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许多脊柱内固定新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治疗出现了长足进步〔1、2〕。但是,种类繁多的脊柱内固定器械给胸腰椎骨折脱位治疗方法的选择又带来了新的问题。经过十余年的临床实践,现在已有条件对这些脊柱内固定技术进行回顾性的临床分析。对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脊柱内固定技术进行了比较,以探讨对胸腰椎骨折脱位治疗方法作出适当选择的依据。1 临床资料  1985~1998年间,胸腰椎骨折脱位采用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资料完整者116例,男87例,女29例。平均年龄28.9(11~76)岁。累及T1-101…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新型脊柱固定器械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结果。方法:用本法治疗10例胸椎和22例腰椎的爆裂性骨折。结果:经临床观察和随访,疗效满意,伴有神经症状的28例中24例中获得改善。16例完全恢复,结论:根据临床需要,该器械可行压缩、撑开、成角和中立位固定。作者强调脊柱损伤只要有手术指征,手术时机甚为重要,早期或立即手术有利于脊柱骨折和椎管前方骨块的复位,早期复位也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3例.手术前后用X线平片测量骨折椎体复位情况,椎体前、后缘高度由术前40%、60%恢复到术后的70%、90%;Cobb角由术前平均18.5°矫正到术后平均8°.  相似文献   

4.
胸腰椎脊柱损伤的分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胸腰椎脊柱损伤进行分类。按病程分为急性期、早期及陈旧性损伤;按损伤部位分为胸椎、腰椎及胸腰椎损伤;按稳定度分为稳定与不稳定损伤;按生物力学和损伤机制分为屈曲压缩骨折、爆裂骨折、安全带型及骨折脱位型损伤。特殊的脊柱损伤包括多节段脊柱骨折、脊柱复合伤和伴发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根据不同损伤类型提出不同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5.
总结9例运用固定伤椎协助复位技术治疗合并前、后纵韧带断裂及椎间盘破裂的严重胸腰椎脊柱骨折脱位的疗效.术后伤椎高度复位达80%~100%,脱位均完全纠正,认为该方法可用于严重胸腰椎脊柱骨折脱位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几十年里,交通事故、坠落等导致脊柱损伤的大量增加,对其损伤机制的研究成为临床医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临床上对脊柱损伤的认识最初来自对脊柱形态学的研究。50年代初,Nicoll首先将胸腰椎损伤分为稳定型与非稳定型,并对此进行了阐述[1]。1963年Hokdsworth[2]修改并补充了Nicoll的损伤分类,根据对X片的观察,提出了暴力类型与脊柱骨折的关系。将暴力分为屈曲、屈曲旋转、伸展及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植骨并前路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时间选择.方法:对78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分两组给予不同时间抗痨治疗后,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植骨并前路内固定治疗.结果:一组40例脊柱结核患者抗痨6 w后手术者,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39例治愈,无复发,植骨全部骨性融合,治疗优良率达97.5%;另一组38例患者抗痨3 w左右给予手术治疗,结果30例治愈,治愈率78.9%.结论:在抗痨时间足够的基础上,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自体植骨并前路内固定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周贤飞 《西南军医》2006,8(2):34-35
目的 探讨胸腰椎结核的最佳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22例胸腰椎结核病人采用Ⅰ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0例甲级愈合,临床症状消失,2例术后3周出现窦道形成,5~8月后愈合。结论 Ⅰ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前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胸腰椎肌折体位复位与器械复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对2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体位复位与器械复位效果进行临床比较研究。方法;患者全麻后行过伸储卧复位并摄片(术中片)然后再行吕械复位固定并摄片。对“术中片”。“术后片”及入院诊断时的“术前片”病椎椎前高和病椎上下椎间隙前高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1)椎间高恢复在体位复位和器械复位时基本一致;(2)椎间隙前高度在器械复位后可恢复更高;93)部分病椎压缩超过2/3时,两种复位效果均不佳:(4)下腰椎骨折  相似文献   

10.
胡湘林  李利  王云兵 《人民军医》2002,45(9):516-517
脊柱骨折脱位 ,特别是胸腰段及腰椎骨折脱位是外伤性截瘫最常见的原因 ,既往使用的固定方法不够理想。近 3年来 ,我们采用改良的椎弓根螺钉系统 ,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合并截瘫 2 8例 ,疗效较好。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2 6例 ,女 2例 ,年龄 17~ 5 0岁 ,平均 2 7 6岁。坠落伤 7例 ,交通事故伤 10例 ,塌方砸伤 11例。压缩型 9例 (32 14 % ) ,爆裂型 9例(32 14 % ) ,骨折脱位型 10例 (35 72 % )。损伤节段 :T12 ~L117例 ,L2 4例 ,L35例 ,L4 1例 ,L51例。病变平面以下运动及感觉全部消失 11例 ,病变平面以下运动丧失但有部分感…  相似文献   

11.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AF系统)目前已广泛用于脊柱外科。我院2001年1月-2005年6月应用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26例,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胸腰椎骨折是脊柱损伤中最常见的类型 ,治疗的方法很多。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一种完全符合生物力学要求、适用于所有类型骨折的内固定器。我院自1994年 1月至 2 0 0 1年 11月应用后路Luque棒及椎弓根钉系统 (Steffee钉板系统、RF、Tenor钉棒系统 )和侧前方 (Z -plate)等五种不同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 2 0 3例 ,经过 5个月~ 6年 (平均 3 .4年 )的随访 ,疗效较好。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  2 0 3例中 ,男 15 0例 ,女 5 3例 ;年龄 2 0~ 5 3岁 ,平均 3 1.2岁。致伤原因 :交通伤 82例 ,高处坠落伤 70例 ,砸伤 5 1…  相似文献   

13.
应用AF钉系统对42例胸腰椎骨折进行复位内固定.平均随访14个月,骨折愈合,脊椎基本恢复正常,无断钉及内固定松动、椎弓根钉断裂现象;术后神经功能提高40例,2例无改善,无医源性损伤.使用该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疗效显著、固定确切.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轿车已在大中城市家庭化,随之而来的是交通伤急剧增多,胸腰椎脊柱脊髓创伤已成为骨科的常见损伤。虽然近年来救治水平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救治,使患者的脊髓功能得到最大的保留或恢复,仍是脊柱外科医师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性总结研究采用经前路一期病灶清除、钛笼植骨结合内固定方法治疗脊柱胸腰段结核的效果。方法 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21例,术前经标准抗结核方案治疗后,采用经前路一期病灶清除、钛网植骨结合内固定的术式治疗,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营养支持、适当功能锻炼。定期随访观察患者术后各项指标(神经症状、并发症)的恢复情况等。结果 经过平均19个月随访,21例患者脊柱结核均被治愈,无全身及局部复发,且术后疼痛消失,畸形明显纠正,内固定物无松动,植骨融合好,神经症状明显缓解,未见明显手术并发症。结论 经前路一期病灶清除钛笼植骨结合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段结核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胸腰椎骨折脱位比较常见,可伴有严重椎体压缩和(或)爆裂、椎管变形,导致不同程度神经损伤。传统治疗方法主要行后路短节段跨伤椎4枚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或后路跨伤椎长节段8枚椎弓根钉固定,但前者  相似文献   

18.
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椎弓根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不稳定骨折具有三维空间复位和短节段固定等优点,近年来在国内外已广泛开展。AF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力学合理、固定牢固,尤其在恢复脊柱生理前凸方面有独到之处。笔者自2003年4月以来采用AF系统治疗32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后路椎弓根固定加椎间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同定联合椎间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 方法对6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减压国产通用型脊柱固定系统(general spine system, GSS)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手术,比较术前、术后相邻椎体上下终板成角(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椎管骨性占位率等指标,了解术后骨折复位情况以及随访期间内固定有无失败和复位丢,大情况. 结果通过手术减压复位,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椎管骨性占位率均明显改善.术后随访测量与术后相比无明显变化,无一例发生内固定失败. 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联合椎间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以有效防止内固定失败、复位丢失和后凸畸形,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骨质疏松不稳定性胸腰椎损伤的即刻稳定性和反复载荷后的稳定性。 方法  6具新鲜老年女性骨质疏松脊柱标本 (T1 0 ~L5) ,制备L1 椎体节段不稳定性损伤模型后 ,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 ,进行左 /右侧弯、左 /右旋转和前屈 /后伸 6个运动方向的稳定性测试 ,并在MTS 85 8型材料试验机上进行屈 /伸疲劳试验。比较完整脊柱标本 (a)、损伤模型钢板固定未强化疲劳前 (b)、钢板固定未强化疲劳后 (c)、钢板固定强化后疲劳前 (d)、钢板固定强化后疲劳后 (e) 5种状态下脊柱的稳定性变化。 结果 在b、d、e三种状态下 ,6个运动方向脊柱的稳定性差异不明显 (P >0 .0 5 ) ,但均强于a、c状态 (P <0 .0 1)。 2 0颗螺钉未强化疲劳后有 19颗出现松动 ,而强化螺钉疲劳后未见螺钉松动。 结论 PMMA强化骨质疏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能明显增强脊柱的稳定性和抗疲劳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