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治疗(附2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近年采用手术治疗的Ⅱ°~Ⅳ°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24例,对于Ⅲ°以上患者腓骨骨折复位后钢板固定,于下胫腓联合上约1.5 cm处拧入1枚与踝关节水平穿三层皮质拧入皮质骨螺钉,内踝用张力带或拉力螺钉固定,后踝骨折块大于1/4关节面用螺钉固定。Ⅱ°骨折在外踝尖上1.5 cm处作小切口,从拧入1枚与踝关节水平穿三层皮质拧入皮质骨螺钉,术后8~10周取出下胫腓关节固定螺钉。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25个月,手术评定结果:优6例,良6例,一般2例,优良率91.67%。结论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可使旋前外旋型骨折的踝关节恢复正常的解剖关系,最大限度恢复踝关节功能,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三皮质下胫腓螺钉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三皮质下胫腓螺钉治疗的合并踝关节骨折的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3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我院往期采用拉力螺钉治疗的合并踝关节骨折的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手术耗费时间、患者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随访时间、踝关节残留疼痛.并根据手术后半年随访的患者恢复情况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2组患者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随访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术后随访踝关节残留疼痛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组的手术总优良率高达93.9%,对照组手术总优良率82.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皮质下胫腓螺钉与拉力螺钉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均获得满意的疗效,但拉力螺钉相对皮质骨螺钉更容易产生踝关节的残留疼痛,皮质骨螺钉在临床上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创伤性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1~2枚斜行空心拉力螺钉固定远端胫、腓骨四层皮质的方法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32例,其中不合并踝关节骨折9例,合并踝关节骨折18例,合并腓骨近端骨折5例。28例3个月左右拔除下胫腓联合螺钉,4例在合并之骨折愈合后拔除,未出现1例断钉。结果所有32例患者6~14个月随访均未再发下胫腓分离及断钉现象,优良率为93.75%。结论下胫腓联合分离通过斜行拉力钉固定胫、腓骨四层皮质修复是一种可靠方法,符合下胫腓联合负重力线,分散剪切应力,可减少断钉并促进踝关节早期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326例,共随访225例,男182例,女性43例,年龄7~ 75岁.内踝骨折采用后内侧入路,用拉力螺钉、可吸收螺钉或张力带钢丝固定;双踝和三踝骨折采用内外侧双切口;腓骨骨折位置较高者用三角针、克氏针、多孔钢板螺钉、记忆合金等固定,位置较低者,则用1~2枚皮质骨螺钉或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分离采用外侧切口,用1枚拉力螺钉穿透3层皮质固定.术后根据内固定情况采用石膏或支具外固定,并进行系统的功能锻炼.结果 随访4 ~120个月,平均38.4个月.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后足评分系统诸项内容及相关客观检查进行评分,手术治疗的优良率为86.7%.结论 采用正确的路径切开,解剖复位和恢复关节面平整,并运用有效的方法进行内固定,结合适当的外固定,系统的踝关节功能锻炼,大多数踝关节骨折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下胫腓联合分离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利斌  王福川  张国川 《河北医药》2010,32(24):3517-3518
下胫腓联合由胫腓骨远端和下胫腓韧带复合体构成,下胫腓联合分离是踝关节骨折脱位的常见并发损伤。踝穴上横向螺钉固定是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方式,但容易导致螺钉断裂、胫腓下联合骨化、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踝关节活动度变小等并发症[1-3],四皮质固定虽然固定牢固。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药实践》2017,(10):788-791
目的:分析胫腓骨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足趾畸形的原因以及后期矫形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8月—2016年4月收治的3例胫腓骨下段骨折患者,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其中1例胫腓骨下段骨折采用胫骨下段外侧锁定钢板+腓骨下段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1例胫骨下段Pilon骨折和腓骨下段骨折采用胫骨下段内侧LISS锁定钢板+腓骨下段钢板+胫骨远端前后单枚松质骨拉力螺钉内固定,1例内外踝骨折伴下胫腓韧带断裂采用内踝两枚皮质骨螺钉+腓骨下段钢板+下胫腓韧带单枚皮质骨螺钉内固定。结果:术后第1天和第1个月分别出现患侧拇趾背伸乏力(其中2例发展为单一拇趾屈曲畸形,1例发展为累及第1至第4趾重型爪形趾畸形);切口感染2例。随访1~26个月,1例爪形趾畸形矫形后随访1年,末次随访未见畸形复发,Maryland足功能评分96分,评定为优。结论:胫腓骨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拇趾屈曲畸形或爪形趾畸形的原因与损伤部位、局部解剖特点以及手术操作有关,与内固定方式无关;并发重型爪形趾畸形原因不能单用拇趾长屈肌腱粘连解释,似乎和腓深神经损伤有关(挫伤、术中牵拉伤),后期通过合适的矫形手术也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采用纽扣钢板治疗和皮质螺钉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2月本院治疗的100例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其中采用纽扣钢板(治疗组)与皮质螺钉(对照组)治疗的患者各50例,根据AOFAS足踝评分、手术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手术优良率为92.0%,对照组手术优良率为66.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踝关节背伸直度等手术临床指标显著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的合计概率分别为2.0%和6.0%,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纽扣钢板内固定手术与皮质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相对而言纽扣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更佳,优良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伴踝关节骨折的急性下胫腓联合损伤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伴踝关节骨折的急性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病例.其中31例接受Endobutton钢板治疗,35例接受皮质骨螺钉治疗.首先将两种疗法与术前指标作为自变量,治疗结果作为因变量作Logistic回归分析,再分别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负重时间、术后1年下胫腓联合间隙(TBCS)、术后1年胫腓重叠影(TBOL)、AOFAS评分及并发症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性别为影响治疗结果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不同治疗方法与结果并无明显相关性.两组资料术中出血量(t=0.543,P=0.589)、术后1年TBCS(t=0.025,P=0.980)、术后1年TBOL(t=0.711,P=0.480)、AOFAS评分(t=0.577,P=0.566)及术后并发症(χ2=0.020,P=0.8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t=2.203,P=0.031)Endobutton钢板组较长,但术后负重时间(t=-18.459,P<0.001)Endobutton钢板组较短,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ndobutton钢板与皮质骨螺钉治疗伴踝关节骨折的急性下胫腓联合损伤疗效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基本不需二次手术取出,术前应综合考虑,慎重选择内固定.  相似文献   

9.
祝健 《黑龙江医药》2022,(5):1172-1174
目的:探究并比较免打结锁扣带袢钛板与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从我院骨科选择2020年4月—2022年2月时间段内收治的下胫腓联合分离合并踝关节骨折患者65例,据不同手术方案划分为两组,观察组(n=33例)与对照组(n=32例)。对照组以横向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以免打结锁扣带袢钛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不同时间点(术前、术后2天、术后7天)疼痛VAS评分,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踝关节功能Kofoed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6.97%,高于对照组的87.50%(P<0.05);观察组术后2天、7天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Kofoed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6%,低于对照组的18.75%(P<0.05)。结论:下胫腓联合分离合并踝关节骨折以免打结锁扣带袢钛板治疗的疗效显著,且能缓解术后疼痛,大幅度改善踝关节功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空心钉、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C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钢板、空心钉、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C型踝关节骨折30例。结果30例患者均获得成功。随访6-24个月,平均13.6个月。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优17例,良9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6.7%。无感染、畸形愈合和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结论对后、外、内踝骨折及下胫腓联合损伤选择合适内固定治疗,恢复踝穴的生理解剖,维持踝关节稳定,减少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治疗分析,以供今后的临床工作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35例,均进行切开复位,下胫腓联合采用拉力螺钉固定,术后用石膏外固定4~6周。术后随访1年,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情绪状态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效果为优者18例、良15例、差2例,优良率为94.29%。随访期间发生感染2例、内固定螺钉断裂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57%。与治疗前比较,患者S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外固定法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疗效。方法选择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40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加下胫腓螺钉固定,术后6~8周拆除下胫腓螺钉。结果患者均获随访20个月。Baird-Jackson评分:优22例,良10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为80.0%。发生踝关节创伤性骨性关节炎5例,断钉1例。结论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疗效肯定;精确修复并稳定下胫腓联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王一飞 《河北医药》2012,34(5):701-702
目的 探讨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就诊的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78例,均用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 ~27个月,平均(14±5)个月.随访时根据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51例,良17例,可6例,差4例;优良率87.2%.结论 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治疗的关键是达到踝关节解剖复位,早期正确锻炼是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关节分离的疗效。方法 35例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韧带分离的患者(按Bonnin分度法,Ⅱ度19例,Ⅲ度16例)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使踝穴结构恢复正常。疗效评价分优、良、可、差四级。结果本组3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2个月(4~20个月)。本组患者均骨折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2.8个月,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功能恢复优14例(14/35,40.00%),良12例(12/35,34.29%),可6例(6/35,17.14%),差3例(3/35,8.57%)。结论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关节分离是一种合理的内固定器,固定牢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4~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48例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4),对照组患者选择传统短肌腱移位法治疗,观察组患者以钢板螺钉固定内外踝、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修复下胫腓联合韧带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统计。结果 (1)观察组治疗后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5.83%(23/24),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16/24)](P <0.05)。(2)观察组(1例,占4.17%)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11例,占45.83%)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两组患者在出血量方面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患者固定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都比对照组短(P <0.05)。(4)治疗以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明显比对照组更轻,足踝功能Maryland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将钢板螺钉固定内外踝、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修复下胫腓联合韧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管形钢板与拉力螺钉联合治疗老年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9月收治的老年踝关节骨折患者40例,仅采用普通钢板内固定的20例患者为A组,使用管形钢板与拉力螺钉联合治疗的20例患者为B组。结果 A组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手术满意度调查中,A组满意度显著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的状况,选择管形钢板和拉力螺钉联合治疗,比普通钢板可以得到更好的固定性,并且费用也适中,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7.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与下胫腓联合分离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忠  曾庆龙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4):2146-2147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与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效果。方法:对外踝骨折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者至少行4孔或8孔普通钢板固定,下胫腓联合行长螺钉固定,陈旧性骨折行腓骨截骨植骨术,术后石膏托固定1~4周。结果:随访40例。随访时间4个月~4年8个月,优27例,良9例,可4例,优良率90%。结论:认为按照Lduge-Hansen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可阐明受伤机制,能够表达韧带损伤与骨折间的关联,指导临床作出正确的治疗方案。而恢复外踝长度和稳定下胫腓关节。对踝关节的稳定和防止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05年4月至2010年12月间我可收治的23例合并下胫腓分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23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4个月;根据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标准,本组优13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2.6%;1例下胫腓联合固定患者发生断钉,无感染、创伤性骨性关节炎、关节不稳、骨不连及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可修复并稳定踝穴与距骨的解剖关系,不良反应少,可早期进行踝关节功能锻炼,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探讨采用腓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外踝骨折并下胫腓关节分离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41例外踝骨折并下胫腓关节分离治疗病例.结果 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41例均获随访,骨折均达解剖复位,骨性愈合.结论 使用腓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外踝骨折并下胫腓关节分离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后下胫腓联合分离固定与未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82例患者,有42例患者予以踝关节切开复位内、下胫腓联合固定,命为观察组,另40例患者未进行下胫腓联合固定,命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下胫腓间隙和下胫腓重叠距离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两组患者的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和踝关节优良率无显著差异,两组相比,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下胫腓联合分离固定与未固定对患者的下胫腓间隙和下胫腓重叠距离及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影响差异不大,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