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经病 络病辨证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络病变 ,是针灸临床上常见病变 ,《灵枢·经脉》对十二经脉、十五络的病候进行归纳总结 ,成为后世经络辨证的基础。然而 ,经与络是两个概念 ,经病与络病虽有其共同之处 ,但二者又各有其特点 ,互相不能包涵。因此 ,经病与络病的辨证也不能以经络辨证而概统之。实际上 ,目前的经络辨证 ,详于经而略于络 ,且二者的关系也没有区分开来。因而也不能为针灸临床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有鉴于此 ,笔者认为 ,有必要将经病与络病的辨证区分开来 ,使经络病变的临床治疗更加明确而有效。1 经与络生理病理的异同“经”、“络”名词的出现 ,较“脉”为晚 …  相似文献   

2.
络病辨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小青 《中医杂志》1997,38(10):584-585
中医诊断学所述经络辨证,内容包括十二经病证、奇经八脉病证,而络脉病证论述较少。现将络病辨证的内容,研究整理于次。1 辨层次络病,或络脉之病,是指经络之“络”受邪而其功能失调所表现的病证。从病变层次讲,有浅有深,这是因为络本身特点所决定的。经,又称经脉,有路径之意。络,又称络脉,有网络的意思。经络“在内连属于脏腑,在外连  相似文献   

3.
介绍林咸明教授采用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经验。林教授认为面肌痉挛的病位在经筋,病机为感受风邪、经络不通,或正气亏虚、虚风内动导致面部经络不和,出现头面部肌肉不自主痉挛。其临床采用经络辨证、病因病机相结合的辨证取穴思路,同时重视安神、治神、调神,在治疗手法上强调进针深度达经筋部,提出“轻补”“轻泻”的操作手法,形成了“经络取穴位-经筋定病位”的特色治疗思想,临床疗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4.
舒杨  孙潇  颜晓  马玉侠 《山东中医杂志》2023,(11):1207-1210
高树中教授认为肢体经络病的根本病因在于经络不通,强调针灸治疗时应充分发挥针灸特色,以经络辨证为纲,明辨其病位,以“通”字立法,通过疏通经络,使气血运行如常。在经络辨证方面,高教授提出部位辨经络、病候辨经络、舌脉辨经络、特殊诊法辨经络四法;在疏通经络方面,高教授创立了“通经二法”和“通络三法”,即本经通经法、巨刺通经法和刺络放血法、缪刺通络法、全息通络法。高教授明辨经络、熟用经络的经验对临床针灸治疗肢体经络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医临床辨证模式演绎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和精华,而辨证更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是立法处方、治疗疾病的依据. 早在<内经>中就有丰富的辨证学内容.<素问·五脏生成>中指出:"诊病之始,五决为纪.欲知其始,先建其母.所谓五决者,五脉也."<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了"审察病机,无失气宜",并以病机十九条为例,阐发了审查病机的具体方法.辨证是<内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后世形成的各种辨证方法都是源于<内经>的理论."辨证"一词首见于<伤寒杂病论·序>,自东汉·张仲景创立辨证论治以来,逐渐形成了六经、脏腑、卫气营血、三焦、八纲、病因、气血津液、经络等辨证方法,构建了辨证体系和模式.八纲辨证作为将哲学范畴应用于中医理论构建的成功典范,是中医辨证的基本纲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从总体上反映了证候的部位和性质.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是对病位辨别的具体深化,其中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的重点是在"空间"位置上辨别病位;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则主要是从"时间"上区分病情的不同阶段和层次;而病因辨证和气血津液辨证则是以辨别病变现阶段的具体病因、病性为主.  相似文献   

6.
认为动眼神经麻痹的基本病机为气血亏虚、经络瘀阻。临证以经络辨证为核心,提出以辨位、辨证、辨经虚实为主的针刺治疗方法,其中辨位归经主要遵循“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常用督脉、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及手少阴心经、足厥阴肝经等腧穴,并以头针联合电针加强经络刺激;辨证归经根据相关症状表现,结合脏腑辨证辨别归属经络;重视辨经虚实,治疗遵循“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结合腧穴自身的补泻之别,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补泻之法。同时重视针刺手法与刺激量效相结合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汉代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篇》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完善起来的一套综合性辨证大纲.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辨证则是概括了人体的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等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结合参考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致病原因的性质,病位所在的浅深,病势演变的进退缓急,对临床各种证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紧扣其证候特点,从而辨到了病情的性质、病位的所在、寒热的盛衰程度、正邪的消长态势,而予以立法、处方、遣药.所以,六经辨证实际上涵盖了所有的辨证方法在内,如八纲辨证、经络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气血辨证、三焦辨证等.在此本篇重点阐述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之关系.  相似文献   

8.
"辨证"理论是中医理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循经按摩治疗疾病过程的诊断、优选手法、施术中,自始至终充满"辨证"理论. 1诊断辨证 循经按摩除了望、闻、问、切四诊外,更重要的是对经络的诊断辨证,即循经络触诊,辨别经络的诊断反应.  相似文献   

9.
曾慧琳  刘兵 《中国针灸》2024,(5):574-578
以经络辨证的第一层次——辨“在经在络”为研究对象,结合古代文献和针灸临床实际,对辨“在经在络”的方法及其意义进行系统阐述,发现通过分析病症表现之发病部位、病变层次和经络诊察之切诊、望诊,可以辨别疾病是“在经”或是“在络”,进而可指导刺灸法的选择;经络辨证首辨“在经在络”不仅有利于提高针灸疗效,而且对于在针灸视域下更好地认识疾病、理解刺灸法相关概念、健全完善经络辨证体系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浅谈循经辨证在中医临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韶冰  刘懿 《中国针灸》1999,19(10):609-611
经络学说,其实用价值不仅仅是指导循经取穴治疗,还有用于诊断的重要作用。但对循经辨证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意义,往往易被忽视,从而影响辨证论治的准确性。1 循经辨证依据1.1 沟通维系周身  祖国医学认为,经络是人体内外、左右、上下、表里之间的沟通和维系者。脏腑通过它运行气血、调节阴阳和濡养周身各部,从而发挥营内卫外的重要生理功能。正如经云:“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2,外络于肢节”,“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1.2 病邪传注途径《灵枢》曰:“肾有邪,其气留于两…  相似文献   

11.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眼科临床常见的视神经疾病,发病率高、致盲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棘手。视神经在中医眼科属目系,其通过足厥阴肝经与肝相连,也通过足太阳膀胱经与肾相通,经络为全身气血通道,气血循经上达目系,以维系眼的视瞻光明。邪侵络脉或络虚不荣,导致血阻络病气滞经病,络邪传经,引起目系疾病。故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与气血经络密切相关。本文以“六经辨证”结合“络病理论”为指导,提出在临床中应肝肾同治调气血以治其本,辅以针刺疏经通络以治其标。为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提供理论指导及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经络辨证作为中医辨证中极具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在临床中广泛被应用,其相关理论源于《足臂十一脉灸经》及《阴阳十一脉灸经》,至《难经》时期形成以十二经脉经络辨证和奇经八脉经络辨证为主的经络辨证,后世医家不断发展和完善,将经络辨证广泛应用于临床。经络诊察为经络辨证的依据,主要内容首见于《内经》,现临床以近代医家王居易基于《内经》相关理论所总结的经络诊察法应用较多。王祖红教授在临床中擅长经络辨证,继承和发展了经络诊察相关内容,形成了包括定位诊断、定性诊断、必先五胜、治病求本、治未病的经络辨证五步法,为中医临床提供了系统的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3.
《百症赋》是一篇以症状论治为主的歌赋。经络辨证是《百症赋》主要的辨证方法,经络辨证又有辨证归经和辨位归经2种。除了经络辨证之外,还用脏腑辨证和气血津液辨证作为补充。该赋的选穴处方大体可分为4大类:按经络选穴,按病位选穴,按部位选穴和按经筋选穴。《百症赋》的配穴方法有2大类,即按经脉配穴和按部位配穴。其中按经脉配穴的处方以本经配穴和交会经配穴为主,其次是表里经配穴和同名经配穴;按部位配穴方式以上下配穴为主。  相似文献   

14.
中医外感病辨证有伤寒六经辨证、温病三焦与卫气营血辨证三大理论体系,但在分析病机时三者均必须落实到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等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对六经病证、三焦病证与卫气营血病证的病因及脏腑经络病机分析,认为外感病三大辨证体系的辨证过程实质上也就是脏腑经络辨证,提出应重视探讨外感病中脏腑经络辨证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秦建平 《山西中医》2006,22(6):59-60
中医诊病有病因、经络、脏腑、三焦、六经、卫气营血及气血津液等辨证方法。方法虽多,然临证思维当提纲执要。今阅诸贤医案,集众家之说,以为辨证执要,当宗下述4条原则。1辨法虽多,求本为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治病必求于本。”疾病表现每每复杂,病状多端,辨证方法诸多,或脏腑,或气血,或经络,然终不离求本之要。若能知病之本末,则可执简驭繁,抓住要害。而病之本,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1病因为本:各种疾病,就病因与症状而言,病因为本,症状为标,辨证必详审病因。从本论治,病因得除,则病情向愈,症状自可消除。有些病临床症状错综复杂,往…  相似文献   

16.
中医外感病辨证有伤寒六经辨证、温病三焦与卫气营血辨证三大理论体系,但在分析病机时三者均必须落实到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等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对六经病证、三焦病证与卫气营血病证的病因及脏腑经络病机分析,认为外感病三大辨证体系的辨证过程实质上也就是脏腑经络辨证,提出应重视探讨外感病中脏腑经络辨证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历代中医各家对“中风”的辨证分型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有病因辨证、经络脏腑辨证、阴阳辨证等等。但这些分法均有其各自的优点及不足之处。引入“病机证素”的概念,最终将中风提练出瘀热、风、火热、痰热、痰湿、血瘀、气虚、阴虚八个病机证素。  相似文献   

18.
李金刚 《光明中医》2008,23(10):1597-1597
记者于丽珊报道:经络是构成中医理论的重要内容。早在马王堆帛书时期,就已经将一系列的症状归结为某经的病,通过针灸治疗该经脉可消除这些症状,这就是最早的“辨经论治”,在此基础上汉代张仲景发展了六经辨证,后来才逐渐有了其他的辨证方法。  相似文献   

19.
浅谈"传"经、"经尽"、"再经"、"过经"揭示的辨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伤寒论》中反映外感病发展的病机、病势且具有辨证意义的原文入手,探讨“传”经、“经尽”、“再经”、“过经”的内涵及辨证意义。结论:(1)“传”经,提示邪气波及或递转他经。前者指部分邪气内传他经;后者指邪气离表而尽转他经。(2)“经尽”,寓示病势转归的两种形式。一是指邪离本经而转入下一经的趋势,即“再经”;二是指邪气尽离本经而转愈的趋势,即“经不传”。(3)“过经”有两种情形:一为由表入里而病进;二为由阴转阳而病退。前者泛指疾病发展到某一阶段时的病性转变;后者指病由太阴转入阳明而转愈。  相似文献   

20.
探究经络辨证的源流与发展。研究发现,经络辨证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先秦至明清漫长时期,先秦帛书始现经络辨证雏形;秦汉经典奠定经络辨证之根基,脏腑经脉络属、循经辨证、络脉辨证、足六经等方面体系完整;魏晋南北朝时期进一步发展了穴位主治与奇经八脉理论;宋金元时期各个流派百花齐放,归经论、十四经等理论多有突破;至明清进一步发展络脉理论,经络辨证体系至臻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