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乙肝患者血清前S1蛋白与HBV-M、HBV-DNA检测结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Pre—S1与乙肝标志物及HBV—DNA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Pre—S1的检测在判断乙肝病毒复制中的作用。本文检测了58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Pre—S1、HBV—M、HBV—DNA,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Pre—S1能够较好地反映乙肝病毒复制情况,对病情的预后及疗效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组织切片病理申请单HBsAg和HBV-DNA检测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传染病医院病理科的组织切片 ,病理申请单是否受到 HBV污染和是否具有传染性。方法 :随机采集传染病医院组织切片、病理申请单各 5 0张 ,用标准固体表面 HBV采样法取样 ,EL ISA法检测 HBs Ag,斑点杂交法检测HBV- DNA。结果 :组织切片 HBs Ag ( ) 15例 (30 % ) ,病理申请单 HBs Ag ( ) 14例 (2 8% ) ;组织切片、病理申请单HBV- DNA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传染病医院的组织切片、病理申请单有相当数量被 HBV污染 ,但传染性较小。  相似文献   

3.
用EIA微板法直接检测血清HBcAg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EIA微板法直接检测血清HBcAg,在乙肝HBcAg阳性者中,HBcAg阳性检出率为32.49%,在乙肝HBcAg、HBeAg、抗-HBc阳性者中,HBcAg阳性检出率为82.08%,在乙肝HBsAg、抗-HBe、抗-HBc阳性者中,HBcAg阳性检出率为8.12%。HBcAg与P^re-S1有良好的相关性,HBcAg与HBV-DNA探针的阳性符合率为92.68%,特异性与HBV-DNA探针一致  相似文献   

4.
石惠清 《职业与健康》2007,23(10):820-820
HBV-DNA的核心抗原的编码区位于1901~2450nt之间,编码的核心抗原蛋白由18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有免疫缺陷的HBV携带者肝脏的肝细胞内含HBcAg较多。HBV—DNA的C编码区的前C区第1818核苷酸处有1个缺口,该区为HBV—DNA整合宿主细胞DNA的部位。  相似文献   

5.
6.
HBV血清标志物HBsAg与HBsAb共存的特殊模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分析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与抗体(HBsAg与HBsAb)并存的特殊模式特点。方法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服务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人员、门诊及住院患者的血清。结果 从896份HBsAg阳性血清标本中收集HBsAg与HBsAb共存标本68份(7.59%);其中乙型肝炎5茂指标组合模式有5类,以单纯HBsAg与HBsAb同时阳性为主,占52.9%。结论 血清HBsAg与HBsAb共存以单纯HBsAg与HBsAb同时阳性为主,也有其他模式存在,同时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有助于评价其意义。  相似文献   

7.
无症状HBsAg携带者尿中HBV—DNA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斑点分子杂交法检测了龙症状HBsAg携带者尿中HBV DNA,检出率为12%。血清HBeAg阳性时其检出率则为21.1%。说明HBV可随尿排出,并可能借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8.
乙肝病毒感染是引起乙肝、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重要原因。要了解人群HBV感染状况,本文对426例HBsAg携带者和肝功能异常的乙肝患者进行“乙肝三系”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经对120例HBsAg阴性人员血清中HBV的血清学标志物(HBVM)和HBV—DNA检测。有45例受试者检出有不同程度的上述指标阳性,提示在HBsAg阴性人员中HBV的感染率仍存在着一定的水平。分析其原因,有助于对受试者体内HBV感染状况作出全面、正确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对942例HBsAg携带者进行血清学标志物及HBsAg滴度检测,分析其血清学标志物与年龄、HBsAg滴度的关系,提示宁远县人群中HBsAg携带者(滴度≥1:64)及儿童HBsAg携带者是重要的乙肝传染源。  相似文献   

11.
本文观察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腮腺组织中HBsAg、HBcAg和HBV DN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22例腮腺组织中HBsAg阳性10例,阳性率为45.5%;HBcAg阳性9例,阳性率为40.9%。其中HBsAg和HBcAg同时阳性7例,占31.8%。12例免疫组化阳性患者检出HBV DNA7例,阳性率为58.3%。故腮腺组织对HBV有较强的亲和力,唾液中HBV的出现可能源于受染的唾液腺组织,含HBV的唾液是乙型肝炎生活接触性传播的媒介。  相似文献   

12.
血清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之HBV标志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乙型肝炎感染的高发区 ,病毒在亿万人群中传播乙肝 (HB)疫苗的广泛应用 ,被动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 ,加强了病毒的免疫压力。另外 ,随着干扰素和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不断发展应用 ,耐药突变株也不断出现博位 ,免疫压力针对一些病毒表位 ,包括可引起中和性应答的表位。病毒不断变异以逃避宿主的免疫清除。在经常改变的病毒群体中 ,逐渐选择出可继续复制的变异株。变异毒株能复制 ,其传染性对宿主的中和免疫不再易感 ,成为免疫逃避变异株[1] 。在临床医学实践中 ,人们对HBV感染的常规典型模式二对半及其变化规律已有一定认…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与病毒复制标志物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有多种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指标用于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判断,但对多项指标进行联合检测以判断各自间的相关性及对病毒复制的敏感性报道较少,并且各复制指标与HBV复制的符合程度在5项复制指标中表现如何?现我们分别测定了184例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血清中的HBV-DNA、HBV-PreS1、HBV-PreS2、HBsAg-ISM-CIC、PHSA-Re、HBeAg.旨在了解各指标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相互关系和各自敏感性以及联合检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余华  李从荣  李娟  汤永飞  胡慧霞  吴青 《职业与健康》2009,25(20):2162-2164
目的探讨HBV无症状携带者血清者HBsAg的浓度与HBV-DNA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阐明HBsAg的含量是否可以反映乙肝无症状携带者体内病毒的复制情况。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06年1月1日-2008年12月30日HBV无症状携带者中同时进行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HBsAg,荧光定量PCR技术(FQ—PCR)检测HBV—DNA的病例119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9例患者血清HBsAg的浓度与HBV-DNA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其相关系数r=0.71(P〈0.05),HBV—DNA复制活跃的患者体内HBsAg的浓度较高。结论对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进行定量检测可反映其体内HBV-DNA的复制情况,两者之间的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化学发光法测定HBsAg简便,快捷,自动化程度高,在乙肝的临床诊疗中,有助于疾病的观察,用药,提高疗效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对比分析前S1抗原、HBV—DNA和HBeAg在乙型肝炎感染期主要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前S1抗原和乙肝血清标志物“五项”,用荧光定量聚合酶反应(PCR)检测HBV—DNA,对619例乙肝病毒标志物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19例中HBV-DNA阳性率78.4%[485/619],前S1抗原的阳性率为69.34%[429/619],其中HBeAg阳性/HBeAg阴性[HBeAb阳性]又分为两组,结果:前S1抗原阳性率在EBeAg阳性模式组中明显高于HBeAg阴性/抗HBeAb阳性模式组,前S1抗原与HBV—DNA和HBeAg检测有明显相关性和互补性。结论前S1抗原的检测可以较好的反映HBV存在和复制的情况,前S1抗原作为辅助或补充指标联合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同步动态监测,为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检测及临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HBcA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临床常规乙型肝炎两对半的ELISA方法检测结果与HBcAg,HBV DNA的检测进行比较。结果 共检测113例标本,HBsAg、HBeAg、HBcAb均为阳性时,HBcAg的阳性率为88.7%,HBsAg、HBeAg为阳性时,HBcAg的阳性率为100%,HBV DNA阳性标本中,HBcAg的阳性率为88.0%,HBeAg的阳性率为100%。结论 开展HBcAg的检测可以更全面准确地反映HBV的感染程度及复制情况;用ELISA方法检测HBcAg,HBeAg基本上可以代替PCR HBV DNA的检测来反映HBV的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18.
RPHA法和EIA法配对检测原血清中HBsA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PHA和EIA是HBsAg筛选常用的方法.但用原血清检测有报导认为易漏检,RPHA有前带、EIA有后带现象,重复性差,并且EIA温育时间对结果有不同影响等.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血清PreS1、HBeAg、HBV -DNA联合检测乙肝病毒评价。结果表明 ,HBsAg(+ )、HBeAg(+ )、HBcAb(+ )模式中的PreS1抗原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HBsAg(+ )、HBeAb(+ )、HBcAb(+ )模式 ,含HBeAg的阳性组中PreS1阳性率高于HBeAg阴性组 ,各组间有不同差异 (p <0 .0 1、p <0 .0 5、p >0 .0 5 ) ;179例血清同时检测HBeAg与PreS1:两者均阳性 5 3例 ,PreS1在与HBV -DNA组合明显优于HBeAg与PreS1组合。提示PreS1的常规检测能替代或补充HBeAg系统和HBV -DNA的检测 ,可作为HBV感染、活动性复制及预后的有价值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20.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128例血清样本均来自我市2001年1月-2001年6月饮食从业人员体检HBsAg阳性者,70份对照标本来自健康体检(HBV-m均阴性)正常者,将标本采取后分离血清置-20℃冰柜保存待测。1.2 方法 HBV、DNA采用班点杂交法。试剂由福瑞诊断技术公司生产。HBcAg及其它HBV-m均采用SPRIA法,试剂由3V诊断技术研究所生产,操作均按说明书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