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颈椎病中医证候模型研究思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动物模型是动物实验研究的首要因素,而颈椎病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塑造是实现颈椎病中西医结合现代化研究的关键环节。就有关颈椎病的病与证、疾病模型、证候模型及病证结合模型的研制(包括动物选择、造模方法、模型评价)等相关内容加以论述;从病证同塑、病证复合、基因敲除与转基因技术等角度探讨颈椎病中医证候模型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能够较好地模拟临床,是诊断治疗及新药研发的基础。本研究根据中医基础理论,以脾虚肝亢证抽动障碍为切入点,就动物的选择、“病”和“证”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和模型评价体系进行回顾性综述,探讨脾虚肝亢证抽动障碍的实质,以期进一步制备更精确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规范中医药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医动物模型重复性差,割裂了病与证的联系;单纯借鉴西医病理模型制备中医病和证的模型,不符合中医理论的要求;病证结合模型体现病与证的紧密联系,符合临床实践,已成为中医实验动物模型发展的新方向。本文对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优势及评价体系的构建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病证结合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不仅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辨证论治研究提供了实验手段,同时也可验证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本文就子宫内膜异位症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结局检验、存在的局限性及解决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病证结合模型研究方面,大多数建立的是一病一证的病证结合模型,即围绕一种现代医学疾病,在制作的现代医学疾病模型的基础上,渗透中医干预因素后制作一个证的动物模型。文章就冠心病心肌缺血已构建的痰瘀互结证、心血瘀阻证、气阴两虚证、心脾阳虚证动物模型的建立以及评价指标进行归纳整理阐述。病证动物模型能够弥补中医临床辨证客观化指标不足的缺点,为中医的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以加速实现中医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功能障碍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长期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独特优势,加大对中医药的研究必须借助动物模型,由此构建具有中医证候特征的动物模型是关键。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结合现代医学"病"和中医"证"的优势,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中医动物模型。笔者拟对近年来RA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进行综述,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以期推动RA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及其证候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前有关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模式多集中于病与证的关节点上,对于其中的“病”,有考虑为西医的“病”,有认为是中医的“病”,然后再结合中医的“证”,但对中医证的模型成功与否则缺乏确切依据。笔者认为,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应该是现代医学的“病”结合中医的“证”,通过“以方测证”的方式验证中医“证”的成功与否,这在目前比较切实可行。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动物实验在中医科研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医动物实验的关键在于成功复制动物模型。近年来许多学者在单纯疾病动物模型的基础上,把西医的病和中医的证相结合,创建了“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但此种“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在造模方法和评价方法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须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意义、制备方法及评价作一整体的综述,对现有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制备的理论有2个:(1)基于"证"的概念理论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分为2种:诱发疾病病证结合模型和自发遗传性疾病证侯模型;(2)基于西医疾病的模型叠加中医证候因素理论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根据造模因素复合病证结合模型,制备方法也分为2种:"西医病+中医传统病因"模型和"西医病+病理生理"模型。要不断制备出更完美的模型,才有助于中西医学者更深入地研究贴近人类各种疾病的模型。  相似文献   

10.
中医病证动物模型与中医理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明显的时代烙印,中医病证动物模型将是我们这个时代对中医理论发展的烙印之一,其对完善中医理论和发展中医临床具有深远的意义,在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研究中意义更为重大。中医临床施治病人时往往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而以辨证施治用的相对较多,因此,为中医所用的动物模型也当是病证结合,尤其要能体现中医的证型。然而要建立理想的中医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使之成为中医理论的一部分目前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1.
12.
论述了病证关系,分析了“病”与“证”的内涵,认为疾病是决定证候的内在稳定的因素,而证候是疾病的外在综合表现。辨证论治以证候处方用药,会产生病证重合与分离两种情况,病证重合时疗效就肯定,而病证分离时则疗效就会远离预期目标,这就是辨证论治疗效重复性差的客观原因。为了提高病证的重合,避免病证的分离,应该重视方药与疾病的联系,不能只讲“方”与“证”的联系。笔者认为,方药对疾病的疗效是根本的,而方药对证候的疗效是附属的,疾病与疾病证候具有不同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小青龙汤为温阳宣肺、蠲痰涤饮之剂,凡见哮喘、咳嗽、痰、饱胀、喘息和四肢水肿等因"外感风寒,内有寒饮"所致者,均可辨证应用小青龙汤。临证应用时注意:①寒邪不必拘泥外感;②"三水"的变化要审清;③但见寒饮,有无表证均可用此方;④注意痰饮在临床上的变化;⑤临床见喘未必治喘,要临证辨别。用此方,要抓住以下临床指征:①面色:"三水"之面色--黧黑之色;②脉象:弦脉或浮紧;③舌象:舌苔多水滑;④痰涎:咳痰较爽,痰涎清稀,泡沫状。以上"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有效之后,应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14.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书云:“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明目,开心,益智。”其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胃)、肺、心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之功效。在《伤寒论》中,仲景应用人参共40次,入  相似文献   

15.
肠道菌群存在于肠道,多种微生物拮抗共生、动态平衡,一旦平衡破坏,可引起宿主发生多种疾病。脑-肠轴理论提出肠道菌群与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也有关系。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脑卒中等多种心脑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与肠道菌群组成改变及功能失调之间可能存在一定联系。肠道菌群同黏膜免疫相互作用,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可能对AS形成有影响,短链脂肪酸可影响危险因素的出现,增加AS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可归属"胸痹""真心痛""血脉病""痰饮""中风"等范畴,为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血、阴、阳虚,可累及心、肝、脾、肾;气滞、寒凝、痰阻、血瘀为标。肠道菌群与宿主生理相关、病理相互影响,与中医学天人相应、整体观理念一致,与阴阳学说、脾胃有异曲同工之处。针刺防治AS着眼于整体调节,对肠道菌群也有调节作用,辨证取穴,从痰、瘀、毒论治,整体调节脏腑功能,通过对大脑、肠道菌群、骨髓的整体调节,可能是AS防治效应机制。针灸影响肠道菌群数量与结构,恢复宿主肠道内环境动态平衡,是AS防治重要着眼点。未来高通量测序、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为研究肠道菌群与针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生理、病理及治疗三个方面对冲任与男科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具体阐述了冲任为男性生殖的枢纽 ,冲任失调为男性病的病理机转 ,以及从冲任着手的治疗原则、用药特点 ,为男性病的研究提供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从“方药离合”看中医学的方药共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舟 《江苏中医药》2007,39(6):8-10
通过对历代方剂与本草的应用演变和发展过程的论述,揭示了中医方药共荣关系,并以黄柏、升麻等药为例,强调方药配伍运用是方药共荣的核心环节.随后,结合中医发展的现实环境,分析了坚持方药共荣的正确方向,对于防止重药轻方的错误倾向,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启迪现代研究思路,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药物针灸综合治疗闭合性和化脓性骨髓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年来采用药物和针灸并用治疗闭合性和化脓性骨髓炎 4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40例病案都来自于门诊。其中男性 30例 ,女性 1 0例 ,年龄最大的 63岁 ,最小的 8岁 ,平均35岁 ;病程最长 40年 ,最短 7个月 ,平均病期 5年。 40位病人都多次经X光拍片确诊 ,并多次接受过手术治疗。手术次数最多的达 6次 ,最少的也有 2次。除了 4例存有死骨者以外 ,其他 36人均在药物和针灸的综合治疗下痊愈。2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发展 ,采用全身与局部、内治与外治、中药与针灸相互协调、补充的辨证方法 ,以达到表去根除、…  相似文献   

19.
探析神阙穴与气及脏腑经络关系及现代医学对脐中的认识,介绍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20.
"益肾健脾,涤痰散结"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源于临床实践,又经过长期的临床与系列实验研究验证、深化,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高血压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临证治疗中。其代表方补肾抗衰片能够明显改善肾虚痰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胸痹心痛证候,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酪氨酸硝基化的作用,而活性氧自由基(ROS)和活性氮自由基(RNS)可能是"痰"的物质基础。补肾抗衰片的系列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脾虚生痰,痰瘀互结"是心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而"益肾健脾,涤痰散结"法具有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类疾病的作用,成为指导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一个重要应用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