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侗族、苗族和汉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了解贵州侗、苗、汉族HBV感染者的基因型。方法 比较 12 7株各基因型HBV全序列S基因核苷酸序列 ,用DNA分析软件筛选出 3个限制性内切酶。设计 3条HBVS区引物并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 ,产物经MboⅠ、BstNⅠ或BsmAⅠ酶切 ,分析酶切产物电泳图谱 ,建立区分HBV(A~F)基因型的方法。对贵州 16 6份侗、苗、汉族HBV感染者血清进行基因分型 ,5份PCR产物直接测序验证分型方法的准确、可靠。结果 S基因PCR RFLP分型结果准确 ,5份酶切鉴定结果经测序证实。 16 6份标本中 ,B基因型 138份 (83 13% ) ,C型 2 8份 (16 87% ) ,未发现B、C以外的其他基因型。侗族的 4 8例中 ,4 7例为B型 (97 92 % ) ,1例C型 (2 0 8% ) ,苗族的 5 2例中 ,4 9例为B型(94 2 3% ) ,3例C型 (5 77% ) ;6 6例汉族也以B基因为主 (6 3 6 4 % ,4 2 6 6 ) ,但C型有 2 4例 (36 36 % ) ,与侗、苗族HBV感染者相比 ,差异有显著意义 (χ2 =35 0 5 88,P <0 0 0 5 )。结论 贵州地区HBV基因型由B、C 2型构成 ,且以B基因型为主。汉族患者C型较多 ,而侗、苗族患者中B型是占绝对优势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25-OH-VitD)在中国汉族初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的水平及其与α2干扰素(IFN-α2)、白细胞介素6(IL-6)、IL-10和IL-17A的相关性。方法收集86例初诊SLE患者和73例健康对照组血清。分别采用ELISA检测25-OH-VitD,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检测IFN-α2、IL-6、IL-10和IL-17A水平。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25-OH-VitD与细胞因子、临床表现及C3、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结果 SLE患者血清25-OH-Vit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LE患者血清25-OH-VitD水平与补体C3水平正相关,与IL-17A水平和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负相关;而与IFN-α2、IL-6和IL-10无相关性。结论初诊SLE患者血清25-OH-VitD水平降低,并与IL-17A有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丙肝病毒单片段抗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抗.HCV各区段抗体的反应性及单片段抗体ELISA测定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留取经2种第三代丙肝病毒总抗体ELISA检测试剂A、B检测结果为阳性的血清36份、可疑血清2份、阴性血清40份,用丙肝单片段抗体检测试剂C对其进行检测,并以CHIRON公司第三代免疫印迹丙肝抗体确认试剂D检测结果作为对照.结果 78份血清中,抗HCV-C、NS3、NS4、NS5四区单片段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4.87%、47.44%、30.77%、28.21%;单片段抗体检测试剂C的阳性率为43.59%,与第三代总抗体检测试剂A、B的阳性率(分别为48.72%和46.15%)无显著差异;试剂A、B检出的阳性血清36份中,根据试剂C的核心区、NS3、NS4及NS5区单片段抗体检测结果综合判断确定阳性结果34份,不确定结果2份,阳性符合率为94.44%;2份可疑血清根据单片段抗体检测结果综合判断均为不确定结果;40份阴性血清中,单片段抗体检测检出阴性结果40份,阴性符合率为100%.试剂C对所有78份血清检测结果为阳性34份,不确定4份,阴性40份;而确认试剂D检测结果为阳性34份,不确定3份,阴性41份.结论 NS3区和c区为抗-HCV ELISA检测中的主要血清学标志;单片段检测试剂C与第三代总抗体检测试剂A、B之间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结果符合良好,且与国际上公认的CHIRON第三代免疫印迹丙肝抗体确认试剂检测结果高度一致.单片段抗体检测在临床判断病情、病毒复制情况及预后方面较总抗体检测能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汉族人群和壮族人群中与耳聋相关的GJB2、GJB3、SLC26A4和线粒体12S r RNA的基因型分布频率。方法选择无亲缘关系的汉族个体和壮族个体进行样本采集。共采集汉族个体1051例,采集壮族个体1037例。采用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检测范围包括GJB2:c.35del G,c.167del T,c.176-191del16bp,c.235del C,c.299-300del AT;GJB3:c.538CT,c.547GA;mt DNA:m.961,m.1494CT,m.1555AG,m.7444GA,m.7445AG;SLC26A4:c.2162 CT,c.2168AG,c.919-2AG,c.1226 GA,c.1229 CT,c.1174 AT,c.1707+5 GA,c.1975 GC,c.2027 TA。结果共检出55个阳性样本,7种突变类型,汉族人群阳性检出率为2.85%,壮族人群阳性检出率为2.41%,其中GJB3的c.538CT和mt DNA的m.1494CT在所检测的壮族人群中未检出。讨论所检测的汉族人群和壮族人群在所测基因座的基因型分布频率并无显著性差异,由此可判断广西钦州市内汉族人群和壮族人群在所测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并无显著性差异,民族间融合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47phox基因第10外显子C923T(Ala308Val)多态性与湖南地区汉族人群脑卒中的关联及其对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技术和DNA直接测序法检测湖南地区汉族220例脑卒中患者、20个脑卒中家系成员和100名健康对照者的p47phox基因第10外显子C923T(Ala308Val)多态性;酶法测定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免疫比浊法测定apoA-Ⅰ及apoB100;ELISA法测定血清脂蛋白α水平。结果湖南省汉族人p47phox基因第10外显子C923T(Ala308Val)多态存在CC、CT、TT3种基因型,脑卒中组及其各亚型组C923T(Ala308Val)多态基因频率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不同基因型对血脂、脂蛋白水平的影响,发现脑梗死组和对照组CT基因型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均明显高于CC基因型(P<0.05)。结论湖南省汉族人群p47phox基因C923T(Ala308Val)多态性可能与脑卒中的易患性无关联,可能与脑梗死患者血脂代谢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乙肝患者HBV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从2000余份血清中筛选出HBsAg阳性血清200份.利用巢式PCR法扩增血清中HBV DNA S基因进行测序并分型;统计分析基因型分布及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 新疆HBV有B、C、D三个基因型,其中B基因型10例(7.8%),C基因型58例(45.7%),D基因型59例(46.5%).C基因型中汉族51例(87.9%),D型中汉族27例(45.7%),维吾尔族24例(40.7%).结论 新疆地区HBV基因型以C、D型为主,少量为B型.C型以汉族为主,D型中汉族和维吾尔族占多数.C型与更严重的疾病及转归有关.  相似文献   

7.
分别收集广东省汉族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维吾尔族一般人群血标本,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以多聚酶链反应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应用荧光探针杂交可视技术检测其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基因54位密码点突变(GGC54GAC)。从138份汉族样本中检出GGC54GAC突变型纯合子4例,占2.9%,杂合子30例,占21.74%;120份维吾尔族标本中,检出突变型纯合子3例,占2.5%,杂合子34例,占28.33%。因此,汉族和维吾尔族人群MBL基因GGC54GAC突变的频率分别为0.138和0.167,两民族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1 材料和方法随机选用兰州地区4~10月龄汉族外形正常无先天畸形胎儿尸体202(男102例;女100例)在产后24小时内进行全身及脏器测量的基础上,摘出眼球403只(1只因损坏未测),立即用天平测量眼球重量,然后经10%福尔马林液固定3个月由专人  相似文献   

9.
卢亮  吕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33):6194-6198
背景:目前开展HLA-DQB1基因与鼻咽癌疾病相关性研究一方面受昂贵的进口试剂所制约,另一方面单纯做HLA-DQB1第2外测序分型,模棱两可,结果较少。 目的:采用HLA-DQB1基因第2至第3外显子双向测序分型检测技术方法。 方法:纳入286份中国汉族健康人群血液样本,46例鼻咽癌患者样本,使用Gentra DNA提取试剂制备基因组DNA,取100份健康人群样本作为平行对照组进行基因分型,选择及自行设计HLA-DQB1基因第2至3外显子扩增引物及测序引物,探索最适合PCR扩增及测序反应条件。采用商品化HLA-DQB1基因单向测序分型试剂盒作对照。 背景:目前开展HLA-DQB1基因与鼻咽癌疾病相关性研究一方面受昂贵的进口试剂所制约,另一方面单纯做HLA-DQB1第2外测序分型,模棱两可,结果较少。 目的:采用HLA-DQB1基因第2至第3外显子双向测序分型检测技术方法。 方法:纳入286份中国汉族健康人群血液样本,46例鼻咽癌患者样本,使用Gentra DNA提取试剂制备基因组DNA,取100份健康人群样本作为平行对照组进行基因分型,选择及自行设计HLA-DQB1基因第2至3外显子扩增引物及测序引物,探索最适合PCR扩增及测序反应条件。采用商品化HLA-DQB1基因单向测序分型试剂盒作对照。 结果与结论:100份平行对照组样本与HLA-SBT测序分型结果一致。286例健康个体中共检出13种等位基因,27例样本的等位基因为纯合子。鼻咽癌人群共检出DQB1等位基因11种,5例样本的等位基因为纯合子。鼻咽癌患者DQB1*02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但所有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 < 3.84,P > 0.05)。未发现HLA-DQB1基因与鼻咽癌有相关性。说明采用的中国汉族人群HLA-DQB1基因测序分型方法具有操作方便、结果稳定和低成本消耗等优势。100份平行对照组样本与HLA-SBT测序分型结果一致。286例健康个体中共检出13种等位基因,27例样本的等位基因为纯合子。鼻咽癌人群共检出DQB1等位基因11种,5例样本的等位基因为纯合子。鼻咽癌患者DQB1*02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但所有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 < 3.84,P > 0.05)。未发现HLA-DQB1基因与鼻咽癌有相关性。说明采用的中国汉族人群HLA-DQB1基因测序分型方法具有操作方便、结果稳定和低成本消耗等优势。  相似文献   

10.
载脂蛋白参与血中脂质的转运和重分配,对血中各种脂质的代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目前,已知有多种载脂蛋白(apo-AⅠ、AⅡ、AIv.B_(100)、B_(48)、C.E等)。人体低密度脂蛋白(LDL)几乎是唯一的蛋白决定簇-apoB_(100),为组织细胞特异LDL受体所识别,使细胞摄取LDL颗粒,降低血浆LDL浓度,因而与高脂血症及动脉硬化的发病机制有着明显的关系。但a poB_(100)的结构尚不清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113例份瑶族人群MHC第Ⅱ组(MHC-Ⅲ)及乙二酸酶Ⅰ的遗传多态现象进行了检测,发现它们的基因频率分别为:C2·C:0.9336,C2·B:0.0664;Bf·S:0.9071,Bf·F:0.0929;C4A·4:0.0253,3:0.6061,2:0.2121,1:0.0152,Q0:0.1414;C4B·3:0.0051,2:0.0657,1:7071,92:0.0455,95:0.0253,96:0.0253,12:0.0051,Q0:0.1212,GLO~1:0.1161,GLO~2:0.8839。并与汉族人群的结果分别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探讨干化学法测定胆红素组份的参考范围。对100例正常儿童和20例正常成人干化学法胆红素各组份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干化学法所测胆红素组份各项结果均无年龄和性别的差异,参考范围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DNA序列分析 ,确定福建省HIV 1流行毒株的亚型。方法 从福建省HIV 1抗体阳性者中选择 9例经性接触感染HIV 1者 ,采集其全血分离周围血淋巴细胞 (PBMCs)提取DNA作为PCR扩增的模板 ,设计合成 3对套式引物扩增HIV 1前病毒DNA的C2~V3区用于测序。所测序列与HIV 1中的 6个亚型的 10个国际标准或参考序列进行比较 ,确定被检标本的型别。结果使用PCR技术对 9份福建HIV 1阳性感染者PBMC样品进行扩增 ,获得HIV 1膜蛋白 (env)基因的核酸片段 ,并对其约 2 47bp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分析、比较 ,证实 9份样品中 7份为E亚型 ,其余 2份分别为B和C亚型毒株。E亚型各株间序列存在一定差异 ,组内基因离散率为 6 2 8± 2 40。结论 福建省目前HIV 1的流行株主要为E亚型 ,流行株的来源较为复杂 ,株间序列差异不仅与感染时间有关 ,也和感染地点不同等因素有关 ,这些特点不同于我国其他一些省份发现的经血传播的HIV 1B或C亚型 ,其流行时间不长 ,株间序列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4.
探讨干化学法测定胆红素组份的参考范围.对100例正常儿童和20例正常成人干化学法胆红素各组份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干化学法所测胆红素组份各项结果均无年龄和性别的差异,参考范围一致.  相似文献   

15.
结核杆菌主要蛋白抗原对小鼠淋巴结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核杆菌主要蛋白抗原(Major Protein Antigens of M.tuberculosis,MPTs)是结核杆菌培养上清经过柱、电泳、层析等一系列分离纯化所得的一组蛋白,包括MPT32、45、51、59、64等十几种蛋白质。我们观察了MPT蛋白对小鼠淋巴结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探讨MPT蛋白在结核杆菌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经加热杀死的结核杆菌H37RV(ATCC 27294)标准株(日本国立卫生研究所)用佛氏佐剂配成乳剂,尾根部皮下注射BALB/c和C57BL/6小鼠(日本东大医研所)200μg/只。免疫7天后,无菌取大腿根部淋巴结,研碎过滤,制成细胞悬液,与MTP或PPD(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院)共同孵育,测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实验按常规~3H-TdR掺入法进行,以液闪仪测cpm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M3,GSTM3)基因-63A/C多态性在中国北方汉族中的分布及其与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关联。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汉族234例EH患者及328名正常人GSTM3基因-63A/C位点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随机选择部分基因型样品进行DNA测序验证。结果GSTM3基因-63A/C位点基因型分布在EH和对照组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EH组CC基因型频率(6%)显著高于对照组(1.8%)(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C基因型是EH发生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OR=3.447,95%CI:1.19~7.63;P=0.04)。结论GSTM3基因-63A/C多态性与EH相关,C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北方汉族人群EH的易感性标志。  相似文献   

17.
有关高海拔地区IL 6和TNF α测定的报道较少。对部分高海拔地区正常人及低海拔地区正常人血清IL 6和TNF α的含量进行比较和分析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①低海拔组 :选择海拔为 10m的潮州地区某高校的正常汉族健康者 4 8例 (男 2 5例 ,女 2 3例 ) ,年龄在2 8~ 4 5岁间 ;②高海拔组 :选择海拔高度为 2 2 6 0m的西宁地区的汉族健康机关干部 5 0例 (男 31例 ,女 19例 ) ,年龄在 2 5~ 4 5岁间。1 2 方法 两组受试者均抽空腹晨血 3ml,分离血清后- 2 0℃冰箱保存待测。IL 6、TNF α的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 ,试剂盒由天津…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C区基因的一级结构及其变异特点。探讨前C区1896位基因突变与血清标志物,肝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收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388份,进行前C/C区基因测序,HBV标志物、HBV-DNA、ALT、AST测定。结果:HBVA1896突变毒株158例,A1899突变毒株57例。C区变异大部分集中在第5、27、60位氨基酸的序列中。结论:A1896突变与HBeAg分泌障碍有关。A1896突变可加重肝脏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固相酶联免疫测定(ELISA)法检测NS1抗原在登革病毒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登革病毒感染早期患者血清171份,非登革病毒感染发热患者血清11份,正常人血清10份,采用ELISA法检测全部192份血清的登革病毒NS1抗原和IgM抗体;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T-PCR-RFLP)技术对发病5 d内的125份血清进行扩增和鉴定分型;并采用C6/36细胞微量培养法对发病第1、2天的41份血清进行登革病毒分离培养。结果登革病毒感染患者发病2 d内、3~5 d以及6~10 d血清NS1抗原的检出率分别是92.7%(38/41)、83.3%(70/84)、10.9%(5/46);IgM抗体的检出率分别是2.4%(1/41)、51.2%(43/84)、97.8%(45/46);非登革病毒感染的发热患者及正常人血清中,有1例疟疾患者血清登革病毒IgM抗体呈阳性,NS1抗原无一例阳性。RT-PCR在登革病毒感染患者发病第1、2天和3~5天的检出率分别是85.4%(35/41)、83.3%(70/84);登革病毒感染患者发病第1、2天血清的病毒分离培养阳性率分别是80.0%(16/20)、38.1%(8/21),总分离率58.5%(24/41);RT-PCR-RFLP分型鉴定技术及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均证实2006年广州流行株为登革Ⅰ型病毒。结论ELISA法检测登革病毒NS1抗原操作技术成熟,且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的特点,对登革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和疫情的早期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适合于基层医疗机构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背景:G蛋白β3亚单位825C/T基因多态性与朝鲜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是否存在关系尚无报道。 目的:研究牡丹江地区朝鲜族、汉族高血压患者C825T基因的多态性。 方法:纳入2008-09/2010-08在牡丹江市朝鲜民族医院内科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24例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同时期的门诊体检的健康者196例作为对照。用PCR-RFLP检测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C825T多态性,观察TT,CT,CC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 结果与结论:PCR-RFLP检测结果显示牡丹江地区朝鲜族高血压患者与朝鲜族健康人TT,CT,CC基因型频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T,C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而牡丹江地区汉族人群中TT,CT,CC基因型分布在高血压人群和正常人群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而T,C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朝鲜族高血压组等位基因C的比例较高,而汉族高血压组等位基因T的比例较高,存在民族异质性。提示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C825T多态性与牡丹江地区朝鲜族高血压无关联,但其是牡丹江地区汉族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