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一种严重疾病,预后不良.如何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除及时手术清除血肿、解除颅内高压,早期控制体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本病的关键[1].我科自2001年1月以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对GCS评分≤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体温>36℃即给予冰敷头部,辅以复方冬眠灵肌注,将体温控制在35℃~38℃,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冰敷控温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作用,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冰敷控温护理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设立未冰敷控温护理病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高温持续时间、高温出现的次数、昏迷时间、病死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早期进行冰敷控温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没有出现持续高温,昏迷时间缩短,病死率降低,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冰敷控温能有效地控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体温,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早期苏醒,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肠内外营养结合的临床应用意义及合理性。方法危重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全肠外营养支持组(对照组,20例)和肠外营养加肠内营养支持组(实验组,20例)。实验组行早期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结合,10天后转为全肠道营养,对照组10天内行全肠外营养(TPN)支持,观察血糖、血浆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实验组能获得较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合成物,1周时的血糖控制程度、血浆白蛋白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而实验组10天后病死率为(15%)明显低于对照组(30%)。结论重型颅脑损伤行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结合符合病人的病理、生理要求,能使该类病人营养状况和生存率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延期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训练。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训练,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与治疗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6.
黎源  黄启锐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4):201-201,204
目的:研究呼吸机早期使用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方法:将92例患者(GCS3~8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入院后24h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对照组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两组其余治疗方法相同。结果:治疗组肺部感染发生率(45.7%)明显低于对照组(69.6%),P〈0.05;治疗组肺部感染控制率(66.7%)明显高于对照组(34.4%),P〈0.05,其控制感染时间为(10.2±2.16)d,短于对照组[(12.7±3.43)d],P〈0.05。结论:早期呼吸机使用能有效防治重型颅脑损伤后的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静脉输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静脉输氧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评定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cona.scales,GCS)的变化并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GCS评分为(8.5±1.2)分,对照组评分为(6.6±1.9)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预后良好率61.76%明显优于对照组34.38%,治疗组病死率23.52%明显低于对照组46.88%,两组对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早期静脉输氧治疗可显著减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组织损伤程度,提高预后良好率降低病死率;静脉输氧治疗是脑损伤辅助治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和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9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其中对照组在病情稳定后2~3周后进行相关护理,而观察组在入院当日就主要围绕肢体功能的早期康复分别在不同阶段展开有针对性的分阶段护理,组间进行护理结果情况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其Barthel指数评分及FuglMeyer评分均较观察组更优,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早期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肢体功能及脑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江坤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1):44-46,49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入院的符合条件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性治疗,观察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合理的早期营养支持,对两组患者的身体指标及胃肠道功能进行评估,并记录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两组患者伤后第1天氮平衡、肌酐/身高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4、7、28天氮平衡、肌酐/身高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14天肌酐/身高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1天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7、14、28天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l、7天TSF和AM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14、28天r11sF和AM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时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28天体重、体重减少及体重减少百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46例次,对照组出现并发症113例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926,P〈0.01)。结论严重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脑损伤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急救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8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例早期观察及护理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81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抢救脱险74例,死亡7例,抢救成功率为91.3%。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及患者的成活率,降低患者的致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重型颅脑损伤是各种外伤中最重要的损伤,其病死率一般为30%~50%,影响重型颅脑损伤转归的因素有很多,若处理及时得当可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笔者对我院2007年4月-2010年1月经疗198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98例病人随机分成常规组和康复组,各49例,常规组按原常规治疗及护理,康复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早期实施肠内营养、肢体功能锻炼、高压氧、针灸、心理护理等干预措施.结果 两组病人伤后经治疗2个月后采用GOS评价标准评价,康复组恢复达5分增加21%,4分增加12%,3分下降14%,2分下降6%,1分下降12%,采用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标准进行比较,康复组恢复达0级上升8%,1级上升13%,2级下降9%,3级下降14%,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康复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促进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脑功能和肢体功能的恢复,对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戴缤  胡志强  黄辉  关峰  朱广通 《河北医药》2011,33(12):1797-1798
目的 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2008至2010年我院收治的7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3~8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按GCS评分法评定预后,恢复良好27例(35.5%),中残21例(27.6%),重残13例(17.1%),植物生存4例(5.3%),死亡11例(14.5%)。结论早期确诊,及时抢救,积极手术治疗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及时供氧、合理脱水、加强营养、预防感染、控制并发症等综合治疗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即使抢救成功,也常常有许多后遗症,昏迷时间越长,后遗症越重,生存质量也越差。近三年来,我们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积极进行康复训练,明显缩短了病程,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病人生存质量及社会适应能力。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研究,以期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3月本院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2例,诊断明确后采用急性手术治疗33例,非手术治疗19例,采用规范化护理,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结果 52例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9,P< 0.05).结论 明确早期诊断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关键,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及时进行手术或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正>本研究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于减少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改善预后的积极作用。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经头颅CT或临床证实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5±12)岁,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测量评分(GCS)为(6.7±1.3)分。开放性颅脑损伤10例,闭合性颅脑损伤20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析早期机械通气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0年5月~2013年10月收治的7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首先给予两组患者相应手术治疗及抗感染、营养支持、止血、降颅压、脱水等常规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机械通气,观察组行早期机械通气,比较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致残率、病死率、治疗前与1周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为(92.6±32.1)h,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致残率为38.5%,低于对照组的60.0%(P<0.05);病死率为12.8%(5/39),与对照组的1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的SSS评分为(37.6±5.2)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周后降低至(24.6±4.1)分,与治疗前、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机械通气可显著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缓解脑部缺氧、缺血状态,降低致残率,改善预后,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早期机械通气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症状时给予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即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抢救重型颅脑损伤6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治愈32例,占49.2%;残疾13例,占20%;死亡16例,占24.6%。结论早期、及时、正确的救治,妥善处理合并伤,重视并发症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郑团圆  罗林  吴兆平  唐尤佳  杨枫  方松 《江西医药》2007,42(11):992-993
目的 总结重度颅脑损伤合并颈髓损伤的病例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2004年7月~2007年5月我科收治合并颈髓损伤的重型颅脑损伤7例患者给予对症治疗,同时结合颈椎牵引及早期手术.结果 5例治疗效果良好,2例死亡,其中1例死于严重肺部感染,另1例死于中枢性呼吸衰竭.结论 颅脑外伤合并颈髓损伤的治疗原则上应在颈部有效固定制动的前提下先控制颅高压,必要时行开颅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