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石立莉 《职业与健康》2013,(23):3161-3163
目的了解北京市平谷区健康人群风疹抗体水平,为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平谷区10个行政村(居委会)按照随机方法抽取样本,采集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风疹抗体,同时调查风疹患病史和免疫史及人口学特征。结果全区共检测251人,阳性率为82.07%,不同免疫史人群风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19,P〈0.01);0~7月龄组阳性率最低,6~9岁组阳性率最高,不同年龄组人群风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18,P〈0.01);不同性别、户籍、职业人群风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提高麻风二联和麻腮风三联疫苗基础免疫,对控制风疹疫情有重要意义;另外,育龄期妇女在孕前接种风疹疫苗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山东省健康人群风疹抗体水平。方法2009年和2010年共选取山东省12个设区的市,各市按照分层随机原则选取〈2岁~≥40岁共8个年龄组的健康人群作为观察对象,并采集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单孔定量方法检测风疹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G,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0年12个市共检测健康人群血清标本4001份,风疹抗体阳性率为83.13%、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为40.42国际单位/毫升(IU/ml)。2010年明显高于2009年。不同地区和不同年龄组人群风疹抗体阳性率及GM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81.254,P〈0.01;F=8.55,P〈0.05;X2=44.273,P〈0.01;F=3.68,P〈0.05),不同性别人群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100,P〉0.05;F=28.63,P〉0.05)。≤10岁儿童风疹抗体阳性率较低,其中〈2岁、5~7岁儿童阳性率〈80%。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升高趋势明显,但抗体GMC总体呈降低趋势,尤以≥20岁成人更为明显。结论加强儿童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and Rubella 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R)的常规免疫接种,控制风疹流行;同时应关注育龄期妇女MR的预防接种,预防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陈艳  徐珊  杨建娜 《预防医学论坛》2007,13(5):429-429,432
[目的]了解狂犬病纯化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对1407例暴露后自愿到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门诊部接种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Vero细胞疫苗)的人群,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方法检测狂犬病毒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犬伤患者1407例,免疫后狂犬病毒抗体阳性者1327例,总阳性率为94.31%,其中男性阳性率为95.03%;女性阳性率为93.50%;男女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28,P〉0.05)。不同年龄组的抗体阳性率不同,0~19岁组与20~59及60~93岁组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57、13.829,P〈0.01、P〈0.05)。[结论]人用狂犬病疫苗有很好的免疫效果,但对免疫失败者应加强免疫,同时个体自身年龄对狂犬病毒抗体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大连市15岁以下儿童甲型肝炎抗体水平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丰莲  方颖 《现代保健》2010,(15):27-28
目的对大连市15岁以下儿童进行甲型肝炎抗体动态监测,了解不同地区甲肝的流行状况及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方法用ELISA方法对大连市15岁以下儿童进行甲肝肝炎抗体(抗一HAV)测定。结果共采集样本680份,测得抗一HAV阳性者369份,阳性率为54.26%;郊区与市区阳性率有显著差异(X2=17.93,P〈0.05),男、女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X2=2.50,P〉0.05)。结论大连市2—15岁以下儿童甲肝抗体水平较低,应加强对此类人群甲肝疫苗的免疫覆盖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粤北山区人群风疹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血凝抑制 (HI)试验 ,于 2 0 0 0年对粤北山区 6 15名不同年龄健康人进行风疹HI抗体检测。结果 粤北山区人群平均风疹抗体阳性率、GMRT分别为 30 2 4%、9 99± 5 11,随年龄增长 ,人群风疹抗体阳性率、GMRT均呈上升趋势 (P均 =0 0 0 0 ) ,15岁及以上人群风疹抗体处于较高水平 ,抗体阳性率、GMRT均为 0~ 14岁人群的 4倍 (P均=0 0 0 0 )。 16岁及以上育龄妇女风疹抗体阳性率、GMRT分别为 78 33%、2 6 2 9± 1 19。不同地区、性别人群风疹抗体阳性率、GMRT差异均无显著性 (P均 >0 0 5 )。结论 粤北山区人群风疹抗体处于低水平 ,建议实施 15岁以下人群普种风疹疫苗 ,育龄妇女婚前检查时接种风疹疫苗的免疫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江川县人群庥疹抗体水平,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459名6月龄~40岁人群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麻疹抗体IgG。[结果]麻疹抗体阳性率91.3%。不同年龄人群抗体阳性率及麻疹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之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区阳性率无差异贸=0.35,P〉0.05),但接种率存在明显的差异贸=1599,P〈0.01)。[结论]江川县6月龄~40岁人群麻疹抗体水平阳性率平均达91.94%,不同地区流动人群麻疹疫苗接种率存在差异,为此,需加强流动人群的管理,提高流动人群中t5岁以下儿童麻疹疫苗的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元江县1岁~15岁儿童麻疹免疫状况,评价麻疹疫苗的接种率及效果,为制定元江县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参考。[方法]2008年6月~7月在元江县各乡镇随机抽取5个年龄段人群血清331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年龄组的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元江县331例1岁~15岁儿童麻疹IgG抗体阳性315例,阳性率95.17%,抗体几何平均倒数滴度(GMRT)1630.44,不同年龄组之间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9.62%、96.30%、96.43%、100%、98.21%。不同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之间有差异(x^2=11.52,P〈0.05),低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相对较低仅达89.62%;不同性别儿童麻疹抗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x^2=0.63,P〉0.05)。[结论]元江县15岁以T)L童麻疹IgG抗体阳性率95.17%,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消除麻疹队列人群免疫力〉95%的指标,但部分乡村依然存在麻疹散发病例的报告。为按期实现国家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目标,必须对免疫薄弱的人群采取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措施,进一步提高易感人群麻疹免疫水平,建立人群牢固的免疫屏障,最终达到阻断麻疹在人群中的流行。  相似文献   

8.
李湘  刘云华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4):1108-1109
目的观察人动物咬伤后注射狂犬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2005年12月-2007年11月被动物咬(抓)伤且全程足量注射狂犬疫苗免疫者1548例进行抗体检测与分析。结果1548例观察对象抗体平均阳性率为80.17%;各年龄段抗体阳转率为67.97%~88.45%,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04,P〈0.001);男、女性阳性率分别为80.10%、77.00%(x^2=9.12,P〈0.01)。春、夏、秋、冬季的抗体阳转率分别为75.60%、82.41%、84.13%、75.85%,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19,P〈0.01)。结论受动物致伤后应及时全程注射狂犬疫苗;加强对人群特别是高年龄组狂犬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水平监测;必须按规范贮运、注射疫苗。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06—2007年广州市海珠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采集海珠区各年龄段健康人群的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共调查1879人,麻疹IgG抗体阳性的1503人,总阳性率为79.99%。各年龄组之间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5月龄儿童最低,仅为30.43%;≥35岁成人最高,为93.92%。女性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2.57%(905/1096),高于男性76.37%(598/783)(P〈0.01)。8月龄至17岁人群麻疹疫苗接种率为96.22%(764/794),各年龄组之间的免疫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8岁以上的707人麻疹免疫史不详。结论广州市海珠区健康人群中小于8月龄未接种麻疹疫苗的婴儿月龄越大,抗体阳性率越低;8月龄后疫苗接种率较高,抗体阳性率也高,表明麻疹疫苗接种是提高人群免疫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我国部分地区人群风疹免疫水平的监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用血凝抑制(HI)试验对我国部分地区人群风疹免疫水平进行了检测,共检测1~15岁人群5911人,≥16岁女青年2610人.结果表明:1~15岁人群HI抗体平均阳性率为47.1%,其中≤3岁儿童为17.8%;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群风疹HI抗体的阳性率呈上升趋势;≥16岁女青年HI抗体的平均阳性率为83.6%.我国目前存在广泛的风疹易感人群,特别是女青年的易感率仍达16.4%.提示实施对婴幼儿及女青年的风疹疫苗免疫,对控制风疹流行、减少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发生,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2004—2008年北京市昌平区食品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的动态变化,为卫生监督部门对食品与公共场所的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4—2008年间昌平区食品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检查资料。结果2004—2008年昌平区食品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共计344 295人,HBsAg携带者总检出7175人,平均阳性率为2.08%。5年昌平区HBsAg阳性率分别为1.52%、2.37%、2.32%、2.12%、1.99%;HBsAg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123.48,P〈0.01);该区本地与外埠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均随年度增长则呈上升趋势,(本地χ2=89.24,P〈0.01;外埠χ2=54.97,P〈0.01)。但外埠人员携带率高于本地人员携带率(χ2=565.63,P〈0.01)。结论为保证昌平区公共卫生安全,应坚持该人群一年一次的健康检查及调离工作,同时加强该人群的乙型肝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儿童免疫规划三种疫苗免疫后抗体阳性率进行监测分析,总结其免疫效果。方法选取扎赉诺尔区1~15岁4 096名接种3种疫苗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麻疹、风疹、脊髓灰质炎病毒IgG抗体。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监测的4 096例儿童中,3种疫苗的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麻疹96.00%、风疹96.73%、脊髓灰质炎病毒95.43%;从总体阳性率来看,三种疫苗抗体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P0.05)。不同年龄组脊髓灰质炎病毒-IgG抗体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5)。不同年龄组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5)。不同年龄组风疹-IgG抗体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3,P0.05)。三种疫苗不同性别抗体阳性率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脊髓灰质炎病毒-IgG抗体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0,P0.05)。不同性别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5)。不同性别风疹-IgG抗体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5)。结论扎赉诺尔区1~15岁儿童3种疫苗3种抗体阳性率均维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3.
叶仁俊  郑春阳  王标  喻荣彬 《职业与健康》2009,25(23):2487-2489
目的了解江苏省建湖县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A、C群抗体水平,评价流脑多糖菌苗的接种状况,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6、2007年对建湖县的5个乡镇735名健康人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A、C群流脑IgG抗体水平。结果流脑A群抗体阳性率为78.91%,GMT为1:12.87;流脑C群抗体阳性率为28.84%,GMT为1:2.49。A群与C群抗体阳性率、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4.14,P〈0.01;t=18.84,P〈0.01)。流脑A群抗体阳性率,7个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79,P〈0.01);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7,P=0.634);5个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8,P=0.002);免疫史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98,P=0.092)。流脑C群抗体阳性率,7个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48,P〈0.01);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9,P=0.089);5个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85,P〈0.01);免疫史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98,P〈0.01)。流脑A群、C群的GMT,不同年龄组(F=9.92,P〈0.01;F=18.54,P〈0.01)、不同地区(F=17.468,P〈0.01;F=83.19,P〈0.01)、免疫史差异(F=26.44,P〈0.01;F=20.72,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性别差异(F=1.306,P=0.254;F=2.401,P=0.122)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近期内建湖县不会发生流脑A群流行,存在散发或暴发流脑c群的可能。应继续加强流脑A+C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4.
西安市周至县2001—2009年麻疹流行趋势和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琰 《职业与健康》2010,26(21):2458-2460
目的了解西安市周至县2001—2009年麻疹流行趋势和特征。方法疫情资料来自法定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采用ELISA捕捉法检测麻疹IgM抗体,诊断依据《西安市麻疹监测方案》。数据采用Excel 2003、SPSS1 2.0软件处理。结果周至县9年间发病135例,无死亡病例,平均发病率2.36/10万,发病趋势呈现明显周期性,高峰期分别为2001、2005和2009年,最高发病率2009年为9.66/10万,其余年份在0.32/10万~0.64/10万间,周期间隔3a(P0.05);8月龄发病24例(17.78%),8月龄~3岁发病最多为61例(45.19%),15岁发病115例(85.19%),不同年度年龄别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0350,P0.01)。男女发病比为2.0∶1;发病以夏季为主(90例,占66.67%),其次为春季(34例,占25.19%)和秋、冬季,不同年度季节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2620,P0.01)。全县22乡镇均有发病,发病例数平原区域最多(80例,占59.26%),其次为县城区(50例,占37.04%)和山岭区(5例,占3.70%);而发病率最高为县城区域,其次为山岭区和平原区,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无免疫史、免疫史不详者分别为75和7例,占55.56%和5.19%,全免疫者32例,占23.70%,不同年度免疫史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2620,P0.01)。结论控制和消除麻疹重点是提高麻疹疫苗的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泰兴市健康人群麻疹免疫水平。以利提供控制与消除麻疹监测的依据。[方法]2007年4~5月.在泰兴市辖区内抽取部分7个年龄组的健康人群进行麻疹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检测367人,麻疹血清抗体阳性的327人,阳性率为89.10%.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30.52。抗体阳性率,男性为84.97%,女性为93.68%(P〈0.01);抗体GMT,男性为1:25.52,女性为1:37.23(P〈0.05)。抗体阳性率,1~19岁各组均为100.00%,20~30岁为98.36%,〈1岁为22.00%;GMT最高为3~4岁(1:109.07),最低为1岁(1:2.20)和15~19岁(1:22.33)。〈1~14岁儿童中,有麻疹疫苗接种史者抗体阳性率为97.26%,GMT为1:59.92;无接种史者阳性率为5.71%,GMT为1:1.04(P〈0.01)。[结论]泰兴市健康人群麻疹血清抗体水平较高,〈1岁组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云南省华宁县健康人群麻疹疫苗接种率和麻疹IgG的抗体水平,探索免疫薄弱环节,为提高该县免疫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华宁县辖区内随机抽取9个接种点,分8个年龄组(8—17和18—23月龄,2—3、4—5、6—9、10~13、14—17和≥18岁)进行麻疹疫苗接种率调查和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每个年龄组40—50人,共检测394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的麻疹IgG抗体水平。结果调查的394人中麻疹疫苗接种率为85.53%,有效保护率为85.02%,抗体阳性率为98.48%,GMT为1:643;不同接种点麻疹疫苗接种有效保护率、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龄组间麻疹疫苗接种率、抗体阳性率、有效保护率、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龄组相对较低。结论华宁县健康人群麻疹疫苗接种已取得理想的免疫效果,但须进一步提高低龄组婴儿及时接种率,关注流动儿童和大龄儿童,特别是非免疫规划人群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济南市麻疹发病情况及血清学检测结果,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与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2008-2010年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全市辖区内送检的麻疹疑似病例血清分别进行麻疹、风疹IgM抗体检测。[结果]3年共检测麻疹疑似病例送检血清2152份。其中,麻疹IgM抗体阳性1345份,阳性检出率为62.50%(P〈0.01);风疹IgM抗体阳性171份,阳性检出率为7.95%(P〈0.05)。2008年为麻疹的高发年份,≤1岁和20~39岁年龄组麻疹检出率高。[结论]3年麻疹IgM抗体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1岁和20~39岁两组人群正逐步成为麻疹发病的主要群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迪庆州健康人群麻疹免疫状况,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指导。方法按云南省2009年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方案,该州2009年10月首次开展0~20岁健康人群的麻疹抗体监测工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麻疹IgG抗体。数据采用Excel软件处理,分4个年龄组进行统计,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①抗体阳性率为81.44%(733/900),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6,P0.01);②有免疫史抗体阳性率为83.31%(704/845),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2,P0.05);③无麻疹病史抗体阳性率为81.05%(710/876),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1,P0.01)。结论结合免疫规划工作相关情况与该次抗体监测结果,表明迪庆州的麻疹预防控制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应在保持常规免疫高接种率水平下进一步提高接种质量,并有计划地开展各年龄人群高质量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国南方城市餐饮从业人群HBV血清标志物(HBV-M)常见模式及构成,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人群体检采用HBsAg初筛,阳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M。结果判定参照GB17010-1997,数据处理采用常用统计方法检验。结果体检累计377354人,HBsAg阳性28588例,阳性率为7.58%,低于2006年15-59岁人群HBsAg携带率8.57%(u=21.72,P〈0.01)。HBV-M常见模式构成:以模式②[HBsAg+、抗-HBe+、抗-HBc+(53.85%)]和模式①[HBsAg+、HBeAg+、抗-HBc+(25.23%)]为多,占总数79.08%;其次为模式③[HBsAg+、抗-HBc+(11.96%)],3种合计占总数的91.04%,其他模式⑥占8.85%,以上4种模式累计占99.89%。模式①构成最高的为宜春市(30.57%),其次为珠海、广州市、深圳市和南通市,镇江市(6.64%)最低(X^2=307.10,P〈0.01)。模式②构成最高的为珠海市(57.39%),其次为宜春市、深圳市、南通市和镇江市,广州市(33.2%)最低(X^2=429.94,P〈0.01)。模式③构成最高的为深圳市(17.19%),其次为广州市、宜春市和南通市,珠海最低(9.64%)(X^2=235.45,P〈0.01)。模式④构成最高的为深圳市(0.35%),其次为南通市(0.21%),其余未检出。模式⑤仅有镇江市检出5例(0.47%)。模式⑥构成最高的为深圳市(44.43%),其次为镇江市、广州市、南通市和珠海市,宜春市(1.11%)最低(X^2=2275.13,P〈0.01)。抗-HBs阳性率为0.42%,明显低于2006年全国人群抗-HBs阳性率50.09%的水平,u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67.96,P〈0.01),结论进行城市间餐饮行业从业人员HBV感染模式研究对控制乙肝传播、制定防制策略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