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采用前鼻测压法 ,对 5 0例正常不吸烟者 (对照组 )、5 1例轻度吸烟者 (轻度吸烟组 )、5 2例重度吸烟者 (重度吸咽组 )的单侧及总鼻腔气道阻力 (NAR)进行测定 ,探讨吸烟对NAR的影响。结果重度吸烟组鼻粘膜减充血前单侧及总鼻腔NAR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鼻粘膜减充血后则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轻度吸烟组鼻粘膜减充血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表明长期、重度吸烟可导致NAR的增高 ,这种增高与鼻粘膜的血管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30例肺癌患者,26例吸烟者及25例非吸烟者的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T淋巴细胞亚群(T-LS)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外周血T-LS变化不大;BALF中CD_3%三组间无明显差异,但CD_4%、CD_4/CD_3比值肺癌患者<吸烟者<非吸烟者,而CD_3%则肺癌患者>吸烟者>非吸烟者.提示肺癌患者与吸烟者肺局部细胞免疫功能均有减退,其程度以肺癌患者为重。吸烟所致的肺局部T-LS的改变可诱发肺癌,而肺癌发展过程中又可加重免疫抑制,促进肿瘤生长,两者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对大学生正常血压吸烟者和不吸烟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 ,旨在了解吸烟大学生的血压特点 ,探讨吸烟与大学生血压变化的关系。对象与方法一、对象选择吸烟男性大学生 3 4例为吸烟组 ,同时选 41例不吸烟男性大学生为对照组。两组在年龄、体重指数及血压基础 (偶测血压 )等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吸烟组平均吸烟时间 ( 3 .7±0 .5 3 )年 ,平均每天吸烟 ( 10 .6± 3 .94)支。二、方法1.血压监测 :动态血压测量 :采用无创性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 (ABPM ,美国Spacelabs 90 2 0 7型 ) ,袖带缚于受试者非优势上臂 ,自动充气测量时间 :白天每 3 0…  相似文献   

4.
《上海医学》2007,30(Z1)
目的通过研究吸烟与不吸烟的高血压患者肱动脉、颈总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揭示吸烟在高血压患者动脉病变进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60例高血压患者和42例血压正常者.其中高血压组中吸烟者23例,不吸烟者37例;血压正常组中吸烟者12例,不吸烟者30例。用超声法分别测量所有受试者的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内膜-中层厚度(IMT)、基础状态和反应性充血状态下的肱动脉管径和肱动脉血流量,计算肱动脉的扩张能力BD和血流量增加QD的百分比。结果在血压正常者,吸烟与不吸烟者基础状态下的肱动脉内径[(3.5±0.6)mm比(3.4±0.6)mm]和血流量[(0.90±0.04)ml/s比(1.02±0.03) ml/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颈总动脉分叉处的IMT在吸烟者中略大于非吸烟者[(0.89±0.12)mm比(0.75±0.10)mm,P<0.05=;在高血压患者中也有这种差异,而且表现的更为明显(DD:4.90%±2.0%比10.0%±5.1%, P<0.01, QD:500±73比720±109,P<0.01)。结论吸烟可以加剧高血压患者大动脉损害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吸烟对龈沟液 (GCF)弹性蛋白酶 (EA)及α1 抗胰蛋白酶 (α1 AT)水平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底物反应法和ELISA法检测GCF中EA和α1 AT水平。结果 吸烟牙周炎患者GCF EA水平明显低于非吸烟者 ,差异具有极显著性 (P <0 .0 0 1) ;吸烟与非吸烟者GCF α1 AT水平的差异则缺乏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吸烟可降低牙周炎患者GCF EA水平 ,但对GCF α1 AT水平似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吸烟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关系。方法:对50例TIA患者及50例正常人血清载脂蛋白(Apo-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进行测定及对比分析。结果:TIA组Apo-B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HDL-C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而TC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对照组及TIA组吸烟者Apo-B均高于非吸烟者(P<0.01,P<0.05),而HDL-C吸烟者明显低于非吸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吸烟能促使血清Apo-B增高及HDL-C下降,可以认为吸烟是TIA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吸烟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内皮抑素(endostatin)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方法设计,对伴和不伴肺癌的164例吸烟者测定血清VEGF和endostatin水平,将20例不吸烟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吸烟伴肺癌组(82例)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吸烟无肺癌组(82例)及正常对照组(均P<0.01);吸烟无肺癌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吸烟伴肺癌组血清endostatin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与吸烟无肺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无肺癌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吸烟伴肺癌组血清endostatin/VEGF比值明显低于吸烟无肺癌组和正常对照组(均P<0.01),但吸烟无肺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伴肺癌组和吸烟无肺癌组VEGF与endostatin均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吸烟可能导致endostatin/VEGF失衡而致癌.endostatin/VEGF比值可能是吸烟者早期诊断肺癌的指标之一,吸烟者应定期检测血清VEGF、endostatin水平及endostatin/VEGF比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非缺碘地区吸烟对甲状腺体积的影响.方法 442例新会地区的健康志愿者根据吸烟状况分为嗜烟者、间断吸烟者和不吸烟者.采用超声检测甲状腺体积,结合年龄和体重分析吸烟与甲状腺体积的关系.结果 嗜烟者和间断吸烟者平均体重减轻而平均甲状腺体积增加,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体积与吸烟程度的加重而有增加趋势,甲状腺左侧、右侧和总体积是嗜烟者>吸烟者>非吸烟者,但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异常回声在各组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非缺碘地区,吸烟并不增加甲状腺体积和甲状腺异常回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已戒烟和从不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出气一氧化碳(CO)浓度和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COHb%).方法:采用便携式一氧化碳浓度监测仪检测102例非吸烟COPD患者(包括已戒烟者39例、从不吸烟者63例)和30例健康不吸烟者呼出气CO浓度及对应的血中COHb%.结果:已戒烟COPD患者的呼出气CO浓度及对应的血中COHb%明显高于健康不吸烟者(P<0.05);与不吸烟COPD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102例COPD患者中共有9人(占8.82%)呼出气CO浓度超过正常值,其中已戒烟COPD者3例、从不吸烟者6例,与健康不吸烟者(1/30,3.33%)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OPD影响患者呼出气CO浓度,可能与气道炎症及内源性CO产生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10.
男性吸烟者血清SOD及MDA水平的量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吸烟对人体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26名健康男性吸烟者和非吸烟者测定血清SOD和MDA.结果吸烟组血清SOD和MDA含量均明显高于非吸烟组(P<0.001);在吸烟者中,随着吸烟年限增加,血清MDA含量增加(P<0.05),而SOD含量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吸烟对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杨宓  柏雪 《重庆医学》2018,(16):2185-2188
目的 了解阿尔茨海默病(又称老年痴呆)患者的口腔及牙周状况,并分析其与痴呆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该院口腔科就诊的356例老年痴呆患者,根据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将患者分为轻、中、重组.搜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体质量指数(BMI),以及口腔健康状况指标,包括菌斑指数(PI)、牙龈指数(GI)、探诊出血指数(BOP)、探诊深度(PD)、附着水平(CAL)、缺失牙数(MT)和龋失补指数(DMFT).比较不同严重程度老年痴呆患者各指标水平,并分析各项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3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DMF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指数(PD、CAL、PI、GI及BOP)与MT随痴呆程度增加而增加(P<0.05).相关分析显示,PI与年龄、GI、PD、CAL、DMFT呈正相关(r=0.217、0.391、0.189、0.476、0.409,P<0.05).结论 口腔卫生维护差可致老年痴呆患者牙体破坏,牙周健康缺失严重,且随痴呆程度增加而呈现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12.
自然人群中的帕金森病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描述自然人群中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北京市1997年帕金森病患病率研究中获得的全部帕金林病(Parkinsonism)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帕金林症的疾病谱,PD的发病,进展,临床特征,预后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109例帕金林病症中PD64例(58.7%),帕金森叠加综合征11例(10.1%),症状性帕金森综合征34(31.2%),64例PD患者中男30例,女34例,年龄中位数为74.5岁,发病年龄中位数为68岁,病程中位数为5年,平均改良H-Y分级为2.81级,症状或体征的不对称性是鉴别PD与其它帕金林典型的PD症状,PD的首发症状以震颤为主(60.9%),首发症状为强直少动型的患者病情进展相对较快,预后较差,左旋多巴治疗可能具有延长PD病程的作用,结论:自然人群中PD的临床特征与以往对医院就诊人群的研究结果有显著不同,有必要对帕金森病的自然史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正畸治疗中患者并发牙龈炎的原因以及预防方法。方法选取临床固定矫治患者126例,年龄12~28岁,平均(17.6±0.8)岁,分别在患者戴用固定矫治器前及其后6个月检测其牙龈指数(GI),口腔卫生指数(OHI)。结果戴固定矫治器牙龈指数明显上升,与戴矫治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在矫治过程中牙龈炎患病人数明显增加。而患者自身口腔卫生状况不佳和口内矫治器附件的不良刺激是导致牙龈炎的主要原因。结论 在固定正畸治疗期间,积极加强对患者的口腔卫生宣教,正畸医生在矫治过程中的耐心、仔细以及熟练的技术对于降低正畸治疗中牙龈炎的发生都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笔者采用钝头圆规和游标卡尺,对8岁至74岁间60例正常人进行手指两点鉴别觉测定,取样时尽可能每一年龄一人。研究中采用标准方法测定右手食指、中指末节指腹静止和移动两点鉴别觉。结果表明:年龄与人手指静止和移动两点鉴别觉呈正性直线相关,提示在采用两点鉴别觉评判上肢神经损伤是否恢复正常时应考虑年龄的影响。结果中儿童的末节指腹两点鉴别觉上限仅在3mm左右,70岁以上人的末节指腹两点鉴别觉上限比现在沿用的5mm大。本文讨论了手指两点鉴别觉在不同年龄差异的临床意义,并列出不同年龄段修正值的计算方法和参考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早发性与晚发性帕金森患者在磁共振(MRI)影像检查上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检查与治疗的105例帕金森患者MRI检查资料,依据发病年龄将早发性(年龄≤50岁)和晚发性(年龄>50岁)帕金森患者分为早发组(n=52)和晚发组(n=53)。比较两组患者脑部感兴趣区平均磁化率、灰质密度及脑部灰质体积。结果晚发组患者脑部黑质网状部、壳核以及黑质致密部平均磁化率显著高于早发组患者(P<0.05);晚发组患者左海马旁回区、左额上回、左扣带回以及左额中回区域灰质密度显著低于早发组患者(P<0.05);早发组患者齿状核右侧与右侧灰质体积较晚发组患者显著降低(P<0.05),CrusⅡ右侧与左侧半球、Ⅶb与Ⅷa左侧半球、Ⅶb与Ⅷa右侧半球内侧和外侧灰质体积显著高于晚发组患者(P<0.05)。结论早发性和晚发性帕金森患者脑部铁沉积、脑部灰质密度以及体积存在差异,可为后期两者对症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行螺旋CT平扫检查患者腰部肌群密度和面积的变化,并通过量化分析得出不同年龄及性别间腰部肌群退变的程度。方法:收集240例腰部CT扫描重建图像(体检者包括下腰痛患者),按年龄分为6组(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和70~79岁年龄组)。在不同的腰椎横突水平测量腰大肌、腰方肌、竖脊肌横断面积(CSA)和平均CT值。采用Toshiba Activion 16排螺旋CT扫描,采集范围从腰1至骶1。结果:①同年龄组(70~79岁年龄组除外)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相同椎体水平男性腰肌CSA明显高于同年龄组女性(P<0.05);②相同椎体水平男性腰大肌CSA在20~29岁、30~39岁和40~49岁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59岁、60~69岁和70~79岁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40~49岁年龄组男性竖脊肌CSA大于50~59岁年龄组(P<0.05);④女性腰肌CSA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和70~79岁年龄组相邻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相同水平男性和女性竖脊肌密度均值低于腰大肌和腰方肌均值,且下降速度更快,腰大肌密度均值相对最高。女性竖脊肌密度均值较男性更低,且在70~79岁年龄组下降变化最为明显(P<0.05)。结论:多排螺旋CT可以用以诊断腰肌退变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超声洁治结合手工龈下刮治术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超声洁治(龈上、龈下)结合手工龈下刮治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90例(牙周袋深度(PD)≥4 mm,探诊出血均≥2,牙龈指数(GI)≥2,龈沟出血指数(BI)≥3),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4周的牙周袋深度、探诊出血、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等临床指...  相似文献   

18.
健康体检不同年龄段心电图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晓红  羊镇宇 《中国民康医学》2004,16(10):610-610,622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健康体检者心电图的异常发生情况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对不同年龄段 2 0 14名体检者心电图资料进行分组 (Ⅰ组 3 0~ 3 9岁 ,5 92人 ;Ⅱ组 40~ 49岁 ,64 8人 ;Ⅲ组 5 0~ 82岁 ,774人 ) ,按拟定观察指标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3个年龄段组P -R间期、Q -T间期 ,均值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快心律失常、慢心律失常、ST -T改变 ,Ⅰ、Ⅱ组与Ⅲ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 <0 .0 0 5。 结论 :定期健康检查、描记心电图 ,对早期发现、预防、诊断、治疗老年人心脏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甲硝唑缓释明胶海绵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牙周炎患者(共220颗患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110颗).两组患牙均给予牙周洁治刮治治疗后,治疗组于牙周袋深部放置甲硝唑缓释明胶海绵,对照组放置空白明胶海绵,比较两组疗效及患牙牙龈指数(GI)和牙周袋探诊深度(PD)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2%(P<0.05);两组治疗后GI、PD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减小(P<0.05),但治疗组GI和PD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硝唑缓释明胶海绵能有效治疗牙周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用于宫颈电环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预后评估的年龄组差异。方法:随机抽取21~40岁不同年龄段病例各50例,各组病例均为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异常,高危型HPV感染,组织学检查证实为CIN1~3的妇女实行Leep治疗,治疗后3、6、9、12个月检测HPV DNA,HPV持续感染病例再行组织学病理检查。结果:21~30岁年龄范围内的人群Leep治疗后HPV持续感染率为10.0%(3/30),31~40岁年龄范围内的人群Leep治疗后HPV持续感染率为33.3%(10/30)。21~25岁组治疗后HPV阴转率均高于31~35岁组和36~40岁组,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21~25岁组治疗后HPV阴转率与26~30岁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31~35岁组治疗后HPV阴转率与36~40岁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1~40岁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率高,需加强高年龄人群的随访和扩大Leep治疗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