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红细胞输注是输血医学的主体,化学材料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与红细胞膜共价结合后,可遮蔽红细胞表面血型抗原,使红细胞血型抗原呈阴性,即形成通用型红细胞,对临床输血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mPEG修饰对红细胞血型抗原、膜流动性的影响;红细胞被修饰程度;mPEG与红细胞结合的稳定性;mPEG在体内的代谢情况。结果表明,mPEG能遮蔽红细胞上的血型抗原;mPEG与红细胞结合稳定;mPEG修饰红细胞的比率随浓度增高而增大;mPEG在小鼠体内24h后基本被代谢,且在体内无蓄积。mPEG修饰的红细胞为解决临床急用稀有血型和配型困难(如自身溶血性贫血,AIHA)等问题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ABO抗原是人红细胞上一类重要的血型抗原,抗A、B型抗体在临床检验中是必不可少的试剂。为了提高抗A单克隆抗体的生产效率,用IgM抗体亲和层析法提纯了A糖脂蛋白的可溶性部分,并在用一些免疫生化的方法加以鉴定之后,将它通过抗体分子的中介与胶颗粒连结,成为颗粒性抗原免疫Balb/c小鼠,以探讨这种纯化和免疫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我室曾建立分泌抗B血型抗原IgM类单克隆抗体的5D12杂交瘤细胞株[1] ,本文应用基因工程技术 ,分离和克隆了 5D12株单抗的VH 和VL 基因 ,采用重叠延伸拼接PCR(SOEPCR )技术[2 ] 体外成功构建 5D12单链抗体基因 ,获得较高水平的表达。1 材料和方法1 1 细胞和载体 E coliTG1为英国Winter教授惠赠 ;质粒pGEX 4T 2购自Pharmacia公司 ;含十五肽接头质粒pSTE 2 15由德国Dubel教授惠赠。1 2 引物和试剂 用于扩增重链可变区的一对引物为VHBack (5 AGGT (C/G )CAGCTG…  相似文献   

4.
人类红细胞血型的群体调查,不仅为人类群体遗传学、人类学和医学遗传学提供了基本资料,而且有助于研究各民族的遗传组成,并进一步探讨民族的起源、融合和迁移。我国少数民族的红细胞血型分布调查近年来正在开展,但未见报道有关普米族红细胞血型系统的调查资料。本文于...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离抗人红细胞血型A抗原单抗50A可变区基因。构建并表达其双价小分子抗体(diabody)融合蛋白。方法 设计合成抗体重轻链可变区引物,通过加端PCR技术。在50AVH和VL基因两端引入连结短肽和适当的限制性酶切位点,体外构建50Adiabody基因并将其克隆pGEX-4T-2表达载体中,在大肠杆菌中诱导高效表达。用双肿氧核苷酸链末端终止法分析其核苷酸序列。结果 序列分析表明,50Adiab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mPEG-SPA(甲氧基聚乙二醇-琥珀酰亚胺丙酸酸酯)对人红细胞RhD血型抗原修饰的效果,并探讨mPEG-SPA修饰的可行性。方法采用mPEG-SPA修饰人红细胞血型RhD抗原,并观察其对红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 2.0 mmol/L的mPEG-SPA在pH8.0室温条件下可有效遮蔽红细胞表面RhD抗原,且与红细胞结合牢固,对红细胞的形态、渗透脆性、自身溶血率、红细胞膜胆固醇含量、乙酰胆碱酯酶活性、Na+-K+ATP酶活性、2,3-DPG含量、血沉值、变形指数和常规指标均无明显影响。结论采用2.0 mmol/L mPEG-SPA遮蔽人红细胞RhD抗原获得了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可同时检测血型抗原Dib、k、Jsb1910、Jsb2019的一套稳定的基因分型方法,通过筛选获得所检测人群的稀有血型数据,可扩大中国稀有血型资料库.方法 应用基于PCR的基因定点诱变技术制备Dib、k、Jsb1910、Jsb2019血型等位基因检测对照品.分别针对血型抗原Dib、k、Jsb1910、Jsb2019等位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设计序列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PCR条件建立多重PCR体系,并对4190份随机献血者样本进行Dib、k、Jsb1910、Jsb2019血型抗原基因分型.结果 成功制备出Dib、k、Jsb1910、Jsb2019基因检测对照品,并成功构建检测血型抗原Dib、k、Jsb1910、Jsb2019的多重PCR体系,所建立的多重PCR体系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4190份随机献血者样本中共检出2例Di(b-)样本,未检出k-和Js(b-)样本.结论 多重PCR具有快捷、高通量且成本低的优点,可用于筛选稀有血型.获得的稀有血型可存入稀有血型数据库,为稀有血型患者及长期输血患者提供相配合的血液,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Rh血型系统的分子遗传学及其医学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Rh血型系统是人类较为复杂和重要的血型系统。它有两个同源结构基因串联排列在1p34.3-36.1,编码的Rh蛋白为有2个跨膜域的红细胞膜蛋白。Rh抗原有很多变异体;RhD阴性个体存在3种遗传多态性。Rh血型系统在临床输血及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中意义重大,可利用PCR进行Rh基因分型方法对胎儿进行产前诊断,但此方法仍有一定缺陷。需要对Rh血型系统进行更深入的认识,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
徐州地区处于我国南北交通要道,古有"五省通衢"之称.该地区人群红细胞血型系统分布情况至今未有详细资料,为此,我们设计了课题研究,对徐州地区人群红细胞系统的ABO、Rh、MN、P主要系统进行分布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根据大肠杆菌密码子组成特点,重新优化并合成FCR3S1.2株恶性疟原虫红细胞表膜蛋白1(PfEMP1)DBLα区基因序列,利用PCR的方法,将优化后的基因序列分为3段.分别将全长基因和3个基因片段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通过重组蛋白与血型抗原的亲和试验,分析功能区与血型抗原是否具有亲和力.结果表明,重组的PfEMP1-...  相似文献   

11.
噬菌体表面呈现抗人红细胞血型A抗原单链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构建表达抗人红细胞血型A抗原50A杂交瘤细胞的单链抗体(ScFv)。方法 应用重组噬菌体抗体技术,从50A杂交瘤细胞中分离、构建单链抗体基因,并将其克隆入噬粒pCATNAB5E中,转化E.coli XL-Blue,辅助噬菌体援救构建50A噬菌体单链抗体库;采用完整红细胞亲和富集法淘选阳性重组噬菌体,鉴定重组噬菌体并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免疫印迹试验检测重组单链抗体的特异性抗原活性。结果 用M13  相似文献   

12.
血型是以多克隆抗血清表示单个红细胞特征的。最近参加了专题讨论会并得到了专题论文集,从而得出这样一种推论,虽然单克隆抗体非常有前途,但用于血型鉴定上还很不容易。单克隆抗体技术能提供红细胞本身具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其特异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ABO以外血型不规则抗体产生的频率及其特异性,为患者提前选择储备不含相应抗原的血液,以保证患者及时安全和有效的输血治疗。方法:应用抗人球蛋白法、凝聚胺法及微柱凝胶法对拟输血患者和供血者血清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特异性鉴定及效价测定。结果:在12860例被检血清标本中检出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者125例,阳性率为0.97%,其中患者为1.1%(123/10904),献血员为0.1%(2/1956)。在125例血型不规则抗体中,Rh血型系统抗体102例(81.6%),MNSs血型系统抗体20例(16%),Lewis血型系统抗体2例(1.6%),Kidd血型系统抗体1例(0.8%)。Rh血型系统单一抗体79例(63.2%),Rh血型系统混合抗体23例(18.4%),Rh血型系统与其他血型系统的复合抗体11例(8.8%)。结论:在输血前对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液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特异性鉴定及效价测定,输注不含相应抗原的血液,对确保输血安全及有效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78年Dahr等报道,在S~-s~-U~+表型的人红细胞膜上存有少量δGP,并认为U抗原系定位于δGP。1986年Ballas等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该结论不妥,提出U抗原在红细胞膜上的定位与δGP无关。  相似文献   

15.
福建汉族人群卸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福建汉族人群HLA-DRB1等位基因的多态性。方法应用寡核苷酸基因芯片分型技术对福建地区620名汉族人群进行HLA-DRB1位点的基因分型。结果在HLA-DRB1位点共检出了14种等位基因,基因频率较高的依次为DRB1*09、12、15、04、08。结论福建汉族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南方汉族人群相近,但也有其独特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血型遗传演示仪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用逻辑关系描述血型遗传规律的方法和仪器电路的设计原理。该仪器在医学教学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福建汉族人群HLA-DRB1等位基因的多态性。方法应用寡核苷酸基因芯片分型技术对福建地区620名汉族人群进行HLA-DRB1位点的基因分型。结果在HLA-DRB1位点共检出了14种等位基因,基因频率较高的依次为DRB1*09、12、15、04、08。结论福建汉族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南方汉族人群相近,但也有其独特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SNP作为第三代遗传标记具有数量多、分布广泛、比STR扩增更可靠、不产生假带、易于自动化批量检测、易于计算机分析结果等特点。因此 ,它比第一、二代遗传标记更适合于对复杂性疾病遗传解析以及基于群体基因识别等方面的研究 ,并将最终取代目前最常用的微卫星标记技术进入基因应用研究的领域。本文就SNP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RhD基因外显子多态性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观察中国人RhD基因。方法 采用PCR-SSP技术,检测32例血清学试验RhD阳性,44例RhD阴性者的D基因外显子。结果RhD阳性者D基因外显子无缺失,RhD阴性者D基因外显子有完全缺失(61.4%)、部分缺失(18.2%)与无缺失(20.4%)3种类型。结论 中国人RhD基因外显子具有多态性。  相似文献   

20.
有关血型糖蛋白C(GPC)的研究,近年来进展很快。它的糖蛋白一级结构及基因结构均已阐明,主要组成 Gerbich血型抗原系统。GPD(或 rGP)是从GPC的 N末端区截短而成。通过 GPC外显子2、3、4的单个或多个缺失,可产生若干表型的GPC变种。GPC参与红细胞膜骨架的构建,在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和膜机械特性中发挥重要作用。它还可能与恶性疟魔虫入侵红细胞有关。本文就Ge血型抗原,GPC的分子结构和功能等三方面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