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自1985年报告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流行经历了三个阶段,目前已从散发期(1985—1988年)、局部流行期(1989—1994年)进人广泛流行期(1995年以后至今)。杭州市是国内首批检出HIV病毒感染者的地区之一,近年来杭州市的艾滋病疫情非常严峻,2004年共检出HIV/AIDS85例,占历年报告的30.8%,其中10例是AIDS患者。现对2004年HIV/AIDS的感染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李忠萍 《预防医学论坛》2007,13(12):1127-1128
[目的]了解赣州市章贡区HIV/AIDS流行情况,为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赣州市章贡区2002~2005年HIV/AIDS疫情报告的个案调查资料。[结果]2002~2005年报告HIV感染者6例、AIDS患者2例。6例HIV感染者男性5例。女性1例;2例AIDS患者男性1例。女性1例。以性传播为主,年龄分布以20~39岁中青年为主,占总数的87.50%。[结论]章贡区HIV的传播方式主要是性传播和吸毒传播。HIV/AIDS报告病例数主要是待业、外出务工以及商业服务人员,男性多于女性。要遏制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必须建立健全艾滋病防控体系,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3.
杭州市1997-2003年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杭州市1997-2003年HIV/AIDS(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流行情况,了解艾滋病流行特征与趋势.为制定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杭州市1997年来的HIV/AIDS的流行病学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1997-2003年共检出182例HIV/AIDS患者.其中AIDS 11例。检出的182例中,男性占86.26%,20~39岁的青壮年占75.82%:经静脉注射感染的占74.18%.性接触感染的占8,79%,但到2003年性接触传播在上升,静脉注射感染在明显下降,以流动人口为主,但2003年本地或常住户口者大幅上升,与历年平均水平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6.48,P〈0.05):2003年是报告数最多的一年.占29.67%。结论 杭州市HIV/AIDS疫情已进入快速增长期,疫情有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目前是该市低成本控制艾滋病流行的有利时机.广泛、全面、持续的宣传教育及推广安全套、清洁针具交换及美沙酮替代疗法是控制该市艾滋病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流动人口与HIV/AIDS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从80年代第1例AIDS病人在美国发现以来,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在全球迅速蔓延。据UNAIDS2002年12月报告,全球共有AIDS病人和HIV感染者4200万人,其中2002年新感染者达500万人,AIDS病人死亡的有310万人。我国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估计也高达100万人。专家估计,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到2005年,HIV感染者将高达500万人。本文根据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和HIV/AIDS流行特征,提出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茂名市HIV/AIDS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HIV感染者以来,感染例数逐年上升,截至2002年底,全国已累计报告HIV感染者40 560例[1].HIV/AIDS流行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6.
2002-2007年深圳市公明地区艾滋病感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公明地区2002-2007年HIV的流行特征,分析其传染来源和流行趋势,为制订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2-2007年公明地区艾滋病监测资料及个案流行病学资料分析。结果2002~2007年共发现120例HIV/AIDS病例,男性97例,女性23例;感染主要通过静脉吸毒(51.67%)和性接触(29.17%)途径;120例HIV/AIDS病例中外来流动人员占85.83%(103/120)。结论2005年以后HIV/AIDS在公明地区的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预计今后HIV感染者将大幅度增长,需加大防制力度,防止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7.
1991年,沈阳市首次发现第一例感染者以来,到2005年底为止共发现HIV/AIDS162例,其中病人29例,死亡13例。本文对沈阳市1991~2005年HIV/AIDS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HIV/AIDS在1985年传人我国,至2007年10月31日止,中国内地累计报告HIV感染者为223501例,艾滋病病例为62838例,艾滋病死亡为22205例^[1]。全国估计有70万艾滋病感染者,患者8.5万人。艾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传染病,目前仍元有效治疗的药物和预防的疫苗。艾滋病的传播主要与个人行为观念、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黄岩区自以2000年发现首例男性AIDS病例后,对其配偶进行HIV抗体检测,发现了第1例女性感染者以来,截止2007年6月监测发现女性HIV/AIDS感染者13例。为了解女性艾滋病流行特点,掌握其流行规律,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13例女性HIV/AIDS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周平 《健康天地》2010,4(8):9-9,14
目的分析柳州市HIV/AIDS患者合并TB发病情况,探讨HIV/AIDS患者的CD4细胞水平与TB的发病关系。方法对180例HIV/AIDS患者的CD4细胞水平与TB的发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180例HIV/AIDS患者中,合并TB34例,TB发病率为18.9%。(参CD4细胞越低,TB发病率越高:180例HIV/AIDS病人中,CD4细胞≤50/mm3组TB患者8例,TB发病率为25%;CD4细胞51—200/mm3组TB患者14例,TB发病率为23%;CD4细胞201—350/mm3组TB患者7例,TB发病率为15.9%;CD4〉350个/mm3组TB患者5例,TB发病率为11.6%。结论HIV/AIDS患者的CD4细胞水平与TB的发病有密切关系,应加强对HIV/AIDS患者的结核病检查工作,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结核病。  相似文献   

11.
连云港市HIV/AIDS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永林  王炳留 《职业与健康》2009,25(20):2193-2194
目的通过对连云港市1996--2008年艾滋病疫情流行情况分析,为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病例确证采用Westem Blot方法,对每例确证的HIV/AIDS个案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所得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1996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截止2008年底,全市共报告HIV/AIDS 71例,其中AIDS患者17例,死亡11例,分布在全市8个县(区);感染者中20~39岁的青壮年占74.65%;异性传播占50.70%。2007--2008年两年报告HIV/AIDS49例,占69.01%。结论连云港市近两年HIV/AIDS报告病例数上升较快,病例以性传播为主,青壮年比重较大,应该进一步加大艾滋病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钟山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艾滋病患者(AIDS)流行病学特征与相关因素,为制定艾滋病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997~2012年钟山县报告的HIV/AIDS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钟山县1997~2012年共报告HIV/AIDS病例982例,其中HIV感染者551例,AIDS患者431例,死亡386例。年龄以20—49岁为主,占总病例数的66.09%(649/982);男女性别比为2.7:1(715/267);传播途径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占77.90%(765/982),其次为注射毒品传播,占17.82%(175/982)。结论钟山县艾滋病流行呈明显上升趋势,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病人的心理疏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很多发达国家.如西班牙、法国、美国、英国都存在对AIDS和感染HIV人的歧视问题。我国也不例外。从1985年6月我国报告第一例艾滋病到2002年12月底.我国HIV感染者估计已经超过100万,其中艾滋病病人约8万。发达国家50%的病例通常在确诊AIDS后18个月内死亡,我国情况也不容乐观。仅2004年1月到10月底我科共收治HIV阳性及AIDS病人9例.5男4女.年龄在31岁-46岁,其中AIDS病人5例,死亡4例(3女1男),最短的病程从确诊到死亡只有两个月.另外1例自动出院.其它4例为HIV阳性患者(3男1女),病人以机会性感染住院.症状好转后出院。以下介绍心理疏导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艾滋病职业性感染及医源性感染的预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锡敏  王金榜 《现代预防医学》1999,26(2):222-222,225
艾滋病(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的疾病。自1981年在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至1996年6月,各国向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的AIDS病人共1393649例[1]。WHO全球AIDS规划主任Mann博士1991年3月在东京宣布:到本世纪末全世界HIV病毒携带者将多达4000万人[2]。我国也不例外,自1985年5月AIDS转入我国至1995年6月发现HIV病毒感染者已近1600例[1]。其中117例发展为AIDS病人,82例已经死亡。一份来自伦敦的报告指出[3]:自1988年以来HIV感染在所有国家都逐渐增加,确认由AIDS病人传染使医护人员感染HIV的人数…  相似文献   

15.
福州市艾滋病监测结果及流行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总结福州市1992~2002年艾滋病监测结果,对1987~2002年16年福州市报告的HIV/AIDS的人口学特征和感染途径等方面进行分析,对今后防制工作提出新的看法。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初筛,蛋白印迹法确认,阳性者逐一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1992~2002年从29177份重点人群的血清中检出HIV感染者4例,1987~2002年省市属医疗卫生机构发现报告187例,总计191例。62.3%的感染者经性途径感染。HIV/AIDS检出人群以回国人员、临床可疑和涉外婚检为主。结论 我市艾滋病流行目前已发展至广泛流行期,疫情上升趋势明显,三种传播途径均已存在,但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建议继续监测,对公众进行健康教育,在特殊人群中推广避孕套的使用,同时加强婚前体检和外来人口管理工作,遏制艾滋病不断上升的势头。  相似文献   

16.
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动态和预防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导致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慢性传染病,肆虐全球。在我国,HIV/AIDS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政府对此极为重视[1]。本文就我国近几年来有关艾滋病的流行动态和预防控制策略文献综述如下。1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动态自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艾滋病在我国的传播呈快速增长的趋势,2001年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较2000年增长了58%,2002年较2001年累计增长了32%。至2002年底全国累计报告HIV感染者40 560例,其中艾滋病病人2 639例,死亡1 047例。至2003年底全国累积报告HIV感染者62195例,AIDS病例8 742例,死亡2 359例。据专家估计,目前我国现存活的HIV感染者约84万,AIDS患者约8万[1,2]。据专家预测:如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到2010年,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将超过1 000万人。而且有发病逐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2]。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5~1988)散发期为外国人或海外华人病例及应用进口血制品而被感染者。主要分布于沿海大城市。第二阶段(1989~1994)局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HIV感染者配偶HIV的感染情况,为防治艾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隆阳区自1990—2009年9月并在随访状态下已婚HIV/AIDS患者基本信息,统计分析HIV感染者配偶情况。结果:在统计分析的196例HIV/AIDS患者中,配偶检测HIV抗体阳性102例,HIV抗体阳性率为52.04%(102/196);其中男性HIV/AIDS患者其配偶HIV抗体阳性率为44.74%(51/114),女性HIV/AIDS患者其配偶HIV抗体阳性率为62.20%(51/82);男女HIV/AIDS患者其配偶HIV抗体阳性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2,P〈0.05)。结论:对HIV/AIDS患者的配偶告知并进行HIV抗体检测,采取保护性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舟山市于1997年自从归国劳务渔民中首例检出HIV感染者以来,截止2004年12月底,共发现检出HIV/AIDS47例。其中9例在发病中,5例已死亡。现有HIV/AIDS感染者42例,为了解舟山市HIV/AIDS流行特征,探索适合本市海岛地区艾滋病的控制对策,更好地做好HIV/AIDS防治工作,现将有关疫情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医院内HIV/AIDS管理与职业防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加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医院感染管理,增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意识,防止HIV在医院范围内的传播。方法建立了HIV/AIDS监测报告管理制度,积极开展AIDS知识培训,认真做好医院内HIV初筛检测;严格医疗器械消毒灭菌与医疗废物管理,规范医疗护理操作程序和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结果医护人员对HIV/AIDS的防范意识明显增强,能及早发现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和消毒隔离措施,HIV/AIDS患者平均确诊天数较以往明显缩短。结论加强医院内HIV/AIDS管理与监控,重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安全教育,可有效地防止AIDS在医院内传播和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2001~2002年HIV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8,自引:9,他引:9  
目的 分析广东省各监测人群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的感染状况及相关行为情况,掌握广东省HIV/AIDS的流行趋势。方法 分析广东省2001~2002年的HIV/AIDS常规、哨点、行为监测资料。结果 2001年和2002年广东省分别报告HIV/A/DS1174和1072例,感染者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2002年感染者中静脉吸毒占92.21%,性途径占6.53%;感染者中男性占86.11%,女性占13.89%,与2001年相比,女性感染者的比例增加。2002年哨点监测显示,吸毒人群中HIV阳性率为3.03%,暗娼阳性率为1.22%,在孕产妇和一般人群中开始检出HIV阳性者;静脉吸毒者中共用针具率为50.83%,安全套使用率为10.54%;暗娼中25.28%的人曾吸毒,安全套使用率仅为30,92%。结论 广东省静脉注射者中共用注射器情况仍然严重.性乱人群中安全套的使用率仍然偏低,HIV/AIDS开始向一般人群扩散,控制艾滋病流行的关键是减少和消除高危人群中HIV流行潜在的危险因素,提高一般人群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