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朱晓云  高霞  乔国良  陶莉 《职业与健康》2012,28(17):2067-2070
目的了解1985—2011年上海市金山区居民脑血管病死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部门制定脑血管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Microsoft Access对1985—2011年间金山居民脑血管病死亡个案建立数据库,并计算脑血管病的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潜在寿命损失率和标化寿命损失率等指标。结果 1985—2011年,金山区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27.66/10万,占总死亡的18.68%,位居全死因顺位的第3位。在此期间,金山区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率呈较明显的上升趋势,但标化死亡率却呈现下降趋势。在各个时期,男性脑血管病死亡率要低于女性,但标化死亡率却要高于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45岁及以上年龄组脑血管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80岁及以上组脑血管病死亡构成却呈上升趋势。27年间,男性和女性居民潜在寿命损失率和标化寿命损失率均趋于下降,但男性潜在寿命损失率和标化寿命损失率在各个时期均要高于女性。结论脑血管病对金山居民的危害日趋严重,人口老龄化是造成金山脑血管病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居民肺癌所致死亡率及其疾病负担的发展变化趋势,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肺癌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MicrosoftAccess对1990--2009年所有肺癌死亡病例进行数据录入;对数据采用SPSS10.0进行分析处理,计算肺癌别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PYLL)、潜在减寿率(PYLLR)、标化减寿率(SPYLLR)等指标。结果20年间,肺癌死亡率为43.09/10万,占恶性肿瘤死亡的25.26%,位居肿瘤死亡的首位。1990--2009年,金山区居民肺癌的粗死亡率随时间呈现较明显的上升趋势,但标化死亡率随时问仅表现为平缓的变化趋势。男性肺癌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20年间,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肺癌死亡率与构成比随时间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而其他年龄段人群肺癌死亡率与构成比则未表现出上升的趋势。1990--2009年,金山区居民因肺癌所致的PYLL和PYLLR均呈现较明显的上升趋势,但SPYLLR却随时间的增长表现为下降的趋势。结论近年来,金山区居民人口结构老龄化程度日益严重是造成肺癌死亡率及其所致寿命损失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议在加强肺癌死亡监测的同时,对肺癌死亡高发的老年人和男性居民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以减缓肺癌死亡率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苏州市2011—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死亡特征,分析COPD死亡及所致早死寿命损失的变化趋势。方法 通过苏州市居民死因监测系统收集2011—2020年苏州市COPD死亡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计算COPD死亡率、分性别死亡率、早死寿命损失年(YLL)、平均每千人健康寿命年损失(YLL率,‰),死亡率采用2010年全国标准人口进行标化;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PercentChange,APC)分析COPD死亡和早死寿命发展趋势。结果 2011—2020年苏州市COPD年均粗死亡率为72.42/10万,年均标化死亡率为40.07/10万,均呈下降趋势,APC分别为-4.80%(t=-7.341,P<0.001)和-7.73%(t=-14.042,P<0.001);YLL总计414473.06人年,男性占比是女性的1.82倍,YLL、YLL率均呈下降趋势,全人群APC分别为-3.78%(tYYL=6.264,PYYL=0.001)和-5.42%(tYYL率=8.062,P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所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我们对南京市10城区近十年的COPD死亡情况、寿命损失情况进行了分析。1.资料与方法:所用资料源于1997-2005年南京市10个城区的居民病伤死因年度监测资料,人口数据来自南京市统计局,死因分类依据为国际疾病分类(ICD-9和ICD-10)标准。参照本地期间的平均期望寿命水平,早死指在70岁以前死亡,早死年龄域定义为0-69岁。以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口年龄标准构成对南京市历年的死亡率进行调整。分析指标包括COPD的死  相似文献   

5.
本文按ICD-10方法分类2011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居民死亡资料,分析死因及1~69岁居民潜在寿命损失,了解其死亡特点。结果显示,2011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居民总死亡率579.43/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为646.77/10万,女性为506.65/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63,P〈0.05)。居民死因前5位为恶性肿瘤(死亡率185.77/10万)、心脏病(120.20/10万)、脑血管病(108.15/10万)、呼吸系统疾病(58.00/10万)、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24.94/10万)。潜在寿命损失年分析显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损伤中毒、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是导致居民早死的前5位原因。2011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居民的主要死因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这类疾病已成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加强其防治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四川省居民1989-2011年间死亡率水平、变化趋势及根本死因.方法 利用四川省1989-2011年死亡监测资料,采用死亡率、期望寿命、YPLL等指标,对四川省死亡变化趋势及根本死因进行分析.结果 四川省粗死亡率由1989年的656.96/10万下降到2011年的624.58/10万.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期望寿命由68.85岁增加到75.64岁.全死因YPLL从1989年的1 111 467人年逐步下降到2011年的715 967人年.全死因YPLL率从1989年的111.90%下降到2011年的58.94%.前3位死因顺位由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转变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前3位根本死因占总死因的比例由74.09%升高到82.53%.结论 四川省居民死亡率逐步降低,期望寿命有所升高,循环系统疾病为四川省居民的第1位死因,慢性病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南通市居民心脏病死亡流行趋势及潜在寿命损失。方法采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潜在减寿年数(PYLL)、标化减寿年数(SPYLL)、潜在减寿率(PYLLR)、标化减寿率(SPYLLR)和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对南通市2005-2014年居民死因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4年南通市心脏病粗死亡率波动在86.26/10万~123.55/10万,总体呈上升趋势,APC值为2.71%(95%CI:0.52%~4.96%,t=2.86,P<0.05);标化死亡率波动在27.37/10万~46.62/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APC值为-4.54%(95%CI:-6.55%~-2.49%,t=-5.05,P<0.05)。女性心脏病死亡率高于男性(χ~2=223.03,P<0.05),心脏病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心脏病死亡所致PYLLR和SPYLLR总体呈下降趋势,APC值PYLLR为-1.21%(95%CI:-2.34%~-0.07%,t=-2.44,P<0.05),SPYLLR为-2.79%(95%CI:-4.06%~-1.50%,t=-4.95,P<0.05),男性PYLLR和SPYLLR均高于女性。结论心脏病对南通市居民健康和寿命的危害较严重,应针对心脏病死亡特点,制定有针对性干预措施,以减少心脏病的死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昆明市某城区1998-2003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早死所致疾病负担的时间趋势和地理分布。方法 选择盘龙区作为城区的代表,以早死所致生命损失年(YLL)作为COPD疾病负担的测量单位,采用3%的贴现率但不采用年龄权重按年计算标化每千人口YLL率;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其地理分布的变化趋势。结果 昆明市盘龙区1998-2003年COPD每千人口YLL率随时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男性的每千人口YLL率均高于女性。从地理分布来看,城区中心街道办事处COPD的每千人口YLL率连续6年处于较高水平,而偏远街道办事处COPD每千人口YLL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应重点加强对昆明市城区居民COPD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朱晓云  陶莉  乔国良 《职业与健康》2012,28(9):1029-1032
目的了解1990—2010年上海市金山区居民伤害致死原因及其所造成的寿命损失,为制定伤害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Microsoft Excel 2003对1990—2010年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年报表中伤害死因资料进行汇总整理,计算各类伤害死因别死亡率、年龄组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PYL)和潜在寿命损失率(PYLLR)等指标。结果 1990—2010年,金山区居民伤害死亡率为51.28/10万,占总死亡的7.58%,位居全死因顺位的第4位。金山区居民前4位死因是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自杀和溺水,死因别死亡率在6.19/10万~22.25/10万之间。男性和女性前4位伤害死因与全人群相同,死因别死亡率分别在7.28/10万~31.13/10万和5.11/10万~13.48/10万之间。0~14岁组前4位伤害死因为溺水、交通事故、意外跌落和自杀,15~44岁和45~64岁组前4位伤害死因均为交通事故、自杀、意外跌落和溺水,65岁及以上组前4位伤害死因分别为意外跌落、交通事故、溺水和自杀。按寿命损失率排序,前4位伤害死因为交通事故、自杀、溺水和意外跌落,潜在寿命损失率在1.16‰~7.26‰之间。结论伤害已成为严重威胁金山区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宜按具体工作目标来确定各类伤害危害的严重程度和防治的优先顺序,以期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伤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上海市宝山区居民心脏病死亡分布特征以及寿命损失情况,为心脏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宝山区1992—2013心脏病死亡资料进行分析,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和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结果全区因心脏病死亡病例14 518例,年平均死亡率为85.55/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12.24%。男性的粗死亡率低于女性(t=8.891,P<0.05),但标化死亡率则高于女性(t=4.099,P<0.05),二者的心脏病死亡率随时间呈波动递增趋势。随着年龄的增加心脏病的死亡率呈明显的递增趋势,不同年龄组间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的YPLL、AYLL和女性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病的总人群、男性人群以及女性人群的YPLL、AYLL总体随时间呈递增趋势,但2011—2012年有下降趋势。冠心病是居民心脏病的主要致死类型,但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造成潜在寿命损失最大。结论宝山区心脏病死亡主要危及中老年人,对居民的早死危害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意外伤害的死亡率和潜在寿命损失年数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8,自引:5,他引:4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标化死亡率和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对广州市1988~1994年的意外伤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意外伤害在死因构成中居第四位,但在YPLL率的排位中则跃居第二位;男女性别比为1.69:1,男性的意外伤害多发生在青、中年,女性则以青、老年多见。随着寿命年数损失的增加,潜在工作损失年数(WYPLL)和潜在价值损失年数(VYPLL)也相应加大。与标化死亡率相比较的结果,揭示YPLL能更合理地反映意外伤害死亡对低年龄层人群所造成的实质性损失。  相似文献   

12.
李杰  崔卫军 《职业与健康》2010,26(6):663-665
目的了解大连市沙河口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死亡原因、减寿情况,为开展进一步健康教育和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沙河口区2002—2007年死因监测资料,对死因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编码,录入Access数据库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沙河口区2002—2007年居民死亡数为21634例,死亡率为575.60/10万,标化死亡率为378.99/10万。男女死亡率分别为661.37/10万、489.51/10万,性比值为:1.35: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χ2=484.96,P=0.00)。前5位死因为循环系统、肿瘤、呼吸系统、损伤与中毒、内分泌疾病。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减寿顺位前5位为肿瘤、循环系统、损伤、先天畸形、消化系统疾病。AYLL(早死指数)前5位是围生期疾病、先天畸形、损伤中毒、肌肉结缔组织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结论循环系统、肿瘤为该区主要死因,应加强全民健康教育,降低死亡率及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福建省城乡居民10年来伤害死亡的变化趋势、特点和寿命损失情况。[方法]分析福建省1998—2007年死因统计年报资料,用伤害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构成比和潜在寿命损失年描述伤害的死亡水平。[结果]1998—2007年福建省城乡居民伤害平均死亡率分别为29.67/10万和59.78/10万,均居死亡顺位第5位,总体呈下降趋势。农村死亡率是城市的2.0倍,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城乡居民的前3位伤害死因均为运输事故、自杀和意外跌落。城市的运输事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而农村则上升明显。城市伤害YPLL为85 453人年,占全死因YPLL的21.0%;农村居民相应为415 278人年、31.7%。[结论]伤害是我省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对寿命损失的影响较其它疾病严重,应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重庆工业污染区1991~1998年居民死因及潜在减寿年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20世纪90年代重庆市工业污染区居民主要死因。方法 应用死亡率、死因顺位、潜在减寿年数(YPLL)及潜在价值减寿年数(VYPLL)等指标分析该区1991~1998年死因资料。对照组为该市非工业污染文化社区。结果 该区平均粗死亡率为7.34‰(标化死亡率4.61‰)。主要死因顺位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病、心脏病和意外死亡。恶性肿瘤死率为198.07/10万(标化死亡率126.35/10万),其中肺癌居第一位,死亡率为65.49/10万(标化死亡率45.27/10万)。主要死因标化潜在减寿率(SYPLL率)和标化潜在价值减寿率(SVYPLL率)顺位的第一位都为意外死亡。结论 为了降低该居民死亡率,既要进一步加强其自然环的治理,也应重视社会环境的治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洪灾对人群健康和价值的损害程度。方法 应用标化死亡率和潜在寿命损失年数(WYPLL)、潜在工作损失年数(VYPLL)、潜在价值损失年数(VYPLL)对湖南省洞庭湖水域部分洪灾区人群1995—1999年的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灾区与非灾区两人群死因顺位一致,但损伤、中毒和肿瘤死因的死亡专率,灾区显著高于非灾区。在死因构成中损伤、中毒死亡居第三位,肿瘤居第四位;但在YPLL、WYPLL分析中则跃居第一位和第二位。两人群各年龄段的YPLL、WYPLL、VYPLL分析显示灾区人群40—59岁的各种死亡损失均高于非灾区。结论 降低洪灾区人群损伤、中毒和肿瘤死亡率和重视40—59岁年龄段人群劳动力的保护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1999~2003年伤害死亡情况及死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广东省居民伤害死亡情况和死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对广东省5个国家疾病监测点1999~2 0 0 3年伤害死亡监测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伤害死亡情况和死因分析。结果 1999~2 0 0 3年5年间,广东省居民伤害的死亡率为2 4 11/10万~33 13/10万,平均死亡率为2 7 5 3/10万,占死亡总数的5 94 % ,在死因顺位中排第5位;按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进行排位,伤害从第5位跃居到第2位,总YPLL为5 0 12年,平均每年每10 0 0人导致的死亡人年数为9 32人年。5年伤害平均死亡率农村(31 75 /10万)高于城市(12 4 4 /10万) (P <0 0 5 ) ,男性(35 73/10万)高于女性(19 16 /10万) (P <0 0 5 )。伤害是1~4 4岁人群主要死亡原因,占2 1.4 2 %~83.4 9%之间。居民伤害死亡的前5位死因为交通事故、淹死和窒息、自杀、意外坠落和意外中毒。15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淹死、窒息和交通事故(占89 8% ) ,15~6 5岁人群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事故和自杀(占6 6 2 % ) ,6 5岁以上的老年人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自杀、坠落和交通事故(占73 5 % )。结论 伤害是广东省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是危害青壮年人群健康和生命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对劳动力的损失影响最为明显。政府必须尽快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广州市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各类疾病的危害性,对广州市区1983~1994年死亡监测资料应用YPLL、WYPLL和VYPLL等新的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CSMR、YPLL标化率分别从1983年的448.2/10万和53.16‰降至1994年的398.6/10万和42.29‰,表明居民的健康状况不断改善;肿瘤、损伤中毒和心血管系病居YPLL标化率的前三位,是危害居民长寿水平的主要疾病;损伤中毒、精神病和传染病均居WYPLL标化率和VYPLL标化率前三位,是危害社会劳动力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性别比较:CSMR男性高于女性(u=14.79,P<0.01),YPLL标化率男性高于女性(u=27.05,P<0.01),WYPLL标化率和VYPLL标化率男女均为负值,但男性仍高于女性;0岁组的YPLL标化率、WYPLL标化率和VYPLL标化率均远高于其他年龄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