特征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Cyclin B1蛋白在浸润性乳腺癌、乳腺导管原位癌、乳腺增生症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7.5%(54/80)、52.5%(21/40)和36%(9/30),其中浸润性乳腺癌明显高于乳腺增生症(P<0.05);Cyclin B1的表达在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后复发及ER受体等分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在与其它临床特征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4-3-3σ和Cyclin B1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521,P=0.000)。14-3-3σ蛋白阳性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明显高于阴性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Cyclin B1蛋白的表达与之相反(P<0.05)。结论 14-3-3σ和cyclin B1蛋白与浸润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可能对判断患者的预后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瑞海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5):506-506,532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60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中PTEN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患者组织学类型、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取30例正常胃黏膜标本作对照。结果60例胃癌标本中PTEN阳性表达为24例(40.0%),其中强阳性为8例(13.3%),部分标本表达降低或缺失。30例正常胃黏膜标本均表达PTEN蛋白,其中强阳性26例(86.7%)。低分化、中分化胃癌的阳性率较高分化低(P〈0.01或P〈0.05);PTNM分期Ⅲ、Ⅳ期胃癌的阳性表达率较Ⅰ、Ⅱ期胃癌低(P〈0.05),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较无淋巴结转移者低(P〈0.05)。结论PTEN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PTEN基因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Pokemon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6例胃癌组织和16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okemon和Galectin-3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Pokemo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9.2%(45/76),Galectin-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2.9%(63/76),均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的18.8%(3/16)和12.5%(2/16)(χ2=8.671,P=0.003;χ2=28.284,P<0.001).胃癌组织中Pokemon与Galectin-3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χ2分别为10.787和11.626,P均=0.001)、pTNM分期(χ2=12.903,P<0.0010;χ2=6.435,P=0.011)和浸润深度(χ2分别为11.849和11.701,P均=0.003)有关,且Pokemon与Galectin-3表达有关联(χ2=5.253,rP=0.254,P=0.022).结论:Pokemon及Galectin-3与胃癌的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8.
CDK2、P57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CDK2、P57在子宫内膜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探讨其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CDK2、P57在14例正常子宫内膜、19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45例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CDK2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腺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4%、36.84%、71.11%,各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CDK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不同组织学分级、淋巴有无转移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肌层浸润、不同手术一病理分期、年龄之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P57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腺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43%、52.63%和44.44%,各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P57阳性表达缺失与组织学分级、淋巴有无转移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子宫肌层浸润程度、不同手术-病理分期、年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P57蛋白表达与CDK2呈负相关(P〈0.05)。结论子宫内膜腺癌中存在CDK2蛋白的异常表达及P57蛋白表达下降或缺失,促进了细胞的生长和肿瘤的发展,是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事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胃癌组织中67000层黏连蛋白受体(67LR)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2例胃癌组织和20例胃癌手术远端切缘正常胃组织中67LR蛋白和Galectin-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67L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9.8%,Galectin-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84.1%,均高于相应的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30.0%和35.0%).胃癌组织中67LR与Galectin-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Lauren分型无关;67L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Galectin-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无关;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两者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随着肿瘤浸润深度的增加,两者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增高(P<0.05).胃癌组织中67LR与Galectin-3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67LR及Galectin-3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14-3-3σ蛋白的表达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0月重庆市公安消防总队医院手术切除的浸润性乳腺癌组织标本55例及其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31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其作为浸润性乳腺癌组织组和正常乳腺组织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组织中14-3-3σ蛋白及ER、PR的表达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14-3-3σ蛋白表达水平与ER、PR的相关性.结果 浸润性乳腺癌组织14-3-3σ蛋白及ER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乳腺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浸润性乳腺癌组织PR阳性表达率与正常乳腺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14-3-3σ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ER、P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乳腺组织中,14-3-3σ蛋白、ER及PR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14-3-3σ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NM分期、组织分型、分化程度、PR及ER表达情况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14-3-3σ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14-3-3σ蛋白与ER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3334,P<0.05),14-3-3σ蛋白与PR无相关性(P>0.05).结论 14-3-3σ蛋白可能参与浸润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14-3-3σ与ER的联合检测可成为乳腺癌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