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总结分析了2009年SCI数据库收录针刺实验及临床研究论文的情况.在线检索Webof science数据库,以"acupuncture"为主题词并"2009"为出版年作为检索策略,共检索到630篇文献.分别从实验设计、实验研究内容、涉及病种、针刺不良事件报道、临床疗效系统评价方面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国内针刺研究提供参考.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de a summarization and analysis on acupuncture related empirical and clinical research literature in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 periodicals in 2009.Authors used acupuncture respectively as the key word to retrieve in SCI periodicals in 2009 through Web of Science and got 630 articles.The articles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on experimental design, experimental research content, disease category, acupuncture accident and systematic review of clinical effect from native and abroad.  相似文献   

2.
针灸医学是一种安全和有效治疗疾病成熟的临床学科,被很多大型权威临床观察所证实。但国外近几年也出现了一些大样本假针刺对照试验,但大多数试验仍显示针刺效应与假针刺效应没有显著性差异。针灸临床研究有其自身的规律的学科,方法论的特点,我们应该在针刺研究过程中根据不同实际情况采用临床上已有明确疗效的药物作为针刺的对照,或者选择不同假针刺或不使用假针刺作为对照,加上合理、严谨的设计使安慰针的治疗效果最小化,才能使针灸的治疗效应被国际认可。  相似文献   

3.
林香均  李瑞 《天津中医药》2013,30(10):632-636
[目的]探讨国外SCI源期刊对针灸治疗腰背痛的研究方向,并与国内针灸核心期刊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对“针灸只是安慰剂”之说进行深入探讨与思考。[方法]通过搜集近10年国外SCI源期刊和国内核心期刊所收录的针灸治疗腰背痛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探讨国内外研究者对针灸治疗腰背痛的研究方向之差异,从而进一步对“针灸只是安慰剂”之说进行剖析。[结果]国外研究对针灸治疗腰背痛的研究目标设立较为广泛,国内研究则是集中于探索针灸治疗腰背痛的疗效观察与评估。但国外研究中涉及了国内研究中所不见的假针灸对照试验研究。可是,基于假针灸对照组的设立存有争议并且未达到共识,“针灸只是安慰剂”之说仍有争议。[结论]国内和国外研究者对针灸治疗腰背痛存在着研究方向上的分歧。“针灸只是安慰剂”之说仍存有争议。  相似文献   

4.
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的文献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针刺治疗失眠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方法:以"针刺"失眠"为检索词,计算机检索中文及英文数据库,手工检索《中国针灸》等中医杂志及有关学术会议论文汇编。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诊断及纳入、排除标准,针刺、对照组干预措施,疗效评价标准及随访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20篇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其中4篇为高质量研究,16篇为低质量研究。国外研究多采用量表评价疗效,国内研究则主要自拟疗效评价标准。结论:目前国内尚无高质量的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研究报道,迄今所发表研究采用的疗效评价方法不能恰当评价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疗效。今后应从临床试验设计及实施角度,严格按照现代医学研究模式,设计出更为科学的试验方案。  相似文献   

5.
针灸是中医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简、便、效、廉的优势,目前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广泛运用。但是有学者认为,针刺只是一种安慰疗法,尤其是一些国外针刺研究者,认为它与心理疗法的安慰治疗没有差别。随着针刺研究方法学的提高,针刺临床研究面临着如何排除针刺安慰作用、明确针刺真实疗效这一重要问题,设计和选择合理的对照措施是针刺临床研究中的关键。为明确针刺疗效是否等同于安慰疗效及其疗效大小,国内外研究者开始重视将假针刺作为临床治疗的对照措施。通过检索近年的文献,目前国内外针刺临床研究中使用的假针刺对照措施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柳美善  李瑞 《中国针灸》2012,(10):952-956
通过web of Science,PubMed检索近5年SCI源期刊文献,对其中针灸临床治疗头痛的论文,进行归纳整理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国外SCI源期刊针灸治疗头痛临床文献没有依据辨证论治思想进行选穴治疗;②国外SCI源期刊针灸治疗头痛采用假针作对照的临床试验结果均显示针灸疗效与假针疗效无差异。表明因中西医学理论体系及思维方式有较大的差异,西方世界对中医针灸认知程度也尚浅,他们并未掌握中医针灸技术的精髓。国外SCI源期刊针灸治疗头痛临床文献使用假针作对照并不能凸显针灸疗法的优势,而应用假针作对照的试验设计也并不适合针灸疗法。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中医日趋国际化,针灸临床研究方法日趋完善。然而检索当前针灸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类文献,却发现疗效评价方面,标准各不相同。结合当前国外针刺疗效评价现状,笔者简述几点想法,以求商榷探讨。1《中国针灸》杂志针刺随机对照试验中疗效标准应用现状近年来,《中国针灸》杂志的国内外影响力不断加大,影响因子持续上升,一定程度上可视作中国针  相似文献   

8.
检索近10年国内外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1治疗类型,2随机和盲法,3结局指标,4对照干预措施,5治疗方案,6结果。研究显示国内研究存在治疗类型较单一、不重视随机隐藏及盲法的应用、结局指标非国际公认、缺乏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评价等问题;国外研究整体质量较高,但假针刺对照设置合理性不足。今后的研究应充分考虑上述问题,严格按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对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性进行进一步探讨,更好地为临床决策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9.
针挑治疗颈椎病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运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对针挑治疗颈椎病进行疗效评价.方法:将158例患者随机分为针挑治疗组(针挑组)56例、常规针刺对照组(针刺组)55例与局麻对照组(局麻组)47例.取穴均为颈百劳、大椎、肩井等,分别采用针挑法、常规针刺法及局部麻醉法治疗.采用简化McGill疼痛询问量表等量化计分,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进行疗效分析.结果:针挑组痊愈率为57.1%,优于针刺组的23.6%与局麻组的14.9%(均P<0.01),针挑治疗基本无不良反应.结论:针挑疗法对于颈椎病是一种高效、安全的疗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中针刺对照设计的问题分析,提出临床对照试验设计应考虑的因素,以促进提高临床研究质量。方法:以针刺对照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为例,检索国内外数据库针刺对照治疗肥胖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按照针刺疗法的自身特点从取穴、针的刺入与否、针刺深度等方面整理和分析试验干预措施的对照方法,统计对照组间差异因素数量,分析其合理性。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15篇(英文7篇、中文8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中,组间差异因素的个数大于1者有6篇(占40%),其中4篇在国外以英文发表,2篇以中文在国内期刊发表;组间差异因素个数只有1个者有9篇(占60%),其中英文3篇、中文6篇。结论:部分针刺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针刺对照设计不够合理,未考虑到控制组间差异因素的数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研究中,不同的假针刺方法广泛地用于评价针刺对某种病症除安慰效应外是否具有内在的治疗作用.为使试验结果可信和更有可比性,有必要对假针刺方法做个统一的规范.方法:回顾了最近14年高质量的针刺RCT研究,评价其中的各种假针刺方法的恰当与否.结果:根据进针部位、破皮方式、所用仪器的不同,这些假针刺方法主要可以分为5类.结论:最常用的假针刺方法有穴位旁开针刺、远部非穴部位针刺和不破皮假针刺3种,其中远部非经非穴部位针刺可能是比较理想的假针刺对照.另外,对照的设立应结合考虑RCT研究的目的和设计,如非劣效性、等效性、优效性试验.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在治疗呃逆中的疗效,为针刺在呃逆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检索针刺治疗呃逆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文献,对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包括547名受试者在内的随机对照试验8个,Jadad评分2个2分,6个为1分,且所有研究均处于C级,质量不高。针刺疗法与非针刺疗法相比,总体疗效合并OR=10.45,95%CI[6.28-17.39];漏斗图显示研究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结论:现有临床研究证据表明针刺疗法在治疗呃逆存在一定的优势,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的报道,但由于纳入研究数量有限,且质量不高,影响了本次评价的效度,中医临床科研的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3.
项燕  李瑞 《中国针灸》2012,32(8):742-746
查阅2010年SCI源期刊国外医学杂志收录的针刺相关文献,对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表明国外针刺临床研究仍处于初步的认知过程,研究多停留在临床疗效验证阶段,作用机制研究较少;临床研究中缺少传统的辨证论治;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结果将针灸疗效等同安慰剂;疗效判定标准缺少规范的统一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中风失语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计算机及手工方法进行文献检索,对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半随机对照试验(q-RCT)运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采用Revman5.2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1163例中风失语症患者;针刺组与对照组在有效率、听理解能力、阅读能力、书写能力等方面的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治疗中风失语症有良好疗效,但所纳入研究文献质量不高,仍需高质量的、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5.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was to assess the clinical evidence for or against the blinding effect of non-penetrating sham needle as placebo needle. This systematic review includ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 of acupuncture taking non-penetrating sham acupuncture as placebo needle. Systematic searches were conducted in 13 electronic databases up to July 2012: Medline, PubMed, the Cochrane Library, CINAHL, EMBASE, a Chinese medical database. All parallel or cross-over RCTs of acupuncture for the blinding effect of non-penetrating needle were chosen without language restrictions. Finally, totally 7 RCTs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In conclusion, our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demonstrate that the non-penetrating needle is an effective instrument for placebo control in the acupuncture RCTs.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目前中国大陆医学期刊发表的针刺随机临床试验的对照设置,并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评价对照设置的合理性,为提高国内针刺临床试验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全面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纳入所有以针刺为试验措施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采用EpiData建立的资料提取表提取对照等相关信息,并用SPSS 21对资料进行统计描述。结果: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共检索到国内中文期刊发表的针刺随机临床试验7 085篇。其中,2组平行设计针刺随机对照试验6 241篇:空白对照(51,0.7%)、安慰针刺对照(62,0.9%)、其他中医疗法对照(含针刺)(3 261,46.0%)、常规治疗对照(2 794,39.4%);另有844篇针刺随机对照试验采用2组以上对照设计。62篇采用安慰针刺对照的研究中,仅有19篇报告实施盲法。结论:国内中文期刊发表的针刺随机临床试验近半数采用中医疗法作为对照,由于设计不合理,难以回答针刺的临床疗效。建议明确研究目的的基础上采用肯定有效或肯定无效的措施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17.
[主要目的]分析中国学者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4月5日被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收录针推理疗实验及临床研究论文。[资料来源]Web of Science数据库。[选择文献量及依据]以"Acupuncture、moxibustion、cupping"为主题词,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4月5日伪起讫时间。初步筛选通过文献43篇,剔除文献12篇。[数据提炼规则及应用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分析有关疗法、涉及病种分类。[数据综合得出结果与结论]总结分析检索到的12种期刊类型、影响因子,涉及的有关疗法、病种、经络腧穴生物物理学特点、本质及针刺机理的理解、针灸不良反应、疗效评价标准。把握针灸学的国际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为国内针刺研究及SCI论文的写作和投稿提供参考与指导。[未来展望]SCI论文收录具有严格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我国在SCI发表论文较少,国内论文研究方法、论文水平有待提高。加强针刺机理现代化、经络腧穴效应特异性、针刺规范化等方面研究;设计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等高质量研究,为针灸治疗的科学性提供有利证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国内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报告质量。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国内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应用CONSORT 2010声明和STRICTA清单对纳入文献进行报告质量评价。结果 共纳入24篇文献。0篇文献完全符合CONSORT声明或STRICTA标准且各条目报告率参差不齐,其中受试者合格标准、针刺细节及结局指标等报告率较高,而试验设计、样本量估算、盲法、不良反应、试验注册及方案、针刺场所及治疗师背景等方面报告不足。结论 目前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质量普遍较低。建议研究者加强临床试验方法学的系统学习并严格参照CONSORT声明和STRICTA清单进行临床研究报告,以期提高文献的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近20年针灸治疗萎缩性胃炎现代文献特征进行分析,总结规律以指导临床及科研.方法:制定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以及文献检索策略,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 CNKI,1989 ~2011.2),维普资讯(VIP,1989 ~2011.2)中国生物文献数据库(CBM,1994~2011.2),万方数据库(1989 ~2011.2).对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文章内容以及RCT文献的方法学特征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09篇,发表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集中发表在《中国针灸》、《上海针灸杂志》、《针灸临床杂志》上;研究的诊断标准、疗效标准不统一;临床治疗主要集中在穴位注射、针灸结合、单纯针刺和针药结合上;临床选穴主要集中在足三里、胃俞、中脘等;RCT文章方法学特征报道不完整.结论:国内研究者对针灸治疗萎缩性胃炎做了相关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信息数据库”,为今后规范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和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