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工心脏起搏是应用人工心脏起搏器,通过置于心房及心室的导管起搏电极,向心肌发放脉冲电流刺激心肌,使心肌兴奋并将兴奋传导到心脏的其它部位,导致整个心室兴奋收缩,使心脏按脉冲电流的频率有效的搏动。常用于心脏起搏传导功能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障碍而不能正常搏动的病人。我科自1989年12月至1992年1月,共行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45例,其中首次植入29例,占64%,更换植入16例,占36%。植入指征:病窦综合征(sss)22例。占49,<,Ⅲ°房室传导阻滞23例,占51%。起搏类型:心室起搏心室感知抑制型(vvI)39例,双腔程控多功能起搏器(DDD)3例,心房起搏心房感知抑制型(AAI)1例。术后评价:成功43例,成功率96%。另外2例,其中1例因上腔静脉畸形,电极导管不易插入右心室,而迫使手术终止,转外院行心外膜电极起搏器植入术。另1例因术中电极导管插入不畅病人出现休克而终止手术。  相似文献   

2.
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05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是全麻组(Ⅰ组)、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Ⅱ组)以及胸椎旁阻滞复合全麻组(Ⅲ组),各35例。使用血流动力学监护仪分别在患者进入手术后的安静状态(T0)、硬膜外或胸椎旁间隙阻滞20min(T1)、全麻诱导后插管前(T2)、气管插管之后(T3)这四个时段来监控三组的HR、无创MAP、心排血量以及心脏指数。观察患者在手术后的镇痛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在T2时Ⅰ组和Ⅱ组的HR、MAR、心排血量以及心脏指数与T0时相比有明显的下降,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镇痛的满意度上没差别不大,Ⅲ组的患者在术后的并发症情况明显少于Ⅰ组和Ⅱ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椎旁阻滞复合全麻对于心功能影响不大,并发症也较少,适合单侧开胸手术和术后镇痛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鼻敏感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200例患者进行纤支镜检查,发现鼻敏感者135例,占4.2%,按其程度不同分三度:Ⅰ°68例(50.3%),Ⅱ°43例(31.9%),Ⅲ°24例(17.8%)。从解剖学、心理学等方面探讨了造成鼻敏感现象的因素,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不同体位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罗哌卡因半数有效剂量(ED50)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需要进行择期单侧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年龄18~64岁,ASA分级为I或Ⅱ级,体质量指数(BMI)为18~24 kg/m2,根据不同的体位,这些患者被分为三组,分别是头高脚低0°组、10°组和20°组。试验采用序贯法,每组第1例患者均获得蛛网膜下腔注射0.75%罗哌卡因11.25 mg,接下来根据前1例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是否有效,决定下一位患者的剂量是否减少或增加0.75 mg。使用概率单位回归分析法,计算罗哌卡因在不同体位下的蛛网膜下腔阻滞ED50。结果 三组的ED50分别为:0°组为11.625 mg(95%CI:11.259~11.991 mg);10°组为11.325 mg(95%CI:10.968~11.669 mg);20°组为9.373 mg(95%CI:8.963~9.765 mg)。与0°组比较,10°组和20°组运动阻滞恢复时间缩短,20°组ED50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功能影响。方法 :选择开胸手术冠心病患者 6 1例 ,随机分为硬膜外联合静脉复合组(TEA)和单纯静脉复合组 (GA) ,术后 72h连续监测心电、血氧饱和度并记录两组内科用药量及心脏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围术期用药量TEA组明显少于GA组 (P <0 0 0 1) ,心脏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GA组。结论 :高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冠心病患者安全 ,能降低围术期心脏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椎旁阻滞镇痛在开胸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单侧开胸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静脉镇痛组(Ⅰ组)、硬膜外镇痛组(Ⅱ组)和椎旁阻滞镇痛组(Ⅲ组)各30例。三组患者均在全麻下完成手术,麻醉诱导前I组不作任何处理,Ⅱ、Ⅲ组分别行硬膜外和椎旁间隙穿刺置管。三组均使用术后自控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术后镇痛质量,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Ⅱ、Ⅲ组术后6、12、24、48小时的VAS评分及镇痛泵按压次数均明显低于I组(P<0.05);Ⅲ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Ⅰ、Ⅱ组(P<0.05)。结论在开胸手术中,硬膜外镇痛和椎旁阻滞镇痛效果优于静脉镇痛,但椎旁阻滞操作安全简便,并发症少,更适合单侧开胸术后镇痛治疗。  相似文献   

7.
心脏支气管源性囊肿极罕见,生前难以诊断。本文报告一例患者女,33岁。因咳嗽、发热、心悸和Ⅲ°房室阻滞,拟诊急性心肌炎入院。入院后置入临时起搏器,Ⅲ°房室阻滞消失。体检心尖部2~3/6双期杂音,P_2固定性分裂。X线:肺血多,肺动脉段突出,右室增大。1990年5月7日彩超检查示Ⅱ孔房缺伴右心容量负荷过度征,房室交界处有一4.0×1.5大小的囊样团块,团块右半侧回声呈低密度,左半侧呈中宽度,与二尖瓣前叶及三尖瓣隔叶相毗邻且不活动,5月22日复查,囊样四块右半侧的内部回声由低密度转为中密度。6月4日再复查,团块内回声增强,并有亮点,拟诊为房间隔囊肿,7月7日手术证实为混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合并电针对顽固性面瘫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57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三组,Ⅰ组给予常规治疗,Ⅱ组给予常规治疗 电针,Ⅲ组给予常规治疗 电针 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以面瘫综合评分法评价三组的疗效,观察比较三组治疗后面神经麻痹恢复的无效率、有效率及治愈率,疗程的长短。结果:星状神经节阻滞 电针组(Ⅲ组)治愈率为45%、有效率为95%,常规治疗 电针组(Ⅱ组)治愈率为20%、有效率为80%,常规治疗组(Ⅰ组)有效率和治愈率最低。Ⅲ组的平均显效时间和治愈时间明显短于Ⅱ组和Ⅰ组。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合并电针能明显提高顽固性面瘫的治愈率,并显著缩短其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心外膜超声心动图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心外膜超声心动图对58例心脏手术患者术中超声监测,提供心脏瓣膜功能、左心室收缩功能等信息。结果12例(21%)超声发现右室流出道狭窄或肺动脉分支狭窄;9例(16%)瓣膜成形术因瓣膜返流或狭窄显著而改为瓣膜置换;10例(17%)超声提示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共15例因超声异常发现(26%)及时予以补救而避免了第二次开胸手术。结论心外膜超声心动图可简洁可靠地显示心脏的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异常,是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得力助手。  相似文献   

10.
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前路腰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成  王刚  赵国栋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0):2369-2370
目的: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神经刺激器(PNS)引导前路腰丛神经阻滞,寻找较低的有效浓度,降低局麻药中毒的可能性。方法:45例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15例。Ⅰ、Ⅱ、Ⅲ组均采用PNS引导行前路腰丛神经阻滞,罗哌卡因浓度分别为0.25%、0.375%、0.5%,容量均为30mL。结果:3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依次是(34.1±6.2)、(26.5±3.6)、(20.3±4.1)min,3组间有明显差异。Ⅱ、Ⅲ组对闭孔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的有效例数明显高于Ⅰ组(P<0.05);Ⅲ组运动阻滞效果优于Ⅰ、Ⅱ组(P<0.05)。结论:0.375%的罗哌卡因用于PNS引导前路腰丛神经阻滞时阻滞完善,同时可减少局麻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11.
刘裕芳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8):1769-1770
我院2003年3月~2005年8月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30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8例,55~85岁,平均70岁。前列腺增生(BPH)305例,其中BPHⅠ°77例,Ⅱ°148例,Ⅲ°80例;前列腺癌3例。经B超和直肠指诊确诊,部分病例辅以膀胱镜检查。均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手术时间1  相似文献   

12.
在烧伤洽疗中积极正确的创面处理是一个关键问题。现就我院处理40例大面积烧伤创面和手部烧伤创面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我院共治愈特重烧伤(1970年全国分类标准)病人24例。治愈者最大面积92%;最大Ⅲ°面积50%;年龄最大者60岁其面积60%,Ⅲ°33%;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学会(ASA)手术前分级Ⅰ~Ⅲ级行髋关节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CSEA组和硬膜外麻醉(CEA)组,每组20例。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呼吸、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CSEA组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明显短于CEA组,需要静脉辅助药发生率明显低于CEA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血流动力学及术后头痛、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等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手术是理想、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心电图Ⅰ度房室阻滞(Ⅰ°AVB)又称房室传导延迟,临床常见且多为功能性Ⅲ。少数病理性Ⅰ°AVB容易误诊。本文就所收集的38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等比重罗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择期下肢骨科手术患者60例,年龄62~90岁,ASA Ⅰ~Ⅲ级,按所用局麻药,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Ⅰ组用罗比卡因7.5 mg,Ⅱ组用罗比卡因10 mg,Ⅲ组用布比卡因7.5 mg.观察感觉阻滞平面、运动阻滞程度、阻滞持续时间、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三组患者均可达到完善的镇痛效果,Ⅰ组和Ⅱ组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长于Ⅲ组(P<0.01),运动阻滞恢复时间短于Ⅲ组(P<0.01).Ⅰ组感觉恢复至S2>时间、完全运动阻滞发生率明显少于Ⅲ组(P<0.01).结论 罗比卡因等比重液7.5 mg腰 - 麻联合阻滞用于老年病人下肢手术是安全的,并能达到完善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骶管阻滞复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或骶管内注射地塞米松用于高位肛瘘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行高位肛瘘切除术的患者63例,随机分为Ⅰ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骶管阻滞)、Ⅱ组(骶管内注射地塞米松+骶管阻滞)和Ⅲ组(单纯骶管阻滞),每组21例。Ⅰ组患者骶管内注射0.5%罗哌卡因15~20 mL,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mg;Ⅱ组患者骶管内注射0.5%罗哌卡因15~20 mL+地塞米松5 mg;Ⅲ组患者骶管内注射0.5%罗哌卡因15~20 mL。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麻醉前、手术开始即刻及手术开始后10、20 min及手术结束即刻时的疼痛程度;比较患者出室后2、6、12、24 h的VAS评分。记录患者首次帕瑞昔布钠使用时间及帕瑞昔布钠使用人数、曲马多使用人数。记录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尿潴留、低血压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麻醉前、手术开始即刻及手术开始后10、20 min及手术结束即刻时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出室后2、6 h的VAS评分高于Ⅰ组、Ⅱ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患者首次帕瑞昔布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心脏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所见、病理学类型、以及治疗情况;评价超声心动显像诊断心脏恶性肿瘤的准确性。方法:1983年至2002年12月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手术和尸检及病理证实为心脏恶性肿瘤的患者27例。2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2例尸检证实。24例为心脏原发恶性肿瘤,3例为转移性心脏恶性肿瘤。全部患者均有术前经胸超声心动显像检查资料。男17例,女10例。年龄1~72岁,平均34岁。结果:27例患者中,62.95%肿瘤位于右心(右心房占33.33%,右心室占14.81%,浸润房室环及同时波及右房室占14.81%。);29.63%肿瘤位于左心(左心房占22.22%,左心室占7.41%);7.41%位于心包。右心房肿瘤同时累及上腔静脉占14.81%,累及下腔静脉占14.81%,累及无名静脉占3.70%。左心房肿瘤同时累及肺静脉占7.41%。24例(88.89%)原发心脏恶性肿瘤中,间叶肉瘤11例(40.74%),血管肉瘤5例(18.52%),横纹肌肉瘤2例(7.41%),纤维肉瘤2例(7.41%),平滑肌肉瘤1例(3.70%),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1例(3.70%),心包间皮肉瘤2例(7.41%)。转移性心脏恶性肿瘤3例(11.11%),其中转移性肝细胞癌2例占7.41%,转移性上皮肉瘤1例占3.70%。27例术前超声诊断均因缺乏经验,诊断心脏占位病变性质待定19例占70.37%,诊断粘液瘤可能性大8例占29.63%。结论:心脏恶性肿瘤多位于右心。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具有相似的超声所见,如肿块边界不规则、内部回声密度不均匀、多数较固定、肿块迅速增大等。一旦发现这些特点,应建议患者急诊或尽早手术。手术可清除肿瘤病灶,解除梗阻,延长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种方法对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慢性疼痛及关节活动障碍的疗效,为临床提供选择最佳方案依据。方法:90例患者随机抽签法分为Ⅰ,Ⅱ,Ⅲ组,每组30例。Ⅰ组行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ganglionblock,SGB);Ⅱ组行肩胛上神经阻滞(suprascapularis nerve block,SNB);Ⅲ组行臂丛神经阻滞加肩周局部神经阻滞(brachial plexus blocks and local nerve block,BPB+LNB)。3种治疗之后对患者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主观疼痛改善评估。结果:治愈率Ⅰ组为66%(20/30),Ⅱ组为70%(21/30),Ⅲ组为90%(27/30)。Ⅲ组与Ⅰ,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7.751,,=6.043,P&;lt;0.05)。疼痛改善评分Ⅰ组为1.97&;#177;2.40,Ⅱ组为1.83&;#177;2.42,Ⅲ组为0.63&;#177;1.10,Ⅲ组为最佳。结论:BPB+LNB是临床治疗肩周炎较好的方法,SGB,NSB可根据临床症状选择性应用。  相似文献   

19.
师中奇 《临床医学》2012,32(5):72-74
目的观察等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下肢单侧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无腰麻禁忌手术患者200例。年龄17~81岁,ASAⅠ~Ⅲ级。其中单侧下肢创伤患者180例,非创伤患者20例,将其随机分为等比重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腰麻)组(Ⅰ组)和重比重传统腰麻组(Ⅱ组),手术时分别向蛛网膜下腔注入0.5%不同比重布比卡因1.5~2.0 ml。结果Ⅰ组与Ⅱ组麻醉效果相同,其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达最高阻滞平面和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明显短于Ⅱ组(P均<0.05),最大感觉阻滞平面及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低于Ⅱ组(P<0.01)。其对循环的影响明显小于Ⅱ组。结论等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麻用于单侧下肢手术同样达到预期麻醉效果且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Ⅲ°房室传导阻滞(CAVB)胎儿超声心动图特征。方法应用二维超声、M型超声及多普勒技术对10例Ⅲ°房室传导阻滞胎儿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胎儿心房与心室节律及其对应关系,同时观察二尖瓣、左心室流入道及流出道、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并对胎儿心脏大小、心功能、房室瓣反流及心包积液等心脏结构进行观察,对Ⅲ°房室传导阻滞胎儿超声心动图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10例Ⅲ°房室传导阻滞胎儿中2例存在心内外畸形,8例无明显心内外畸形。Ⅲ°房室传导阻滞胎儿M型超声心动图特征为房室节律分离,心房节律保持在正常范围而心室节律缓慢,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为二尖瓣频谱提示E峰频率缓慢,A峰频率明显快于E峰频率,E、A峰无固定对应关系。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孕妇就诊时10例胎儿中6例心脏扩大,5例心功能不全,6例房室瓣反流,7例心包积液。超声心动图检查后10例孕妇均选择引产。结论Ⅲ°房室传导阻滞是对胎儿心功能有重要影响的缓慢型心律失常,预后不佳。M型超声结合多普勒技术可对Ⅲ°房室传导阻滞胎儿进行诊断及鉴别,对临床干预治疗及判断胎儿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