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州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高血压流行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徐州地区20~75岁常住人口17500人,采用统一调查表进行一般情况、高血压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结果徐州市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0.87%,标化患病率为16.97%;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P〈0.01)。城市、农村患病率分别为28.77%和17.22%,城市高于农村(P〈0.01)。男女性别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年龄、经济收入、家族史、饮酒、BMI、腹型肥胖、婚姻与高血压发病有关,其中年龄、家族史、饮酒、超重、肥胖、腹型肥胖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良好的婚姻状况是高血压保护性因素。结论徐州2008年高血压患病率高于2000年徐州同年龄人群。需积极调动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将重心前移,对有高血压家族史、超重肥胖、分居、丧偶、饮酒人群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重庆市某公职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方法对该人群2003、2008和2012年共9296人份体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4731人,女4565人,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段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及体质量和性别对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的影响。结果男、女人群高尿酸血症总患病率为16.6%、15.4%,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65岁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男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35岁和35~49岁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比较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于65岁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比较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此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随体质量指数升高而上升,肥胖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于超重人群;且超重和肥胖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也高于体质消瘦和体质正常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公职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超重、肥胖及女性年龄是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深圳市中高层职业人群腰臀比值、体质量指数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于2004-09/2005—08选择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特诊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深圳市企事业单位中高层职业人群1515例,分别进行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血脂、血糖等检测.并按腰臀比值、体质量指数进行分层分析其与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等代谢综合征组成成分的相关性。将观察对象按腰臀比值分为向心性肥胖[≥0.90(男),≥0.85(女)]和正常体型[〈0.90(男),〈0.85(女)],按体质量指数分为正常体质量(〈23)、超重(23~24)和肥胖(≥25)3类。结果:受检者肥胖的患病率为27.9%,超重的患病率为21.6%,向心性肥胖的患病率为24.8%,高脂血症的患病率为55.25%,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0.69%,高血糖的患病率为7.92%,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13.07%。向心性肥胖和外周肥胖的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体型和正常体质量者。向心性肥胖的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外周肥胖。向心性肥胖与外周肥胖都与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呈正相关(r=0.597,0.531.P=0.000)。结论:深圳市中高层职业人群以肥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表现为特征的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尤其是高脂血症值得关注。向心性肥胖比外周性肥胖危险性更大。腰臀比值与体质量指数都与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有显著的相关性。通过改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维持正常的体质量指数和腰臀比值,可有效防治代谢综合征及其所诱发的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连云港市60岁以上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状况。方法对2015年1~12月到该院体检的60岁以上老年人群进行血压、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按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04年制订的诊断标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代谢综合征患病率27.42%,其中男性患病率25.20%,女性29.89%,高血压患病率56.35%,高血糖患病率32.71%,高血脂患病率36.58%,肥胖患病率50.05%;代谢异常情况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肥胖、高血脂和高血糖,高收缩压、高三酰甘油、肥胖不同年龄间代谢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舒张压、高血糖不同年龄间代谢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体质量指数的增高,代谢综合征、高血糖、高血压、高三酰甘油、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都呈明显增高趋势(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及各项单独指标的患病率比例相当高;女性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加强对社区老年人特别是女性的健康教育是社区医务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郑州市花园口附近城镇40岁以上居民高血压与肥胖的患病率,以便制定有效的高血压及肥胖防治对策。方法在郑州花园口附近城镇2.6万人群中,对40岁以上1.6万居民进行随机抽样。纳入对象3180例,男1290例,女1890例。对不同性别年龄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超重、肥胖检出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40~49,50—59,60—69,≥70岁各年龄组高血压男女平均患病率依次为13.39%,22.37%,36.04%,47.41%,随年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P&;lt;0.05)。男女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高血压患者中超重者177例,肥胖者225例.为高血压患者的20.81%及26.44%。结论郑州市花园口城镇40岁以上居民高血压发病率已达到较高水平,高血压患者的超重或肥胖是影响高血压患病率的重要因素;应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其危险因素和心血管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2型糖尿病人群中,评价不同的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的一致性,探讨适合于中国人群,尤其2型糖尿病人群的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 方法:于2004-09/2005-03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内分泌科收治20~74岁2型糖尿病人群,对资料完整的201例进行分析。测量腰围、臀围、身高、体质量、血压等,并根据腰围、臀围计算腰臀比值,以体质量/身高。计算体质量指数(kg/m^2)。血糖采用己糖激酶法测定,血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采用生化方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采用化学试带技术测定。并应用WHO(1999),NCEP-ATPm(2001),ACCEf2003),EGIR(1999)及中国CDS建议的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Blackburn P的预测心血管事件的三酰甘油一腰围标准(2003),计算代谢综合征所占比例。 结果:纳入受试者201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2型糖尿病并代谢综合征各单组分所占比例:调查人群中男女间全身性肥胖、高血压及高三酰甘油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男性超重(49.6%)显著高于女性(30.8%),女性腹型肥胖所占比例(66.7%)显著高于男性(43.9%)。②型糖尿病人群代谢异常分布:具有1种代谢异常所占比例为28.4%,且女性所占比例(24.8%)低于男性(30,9%);具有2种或2种以上代谢异常所占比例为59.2%;具有3种以上代谢异常所占比例为19.4%,且女性(26.8%)高于男性(14.6%),差异显著(P〈0.05)。③年龄、性别分层后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所占比例:腹型肥胖、高血压、代谢综合征所占比例随着年龄有增加趋势,高三酰甘油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所占比例在女性有增加趋势,男性则不明显。除45-54岁年龄组腹型肥胖所占比例女性(87.1%)显著高于男性(51.0%)(P〈0.005),及35-44岁年龄组腹型肥胖、高血压及高三酰甘油血症男性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女性外(男性分别为70.0%,50.0%,63.3%,女性分别为44.4%,22.2%,7.4%,前二者P〈0.05,后者P〈0.005),其余各年龄组、各组分所占比例性别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④WHO诊断标准诊断代谢综合征所占比例(59.2%)与中国CDS诊断标准诊断代谢综合征所占比例(55.6%)有较好的一致性。ACCE诊断标准诊断代谢综合征所占比例(78.6%)与EGIR诊断标准诊断代谢综合征所占比例(78.1%)亦有较好的一致性。Blackbum P的预测心血管事件的三酰甘油-腰围标准诊断代谢综合征所占比例(18.9%),与其他诊断标准测得结果相距较远(P〈0.005)。 结论:①2型糖尿病人群有较高的代谢综合征所占比例,代谢综合征单组代谢异常所占比例亦较高。②WHO(1999)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及CDS建议标准均可用于中国2型糖尿病人群代谢综合征的诊断。③EGIR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与ACCE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调查中国2型糖尿病人群代谢综合征所占比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且所占比例与已有文献结果较为一致,是否可广泛应用,尚须进一步调查研究。④三酰甘油-腰围诊断标准不适于中国2型糖尿病人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体重超标人群与体重正常人群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的差异。方法将入选的113例COPD患者分为三组:正常体重组(43例),超重组(34例),肥胖组(36例)。对所有的受试对象进行静息肺功能检查,踏车实验,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体重正常组的FEV。/FVC为(47.28±3.82)%,超重组为(52.50±8.23)%,肥胖组为(53.20±8.30)%,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6,P〈0.01);组间比较正常组与超重组、肥胖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重组与肥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肺功能运动试验中三组的V02max/kg分别为体重正常组(21.80±3.67)ml·kg^-1·min^-1,超重组(20.19±4.14)ml·kg^-1·min^-1,肥胖组(18.98±3.22)ml·kg^-1·min^-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2,P〈0.01),组问比较正常组与超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与肥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与肥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的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各项指标与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重适度增加可提高静息肺通气功能,但明显超出正常水平则会影响患者的运动耐量与运动肺通气。  相似文献   

8.
重庆地区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及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对重庆市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代谢综合征及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进行基线调查.以期为该地区老年人代谢综合征及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流行病学数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地区60岁及以上人群进行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所有调查对象均进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测量人体测量学指标,测定血脂、胰岛素等。结果:重庆地区老年人糖尿病、糖调节受损、高血压、脂代谢紊乱、超重/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15.86%.26.71%,50.92%,52.42%,36.55%和25.16%。女性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高于男性(x^2=16.365.P&;lt;0.01:x^2=36.792,P&;lt;0.01;x^2=4.068,P&;lt;0.05):≥70岁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高于70岁以下人群(男:x^2=11.023,8.260,P&;lt;0.01,女:x^2=8.288,P&;lt;0.01,x^2=4.459,P&;lt;0.05)84.50%的老年人合并不同程度的代谢紊乱,25.64%,27.13%和31.73%的老年人合并1种,2种或3种及以上的代谢紊乱。结论:重庆地区老年人代谢综合征及相关疾病的患病率高,需采取积极的一二级康复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了解新疆电力系统机关职工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进一步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级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新疆电力系统2010年参加体检的机关在职员工1448名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体格检查及问卷调查。结果:代谢综合征的检出率为19.20%;男女检出率分别是23.07%,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电力系统机关员工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患病率较高,已成为威胁该人群健康的一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梧州市成人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方法采用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提出的"中国人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对2213例20岁以上人群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梧州市成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5.42,男、女MS患病率分别为5.25和5.61,男女间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脂异常、高血糖、高血压、超重的患病率分别为28.33、19.38、18.21、17.85;随着年龄的增长MS及其各组分的患病率均有升高趋势,40岁组起升高明显;MS多项异常聚集率较高,无任一项异常者占40.04。结论梧州市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虽低于其他地区,但表现为代谢异常率较高,并以中老年人群为主,故应对MS及不同组分疾病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粤西某高校教职工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防控策略依据。方法对2010年粤西某高校30岁以上教职工1260人进行健康体检,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超重和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检出率分别为24.76%,14.21%,26.67%,7.69%。并随年龄增加而增高,超重和肥胖、高血压、高血脂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27.31,37.03,29.18;P〈0.01);不同年龄教职工超重和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7.19,22.13,26.31,19.29;P〈0.01);教研人员、干部高血压、高血脂检出率均高于工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分别为2.61,4.07,4.23,2.05;P〈0.05)。结论超重和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在高校教职工中常见,有必要定期进行体检,加强早期干预,对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深圳市中青年健康体检人群高血压患病状况及其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提供基础资料与理论依据。方法以2013年10~11月深圳市平湖镇1498例中青年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计算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分析正常血压和高血压人群体质量指数、血脂和血糖等指标关系,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高血压总患病率为9.2%;男性为11.9%高于女性的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的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T 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糖均高于血压正常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血压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高 TG、高血糖、超重或肥胖是深圳中青年人群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深圳市中青年人群高血压患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超重或肥胖、高TG、高血糖,应尽早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辽宁省机关干部肥胖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以及肥胖与其他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 对辽宁省1680名机关干部随机抽样进行体格检查,并进行肥胖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本组人群肥胖患病率为20.42%,其中男性27.8%,女性21.9%,男女性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龄组间肥胖患病率亦有显著性差异,其中以40~50岁中青年干部肥胖患病率最高,为26.25%;肥胖与生活方式及其他代谢异常密切相关。结论 中青年机关干部的肥胖患病率明显高于中老年组,且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同时合并有其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腰围与代谢综合征(MS)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对积极开展早期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V)制订的代谢综合征全球共识作为标准,对1700例60岁及以上的老年男性进行了调查,按照腰围进行分层,分析不同腰围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及各项代谢指标的异常情况。结果本组腰围≥90cm患者占36.41%,中心性肥胖为63.58%,高血压为59.35%,血糖异常为40.76%,高甘油三酯血症为33.88%;92.57%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代谢异常,合并2种及以上代谢异常者占71.05%;当腰围≥90cm时,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随腰围的增加而上升,腰围增加与代谢异常数量之间呈正相关(r=0.479,P〈0.01);腰围的增加与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间呈负相关(r=-0.2702,P〈0.01);腰围≥90cm组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高于腰围〈90cm组(P〈0.01)。结论老年男性腰围水平变化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有相关性,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和代谢指标异常数量随着腰围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15.
健康体检者的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有关代谢综合症(MS)诊断的各组分在体检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方法按照2004年中华医学会推荐诊断标准,对收集到的5811名体检人员的体重、身高、血压、空腹血糖及血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MS任一组分、任二组分及MS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P〈0.05);肥胖或者血脂素乱患病率所占的比例均高于高血压和高血糖;MS患者中血脂紊乱和肥胖的患病率在男女间相接近,而男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女性高血糖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结论肥胖和血脂紊乱对MS的诊断发生率最高,MS的防治应注意加强对血脂和体重的监测和控制;高血压和高血糖的患病率在男性与女性MS患者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社区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现状及相关疾病现状,为社区健康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对某社区居民1271户1911人(男1064人,女847人),采用入户病史调查、体格检查及采血化验的方法,进行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腹型肥胖发生率45.4%,血脂异常26.3%,糖代谢异常23.5%,高血压21.6%,代谢综合征发病率19.3%。不同性别腹型肥胖、血脂异常、糖代谢异常、高血压及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年龄段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着年龄增大,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增高。结论城市社区代谢综合征以及相关疾病流行形势比较严重,已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应引起高度重视,进行重点防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北京部分军队中老年干部人群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相关疾病的患病率。[方法]于2004年5月-6月对136个住北京部队干休所2335人进行横断面调查,以中国糖尿病协会的建议诊断标准,对中老年千部人群的MS及相关疾病的患病率进行分析。[结果]北京部分军队中老年干部人群的MS患病率为28.7%,肥胖和(或)超重率为40.2%,高血压患病率为56.7%,糖代谢异常49.0%,高三酰甘油血症为38.0%。[结论]北京部分军队中老年干部MS及相关疾病的惠病率较高,进一步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对人群进行干预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老年人中吸烟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利用老干部体检,采用随机抽样的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并测定空腹血糖、血脂、体重指数、血压、腰围等。结果:365例老年人中戒烟组、吸烟组、不吸烟组3组BMI相近,戒烟组和吸烟组的腰围大于不吸烟组(P〉0.05).吸烟组的腰围大于戒烟组(P〉0.05)。吸烟组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不吸烟组和戒烟组,吸烟组的空腹血糖高于戒烟组、不吸烟,但均不显著。吸烟组的甘油三脂高于戒烟组和不吸烟组,P〈0.05。不吸烟组的胆固醇高于戒烟组和吸烟组,P〉0.05。戒烟组的Cr均高于不吸烟组.P〈0.05。不吸烟组、戒烟组、吸烟组的MS患病率分别为,15.1%、17.1%、17.9%,P〉0.05。结论:吸烟者易中心性肥胖,吸烟影响血压、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脂和肾功能。吸烟对代谢综合征的发病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9.
乌鲁木齐市汉族人群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基线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调查乌鲁木齐市汉族成年人代谢综合征及有关疾病的患病状况。方法:以乌鲁木齐新市区25岁以上汉族成人为对象,排除资料不全者,共分析2670例,男1597例,女1073例,平均年龄(48&;#177;12)岁。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问卷调查,所有调查者均接受75g葡萄糖耐量试验.并进行血糖、血脂、血胰岛素、血压的测定。结果:乌鲁木齐市汉族成年人中糖尿病、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减损、高血压、血脂紊乱、向心性肥胖及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分别为11.16%.27.41%,17.69%,65.56%,6.78%和9.21%。男性的高血压、血脂紊乱、超重、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高于女性(x^2=14.37,3.57,44.13,10.60,P&;lt;0.01)。结论:乌鲁木齐市汉族中中年人代谢综合征及相关疾病的患病率很高,尤见于中心性肥胖和血脂紊乱。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单纯收缩期、单纯舒张期及收缩期合并舒张期初发高血压患者代谢特征的差别。方法:以2002-03/07重庆大学和珞璜电厂20岁以上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抽样个体主要为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3717人,对能完成血压、血糖、血脂和体脂参数测定且既往没有高血压病史的2431人进行统计分析。所有调查对象均进行血压、体质量指数、腰围、血糖、血脂、胰岛素等指标的测定。比较分析不同血压人群的糖脂代谢紊乱、肥胖患病情况。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完成调查人数2431人,初发高血压415人,发病率17.07%。单纯收缩期高血压222人(53.49%);单纯舒张期高血压80人(19.28%);收缩压期高血压合并舒张期高血压113人(27.23%)。血压正常者共2016人,男1141人(56.6%),女875人(43.4%)。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收缩期高血压合并舒张期高血压人群腹型肥胖、糖脂代谢紊乱患病率和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血压者(X^2=5.991~288.353,P&;lt;0.01)。单纯舒张期高血压人群超重/肥胖、腹型肥胖、糖尿病患病率和发生率(52.50%,67.50%,8.75%)均明显高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人群(33.78%,54.05%,22.07%,X^2=8.518.4.288,7.748,P&;lt;0.01);收缩期高血压合并舒张期高血压人群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患病率和发生率(49.56%,65.49%、)明显高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人群(r=8.037.4.090,P&;lt;0.01。结论:初发高血压患者常合并多种代谢紊乱,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及收缩期高血压合并舒张期高血压患者超重/肥胖特征较突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并发糖尿病情况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