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共27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纳入该研究。所有患者均在入院2周内行CT血管成像检查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为准,CT血管造影≥50%狭窄的下肢动脉血管的灵敏度为96.30%,特异度为98.01%。两组一致性检验k=0.9524。结论 CT血管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可作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前期可靠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回顾分析35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狭窄患者。结果:35例患者40条血管共360段血管图像均成像均匀、静脉无明显重叠、血管轮廓清晰。增强MR成像检查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金标准,增强MR成像结果中有5段血管被高估,有6段血管被低估,其诊断准确率为96.94%,敏感性为97.65%,特异性为96.55%。两组检查结果一致性检验K=0.9643,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为金标准,增强MR成像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狭窄的准确率为96.94%,敏感性为97.65%,特异性为96.55%,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MI)在颈内动脉重度狭窄近闭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颈内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及闭塞患者32例,共34条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将SMI、DSA诊断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SMI与DSA诊断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及闭塞的一致性Kappa值为0.735,提示SMI技术诊断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及闭塞结果可靠。结论:SMI技术操作方便、无创、无放射性,可以判断颈内动脉起始段管腔狭窄程度,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及灵敏度,可以作为诊断颈内动脉狭窄的首选影像学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研究颅内动脉狭窄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比较经颅多普勒超声与磁共振血管成像和(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脑动脉狭窄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分别对8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和(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测,将经颅多普勒超声结果与磁共振血管成像和(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以磁共振血管成像和(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标准,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脑血管狭窄的灵敏度为88.2%,特异度为98.6%;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标准,1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脑血管狭窄的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97.9%.结论 经颅多普勒可客观地反映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可作为脑血管狭窄预防性筛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基底动脉狭窄的一致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行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基底动脉狭窄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并对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70条基底动脉中,经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磁共振显示图像为优质量40条,良10条;而数字减影血管图像均为优。磁共振图像中基底动脉重度狭窄32条,而数字减影血管图像中为基底动脉重度狭窄30条。两种方法测得的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系数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985,P0.05);敏感度为95.3%、特异度为85.70%、阳性似然比6.5、阴性似然比为0.06、患病率为50.00%、阳性预测值为86.85%、阴性预测值为93.75%。结论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寻求确诊率及敏感度较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先后进行CT血管成像(CTA)及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观察并记录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对患者血管狭窄、血管闭塞检出率均高于CT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并发皮下淤血、脑血管痉挛、周围神经损伤各1例.结论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临床应用时应注意适应证,以积极地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增强MR血管成像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狭窄患者32例,先对所有患者的自第3腰椎体平面至脚尖进行增强MR血管成像检查,10d后再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32例患者共324段血管均成像成功。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为准,增强MR成像的准确率为96.91%(314/324),敏感性为95.76%,特异性为97.57%;共6段血管被高估,4段血管被低估。两组检查结果一致性检验K=0.9546,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增强MR血管成像可作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狭窄筛查的可靠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颈动脉狭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一直被认为是诊断的金标准,但因其有创性、价格昂贵影响了广泛应用.CT血管成像(CTA)作为一种微侵袭性检查手段,对颈动脉狭窄的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经颅彩色多普勒(TCD)作为一种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CDFI)开创了颈动脉检查的新方法.本文选取CTA和TCD检查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对照观察,探讨两者在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4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DWI及DSA是诊断TIA患者超早期脑梗死和显示动脉狭窄及闭塞的敏感手段;TCD对中、重度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的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60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脑梗死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显示的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比例及其分布。方法60例中脑梗死患者34例,经头颅CT或MRI确诊并排除脑出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26例,头颅CT排除脑梗死和脑出血。上述患者全部进行选择性颈部和颅内血管造影。同步检查正侧位血管造影相和连续动态电影录像。必要时增加检查斜位相。观察血管狭窄部位、受累血管数目以及血管狭窄形态并判断血管狭窄程度。结果脑梗死34例中血管造影显示24例(70.58%)有血管狭窄或闭塞,其中18例有前循环受累,10例有后循环受累。其中4例同时有前和后循环受累。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受累最为常见,后循环受累的以椎动脉最为常见。10例血管造影正常。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6例,血管造影显示12例(46.15%)有血管狭窄或闭塞,其中10例有前循环受累,6例有后循环受累。其中4例同时有前和后循环受累。14例血管造影正常。结论脑梗死患者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显示血管病变以颈内动脉病变为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亦以颈内动脉病变多见,但程度上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早期脑血管造影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动脉狭窄程度和分布,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脑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符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标准的患者101例,1周内行主动脉弓上造影及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锁骨下动脉和椎动脉造影,明确有无脑动脉狭窄、狭窄程度及分布。结果 101例患者中有82例137支血管狭窄。其中血管狭窄程度≥70%为70支,占51.1%,血管狭窄程度50%~69%为40支,占29.2%,血管狭窄程度<50%为27支,占19.7%;颅外段狭窄占46.7%,颅内段占53.3%,颅内、外病变血管比例为1.14:1;颅外段狭窄动脉中以颈内动脉颅外段最常见,占25.5%,而颅内段狭窄则以大脑中动脉最常见,占29.2%;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以大脑中动脉病变最常见,占40.2%,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以椎动脉颅外段病变最常见,占28.0%。结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可以确定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是否存在血管狭窄及狭窄程度,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方案的选择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VCTDS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CT血管造影(CTA)在后循环脑梗死椎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分别采用VCTDSA(32例)、MRA(30例)、CTA(40例)检查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结果为准,评价VCT...  相似文献   

13.
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与卒中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尤以颈内动脉起始部的狭窄或斑块形成是缺血性卒中发生的重要因素。我们对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明确的30例颈内动脉系统闭塞患者的磁共振影像学特点及其与脑血管闭塞的关系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一种重要的可干预性危险因素,对其进行全面的诊断,包括狭窄程度、斑块稳定性以及头颈部血管的全面了解,对于防治缺血性卒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超声检查、磁共振血管造影和CT血管造影在颈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冠状动脉(冠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双低扫描对冠脉狭窄的诊断性能。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于宝鸡市妇幼保健院经心电图诊断疑似冠脉狭窄的患者94例,分别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双低扫描检查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将接受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纳入观察组(n=114),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的为对照组(n=108)。记录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分析两组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以及对冠脉狭窄程度的检测结果。结果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双低扫描检查的灵敏度为96.67%,特异度为80.00%,准确度95.74%。在对狭窄程度诊断结果的比较中,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双低扫描与DSA的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双低扫描能够清晰显示冠脉狭窄的部位、程度,准确性较好,且对患者辐射量小,可以应用于对冠脉狭窄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脑动脉夹层是卒中、尤其是青年卒中的重要病因。结合临床,影像学对脑动脉夹层的诊断至关重要。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血管造影(MRA)、CT血管造影(CTA)等无创影像学手段正逐渐取代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成为首选的检测手段。文章主要复习脑动脉夹层的影像学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血管超声技术与脑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部血管超声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结果 ,评价血管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价值。颈动脉狭窄率及狭窄程度分级按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进行计算。结果 130例患者中,260支颈动脉行2种检查,DSA检查显示63例患者颈动脉狭窄,狭窄血管71支,血管超声检查显示56例患者颈动脉狭窄,狭窄血管70支。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血管超声诊断颈内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1.88%、94.47%和88.97%。血管超声诊断中、重度颈内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55.56%、99.20%和97.69%。以DSA诊断结果为标准,血管超声诊断颈总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7.6%,准确性为97.69%。结论血管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敏感性较高,诊断颈总动脉狭窄的敏感性高于颈内动脉,可用于颈动脉狭窄的筛选和随访,但对于血管重度狭窄和闭塞诊断仍欠佳,尚不能取代DSA检查。  相似文献   

18.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采用影像学方法诊断颅内动脉狭窄并精确评价狭窄程度,对于指导临床治疗至关重要.文章综述了经颅多普勒、经颅彩色双功超声、血管内超声、血管内镜、磁共振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诊断颅内动脉狭窄方面的优缺点、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医生选择理想的检查工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采用影像学方法诊断颅内动脉狭窄并精确评价狭窄程度,对于指导临床治疗至关重要.文章综述了经颅多普勒、经颅彩色双功超声、血管内超声、血管内镜、磁共振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诊断颅内动脉狭窄方面的优缺点、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医生选择理想的检查工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采用影像学方法诊断颅内动脉狭窄并精确评价狭窄程度,对于指导临床治疗至关重要.文章综述了经颅多普勒、经颅彩色双功超声、血管内超声、血管内镜、磁共振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诊断颅内动脉狭窄方面的优缺点、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医生选择理想的检查工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