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福建省1997~2001年慢性职业中毒患病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福建省慢性职业中毒患病特点,为控制职业中毒发生提供依据.方法以1997~2001年诊断的慢性职业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职业中毒类别、患病年龄、患病工龄和经济类型分布.结果 636例慢性职业中毒中主要为铅及其化合物中毒(533例、占83.80%),其次为混苯(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的有机溶剂)中毒(88例、占13.84%),其它化学物中毒较少(15例、占2.36%);慢性职业中毒患病年龄81.1%为35岁以内,平均(29.82±8.01)岁;患病时接毒工龄平均为(3.44±4.54)年,近70%在3.0年内;乡镇、三资企业与国有、集体企业比较患病率较高、患病年龄下降(P<0.01)和接毒工龄明显缩短(P<0.01);女性患病年龄和接毒工龄均比男性低(P<0.01).结论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仍为主要危害,25~35岁年龄段及接毒工龄在1.0~3.0年的从业人员应作为健康监护重点人群;应加强乡镇、三资企业职业卫生工作,女性职业卫生问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河南省慢性职业中毒情况也有了相应的变化.为全面掌握近年慢性职业中毒患者患病特点,并为进一步落实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对2000~2003年本省慢性职业中毒病例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3.
刘玉山 《职业与健康》2005,21(4):522-523
目的 探索职业性慢性苯及其化合物的发病规律、中毒时间与工龄和年龄的关系。方法 研究咸阳市1993~2 0 0 3年6月发生的职业病慢性中毒案例的发病时间与发病年龄、发病时间与发病工龄等关系。结果 患者平均发病年龄(2 5 .12±7.41)岁,平均发病工龄(2 .5 0±4.0 6)a。国有企业患者的发病年龄与三资企业、乡镇企业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发病工龄则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年龄在2 6岁以下,接毒工龄在1年以内的工人应作为职业卫生监护的重点人群。三资企业、乡镇企业应作为该市开展职业卫生监督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职业性慢性苯及其化合物的发病规律、中毒时间与工龄和年龄关系.[方法]研究福建省1996-2000年6月发生的职业性慢性中毒案例的发病时间与发病年龄,发病时间与发病工龄等关系.[结果]患者平均发病年龄(25.12±7.41岁,平均发病工龄(2.50士4.06)年.国有企业的患者的发病年龄与三资企业、乡镇企业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发病工龄则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年龄在26岁以下,接毒工龄在1年以内的工人应作为职业卫生监护的重点人群.三资企业、乡镇企业应作为我省开展职业卫生监督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1991~ 2 0 0 2年度全省共报告慢性职业中毒 12 49例 ,主要病种为铅及其化合物、苯、锰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占中毒总例数的 87.9%。 1997年度后病例数减少明显 ,主要是铅及其化合物及苯中毒病例数的减少。病例主要分布在乡镇企业、轻工、机械和化工系统等 11个产业系统。 60 .8%的病例来自于南通、徐州、盐城市。病例减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生产环境有毒化学物质作业点数及接触工人数的减少。在预防上述有毒物质中毒的同时应重视其它有毒物质对工人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徐州市一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已从单一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格局,逐步向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共同发展的格局转变。企业生产模式、劳动用工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发展迅猛,农民工流动性大。为摸清我市慢性职业中毒的特点和规律,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徐州市2001—2005年慢性职业中毒情况进行了分析。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资料取自本市2001—2005年职业中毒报告卡片和职业中毒报表,病例均经市职业中毒诊断小组诊断,历年漏报率为零。1.2分析方法根据职业中毒报告卡登记内容,分类…  相似文献   

7.
1.1 对象1995—2004年台州市职业病报告的慢性职业中毒病例,均由省、市职业病诊断小组诊断的职业病病例226例。其中男性92例,女性134例。年龄17-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7岁,工龄为28d-25a之间,平均工龄为2.58年。  相似文献   

8.
绍兴市1997-2003年慢性职业中毒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摸清绍兴市慢性职业中毒发病状况和发病规律,探讨职业病防治措施,我们对7年间发生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1 对象与方法收集绍兴市1997- 2 0 0 3年经市职业中毒诊断组诊断的慢性职业中毒患者2 0 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全国统一的职业中毒报告卡及职业病发病个案调查资料,对中毒病例数、毒物品种及行业分布统计分析。2 结果2 .1 慢性职业中毒基本情况1997- 2 0 0 3年全市共发生慢性职业中毒2 0 6例。其中男性118例,女性88例。年龄2 3~5 8岁之间,其中2 3~30岁5 1例(占2 4 .8% ) ,31~4 0岁90例(占4 3.7% ) ,4 1~5 0岁4 3例(占2 0 .9% ) …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了解丽水市近年职业病种类构成与分布情况,为全市职业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根据职业病报告表、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及个案调查内容,对全市2007-2014年所诊断报告的职业病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8年间共计报告职业病147例,其中尘肺病132例,占89.80%;职业中毒12例,占8.16%;职业性肿瘤、职业性皮炎和噪声聋各1例;分别占0.68%。2014年职业病发病例数有增多现象。尘肺病主要发生于凿岩采矿、公路养护、金属冶炼等7个行业。 结论 丽水市职业病以尘肺病为主,其次为职业中毒,该两类职业病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5年慢性职业中毒发病情况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5年慢性职业中毒发病情况与趋势分析浙江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汪严华,蔡文娟,高华玲作者对1991~1995年全省报告的慢性职业中毒发病及分布、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以了解我省职业危害现状与动态,明确防治工作重点。资料来源资料取自全省11个地市5年...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06—2011年广东省职业性慢性苯中毒发病特点,提出预防、控制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1年广东省报告的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流行病学特征。结果①2006—2011年广东省报告病例共225例,2009—2011年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其诊断人数为2006—2008年的2.26倍(156/69);②男性131例(58.2%),女性94例(41.8%);③发病年龄17~51(34.5±7.6)岁,以青壮年为主,<45岁发病者为89.8%;④发病工龄,苯接触工龄中位数为3.75年,工龄<5年发病者为64.9%;⑤以深圳、东莞、广州和佛山4个地级市多见(86.7%);⑥病例分布以散发为主。所有病例分布于172家企业,82.6%企业仅发生1例病例,17.4%企业发生2~7例病例,中、小型非公有经济企业占73.3%;⑦行业以轻工业多见(66.7%)。结论广东省职业性慢性苯中毒发病未得到有效遏制,发病呈总体上升趋势,应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重点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本市近年来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概况,尤其是流行特征及实验室检测情况,为食物中毒的判定、治疗、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根据GB/T4789标准和常规食物中毒检验程序操作,对疑似食物中毒的样品进行检验。结果 5 a共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59起,送检标本574份;其中38起检出致病菌,检出致病菌69株。由单一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35起,由混合菌株引起的食物中毒3起。共检出致病菌6种,检出率最高的是沙门氏菌,其次是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各菌对样品的污染情况是:沙门氏菌以污染肉类为主,副溶血性弧菌以污染水产品为主,变形杆菌以污染肉类和米菜为主。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场所以餐饮业最多,其次是学校餐厅。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时间以三季度最多,其次是二季度。结论我市细菌性食物中毒以沙门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多发生在第三,第二季度,应重点加强餐饮业和学校食堂的卫生监管工作,预防和减少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农药中毒现状,为预防和控制农药中毒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平台,对内蒙古自治区2006—2015年农药中毒报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内蒙古自治区2006—2015年各年度报告农药中毒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共报告农药中毒1 201例,死亡91例,病死率为7.91%。非生产性农药中毒(1 088例,占90.59%)为主要的农药中毒类型。113例生产性中毒病例死亡4例,1 088例生产性中毒病例死亡91例。生产性中毒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女性=1.17:1),非生产性中毒病例中女性多于男性(男性:女性=0.92:1)。中毒的平均年龄为42.65岁,25~54岁年龄段中毒最多(784例,占65.35%)。农药中毒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第二、三季度发生率较高(774例,占64.45%);生产性农药中毒具有明显的季节集中性,有59.29%集中于第三季度;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以第二、三季度最多,占61.76%。杀虫剂(956例,占79.60%)为引起农药中毒的主要毒物,其中又以有机磷农药中毒(87.87%)为主。结论内蒙古自治区农药中毒主要以非生产性中毒为主,引起中毒的农药种类以杀虫剂为主。相关部门应加强农药监督管理工作,并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4.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revised CDC guidelines in 1991, concern about childhood lead poisoning has increased. Exposure to lead-based paint and paint dust is currently considered the major source of lead poiso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We describe a child who had elevated BLL related to lead-contaminated clothing that the father brought home from his workplace. © 1996 Wiley-Liss, Inc.  相似文献   

15.
宋健  王海玲  师邱涛 《职业与健康》2011,27(9):1057-1059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职业病网络直报现状,为控制和减少自治区职业危害提供信息支持,为更有效地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自治区2007—2009年职业病报告信息资料进行评价及重点分析。结果 2009年从业人员体检率最高为38.06%,检出率为0.66%,与2007、2008年相比有所提高。不同企业类型中三资企业环境有害因素检测合格率最高为91.76%。结论网络直报信息不完整,报告覆盖率低、代表性差,数据不能客观地反映当地的实际情况。只有政府加大投入、加强对职业卫生防治机构的专业能力建设,才是自治区职业卫生工作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的人格特征。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中国版)对23例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进行测试。以全国常模作为对照。结果男女各量表均分与全国常模相比,男性疑病、精神分裂、轻躁狂量表分高于全国常模(P<0.05),女性疑病、精神分裂量表分高于全国常模(P<0.05)。男女各量表标准分(T分)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轻度中毒患者效度分、精神病态、精神衰弱、精神分裂原始分显著高于中、重度中毒患者(P<0.05)。各量表T分用Q型聚类可聚成3类不同人格结构:量表分无升高占65.2%;疑病、抑郁、癔症、精神衰弱量表分升高占21.7%;偏执、社会内向、精神衰弱、精神病态、轻躁狂、疑病量表分升高占13.0%。结论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具有显著的人格偏离,其人格特征类型并不划一,男女的心理问题程度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7.
顺德区13家企业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顺德区铅作业工人职业性慢性铅中毒情况.方法对13家企业作业场所空气中铅浓度测定;以铅作业工人自然排尿铅含量高于0.48μmol/24h为初筛对象,根据诊断性驱铅试验作铅中毒诊断.结果①作业场所空气中铅浓度检测198个点合格,合格率为60.55%;②1 215名作业工人中有62例铅中毒(轻度58例、中度4例),检出率为5.10%,另观察对象259例(21.32%);③作业场所空气中铅浓度与发病有关,电容器行业的喷金工种铅浓度平均超标倍数最多(铅尘43.80倍,铅烟55.50倍)、患病率亦最高(11.54%);④铅中毒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P<0.01),发病工龄较短.结论职业健康监护可及早发现铅中毒病人,及时防治可有效控制铅中毒.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安徽省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的情况,拟定有效的管理措施,控制与降低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的发生。方法通过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系统收集安徽省2006~2011年非生产性农药中毒报告卡数据导入Excel,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6~2011年安徽省共报告非生产性农药中毒29 495例,死亡1 499例,病死率为5.08%;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以女性为主,平均年龄为40岁,以15~50岁青壮年为主,占69.42%;7-9月份为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的高发季节,占31.29%;杀虫剂是引起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的主要原因,占67.39%。结论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严重威胁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相关部门应大力加强农药监督管理工作,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内蒙古淋病发病的流行特征.分析2004-2010年淋病疫情.为深入开展防治工作和正确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数据,应用excel 2007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04-2010年,内蒙古报告的淋病疫情总体呈下降态势,但各盟市发病情况不平衡.发病人群以家政、家务及待业...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自治区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工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落实卫生部和澳大利亚政府国际发展局援助内蒙古自治区开展消除新生儿破伤风(NT)项目,评价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乌审旗、鄂托克前旗NT高危旗所有18~35岁的育龄期妇女开展破伤风疫苗(TV)接种效果。方法按照0、1、7个月程序开展突击接种3剂TV,每剂次0.5ml。结果4个旗应种35 138人,报告接种率TV192.79%,TV291.43%,TV390.30%,12个项目旗2003~2005年无NT病例报告。结论应在保证清洁接生的基础上,对NT高危旗育龄期妇女开展TV常规免疫接种,加强NT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