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由RudolfJaenisch实验室的WilliamRideout等人和麻省理工学院的GeorgeDaley组成的研究小组,结合了克隆、胚胎干细胞和基因治疗三种最新的技术,利用经过基因修饰的干细胞来治疗免疫缺陷性小鼠。该研究小组首先克隆了一种免疫缺陷小鼠,再把一个鼠尾细胞的细胞核插入到一个去核的小卵细胞内,再把这个胚胎培养成胚泡乃至干细胞,最后用标准基因治疗法纠正胚胎干细胞的基因缺陷。紧接着的阶段充满挑战:要把修饰过的干细胞导入动物体内治疗疾病。虽然小鼠的大部分免疫系统已失去免疫功能,但胚胎干细胞仍遭到机体的排斥———显然是因…  相似文献   

2.
建宇  李杨  文竹 《光明中医》2009,24(3):551-551
山东省烟台市2月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宣告:5枚不同来源的治疗性人类体细胞在烟台克隆成功,这一成果已发布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美国(CLONING AND STEM CELLOS)(《克隆和干细胞》)杂志1月27日网络版上。动物克隆专家、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研究员陈大元教授说,这一成果是对解决治疗性人类细胞克隆的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据悉,创造这一奇迹的是山东省干细胞工程研究中心、烟台毓璜顶医院李建远教授率领的科研团队。  相似文献   

3.
《浙江中医杂志》2004,39(4):182-182
美国《科学》杂志 2月 1 1日宣布 ,韩国和美国科学家成功克隆出了人类早期胚胎 ,并从中提取出胚胎干细胞。汉城国立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参与了这项研究。 1 6名健康妇女为这项研究志愿捐献了 2 4 2个卵细胞以及被称为卵丘细胞的体细胞。实验显示 ,利用这种办法获得的胚胎干细胞具有多能性 ,可分化成骨骼细胞、肌肉细胞和未成熟的脑细胞等多种细胞类型。新成果给治疗性克隆的应用“打开了大门”。《科学》杂志总编肯尼迪评论说 ,应该认识到 ,胚胎干细胞技术可能还需几年才能真正投入应用。据介绍 ,治疗性克隆一般是先从需…  相似文献   

4.
何为克隆人国际一般把对人类自身的克隆分为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前者通常指透过对干细胞的研究,复制人类的某些组织或器官;后者是指对整个人的复制,即从被克隆的人身上取得细胞之后,将其植入被去除了遗传基因物质的卵细胞空壳中,通过剌激使新卵细胞分化并形成胚胎,之后将胚胎植入母体里孕育。克隆婴儿具有与遗传物质源相同的生理特性。3名克隆婴儿已经出世?意大利医生塞韦里诺·安蒂诺里2004年5月5日在罗马宣布,3名克隆婴儿已经出生,在回答关于3名妇女怀孕情况时说,“我知道3人进展顺利”,已有3名婴儿借助于“细胞核转移技术”诞生。安…  相似文献   

5.
2月 2 8日 ,湖南医科大学卢光教授告诉记者 :该校人类生殖工程研究室利用人类体细胞 ,成功克隆出治疗性人体胚胎。国家优秀科技期刊《湖南医科大学学报》同时也公布了这一科研成果。这是该室 1 996年培养出全国首例胚胎细胞克隆小鼠后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 ,标志着我国在克隆技术领域获得突破性进展。据卢光教授介绍 ,这项成果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和医疗应用前景 ,为克隆可供临床移植的器官和组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临床移植所需器官、组织紧缺 ,以及成功率不高的困难 ,有望从根本上解决。湖南医大克隆出治疗性人体胚胎…  相似文献   

6.
<正>英国《自然》杂志刊登报道说,美国研究人员用人类卵细胞培养出了胚胎干细胞,这一成果可能引起有关克隆问题的新一轮大争论。将体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植入卵细胞中,将其培育成为  相似文献   

7.
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从现有的人类胚胎干细胞获得了三个克隆细胞。这项突破可能促进糖尿病、帕金森症和脊髓损伤的新疗法和药物的开发。这种细胞克隆利用了一种新的技术,这种技术能非常精确地抽取和培育一个单独的细胞。通过由一个单个细胞获得一个人类干细胞克隆  相似文献   

8.
据美国《时代》周刊网站报导,美国俄勒冈卫生科技大学教授舒赫拉特.米塔利波夫及其同事在《细胞》杂志撰文称,把一个发育完全的胎儿皮肤细胞的遗传信息注入一个卵细胞的细胞核,然後设法促使91细胞分裂。  相似文献   

9.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Steroid Induced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SANFH)是骨科中一种具有高致 残率的慢性破坏性疾病,外泌体是由内吞膜衍生而来的纳米级囊泡,包含脂质、蛋白质、核酸和代谢产物等活性物质,是细胞与 细胞间通讯的主要参与者。外泌体可以将生物活性物质转移至靶细胞,从而引起靶细胞的表型改变,进而调节器官的修复和 再生。本文就不同来源外泌体(富血小板血浆、间充质干细胞及其他干细胞)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 述,以期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提供潜在的以细胞为基础的治疗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美国总统布什近日宣布支持联邦政府有限度地资助胚胎干细胞研究,这一决定代表了美国政府的态度。美国政府支持利用现有的人类胚胎干细胞进行研究,但反对破坏新的胚胎以获取干细胞,并且坚决反对克隆人。目前,布什已经组建了一个由知名科学家、生物医学伦理学家和律师等组成的总统委员会,专门监督干细胞研究、制定管理细节、思考各种生物医学技术将对伦理道德带来的影响。美国政府所属国家健康研究院已初步制定了胚胎干细胞研究指南。美国众议院则末通过了全面禁止克隆,包括禁止胚胎干细胞克隆研究的法案,但这一法案现在看来无望得到布…  相似文献   

11.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以下简称PNH) ,是一种慢性血管内溶血疾患。其病因是造血干细胞基因突变 ,形成具有PNH缺陷的细胞克隆 ,由于细胞膜的获得性缺陷 ,对激活补体异常敏感而形成本病。临床表现为贫血、黄疸 ,并出现与睡眠有关的、间歇发作的血红蛋白尿 ,发病隐匿 ,病程迁延  相似文献   

12.
<正>软骨发育不全是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侏儒症。日本京都大学日前宣布,其研究小组利用该病患者的皮肤细胞制作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后,使用降脂药斯达汀能促进其分化为软骨细胞。这一发现有望开发出治疗软骨发育不全的新方法。ips细胞是体细胞经诱导因子处理后转化而成的干细胞,其功能与胚胎干细胞类似,能发育成多种组织和器官。软骨发育不全是一种难治之症,基因异常导致软骨无法发育,每2~4万新生儿中就有一例患者。由于难以从患者体  相似文献   

13.
《科学养生》2008,(7):59-59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血液科首次将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用于治疗罕见克隆氏病患者获得成功。该病人现已出院。克隆氏病是因为自身免疫系统功能紊乱而发生的病变,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一,且易被诊断为阑尾炎或肠结核。该病人4年前发生大便出血,且随每个月生理期的到来,皮肤就出现溃烂。其后,病人再次出现消化道大出血,皮肤溃烂疮口面积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4.
黄芪诱导表皮干细胞增殖构建组织工程皮肤治疗皮肤缺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黄芪对人表皮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采用表皮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皮肤用于皮肤缺损修复治疗的可能性.方法:利用胶原快速贴附法分离纯化人表皮干细胞,以含黄芪、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液的表皮干细胞培养液进行体外培养,通过β1整合素和角蛋白19免疫组化染色、细胞克隆形成率测定,对培养细胞进行鉴定;并将表皮干细胞与真皮支架材料复合构建组织工程复合皮肤,移植于兔耳全层皮肤缺损创面,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及毛囊的组织学变化.结果:人表皮干细胞表达β1整合素和角蛋白19,呈明显克隆性生长,其克隆形成率明显高于角质细胞对照组;兔耳创面愈合后8周可见新生毛囊形成.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黄芪能诱导表皮干细胞增殖,表皮干细胞可参与创面新生毛囊结构的形成,具有构建组织工程皮肤完整修复皮肤结构和功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发育异常的克隆性疾病,其特点是骨髓造血干细胞呈恶性克隆生长,导致血细胞无效生成和正常造血功能的抑制。其临床表现以贫血为主,常伴有感染和出血,少数病人有肝脾淋巴结肿大。骨髓出现病态造血,原始细胞增多。本病病程长,应用一般抗贫血治疗无效部分患者可转化为急性白血病。我院自1990.2002年6月收住院治疗106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国外两个研究小组发现有两种方法可指导胚胎干细胞生长成大脑细胞。今年出版的《自然-生物技术》报告的这两个新发现为治疗神经性疾病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二氮嗪预处理骨髓源性心肌干细胞(MCSCs)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机制及效果。方法通过单细胞克隆培养技术,从雄性幼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筛选具有心肌特异分化潜能的MCSCs;将雌性大鼠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MCSCs移植组、二氮嗪预处理MCSCs移植组;细胞移植后4周,用M型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恢复情况,心脏组织切片进行Masson染色,利用图像分析检测胶原纤维比率,用原位荧光杂交法标记心肌组织中Y染色体细胞,并检测其cTnT的表达。结果二氮嗪预处理细胞移植组与MCSCs移植组相比,大鼠的心功能指数明显提高,胶原纤维比率明显减小,Y染色体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二氮嗪预处理MCSCs移植治疗心肌梗死,有利于移植细胞在受损心肌内的存活,并促进心功能恢复,其疗效优于单纯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18.
这是本期有关“克隆”专题的最后一篇文章。我们选择了中国的“克隆”权威之一卢光琇作为专访对象。卢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医学遗传学家,人类生殖医学家,也是湖南医科大学的“克隆”课题负责人。作为一名深爱“克隆”,并为“克隆”付出了十多年心血的科学家,卢教授对克隆的评说应该代表着大部分“克隆”专家对“克隆”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plastic Syndrome,MDS)是由于全能干细胞水平上的恶性变所致分化障碍的一组克隆性、异质性造血干细胞病。临床以病态发育的血细胞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异常,外加在多数病例中有原始细胞数不同程度的增多和血细胞减少的存在为主要特征。MDS的造血干细胞显示增殖增强的同时,细胞却保持一定程度的分化。一系或多系血细胞显示病态发育,所有三系S期细胞  相似文献   

20.
骨髓增生发育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简称MDS)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骨髓出现病态性造血,外周血血细胞减少,患者主要表现为贫血,常伴有感染或(和)出血,部分患者最后发展成为急性白血病.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机理与造血干细胞异常克隆,造血干细胞凋亡异常,骨髓微环境改变,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异常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