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查明学校胃肠炎暴发的原因,为今后预防和控制该类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提供参考。方法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采集可疑食物、学生饮用水和病例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同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学生饮用水情况。针对水源井污染的原因开展相关卫生学调查。结果共63例病例,临床表现为腹痛(93.7%)、腹泻(88.9%)、发热(76.2%)等症状。病例全部为学生,学生罹患率为9.7%,无班级聚集性。63例病例和27名对照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90.5%饮用生水,对照仅为55.6%(OR=7.6,95%CI=2.4~23.6)。学校水源水、末梢水和病人的粪便中均检出侵袭性致泻大肠埃希氏菌,血清型均为O136∶K78。学校水源井离厕所较近,存在污染可能。5月2日学校开学,停止供应井水后,无新发病例。结论本次暴发可能是由于侵袭性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污染水源井,学生饮用被污染的生水导致。建议加强生活饮用水管理,按照国家要求选择水源地,做好旱厕、化粪池等防渗漏处理,在为学生提供开水的同时,教育学生不要饮用生水。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珠海市某中学一起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原因。方法开展病例搜索,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病例对照研究进行分析。采集样本用多重RT-PCR检测诺如病毒核酸、测定核苷酸序列。结果该校共发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51例(学生49例、厨工2例),罹患率12.3%(51/416);主要症状为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和发热,症状均较轻,呈自限性,病例无班级和宿舍聚集性,无重症病例;食堂就餐是危险因素(OR=8.46);39份标本(病例及厨工肛拭子、食堂食物留样、厨房自来水及学校直饮水)中,有31份检出诺如病毒核酸阳性(GⅡ.17基因型),证实疫情是由GⅡ.17诺如病毒引起急性胃肠炎暴发,污染食物是主要原因。结论冬春季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节,学校是发生疫情的主要场所,污染食物是引起暴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加强食堂监督管理,定期开展体检,杜绝从业人员带病上岗;疫情暴发流行期要加强外环境消毒,及时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某学校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发生的原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05-20,四川省茂县某乡镇小学发生一起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根据暴发调查步骤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对搜索到的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并描述病例的三间分布情况,再开展病例对照研究和现场卫生学调查,以寻找此次疫情发生的危险因素,明确暴发原因。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描述病例的时间、空间和人群分布特征,罹患率差异用χ^2检验,病例对照研究中计算OR值及95%可信区间。结果该次疫情历时7 d(2019-05-20/26),共有病例97例(确诊病例25例,临床诊断46例,疑似病例26例),罹患率为30.50%(97/277);患者以腹泻、腹痛、发热和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症状;流行曲线提示本次疫情属于点源暴露,可疑暴露日期5月20-22日;不同性别之间(37.68%和32.37%,χ^2=0.86,P>0.05)、住校生和走读生之间(34.62%和35.06%,χ^2=0.06,P>0.05)、各班级之间(20.59%、42.42%、50.00%、46.16%、35.71%、26.92%、21.62%、45.45%和25.00%,χ^2=15.17,P>0.05)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对照研究显示,喝生水是本次疫情发生的危险因素(OR=3.77,95%CI:1.16~12.27);共采集样本85份(水样7份,血样6份,病例粪便样31份,肛拭子10份,学校环境样19份,留样食品样12份),其中25份粪便标本检出福氏Ⅵ型志贺氏菌;7份水样卫生学检测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超标。结论这是一起学校生活饮用水被福氏Ⅵ型志贺氏菌污染而导致的急性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4.
王胜良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7):1258-1259
目的调查某学校细菌性痢疾暴发的原因和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个案调查与回顾性队列研究,采集水样和采集病例肛拭子作实验室检测。结果疫情持续一周,共发病51例,经诊断确诊为细菌性痢疾病例的为45例,罹患率为4.64%。喝过生水的师生发病危险性显著高于未喝过生水者(RR=7.89,χ2=23.55,P〈0.01)。学校及周边居民的生活饮用水、水源水的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均严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结论该学校细菌性痢疾暴发的原因以饮用被污染的水池水为主。改善生活饮用水供水条件,强化卫生消毒管理,是防止学校细菌性痢疾暴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感染性腹泻疫情暴发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感染危险因素,为有效防控该类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腹泻学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并采集水样、食品留样和部分腹泻学生粪便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结果本起疫情累计报告病例84例,病例均为学生。疫情罹患率为4.91%(84/1 712),病例无班级聚集性。对留样饭菜及食堂从业人员粪便标本进行检测,未检出致病菌。对学生区饮用水源及患病学生粪便进行检测,饮用水源及病例粪便标本中均检出大场埃希氏菌。结论此起暴发疫情的致病病原体为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疫情发生学校化粪池渗漏导致饮用水水源受污染,学生饮用了受污染的生水是导致此起暴发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对江西省一起学校菌痢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疫情蔓延.方法 将2014年9月7-21日江西省某市2所学校中出现腹泻≥3次/d,伴腹痛、发热、头痛、呕吐症状之一者,作为本起疫情的临床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便标本检出宋内志贺菌者为确诊病例.选择74例病例、76名同班级同性别未发病学生进行病例对照,在学校开展卫生学调查.结果 共搜索到354例学生病例,罹患率3.8%.在校喝冷直饮水是本次疫情的危险因素(OR=5.2,95%CI=2.3~12.0),并呈明显剂量反应关系(饮水量>1L/d的OR=4.0,95%CI=1.1~14.8).疫情学校片区管网改造导致管网水受到污染,学校管网末梢水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均为9 MPN/100 mL,37份学生病例粪便标本中有29份检测宋内志贺菌阳性.结论 水管施工可能使管网自来水受到污染,学生喝未加热的冷直饮水是疫情暴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一起学校菌痢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置分析,了解疫情暴发的原因和特点,查找传染来源和传播方式,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积累类似事件处置经验。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和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采集相关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 结果 2014年9月2-6日,该校发病235例,罹患率40.38%,教师、各年级学生均有发病,病例对照研究显示在食堂就餐是发病主要危险因素,34份肛拭子标本中检出宋内志贺菌13份,检出率38.24%。 结论 该起疫情是由宋内志贺菌引起的菌痢暴发,暴发的原因可能是该学校生活用水被粪便污染后导致食堂的餐具和食物被污染所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查明1起学校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原因,以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控制疫情蔓延。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2010年9月8~19日发病的176例感染性腹泻患者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选取105例对照。信息收集主要包括调查患者的基本情况、发病情况、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等4个方面。结果暴发罹患率为4.02%(176/4376)。患者全部出现腹泻,部分伴恶心、呕吐、腹痛和发热等症状。病例对照研究提示校内就餐是此次暴发疫情的危险因素,OR值为4.88(χ2=4.54,P〈0.05)。采集7例现症患者的粪便标本和3份水样,检测出致泻性大肠杆菌和杯状病毒。对学校的自备水供应系统的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均采样检测,结果显示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严重超标。结论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可认定为是1起水源污染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病原体为致泻性大肠杆菌和杯状病毒。  相似文献   

9.
某小学1起腹泻暴发疫情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对群体不明原因腹泻病例的现场调查,分析确认疫情性质和发生原因.方法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收集到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洋县某小学61名学生发生腹泻,罹患率11.80%,无死亡,喝生水学生的罹患率(30.97%),高于未喝生水学生(3.59%).学校生活饮用水水源污染严重,无任何消毒措施,水源水和末梢水细菌总数均为1.1×104cfu/ml,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均>1 600MPN/100 ml,患病学生粪便标本检出福氏志贺2b型杆菌.检出率75.0%.结论 此次疫情系生活饮用水污染引起的1起介饮水传播福氏志贺2b型杆菌痢疾暴发,水源被粪便严重污染是此次疫情的主要暴露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祁阳县某中学一起群体性腹泻暴发的原因,为有效控制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验、危害因素调查,开展病例对照研究寻找出本次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该起疫情发病37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泻、水样或脓血粘液便、腹痛、里急后重、发热等症状;2份病例粪便及1份肛拭子培养为福氏志贺氏菌阳性;患病学生均饮用过被污染的井水,抽检的水样大肠菌群均超标。抽检留样的学生餐大肠菌群、福氏志贺氏菌培养结果均阴性。结论本起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是由于学生饮用了被福氏志贺氏菌污染的水源而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