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Ⅲ期食管鳞癌的新辅助化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在食管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37例Ⅲ期食管鳞癌患者,接受了2~4周期的术前新辅助化疗。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了单纯手术治疗。术后根据情况指定个体化的辅助治疗。Kaplan—Meier法计算两组生存率,χ2和Breslow方法检验两组中各项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新辅助化疗组和对照组根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81.1%和80%(P=0.576),转移度分别为20.2%和25.8%(P=0.027);新辅助化疗组的根治性切除率稍高,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恢复情况两组差异无显著性;CR和PR患者较SD患者有较好的预后,但CR与PR患者间的预后差异不明显,另外,与单纯手术组相比,那些CR患者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结论新辅助化疗有助于减少术后病理的淋巴结转移度,能提高根治性手术切除率,对化疗敏感的患者具有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头颈部鳞癌新辅助化疗TNPP方案(紫素 奈达铂 替加氟 强的松)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5年6月~2007年4月,我科共收治头颈部鳞癌患者57例,全部病例手术前经切检或针刺细胞学检查,病理经我院会诊均证实为头颈部鳞癌(舌鳞癌、腭鳞癌、口底鳞癌、颊黏膜鳞癌、牙龈鳞癌、喉癌等),且Ⅰ~Ⅳ期均有。采用TNPP方案术前化疗1~2个周期,化疗后1周行手术治疗,根据化疗后大体测量及术后病理判断肿瘤分期变化,推断疗效。结果:新辅助化疗的57例中,化疗后经大体测量肿瘤原发灶,转移淋巴结以及术后病理检查,肿瘤分期降低者37例(64.9%),其中7例术后病理证实原发灶未发现瘤组织。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可以降低头颈部鳞癌的TNM分期,并使部分晚期患者获得根治性手术的机会,降低局部复发率,保留功能并提高病人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证明HPB方案(羟基喜树碱HCPT、顺铂DDP、博莱霉素BLM)是宫颈鳞癌新的、有效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方法:用HPB方案对107例宫颈鳞癌Ⅰb~Ⅱb期病人进行新辅助化疗,观察化疗前后宫颈肿瘤体积变化及病理组织学化疗反应分级,双重判断化疗效果。比较化疗后手术与直接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与国外常用化疗方案B IP比较化疗的毒副作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和分析化疗前后宫颈癌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K i-67表达的变化及化疗前CD44v6的表达。用TUNEL法检测化疗前后肿瘤细胞的调亡指数(AI)。结果:巨块型宫颈癌的显效率(CR+PR)为71.43%,总有效率(CR+PR+SD)为98.41%。进一步研究的显效率(CR+PR)为78.2%,总有效率(CR+PR+SD)为100%。病理显著反应(Ⅱ+Ⅲ)率为73.9%。围手术期并发症与非化疗直接手术者无差别(P>0.05)。化疗的毒性反应中骨髓Ⅲ~Ⅳ度抑制和消化道Ⅲ~Ⅳ度反应均明显低于国外B IP方案(P=0.000,P=0.030)。化疗前后PCNA、K i-67的表达和AI的检测值分别为:0.386±0.078、0.550±0.127...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和分析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染色体核型,探讨染色体变异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基因组变异的关系,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18例来源于头颈部不同位置的鳞状细胞癌细胞系进行细胞培养,收集分裂中期细胞,进行染色体"G"带染色,分析核型.并以4例来源于头颈部正常上皮组织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结果] 4例对照组上皮细胞均表现为人正常染色体核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细胞系核型主要表现为大量复杂的染色体结构重排和数目改变.(1)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染色体核型主要表现为染色体成分/数目的丢失;(2)染色体/臂成分的失衡主要表现为:2q,3p,4,8p,9p,13,14,15,17,18,21,22染色体成分的缺失;及3q,7,8q,11q13,20染色体成分的增加;(3)大部分的染色体断裂点位于着丝粒区域. [结论]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染色体畸变是非任意性的,是有规律可循的.染色体数目、结构的不断变异可能造成癌基因活化、扩增,抑癌基因的抑制和缺失;这种多基因改变的不断积累促进了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局部晚期(T3T4/N2N3)头颈部鳞癌的标准治疗为同步放化疗,在同步放化疗基础上加上诱导化疗是否能进一步提高生存率国际上仍有争议.本文随机对照研究分析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的结果.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我院首次接受治疗的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不能手术,绝大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后同步放化疗对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的疗效。方法将术后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患者1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73例),均给予放疗,常规分割,总剂量50?Gy。观察组在放疗同时给予DDP 15?mg/(m2·周)化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2年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9%和64%(P=0.04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49%和33%(P=0.043),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1%和49%(P=0.134),3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1%和35%(P=0.042),3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3%和27%(P=0.568)。Ⅲ、Ⅳ级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38%和15%(P<0.001);Ⅲ、Ⅳ级放射性黏膜损伤发生率分别为55%和29%(P<0.001)。结论术后同步放化疗疗效优于术后单纯放疗,但未改善总生存率及远处转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标本,寻找与HNSCC转移有高度相关性的基因。方法采用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技术,分别检测80例临床HNSCC标本,包括舌癌17例,口腔癌13例,口咽癌14例,下咽癌36例。结果比较基因组杂交CGH检测结果示...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头颈部鳞癌(HNSCC)细胞系染色体端粒表达的检测和分析,研究端粒功能失调现象是否存于HNSCC,探讨其在促进肿瘤染色体变异的重要作用。方法8个HNSCC细胞系和6例头颈部正常组织上皮细胞培养。收获细胞用荧光结合(CCCTAA)3核酸探针以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末端端粒表达,计算平均每个细胞中端粒缺失染色体末端数。结果缺失TTAGGG重复DNA序列的染色体末端数/细胞的平均数为12.8±5.4;正常对照组上皮细胞不表现或仅偶尔出现染色体端粒缺失现象,平均值0.3±0.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5)。结论HNSCC染色体端粒缺失,引起端粒功能失调造成双着丝粒及环状染色体形成,促使癌细胞异常分裂,致使HNSCC染色体不稳定性,以及大量基因组失衡。  相似文献   

9.
人类头颈鳞癌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肿瘤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头颈鳞癌标本,寻找与头颈鳞癌转移高度相关的基因。方法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芯片技术,检测80例临床头颈鳞癌标本,包括舌癌17例,口腔癌13例,口咽癌14例,下咽癌36例。在随访期内,将发生远处转移的39例患者标本作为试验组,将未发生远处转移的41例患者标本作为对照组,利用Cox回归分析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肿瘤远处转移的影响。结果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发现,在位于11q13的区域出现了一个基因组增多所致的独特的峰值。在这个基因组内,Cox回归分析显示,SHANK2基因的rs9651738位点的T等位基因相对G等位基因的相对危险度是3.61(P=0.003),FGF4基因的rs4980690位点的T等位基因相对G等位基因的相对危险度是3.63(P=0.006),ANO1基因的rs7929885位点的T等位基因相对G等位基因的相对危险度是4.35(P=0.008),PPFIA1基因的rs687660位点的T等位基因相对G等位基因的相对危险度是4.24(P=0.011),ORAOV1基因的rs6606651位点的T等位基因相对G等位基因的相对危险度是3.04(P=0.013),CCND1基因的rs592412位点的T等位基因相对G等位基因的相对危险度是4.07(P=0.013)。结论位于基因组11q13的SHANK2基因的rs9651738位点、FGF4基因的rs4980690位点、ANO1基因的rs7929885位点、PPFIA1基因的rs687660位点、ORAOV1基因的rs6606651位点、CCND1基因的rs592412位点的T等位基因相对G等位基因可增加头颈鳞癌发生转移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头颈鳞癌代谢重编程机制。方法:通过对头颈鳞癌和癌旁组织进行真核有参转录组学、TMT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找到差异表达基因、蛋白质和代谢物,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等生物信息学分析,两两组学联合分析预测参与头颈鳞癌代谢重编程的重要代谢通路。然后进行平行反应监测(PRM)验证通路重要蛋白,找到差异表达蛋白及代谢通路。结果:联合分析结果提示,肿瘤中心碳代谢和蛋白质消化吸收途径可能与肿瘤有关。PRM结果表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乳酸脱氢酶A(LDHA)、磷酸甘油酸酯转位酶1(PGAM1)、己糖激酶3(HK3)和磷酸果糖激酶(PFKP)在肿瘤中表达升高并参与肿瘤中心碳代谢途径。结论:肿瘤中心碳代谢通路及相关蛋白EGFR、 PGAM1、 LDHA、 HK3、 PFKP在头颈鳞癌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方一 《复旦学报(医学版)》2020,47(2):293-296,300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是一种发生在头颅五官及颈部的恶性肿瘤,晚期预后较差,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早期诊断已成为提高预后的关键。DNA甲基化作为表观遗传学的一种形式,可以调控抑癌、成瘤基因的表达而不改变其基因序列,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总结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常见DNA甲基化位点的研究,为理解其作用机制、寻找早期诊断标志物及有效治疗方案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2.
miR-141抑制头颈部鳞癌细胞增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microRNA-141(miR-141)对人头颈部鳞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 通过qRT-PCR分析19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miR-141的表达。通过miR-141 mimics 或miR-141 反义寡核苷酸(ASO)上调或抑制人喉癌细胞株(Hep-2)和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株(SCC-9)细胞中miR-141的表达水平。采用MTT实验分析上调或抑制miR-141的表达水平对Hep-2和SCC-9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41的靶基因。 结果 qRT-PCR的结果表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的miR-141的表达水平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上调miR-141的表达能够抑制Hep-2和SCC-9细胞的增殖(P<0.05),而抑制miR-141表达可以促进Hep-2和SCC-9细胞的增殖(P<0.05)。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41的靶基因可能为ZEB1基因。 结论 miR-141可能通过ZEB1基因抑制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增殖。  相似文献   

13.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 :研究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 (HNSCC)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 (FHIT)基因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 ,检测 80例HNSCC及 4 1例正常鳞状上皮标本中FHIT的表达。结果 :HN SCC及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FHIT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3.75 % (4 3/80 ) ,10 0 % (4 1/4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HNSCC中 ,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FHIT的阳性率分别为 37.1% (13/35 )和 6 6 .7% (30 /4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HNSCC的发生、演进中FHIT起重要作用 ,FHIT的检测有助于HNSCC转移潜能的判定  相似文献   

14.
头颈部肿瘤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鳞状细胞癌,诊断时常处于疾病晚期.依据肿瘤的位置和分期,头颈部鳞癌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但晚期头颈部鳞癌预后差,治疗方法有限.在过去几年中,免疫治疗已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很有潜力的肿瘤治疗方法.近期临床试验表明,免疫治疗在头颈部鳞癌中显示出令人满意的疗效,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本文将免疫治疗在头颈部鳞癌中的抗肿瘤机制、临床研究进展、生物标志物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miR-655-3p在头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的方法,检测头颈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正常组织中miR-655-3p的相对表达水平,并分析其相对表达水平与头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 结果 miR-655-3p在头颈鳞状细胞癌组织样本中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配对癌旁正常组织样本中(P<0.05);miR-655-3p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在临床分期(P=0.038)、组织分化程度(P=0.036)及是否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P=0.042)各临床特征中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患者性别、年龄、吸烟、饮酒等临床特征组的构成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头颈鳞状细胞癌中miR-655-3p表达降低,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分期、癌组织分化程度及是否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相关,提示其可能作为抑癌基因,在头颈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失活,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头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间质化疗在头颈鳞癌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化学粒子(中人氟安)配合放疗治疗以鼻咽癌为主的头颈鳞癌的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94例头颈鳞癌首发患者随机分为中人氟安粒子植入+放疗N(SIRT)48例和单纯放疗组(RT)46例。SIRT组患者于放疗开始同时在瘤内植入中人氟安60~80mg/点,单点给药量不超过100mg;RT组患者只接受单纯放疗作为对照;两组放疗剂量和方法相同。结果:治疗4周后,SIRT组和RT组肿瘤平均缩小率分别为(76.7±15.2)%和(54.8±10.7)%,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8.023,P〈0.01);治疗8周后,两组肿瘤平均缩小率分别为(97.2±5.8)%和(84.3±20.1)%,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4.272,P〈0.01)。治疗4周后和12周后,两组肿瘤CR率分别为16.7%和2.2%(X^2=5.699,P〈0.05)和89.6%和60.9%(X^2=10.479,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全组患者未见感染、出血、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间质化疗在瘤内可持久保持较高药物浓度并降低了系统毒性反应,实现了靶点给药的目的,应用于头颈鳞癌放射治疗中,明显增强了疗效,患者耐受性良好,临床使用安全、方便,未见不良反应,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采用颞浅运脉插管化疗配合~(60)Co外放射治疗头颈部癌50例。鳞癌每次用平阳霉素10mg,顺铂20mg;腺癌用5—Fu500mg,顺铂20mg。二周为一程,二程结束化疗。化疗后评价(CR+PR+MR)总有效率为82%。此疗法对头颈部中晚期癌是一个有效的姑息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连续切片Envision^TM法检测角蛋白表达对判断头颈鳞状细胞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效果及微转移对肿瘤预后的影响。方法术中淋巴结标本行快速Envision^TM法检测角蛋白CKAE1/AE3,与常规冰冻病理对淋巴结微转移检出率比较。对14例下咽癌、声门上型喉癌淋巴结标本连续病理切片,比较常规病理检测与Envision^TM法对淋巴结微转移检出率。结果 快速Envision^TM法可检出2粒常规冰冻病理不能检出的淋巴结微转移,连续切片应用Envision^TM法可检出5粒常规病理阴性的淋巴结(5/216)存在微转移灶。结论Envision^TM法检测角蛋白CKAE1/AE3表达可快速判断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淋巴结微转移,存在多粒淋巴结微转移的患者预后可能较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CXCR4在头颈部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分化程度、侵袭性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6例头颈部鳞癌和20例头颈部正常上皮组织中CXCL12和CXCR4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发现CXCL12蛋白在头颈部鳞癌组织细胞中阳性表达率为68.8%,CXCR4蛋白在头颈部鳞癌组织细胞中阳性表达率为66.7%。CXCL12及其CXCR4在头颈部正常上皮组织中的表达为阴性。CXCR4的表达与T分期及N分期呈正相关(P〈0.05),CXCR12的表达与T分期及N分期无关;CXCL12和CXCR4在头颈部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位置、患者年龄及性别无关。结论头颈部鳞癌组织中CXCL12和CXCR4蛋白的表达程度明显高于头颈部正常上皮组织,提示CXCR4-CXCL12轴在头颈部鳞癌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CRCR4的表达与头颈部鳞癌局部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提示CXCR4在头颈部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可成为头颈部鳞癌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连续输注低剂量5-FU和顺铂在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在本研究组中有27例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患者。连续输注低剂量5—FU(350mg/m2/d),共输30d;低剂量顺铂(7.5mg/m2/d)每周输5d,共输4周。所有患者化疗后均执行手术治疗。结果22例患者完成了化疗全过程,5例由于复发性血栓性静脉炎(n=1)、4级呕吐(n=1)、不配合(n=3);血液学和肝脏毒性5例;15例患者出现血栓性静脉炎;吞咽困难得到改善的有18例(66.7%);手术切除率达85.2%,生存中值达16个月,3年生存率为45.5%。结论连续输注低剂量的的5-FU和顺铂不仅可以提高化疗效果,提高其治愈率,还可以耐受药物较小的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