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首要环节。自2004年医院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全面实施以来,疫情报告工作由原来的邮送卡片、手工制表到现在的网络直报、计算机统计分析制表,不但提高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及时性,而且大大减少了因邮寄导致报告卡丢失现象提高了疫情统计结果的准确性。但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仍导致存在疫情报告不准确、不及时,急需马上解决。现将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工作中,临床医生尤其是综合医院的临床医生,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观念比较差,致使疫情漏报、迟报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甚至酿成传染病扩散的不良后果。必须增强临床医生的疫情观念,搞好疫情报告工作。  相似文献   

3.
医院传染病的疫情管理,是抓好医院管理的一项较为重要的内容,也是当前如何适应新的传染病发病形势,加强医院建设,所要认真加以研究的一个问题。我院近年来,就加强传染病疫情管理开展了的一系列建设性工作。近10年未发现一例漏报。现将我院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的体会报告如下。1.要搞好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医院领导重视十分重要:医院委派分管业务的院长亲自抓传染病疫情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医院质量管理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关于做好传染病报告的若干规定》,还制定了《传染病漏报的奖罚措施》,在科主任、护士长会议上,反复宣传、强调传染病疫情报告的重要性。在全院医生、护士业务学习时反复讲解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的正确填写方法,以及疫情报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咸宁市于2004年1月1日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使咸宁市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发生了质的飞跃,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均得到了提高,疫情信息的分析、利用与反馈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整个传染病疫情监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网络报告质量控制是确保疫情信息上报及时、准确、完整的重要措施,为提升沈阳市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的网络报告质量,我们采取了制订沈阳市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实行科学管理,提高疫情报告工作质量;加强培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加大投入,完善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工作物质基础;强化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监控,确保疫情报告质量;积极开展现场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等综合措施使沈阳市网络报告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医院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是医院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襄樊市第一人民医院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方针,大力抓好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进一步理顺疫情报告体系与管理关系,建立快捷、准确、高效的疫情报告系统和疫情监测网络,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质量,较好地完成了传染病收治和报告的管理工作.现将主要做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瞿志钢 《职业与健康》2006,22(7):523-524
2004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传染病个案报告的网络直报,使我国传染病疫情报告达到实时直报,减少上报的中间环节,提高了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和敏感性。从天宁区2004年疫情网络直报运行的情况看,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都按时实施了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在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日常审核和督导中发现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薄弱环节。为此,我们对属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2004年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做出全面评价,分析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找出对策,从而不断提高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报告率和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8.
法定传染病报告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卫生事业越来越受到我国政府的重视,尤其是对法定传染病的报告工作(以下称疫情报告工作)更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设备,疫情报告工作已由原来的从邮局邮寄、手工制表到现在的网络报告、计算机制表,大大提高了疫情报告的速度及准确率,疫情报告工作对防止传染病的发生、疫情的蔓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各地的疫情报告质量参差不齐,下面就疫情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其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做好军队医院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提高疫情报告的及时率,降低漏报率,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认真系统总结几年来的做法、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通过实践总结出5点做法:(1)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强化医务人员疫情报告责任意识;(2)健全疫情管理组织和报告网络,不断完善管理机制;(3)抓住五个环节,不断提高疫情报告质量和水平;(4)充分利用军队医院信息系统,科学掌握传染病信息动态;(5)深入部队调查研究,全面掌握体系部队疫情动态。由于医院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落实到位,疫情报告及时率达100%,漏报率保持较低水平。为进一步做好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4点建议:(1)加强法制建设,强化医务人员的法制观念;(2)完善疾病监控机制,研制开发疫情管理信息自动化软件;(3)加大实际投入,使人才、经费、装备的投入向基层和防病工作倾斜;(4)严格奖惩激励,适时开展检查评比。结论:认真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军队传染病防治条例》等有关法规条例,积极做好疫情的监督监测,才能降低漏报率,提高及时率,保障官兵的身体健康,增强部队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10.
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对传染病疫情进行报告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对传染病疫情进行报告与管理,减少漏报、迟报,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方法:将电子传染病疫情报告卡嵌入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医生工作台中,当医生诊断法定传染病时系统主动弹出传染病报告界面,如不填写或者填写不符合要求无法通过,并赋予该系统统计功能。结果: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报告与管理传染病,可以从根本上杜绝漏报的发生,提高了报告质量,方便疫情统计分析,减轻了临床医生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随着国内医院电子信息化的发展,利用其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将逐渐普及。  相似文献   

11.
2001年海军部分医疗单位疫情报告管理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加强海军医疗单位对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全面了解海军法定传染病的疫情状况,为及时做好卫生防疫保障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2001年海军部分医疗单位疫情管理报告,按《中国人民解放军传染病防治条例》将传染病分类,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海军部分医疗单位填写报告卡的及时性不够好,完整率仅为78.16%;传染病的总漏报率为61.98%,其中,以痢疾、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报告较好,漏报率低于20.00%,而丙类及其它传染病漏报率较高。结论 各级卫生防疫部门要做好所属医院传染病报告与管理的督导,提高疫情报告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临床医师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知识的知晓程度,教育干预后对疫情报告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问卷的方式调查十堰市太和医院临床医师在干预前后对疫情报告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 在干预前,被调查一致认为疫情报告是早期发现传染病疫情的重要措施,回答率在98.0%以上;但对乙类传染病城镇上报时限、丙类传染病城镇上报时限、艾滋病城镇上报时限以及麻疹属于哪种传染病,这四个问题回答准确率较低,分别是47.8%、37.3%、35.8%、43.3%,在干预后这四个问题回答正确率分别是87.3%、76.1%、75.4%、84.3%,与干预前相比均有显性差异。结论 教育干预提高了临床医师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意识,有利于规范传染病疫情上报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构建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报告系统,应用于医院传染病疫情信息的上报及管理,实现传染病疫情信息及时准确上报。方法以医院信息系统为平台,整合电子病例存量信息,创建传染病疫情报告模块,在医生工作站设置电子传染病报告卡,临床医师通过HIS即可完成传染病疫情信息的采集上报。结果网络报卡取代手工报卡,传染病疫情信息上报的及时性、规范性、准确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工作效率明显提升。结论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可以实现传染病院内及时上报,有助于传染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控制,使传染病疫情管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14.
传染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为了加强传染病管理 ,国家于 1989、1991年分别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办法》,使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有法可依 ,传染病疫情能准确、全面、及时地传递 ,提高了传染病防治效果。近 7年来 ,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坚持每月对各科室的传染病报告、登记、卡片填写情况进行自查。并实施奖惩措施 ,从而使医院的传染病疫报工作逐步步入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轨道。对 7年来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进行了分析 ,具体情况如下。1 疫情报告情况1.1 从 1993年 1月~ 1999年 12月共…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院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的质量管理. 方法通过对非典之后400余例医院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病例的分析,找出影响网络直报工作质量的因素. 结果诊断标准、报告时限和疫源地址是影响网络直报质量的主要因素. 结论加强对医院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的诊断标准、报告时限、以及疫源地址等重要环节的质量管理才能提高疫情报告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群  徐艳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4):4697-4698
[目的]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减少疫情漏报,以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方法]对2004年以来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多种因素导致传染病疫情漏报、迟报现象时有发生,这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医院内感染是十分不利的,整改后漏迟报率由3.9%降至1.1%。[结论]领导重视、常规及强化培训、科学规范的工作方法等一系列措施是降低传染病漏报、迟报的有利措施和关键。  相似文献   

17.
南山区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疫情报告是控制传染病传播的重要一环,为了使本区疫情报告工作质量达到全面、准确、快速、高效的水准,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防病决策提供可靠性高的疫情信息,我站于1996~1998年对辖区8家医院开展了5次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调查。现报告如下。内容与方法 按《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对1996~1998年辖区各医院门诊日志,住院登记簿、化验及放射科登记册进行阅查(对二甲医院如:南山及蛇口医院采取随机抽查方法,一甲及其余医院为普查)。发现法定报告传染病(含丙类)即按统一的调查表摘录相关材料,并与医院防保科传染病登记簿…  相似文献   

18.
随着2004年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运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发生了质的飞跃,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为了更充分利用监测信息资源,在疫情爆发流行早期及时发现并采取快速的应对措施,我区参加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开展的重点传染病监测自动预警系统试点工作。现对2006年8月至2007年9月预警信息系统疫情资料进行分析。以传染病实时报告的信息为依据,以本区历史疫情资料为基础,提高我区传染病疫情监测的预警能力,争取在传染病爆发、流行的早期能够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从而减少传染病疫情对人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医院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完善是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子系统软件。该软件简单实用,又能兼顾“防保科”的日常工作,如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的收录、输入、上报以及各种重要文档的计算机管理,能为控制医院传染病疫情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进一步提高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病疫情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李玉星 《职业与健康》2008,24(20):2170-2171
疫情报告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基础的工作,也是一项复杂的任务。为进一步规范提高医院疫情报告的质量,发挥其作用,给疾病控制中心及相关部门提供可靠的资料。我医院对2000-2007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及防治管理中的经验和不足进行总结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