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灯盏花素是从菊科植物短葶飞蓬又名灯盏细辛中分离得到的黄酮类有效成分。其中主要为灯盏花乙素,并有少量灯盏花甲素,以灯盏花乙素标示有效成分含量。灯盏花素具有改善脑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抗血小板凝聚作用,并能增加心肌供血和降低心肌耗氧量,用于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所致的瘫痪及脑出血所致的后遗瘫痪,以及中风预报高危患者的早期预防治疗。我科自1996年9月至1997年3月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92例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灯盏花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 6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记录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P<0.05);研究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2%)与对照组(5.8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提供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灯盏花素、丹参在体外对血小板活化抑制作用观察,分析血小板相关活化指标的变化情况,为中医优选活血化瘀药物提供客观理论依据。方法用三色流式细胞术法分析灯盏花素、丹参在体外对血小板活化指标血小板膜表面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和P-选择素(CD62P)抑制的变化。结果灯盏花素、丹参对ADP活化的血小板膜表面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和血小板内P-选择素(CD62P)表达都有抑制作用,并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丹参能显著抑制PAC-1和CD62P两者的表达;灯盏花素抑制PAC-1表达的作用显著,但对CD62P表达的抑制较小。结论与灯盏花素相比,丹参是一种较强的抗血小板活化药物,既可抑制PAC-1的表达而降低血小板的聚集性,又可抑制血小板的释放而降低其促凝血活性,在血栓性疾病的防治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川芎嗪注射液与45种注射液配伍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丽容  潘宇  曾春燕 《药品评价》2006,3(2):114-115,113
目的 分析川芎嗪注射液与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检索1999~2005年有关文献做列表分析。结果 川芎嗪注射液与其中5种注射液(头孢哌酮钠、穿琥宁、复方丹参、清开灵、灯盏花素)不宜配伍。结论 川芎嗪注射液显强酸性(pH值2.0-3.0),应尽量避免与碱性药液配伍;与其他中药制剂配伍易生成沉淀应谨慎。  相似文献   

5.
灯盏花素是从灯盏花中提取的黄酮类成分,以灯盏乙素为主,含有少量灯盏甲素。灯盏花素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和心脏冠脉流量、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等疾病,疗效确切。动物实验发现,灯盏花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但具体的细胞和分子保护机制报道较少。本文着重将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6.
李骏  孙宗娟 《药学进展》1995,19(2):92-93
通过体外试验测定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纤溶活性等指标观察到脉络宁降粘作用最强,其次为丹参液,灯盏花合剂,灯盏花液,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活性以灯盏花与灯盏花合剂作用最强,而且丹参液与脉络宁无明显差异,在纤溶活性方面,灯盏花液,灯盏花合剂,脉络宁作用明显,丹参液未见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7.
韩俊江 《天津药学》2011,23(5):42-44
灯盏花素是从天然植物灯盏花中提取的黄酮类活性成分,药理作用非常广泛,对心、脑、肝、肾等器官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临床上常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临床应用优势明显。本文主要综述灯盏花素的器官保护作用研究进展,以为临床进一步合理使用灯盏花素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7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别应用灯盏花素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显示,灯盏花素组疗效明显优于复方丹参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分析近三年我院缺血性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用药现状及趋势.方法 对2010至2012年我院中药脑血管类药物注射剂的用药频度(DDDs)、药费金额等数据分析统计.结果 近三年来就诊患者数与第一年比较递增率为27.29%和45.25%,其中男性患者每年递增率为16.13%和31.78%,女性患者递增率为46.68%和68.63%;药品DDDs排序分别是丹参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银杏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和参脉注射液;销售量排名依次是丹参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银杏叶注射、银杏达莫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参脉注射液、丹红注射液和香丹注射液.结论 患有脑血管疾患病例数逐年呈现上升,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注射剂治疗作用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笔者对夏邑县人民医院2008年10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72例脑梗死患者应用灯盏花素注射液进行治疗,同时将58例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结果灯盏花素注射液组总有效率94.5%、显效率83.3%,复方丹参注射液组总有效率77.6%、显效率62.1%,两者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对脑梗死的疗效明显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 16 3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 ,即灯盏花素注射液组 (治疗组 ) 10 3例和复方丹参注射液组 (对照组 ) 6 0例 ,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均有明显改善 ,尤以灯盏花素注射液组为显著。另外 ,在治疗中发现灯盏花素注射液静脉滴注的 1个疗程最佳时间为 10天。结论 灯盏花素注射液在改变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12.
李纪伟  信艳艳 《哈尔滨医药》2011,31(2):133+135-133,135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盐酸川芎嗪(化学名称为:2,3,5,6-四甲基吡嗪盐酸盐);丹参索(化学名称为:β-(3,4-二羟基苯基)乳酸).川芎嗪是由川芎的根茎提取的有效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抗血小板凝聚、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抗氧化、拮抗钙离子及抗纤维化等作用[1];丹参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的功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全,脑血栓形成,脑栓寒及其他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的胸闷、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中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症.本文就丹参川芎注射液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做以下论述.  相似文献   

13.
据报道,一种专用于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所致瘫痪及脑溢血所致后遗瘫痪的新药——灯盏花素片,在唐山市龙山制药厂研制成功,并已核准投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中草药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根据近几年的研究文献,总结中草药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的研究及作用机理。结果:三七皂甙、纹股蓝总甙、人参皂甙、槲皮素、丹参素、川芎嗪、茶多酚;银各叶、水芹、丹参水提物;炙甘草汤、生脉散、四逆汤;丹参注射液、灯盏花注射液、当归注射液、654-2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有良好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作用机理包括:抗氧自由基损伤、抗脂质过氧化作用、钙通道阻滞作用,防止钙超载,抑制肾素活性,降低TXA_2/PEI_2比值,升高心肌SOD活性,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等。结论:中草药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肯定,前景广阔,但应用于临床,仍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中草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介绍中草药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根据近几年的研究文献,总结中草药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的研究及作用机理。结果:三七皂甙、纹股蓝总甙、人参皂甙、槲皮素、丹参素、川芎嗪、茶多酚;银各叶、水芹、丹参水提物;炙甘草汤、生脉散、四逆汤;丹参注射液、灯盏花注射液、当归注射液、654-2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有良好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作用机理包括:抗氧自由基损伤、抗脂质过氧化作用、钙通道阻滞作用,防止钙超载,抑制肾素活性,降低TXA_2/PEI_2比值,升高心肌SOD活性,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等。结论:中草药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肯定,前景广阔,但应用于临床,仍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163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即灯盏花素注射液组(治疗组)103例和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对照组)60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均有明显,尤以灯盏花素注射液组为显著。另外,在治疗中发现灯盏花素注射液静脉滴注的1个疗程最佳时间为10天。结论 灯盏花素注射液在改变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17.
目的①分析灯盏花素对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②分析使用灯盏花素与使用丹参对促进骨折愈合的差异。方法将四肢骨折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使用灯盏花素注射液,以两周为一疗程,对照组使用丹参注射液,以两周为一疗程,均连续使用三个疗程,每一疗程结束后摄X线片。结果在肿痛消失时间、骨痂生成两方面:灯盏花素组和丹参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临床研究发现灯盏花素在骨折愈合的过程中,更能促进骨痂的形成,加快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18.
注射用灯盏花素为灯盏细辛提取的灯盏甲素和灯盏乙素混合物的无菌干粉,主要为灯盏乙素,具有扩张脑血管作用、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同时增加外周、冠脉和心肌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纤溶性,降低血液黏滞度[1],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主要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冠心病等的治疗。随着灯盏花素的广泛应用,临床上灯盏花素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也存在许多配伍禁忌,现对此做一综述,以供临床用药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脑梗死患者92例分为治疗组(46例,男28例,女18例,平均62.3岁)和对照组(46例,男24例,女22例,平均63.35岁)。分别给予灯盏花素30 mg,丹参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共14 d。结果灯盏花素组对降低血脂、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明显优于丹参组。结论灯盏花素治疗脑梗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王振军 《医药导报》2011,30(1):73-78
查阅国内有关文献,综述近年来有关刺五加、刺蒺藜、灯盏细辛、藏红花、银杏叶、丹参、枸杞子、川芎嗪、葛根素、金丝桃素、原花青素、三七总苷等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对青光眼视神经保护的功效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探讨中药及其有效成分的保护青光眼视神经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