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敏  高水清 《现代护理》2002,8(11):853-853
含血心脏停搏液是从体外循环氧合器中取血与生理盐水(林格液 )配制后的停跳液混合 ,使血球压积维持在 2 0 %左右 ,钾离子浓度维持在 (2 5~ 30 )mmol/L ,通过高钾去极化使心脏停搏 ,此法灌注后心脏始终红润、柔软 ,主动脉开放后自动复跳率高 ,术中HCT稳定 ,血液稀释少 ,能较好地维持胶体渗透压 ,升压药用量少 ,比单纯的晶体灌注效果好。1991年以来 ,lichtenstein等报告了许多 4∶1血液心脏停搏液心肌保护的成功经验 ,为心外科提供了另一种理想的心肌保护法[1] 。含血停搏液除了含有物理溶解的氧外 ,还能通过血红蛋白携…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不同心肌保护方法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心脏直视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将40例重症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n=20)采用中浅低温氧合血停搏液先行主动脉根部顺灌或冠状动脉直接灌注停跳心脏+冠状静脉窦持续逆灌+开放前温血灌注心肌保护;对照组(n=20)采用冷血停搏液间断灌注心肌保护。观察两组围手术期心肌酶、心肌超微结构及临床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显示,术后各时点实验组CK、CK-MB、cTnI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心肌超微结构改变轻微,术后自动复跳率高,正性肌力药物用量少。因此,含血停搏液多种灌注方法结合可为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中提供更好的心肌保护。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不同心肌保护方法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心脏直视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将40例重症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n=20)采用中浅低温氧合血停搏液先行主动脉根部顺灌或冠状动脉直接灌注停跳心脏+冠状静脉窦持续逆灌+开放前温血灌注心肌保护;对照组(n=20)采用冷血停搏液间断灌注心肌保护。观察两组围手术期心肌酶、心肌超微结构及临床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显示,术后各时点实验组CK、CK—MB、eTnI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心肌超微结构改变轻微,术后自动复跳率高,正性肌力药物用量少。因此,含血停搏液多种灌注方法结合可为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中提供更好的心肌保护。  相似文献   

4.
为了寻求临床上更为安全实用的心肌保护方法,对冷晶体心脏停搏液间断灌注 和浅低温氧合血,常温氧合血心脏停搏液持续灌注两种方法保护心肌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方法:应用冷昌体心脏停搏液间断灌注(CCC组)浅低温事务 氧合血心脏停搏液持续灌注心肌保护方法,观察了心脏瓣膜直视手术48例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起搏器的使用情况,测定了主要心肌酶,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同功酶(LD  相似文献   

5.
朱鹏  杨谦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0):7320-7322
在心外科手术过程中,心肌保护主要是指维持一个无血手术视野的同时保护心肌功能。降低心肌的温度从而达到减少心肌细胞需氧及通过冠状动脉灌注富含高钾的心肌停搏液而使心脏停搏、柔软,这两种方法就是心肌保护的基础。早在20世纪80年代,含血心肌停搏液的应用使心肌保护获得更好的效果同时减少术中各种心肌酶的释放。近年来心肌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其仍然需要不断完善。现就心脏外科手术过程中的心肌保护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116例心脏直视术体外循环灌注中电解质的监测.认为应正确掌握补钾时机与速度,避免在灌注心肌停搏液后立即抽血标本,造成假性高血钾,与实际血钾浓度不符,延误补钾时机,同时根据排出尿量及时补钾.通过合理补钾,及时纠正低血钾,防止发生高血钾,有利于心脏复苏,防止心律紊乱维持循环功能,保证心脏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次灌注停搏液与二次灌注对心肌保护的作用及对手术配合的影响。[方法]50例病人,分别采用4:1心脏停搏液在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或用冠状动脉左右灌注管进行逆行灌注,单次灌注组灌注量为1200mL~1800mL;二次灌注组首次灌注量为1000mL~1800mL,第二次灌注量为400mL~1200mL。[结果]单次灌注组心脏自动复跳24例(96%),电击复跳1例(4%);二次灌注组心脏自动复跳19例(76%),电击复跳6例(24%)。单次灌注组与二次灌注组的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单次灌注组的心脏自动复跳率显著高于二次灌注组。[结论]单次灌注停搏液可使心肌得到更好的保护,避免了心肌的再灌注损伤,能更好地保证体外循环停止后的心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背景:有研究已经证实应用人停搏供心进行心脏移植可以取得与非停搏供心移植相同的效果,但如何对停搏供心进行处理使之达到或接近非停搏供心移植的效果是一个新的课题。 目的:采用新西兰大白兔离体停搏供心模型,探讨3种不同的器官保存液Celsior液、Pioacidile液和UW液对停搏供心的保护效果。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3/2006—04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胸心外科实验室心功能室完成。材料:选用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成3组:UW液灌注组、Celsior液灌注组、Pinacidil液灌注组。 方法:制作免离体停搏供心的模型,当心热缺血10min后,分别应用4℃的UW液、Celsior液、Pinacidil液经主动脉根部冠状动脉开口灌注后4℃保存。4h后取出免心固定在Langendorff灌流装置上复灌。 主要观察指标:复灌后30,60,90,120min兔心脏血流动力学、2h内平均冠状动脉流量、心肌含水量及丙二醛含量。 结果:复灌后120min Pinacidil灌注组左室发展压、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均优于其余两组(P〈0.05)。UW液灌注组复灌后120min心率高于另两组(P〈0.05)。Pinacidile液灌注组和Celsior液灌注组心肌中含水量少于UW液灌注组,UW液灌注组心肌丙二醛含量高于Celsior液和Pinacidile液灌注组。复灌后120min内Pinacidile液灌注组心肌平均冠状动脉流量大于Celsior液和UW液灌注组。 结论:Pinacidil液对停搏供心的保护优于UW液和Celsior液,表现为左室心功能及冠状动脉流量恢复得更好。  相似文献   

9.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测定心肌组织中ATP、ADP、AMP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寇瑛 《华西医学》2000,15(3):295-296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定心肌组织中的ATP、ADP、AMP的含量,比较含氧血心脏停搏液持续灌注和冷晶体心脏停搏间断灌注保护心肌的作用。方法:心脏瓣膜直视术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两组冷晶体心脏停搏液组(CCC组)和含氧血(T〉35℃)心脏停搏液组(OBC组),分别测定两组心肌组织中ATP、ADP、AMP的含量。结果:组间比较,主动脉开放后CCC组能量储备值(EC值)明显降低(P〈0.05);组内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线粒体内膜ATP敏感钾离子通道开放剂二氮嗪加入停搏液内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 肌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取离体心脏,A组取正常心肌,其余制 备Langendorff灌注模型;B组停灌30min,复灌60min;其余3组分别灌注不同的停搏液:C组灌注停搏液,D 组灌注含二氮嗪的停搏液,E组灌注含二氮嗪停搏液之前10min给予格列苯脲。实验终了取冠状动脉流出液 4ml,放免法测定一氧化氮、内皮素含量;取心肌,制备冷冻切片,免疫组化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 1表达;制备 心肌组织匀浆液,测定肿瘤坏死因子 α、髓过氧化物酶,病理切片观察内皮细胞与心肌细胞损伤。【结果】缺血 再灌注心肌内皮细胞损伤,炎症介质表达增高(P<0.05),而二氮嗪处理组相应指标显著改善(P<0.01)。 【结论】含二氮嗪停搏液能够改善缺血再灌注心肌内皮细胞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磷酸肌酸停搏液保护心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受心脏手术治疗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在冷血停搏液中灌注磷酸肌酸停搏液10mmol/L,对照组在冷血停搏液中灌注磷酸肌酸停搏液20mmol/L,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主动脉开放前及开放后2h、24h、48h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术中复跳时间及复跳率,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情况,机械通气时间,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主动脉开放前及开放后2h、24h、48hcTnI及CK-MB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心脏均自动复跳,复跳率均为100%。观察组患者心脏复跳时间[(57.6±31.4)s vs(87.4±36.2)s]和术后机械通气时间[(9.15±3.64)hvs(12.87±3.14)h]明显短于对照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7.14% vs 33.33%),术后1d、2d肾上腺素、多巴胺、米力农应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作为心脏停搏液成分的磷酸肌酸停搏液可有效减少缺血/再灌注对心肌造成的损伤,其使用浓度以10mmol/L为宜,增加浓度不能更进一步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简称先心病,是胎儿时期心脏发育缺陷或部分停顿造成的心血管畸形,患儿出生时即存在心血管结构异常,是儿童最常见、危害较大的心血管疾病。传统心脏畸形矫治主要是采用外科手术经正中开胸,在全麻体外循环下灌注心脏停搏液,心脏停搏下进行,其术野清晰,  相似文献   

13.
熊德生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9):3240-3242
观察康斯特保护液(HTK液)对心脏手术中长时间缺血心肌的术后影响.方法:28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HTK液组灌注HTK液,St.Thomas液组灌注冷血停搏液.两组分别于送返ICU后1h取静脉血3 mL,行心肌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血肌红蛋白检测.并记录临床效果观察指标:体外循环停止时正性肌力药评分、术后留置气管导管时间、ICU治疗时间、死亡率.结果:两组病例术后各项生化检测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 0.05);且体外循环停止时正性肌力药评分、术后留置气管导管时间、ICU 治疗时间、死亡率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需长时间阻断的新生儿和婴幼儿心脏手术中,HTK液和冷血停搏液对术后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会导致心肌细胞Na+-K+ATP酶活性降低,通过对比缺血再灌注后Na+-K+ATP酶活性改变,研究尼可地尔含血停搏液对心肌细胞Na+-K+ATP酶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间生态离体兔心共生支持系统模型。16个心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只。分别采用尼可地尔超极化含血停跳液或者高钾去极化含血停跳液灌注。超极化含血停跳液由尼可地尔(100μmol/L),Krebs-Henseleit液和兔血1:2混合配制。去极化停搏液由St.Thomas'液与兔血1:2混合配制,最终K+浓度20mmol/L。心脏停跳后以含血停跳液间断灌注,常温缺血60min。再灌注60min。采用电镜酶化学方法检测缺血前后心脏Na+-K+ATP酶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后两组中酶的活性均明显降低,高钾组较尼可地尔组减少更明显。结论尼可地尔对心肌细胞Na+-K+ATP酶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东璐  陶仁海  杨秋满 《护理研究》2008,22(12):1086-1088
[目的]评价冷晶体停搏液灌注压在10 kg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内直视术中心肌保护的效应关系.[方法]将30例择期在体外循环和心脏停搏下,行单纯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的、体重小于10 kg的VSD患儿随机分成3组,即A组、B组、C组,各10例,分别以45 mmHg、75 mmHg、100 mmHg的压力顺行灌注冷晶体停搏液,于麻醉诱导后主动脉阻断(ACC)后30 min主动脉开放,(CCR)后30 min,术后2 h、24 h、48 h采集患儿外周静脉血测血清(CK-MB)和肌钙蛋白I(cTn-I).临床观察心脏停跳及复跳情况、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术后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3组在ACC后各时点CK-MB、cTn-I与基础值相比明显升高,且分别于术后2 h、24 h时达到高峰;但就升高幅度A组低于B组,更低于C组.灌注压力与诱导停搏时间呈负相关;与自动复跳时间呈正相关.自动复跳率A组高于B组、C组.术后多巴胺辅助用量大于5 μg/(kg·min)者,A组1例、B组4例、C组5例,肾上腺素支持者分别为0例、2例、2例.[结论]体重小于10 kg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内直视手术时,停搏液的灌注压力在小于100 mmHg时心肌保护安全,但是以45 mmHg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宋青  何蕾  江朝光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2):1752-1753,F003
目的 缺血再灌注损伤会导致心肌细胞Na^ -K^ ATP酶活性降低,通过对比缺血再灌注后Na^ -K^ ATP酶活性改变,研究尼可地尔含血停搏液对心肌细胞Na^ -K^ ATP酶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间生态离体兔心共生支持系统模型。16个心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只。分别采用尼可地尔超极化含血停跳液或者高钾去极化含血停跳液灌注。超极化含血停跳液由尼可地尔(100μmol/L),Krebs-Henseleit液和兔血1:2混合配制。去极化停搏液由St.Thomas‘液与兔血1:2混合配制,最终K^ 浓度20mmol/L。心脏停跳后以含血停跳液间断灌注,常温缺血60min。再灌注60min。采用电镜本科化学方法检测缺血前后心脏Na^ -K^ ATP酶的变化。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两组中本科的活性均明显降低,高钾组较尼可地尔组减少更明显。结论 尼可地尔对心肌细胞Na^ -K^ ATP酶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比较30例大左室瓣膜置换术的灌注方法,以探讨体外循环中应用不同停搏液对心肌的保护作用。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30例患者的左室舒张末径均>6 5 mm,心功能 ~ 级,左室肥厚伴劳损或伴脏器功能损害。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 组采用顺逆温灌技术; 组采用冷血顺灌,两组间病程、性别、年龄、左室及瓣膜病变程度、心功能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 .0 5 ) ,有可比性。见表1。1.2 心肌停搏液灌注方法: 组于升主动脉阻断后先从主动脉根部灌注4∶1高钾冷血停搏液(K 2 2 m mol/ L,即氧合血与含钾停搏液以4∶1比例混合,灌注管置于4℃冰水中) ,灌…  相似文献   

18.
重症瓣膜手术心脏复苏困难与再次温血停跳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10例重症瓣膜置换患者心脏复苏困难的成功处理经验.尝试心肌保护新方法.方法:对经多次除颤不能复苏的重症瓣膜置换患者,采用重新阻断升主动脉,行4:1半钾或全钾温冷血停搏液诱停加纯温血持续灌注,待心脏完全静止后再开放升主动脉的方法。结果:10例重症瓣膜置换患者心脏复苏困难均自动复苏。结论:再次阻断升主动脉,行4:1半钾或全钾温冷血停搏液诱停加纯温血(不含停搏液)持续灌注的处理,对于复苏困难的心脏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含二氮嗪的冷血停搏液对离体鼠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冷血停搏液组、含二氮嗪的冷血停搏液组,每组8只。分别建立改良的Langendorff离体心逆灌注模型,测定左室收缩峰压和正负压力微分恢复率、冠状动脉流量、心肌含水量(MWC)、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漏出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心肌三磷酸腺苷含量(ATP)、心肌梗死面积(MIS)。每组随机留取标本,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含二氮嗪的冷血停搏液组的左心室功能恢复指标、ATP含量和SOD活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和冷血停搏液组(P<0.01),而MWC,LDH、CK漏出率以及心肌梗死面积均低于对照组和冷血停搏液组(P<0.05),电镜超微结构明显优于对照组和冷血停搏液组。结论:含二氮嗪的冷血停搏液可明显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一体化综合性心肌保护对婴幼儿缺血再灌注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以评价其心肌保护效果。方法:将30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成一体化综合性心肌保护组(综合组,n=10)、冷血停搏液间断灌注组(冷血组,n=10)及冷晶体停搏液间断灌注组(冷晶组,n=10)。于心脏停跳即刻、缝合右心房切口前分别取小块右心房肌肉作光镜及电镜观察,并对线粒体、细胞核、肌纤维进行定量评估。结果:3组心肌保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冷晶体液组最重,综合组最轻。心肌超微结构评分冷血组与综合组,冷晶组与综合组,冷晶组与冷血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1.99~16.78,P<0.05~0.01)。结论:心肌超微结构改变,反映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一体化综合性心肌保护作用优于冷血停搏液和冷晶体停搏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