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对58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观察术后疼痛缓解、椎体高度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58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前VAS评分为(6.60±1.02)分,术后第1天VAS评分为(2.30±0.72)分,1周为(2.30±0.7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查X线片椎体高度平均恢复范围为86.80%,术后1个月复查X线片椎体高度平均恢复范围为86.16%。随访6~18个月,复查椎体高度均无明显丢失,未出现疼痛加剧、神经损伤、脊髓压迫、肺栓塞及感染等并发症。相邻椎体未见有新的明显压缩性骨折。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并发症少、疼痛改善明显,椎体恢复高度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2015-12—2016-08间在新乡市中心医院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48例(56个椎体)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康复锻炼指导、并发症的观察等围术期系统化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第1、3天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32±0.65)d,住院时间(7.76±0.64)d。未发生静脉栓塞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4个椎体(7.14%)发生轻度渗漏。末次随访,椎体高度均无进一步丢失。结论对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围术期给予系统化护理,对提升治疗效果和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对50例(57椎)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PKP。观察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后凸角度(Cobb)、巴塞尔指数(BI)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本组手术时间25~90 min,单椎体注射骨水泥量2.5~5.5 mL。术后出现6例骨水泥渗漏,未发生神经损伤、感染、肺栓塞等其他并发症。随访6个月,术后1周、1个月和6个月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度等指标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创伤小、止痛效果确切,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强度,后凸畸形发生率低,患者生存质量高。  相似文献   

4.
Sky骨扩张器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ky骨扩张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Sky骨扩张器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8例。随访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测量手术前后病椎前缘及后缘高度,并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8例均经椎弓根途径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70min,骨水泥注入量每个椎体2.5~4.2ml,分布均超过中线。所有患者疼痛缓解,VAS术前为(8.7±1.1)分,术后第3天为(3.5±2.0)分;椎体高度明显恢复,术前骨折椎体前缘平均高度为17.51mm,术后为20.60mm。8例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Sky骨扩张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创伤小,初步观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在中日友好医院接受PVP或PKP治疗的120例新鲜单节段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术式分为PVP组(67例)和PKP组(53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术后椎体恢复情况及疼痛、功能障碍情况。结果两组围手术期未见并发症发生,但PVP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均显著少于PKP组,骨水泥渗漏率显著高于PKP组。术后两组腰椎前凸角(LL)、骶骨倾斜角(SS)较术前显著增加,骨盆倾斜角(PT)、C7~S1矢状面轴向距离(SVA)较术前显著减少,但PVP组与PK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椎体压缩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VP组椎体高度恢复率显著低于PKP组,椎体高度丢失率显著高于PKP组(P<0.05)。术后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均较术前显著下降,但PVP组VAS、ODI评分显著高于PKP组(P<0.05)。结论PVP与PKP治疗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脊柱-骨盆矢状位整体平衡,但PKP骨水泥渗漏率较低,术后椎体高度恢复及功能障碍改善也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影像学特点,评价其在实施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7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PKP治疗。依据术前X线及MRI特点,将骨折分为两型:Ⅰ型为上下终板凹陷(凹陷压缩),Ⅱ型为椎体压缩成楔形(楔形压缩)。术中精确穿刺部位,实施复位。统计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VAS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统计术前、术中球囊扩张后、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的椎体高度百分比了解椎体形态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8~30个月。67例患者腰背部疼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56例患者疼痛症状完全缓解。Ⅰ型和Ⅱ型骨折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Ⅰ型骨折术中球囊扩张后、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椎体高度百分比较术前增加不明显(P0.05);Ⅱ型骨折术中球囊扩张后、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椎体高度百分比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实施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术中进行精确靶向穿刺,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降低骨水泥渗漏率;对于Ⅱ型骨折更利于椎体高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创伤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椎弓根钉椎体成形术,观察组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术后VAS评分、后凸Cobb角和椎体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凸Cobb角、椎体高度改善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治疗创伤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8年6月间采用了PVP和PKP治疗的53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于术前、术后3 d和术后3个月随访时进行疼痛强度评价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术前、术后3 d和术后3个月椎体前缘高度压缩变化测量。结果 53例患者手术操作全部成功,1例出现骨水泥渗透到椎体旁。疼痛完全缓解32例(60.4%),显著缓解21例(39.6%)。术后及随访6个月,VAS评分、椎体压缩率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长期随访观察疼痛无复发,X线片未见椎体高度丢失。结论 PVP及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具有微创、安全、疗效优良、并发症少的优点,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骨折的理想方法。合适的手术适应证选择和良好的术中操作是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与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科2003年9月至2005年12月手术治疗的86例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椎体后凸成型术组)和B组(椎弓根螺钉固定组)。A组30例,B组56例,比较两组术前术后椎体前缘、中线、后缘高度变化,疼痛视觉模糊评分(visual analogue painscale,VAS),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对椎体高度的恢复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A组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较B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AS A组较B组小(P<0.01)。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与椎弓根螺钉系统具有相当的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效果,且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等微创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侧穿刺囊袋加压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行单侧穿刺囊袋加压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骨水泥渗漏情况、疼痛VAS评分和伤椎椎体高度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5~96(52.20±15.59)min;术中出血量2~15(6.06±2.66)ml。未出现骨水泥渗漏及肺栓塞。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17.00±3.33)个月。术后3 d、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伤椎椎体前缘、中部高度比及Cobb角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单侧穿刺囊袋加压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具有微创、骨水泥渗漏率低、疗效确切的优点,但其安全性仍需大样本进行远期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