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骨转移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经131I治疗的DTC骨转移患者的发生率、发病年龄、临床症状、体征、病理类型、转移部位及合并其他转移的情况,并对131I 全身扫描、99mTc-MDP骨扫描、MRI、X线和CT诊断DTC骨转移敏感性进行比较,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 骨转移发生率约占DTC患者的8.43%(106/1258),好发部位以肋骨、髂骨和胸椎居多,以溶骨性骨转移为主;以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DTC患者占19.81%;多发性骨转移多见.MRI、131I扫描、CT、X线、和99mTc-MDP骨扫描诊断甲状腺癌骨转移的敏感性依次为96.59%、93.84%、66.49%47.46%和38.19%,其中131I全身扫描与X线、CT和99mTc-MDP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1I全身扫描与MRI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转移以多发性溶骨性病变为主,MRI和131I全身扫描的敏感性较高,CT次之,全身骨扫描和X线的敏感性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骨转移的临床疗效,以期能为临床诊治DTC骨转移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对57例DTC骨转移患者术后进行131I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骨痛缓解程度、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及病灶影像学变化。结果 44例骨痛患者131I治疗治疗有效率84.09%,无效率15.91%。在不同年龄段、性别、病理分类及有无合并有骨外转移等因素下治疗有效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Tg水平131I治疗后显著下降率42.11%,基本稳定率42.11%,无效率15.79%。在不同年龄段、病理分类及有无合并有骨外转移等因素下Tg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检查治疗后完全缓解率1.75%,部分缓解率1.75%,稳定率54.39%,进展者24例,进展率42.11%。结论131I治疗DTC骨转移能明显缓解骨痛,促使Tg水平下降,能缩小部分骨病灶,但是治疗效果受到患者年龄、病理分类及有无合并有骨外转移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化型甲状腺癌骨转移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来本院肿瘤科治疗的符合纳排标准的1 00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骨转移将患者分成骨转移组(n=39)和非骨转移组(n=961),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并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行非条件Logi...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碘-131(~(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骨转移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86例DTC骨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甲状腺切除术,术后给予~(131)I治疗,每次~(131)I治疗前停用任何含碘药物,低碘饮食4周;首次给予~(131)I口服溶液3. 70~4. 81 GBq,空腹口服;以后根据患者病情及治疗反应情况给予第2次~(131)I口服液5. 55~7. 40 GBq;共治疗2~4次,连续治疗间隔时间为4~6个月,~(131)I累积剂量14. 80~34. 41 GBq。治疗后评估治疗效果,并分析治疗效果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86例DTC骨转移患者中,66例患者有骨痛症状,~(131)I治疗后55例骨痛缓解,11例未缓解,治疗有效率为83. 3%(55/66)。~(131)I清除DTC转移灶效果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病理类型及是否合并其他部位转移无相关性(P> 0. 05)。86例患者中,~(131)I清除DTC转移灶有效48例,无效38例,清除DTC转移灶有效率为55. 8%(48/86)。~(131)I清除DTC转移灶效果与患者年龄、肿瘤病理类型、肿瘤转移情况及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有相关性(P <0. 05),而与患者性别无相关性(P> 0. 05)。结论 ~(131)I能够有效缓解DTC骨转移患者的骨痛症状,并对DTC转移灶清除有一定效果,但清除DTC转移灶效果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是否合并其他部位转移及癌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31I清甲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临床疗效。方法133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分别给服131I治疗,治疗后第2天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1年后评价疗效。结果133例DTC患者一次清甲成功率为57.14%,3次累计清甲成功率为90.23%;I度残余灶、131I清甲剂量〉3.7GBq和血清TSH水平30μIU/mL的DTC患者131I一次清甲成功率明显高于同组其他分型患者(P〈0.05或P〈0.01)。结论。131I治疗剂量、甲状腺残余灶大小是影响清甲效果的主要因素,血清TSH水平≥30μIU/mL时可有效提高清甲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性分析放射性碘(131Ⅰ)治疗儿童和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特点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首次接受131Ⅰ治疗时年龄≤2l岁(5~21岁)DTC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20例患者中,乳头状癌18例.滤泡状癌2例;单纯淋巴结转移7例,肺转移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131Ⅰ清除剩余甲状腺治疗;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转移灶位置以及病灶摄取131Ⅰ的程度等调整转移灶的131Ⅰ治疗剂量.以131Ⅰ全身显像、18F-FDG肿瘤显像及血清甲状腺球蛋白及其抗体水平评价疗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48.50个月(6~110月),患者生存率为100%.20例患者中,病灶消除13例,好转或稳定5例,无效或进展2例.7例单纯淋巴结转移患者消除4例,8例肺转移患者消除4例.随访期间未发生肺纤维化、继发肿瘤及生长发育异常等不良事件.结论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DTC患者(尤其是已发生转移的患者),131Ⅰ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性分析放射性碘(131Ⅰ)治疗儿童和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特点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首次接受131Ⅰ治疗时年龄≤2l岁(5~21岁)DTC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20例患者中,乳头状癌18例.滤泡状癌2例;单纯淋巴结转移7例,肺转移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131Ⅰ清除剩余甲状腺治疗;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转移灶位置以及病灶摄取131Ⅰ的程度等调整转移灶的131Ⅰ治疗剂量.以131Ⅰ全身显像、18F-FDG肿瘤显像及血清甲状腺球蛋白及其抗体水平评价疗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48.50个月(6~110月),患者生存率为100%.20例患者中,病灶消除13例,好转或稳定5例,无效或进展2例.7例单纯淋巴结转移患者消除4例,8例肺转移患者消除4例.随访期间未发生肺纤维化、继发肿瘤及生长发育异常等不良事件.结论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DTC患者(尤其是已发生转移的患者),131Ⅰ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体外培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株FTC-133失分化现象与放射性碘(131Ⅰ)辐射的关系.方法 体外培养的甲状腺癌细胞株FTC-133分为实验组(以经筛选不造成细胞增殖抑制剂量的Na131Ⅰ辐射细胞48 h,长期传代培养)、对照组(不加入Na131Ⅰ,长期传代培养)和空白组(细胞冻存,实验时复苏).测定各组细胞摄碘率;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和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各组细胞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钠碘转运体(NIS)、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细胞摄碘率为空白组>对照组>实验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Tg、TPO、NIS、TSHR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且以实验组下降尤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g、TPO、NIS和TSHR mRNA与蛋白表达变化一致.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FTC-133长期体外培养自动经历失分化过程,131Ⅰ辐射促进这一过程的发展,可能与甲状腺特异蛋白表达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放射性碘(^131I)治疗儿童和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特点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首次接受^131I治疗时年龄≤21岁(5~21岁)DTC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20例患者中,乳头状癌18例,滤泡状癌2例;单纯淋巴结转移7例,肺转移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131I清除剩余甲状腺治疗;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转移灶位置以及病灶摄取^131I的程度等调整转移灶的^131I治疗剂量。以^131I全身显像、^18F-FDG肿瘤显像及血清甲状腺球蛋白及其抗体水平评价疗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48.50个月(6~110月),患者生存率为100%。20例患者中,病灶消除13例,好转或稳定5例,无效或进展2例。7例单纯淋巴结转移患者消除4例,8例肺转移患者消除4例。随访期间未发生肺纤维化、继发肿瘤及生长发育异常等不良事件。结论对于儿童和青少年DTC患者(尤其是已发生转移的患者),^131I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碘代谢相关基因是甲状腺癌分化的重要标志。分化型甲状腺癌由于失去或下调一系列碘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发生失分化,导致癌细胞丧失对放射性碘(^131I)的摄取能力。因此,再分化的研究对甲状腺癌^131I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证实,BRAF基因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失分化现象密切相关。文章就通过上调甲状腺碘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和抑制BRAF基因突变而使失分化型甲状腺癌再分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不同部位转移灶行131I治疗后48 h的131I-SPECT/CT显像数据,为131I治疗DTC剂量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20例共53处DTC转移灶行131I治疗后48 h行SPECT/CT显像,利用软件计算转移灶体积、肿瘤/非肿瘤比值、摄碘率、单位体积活度和病灶密度(CT值)等相关数据,分析不同转移部位的数据特点及其与转移灶治疗效率的相关性。结果①骨转移灶单位体积的131I摄取量低于其他部位转移,为(1.01±1.23)MBq/cm3,且疗效最差;②影响疗效最主要的因素是病灶的体积,软组织、肺和淋巴结病灶的体积越小,则治疗效果越好(r=-0.932,P=0.021;r=-0.897,P=0.000;r=-0.966,P=0.000),而骨转移灶体积与疗效的相关性不显著(r=-0.469,P=0.078);③病灶部位CT扫描未发现局部破坏或结节形成,则治疗效果最好,均可一次清除病灶。结论不同部位DTC转移灶的摄碘能力不同,导致了治疗效果的差异;治疗前应测定各转移病灶的影像学数据,制定个体化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腺叶切除不完全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实施放射性碘(^131I)清除甲状腺组织(清甲)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DTC术后接受^131I清甲治疗的1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甲状腺平面显像结果分为腺叶切除不完全组(n=33)和腺叶切除完全组(n=70)。首次^131I清甲剂量为1.11~3.7GBq(30—100mCi)。3~6个月后复查并评估清甲效果:若诊断剂量^131I全身显像显示颈部无放射性摄取即认为清甲完全;若有放射性摄取,即认为清甲不完全,需再次行^131I清甲治疗,定期随访复查清甲效果。结果实施3次清甲治疗的成功率,腺叶切除完全组分别为61.43%、88.89%和100%,腺叶切除不完全组分别为21.21%、46.15%和78.57%。统计学分析表明,腺叶切除完全组的第1、2次清甲疗效与腺叶切除不完全组的第2、3次清甲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甲状腺腺叶切除不完全的DTC患者,实施^131I治疗的一次清甲成功率较低,但经2—3次治疗后同样可达到较高的清甲疗效。尤其适用于再次手术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或拒绝再次手术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131ISPECT/CT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转移灶探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于行131I治疗和随访期间发现18F—FDG符合线路显像或131ISPECT/CT显像阳性的53例DTC患者行手术治疗,切除显像阳性灶,取得手术病理结果;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血清甲状腺球蛋白(HTg)和临床分期的变化。结果53例患者中,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和131ISPECT/CT显像阳性患者分别为34例和19例,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转移(核素显像真阳性)的患者分别为32例和17例。在49例核素显像真阳性患者中,术前血清HTg阳性38例,阴性11例;术后HTg阳性23例,阴性26例,手术前后HT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8F—FDG符合线路显像真阳性的32患者中,手术后11例患者的临床分期发生改变;在131ISPECT/CT显像真阳性的17例患者中,手术后3例患者的临床分期发生改变。结论核素定位显像是查找DTC转移灶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患者实施放射性碘(^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清甲)治疗,分析影响清甲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DTC术后接受^131I清甲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BinaryLogistic回归分析和x^2检验,分析患者性别和年龄、DTC的病理学类型和有无转移、甲状腺残余组织大小、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甲状腺摄碘率和^131I治疗剂量对清甲疗效的影响。结果共收集183例患者资料,其中一次清甲完全者109例,占59.56%。Binary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残余甲状腺大小和^131I治疗剂量分别是影响清甲效果的主要因素(Wald=8.59,P=0.003;Wald=6.40,P=0.011)。x^2检验结果显示,与血清TSH水平≥30uIU/mL患者比较,血清TSH水平〈30uIU/mL患者的清甲效果较差(x^2=7.291,P=0.007);而血清TSH水平〈60uIU/mL与≥60uIU/mL患者间清甲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131I清甲治疗中,残余甲状腺大小和^131I治疗剂量是影响清甲效果的主要因素。血清TSH水平≥30uIU/mL者的清甲疗效较好,而过高的血清TSH水平则并不能使清甲效果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分化型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近10年来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趋势。虽然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少部分难治性甲状腺癌应用传统的治疗方法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随着人们对甲状腺癌发病机制的认识逐渐深入到分子层面,基于机制与分子靶标的靶向治疗已经成为难治性甲状腺癌治疗方式的前沿领域。目前发现了多种与甲状腺癌发病密切相关的分子靶标,并且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经过了临床试验的验证。基于靶标的药物设计已发现了许多进入临床试验和临床应用的靶向药物,索拉非尼和乐伐替尼被批准用于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为晚期甲状腺癌患者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患者实施放射性碘(131Ⅰ)清除残余甲状腺(清甲)治疗,分析影响清甲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DTC术后接受131Ⅰ清甲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和x2检验,分析患者性别和年龄、DTC的病理学类型和有无转移、甲状腺残余组织大小、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甲状腺摄碘率和131Ⅰ治疗剂量对清甲疗效的影响.结果 共收集183例患者资料,其中一次清甲完全者109例,占59.56%.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残余甲状腺大小和131Ⅰ治疗剂量分别是影响清甲效果的主要因素(Wald=8.59,P=0.003;Wald=6.40,P=0.011).x2检验结果 显示,与血清TSH水平≥30 μIU/mL患者比较,血清TSH水平<30 μIU/mL患者的清甲效果较差(x2=7.291,P=0.007);而血清TSH水平<60 μIU/mL与t>60 μIU/mL患者间清甲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131Ⅰ清甲治疗中,残余甲状腺大小和131Ⅰ治疗剂量是影响清甲效果的主要因素.血清TSH水平≥30 μIU/mL者的清甲疗效较好,而过高的血清TSH水平则并不能使清甲效果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和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或替代治疗药物(左旋甲状腺素)撤除后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102例DTC患者根据术后131I清甲治疗和替代治疗使用情况分为首次治疗未清甲组(n=33)和多次治疗清甲组(n=69)。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后或停药后第2、3、4周测定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比较两组相应时间点的激素水平;以血清TSH〉30 m IU/L为限值,观察两组患者达标率。分析多次治疗清甲组患者血清TSH与FT3、FT4的相关性,比较性别、年龄、肿瘤组织学类型及临床分期不同患者的血清TSH水平及达标率。结果血清TSH水平及达标率比较,首次治疗未清甲组在各相应时间点均低于多次治疗清甲组,其中第3、4周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次治疗清甲组患者血清FT3、FT4与TSH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285,r=-0.345,P〈0.05)。血清TSH水平及达标率,女性患者显著低于男性患者(P〈0.05),年龄〉45岁者显著低于年龄≤45岁者(P〈0.05);而不同组织学类型和临床分期DTC患者的血清TSH水平及其达标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C术后患者血清TSH水平及达标率均低于已接受131I清甲治疗的患者。随着停药的延长,已接受131I清甲治疗患者血清TSH水平逐渐上升,而FT3、FT4水平逐渐下降;其血清TSH水平及达标率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和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或替代治疗药物(左旋甲状腺素)撤除后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102例DTC患者根据术后131I清甲治疗和替代治疗使用情况分为首次治疗未清甲组(n=33)和多次治疗清甲组(n=69).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后或停药后第2、3、4周测定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比较两组相应时间点的激素水平;以血清TSH>30 mIU/L为限值,观察两组患者达标率.分析多次治疗清甲组患者血清TSH与FT3、FT4的相关性,比较性别、年龄、肿瘤组织学类型及临床分期不同患者的血清TSH水平及达标率.结果 血清TSH水平及达标率比较,首次治疗未清甲组在各相应时间点均低于多次治疗清甲组,其中第3、4周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次治疗清甲组患者血清FT3、FT4与TSH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285, r=-0.345, P<0.05).血清TSH水平及达标率,女性患者显著低于男性患者(P<0.05),年龄>45岁者显著低于年龄≤45岁者(P<0.05);而不同组织学类型和临床分期DTC患者的血清TSH水平及其达标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C术后患者血清TSH水平及达标率均低于已接受131I清甲治疗的患者.随着停药的延长,已接受131I清甲治疗患者血清TSH水平逐渐上升,而FT3、FT4水平逐渐下降;其血清TSH水平及达标率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对分化型甲状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分化型甲状腺癌骨转移癌患者99mTc-MDP全身骨显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发骨转移(82.86%)明显多于单发骨转移(17.14%);转移灶的分布规律是躯干骨多于四肢骨和颅骨;多数病人有骨痛症状。结论核素骨显像对甲状腺癌骨转移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联合MRI、PET-CT及X射线平片检查更能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