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一纤溶系统、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疏血通注射液。观察两组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国际正常化比值(INR)、纤雏蛋白原(Fg)、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剂(PAI-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临床疗效。1个月后评价患者的Barthel指数(BI)。结果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APTT、PT、INR均较治疗前延长,血浆Fg、PAI-1水平降低,血浆t—PA含量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为6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1个月时两组BI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而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具有明显抗凝、促纤溶作用,有显著的神经元保护作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致残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疏血通注射液静滴,对照组予川芎嗪注射液静滴;均治疗21d。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血通注射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脂、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剂(PAI-1)及纤维蛋白原(Fg)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10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测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TG、TC、LDL-C、HDL-C及Fg、PAI-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G、TC、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Fg、PAI-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00%,对照组为6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具有明显降纤及促纤溶作用,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致残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疏血通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近2 a来临床确诊TIA患者86例,治疗组50例采用疏血通,对照组36例用丹参注射液,疗程7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疏血通治疗TIA起效快、疗效好,并有降低血小板及平均血小板体积的作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疏血通注射液。2组均以15天为1个疗程,6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73%,对照组总有效率78.57%。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显著,起效快。  相似文献   

6.
脉通胶囊对大鼠纤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王洋 《中医药学报》2005,33(2):31-32
目的:研究脉通胶囊对血液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用体外血凝块溶解实验观察脉通胶囊溶解血凝块的作用及用相应试剂盒测定血栓模型大鼠血浆纤溶酶原(PLG)和纤维蛋白原(Fbg)含量.结果:脉通胶囊能使体外血凝块重量减少及降低纤溶酶原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结论:脉通胶囊具有激活大鼠纤溶系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研究疏血通注射液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将60例频发TIA患者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28例),观察组用疏血通注射液,对照组用丹参注射液,同时口服阿斯匹林,疗程15天。结果:观察组临床速控率68.7%,对照组为17.9%,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频发的TIA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舒血宁注射液、胞二磷胆碱静滴,口服拜阿司匹林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疏血通注射液;两组疗程14d.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TIA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茜草和茜草炭对正常Wistar大鼠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通过其药理作用探讨它们的止血化瘀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7只,分别为茜草和茜草炭水煎制低剂量、高剂量组(含生药5.0,10.0 g·kg-1),阳性对照组(氨甲苯酸0.6 g·kg-1),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10 mL·kg-1).灌胃7d,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和纤溶酶原(PLG)活性.结果:和空白对照组比较,茜草在实验剂量下均能提高t-PA的活性,且高剂量时提高t-PA的活性更显著(P<0.01).高剂量茜草炭能使大鼠t-PA活性提高(P<0.05),但其作用低于高剂量茜草组.低剂量时对大鼠t-PA活性影响不显著.茜草和茜草炭对PAI和PLG的活性影响均不显著.结论:茜草高、低剂量均能提高t-PA的活性,且在高剂量时提高更显著,进而影响凝血-纤溶系统,从而发挥其止血化瘀作用.茜草炭对纤溶系统也有一定作用,但可能是多种酶的综合作用.茜草和茜草炭对凝血-纤溶系统药理作用效果不同,进而影响它们的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0.
孙继明 《中国中医急症》2013,(12):2112-2113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将7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35例作为治疗组,阿托伐他汀治疗3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其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栓素B2(TXB2)、血小板聚集率。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TXB2、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TIA疗效确切,能迅速缓解症状,有效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普通肝素微量持续静脉泵入治疗频繁发作的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给普通肝素12500U加入到生理盐水500mL中,以40mL/h[约合18U/(kg·h)]速度用微电脑输液泵持续泵入。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80mg加入到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输注,1次/日;合用阿司匹林100mg口服,每日1次,连用14d。观察治疗后TIA发作停止的时间、例数,复查头颅CT有无脑梗死或脑出血发生。监测治疗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肝肾功能及牙龈出血、镜下血尿、皮下出血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3d内TIA得到完全控制44例,占97.78%,而对照组为34例,占75.56%(X2=9.615,P-0.002),提示治疗组较对照组控制TIA发作有优势。治疗组发生出血不良事件共6倒(13.33%),对照组发生出血不良事件2例(4.44%),经卡方检验无统计学意义(X2=2.195,P=0.138)。结论普通肝素微量持续抗凝治疗频繁发作的颈内动脉系统TIA可以尽快控制发作,降低进展为脑梗死的风险,与对照组相比出血不良风险没有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及神经功能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近年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40 mL+5%葡萄糖溶液,iv,qd,连续2周,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的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S-100B)、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的1周和2周观察组的平均血流速度(Vmean)、最大血流速度(Vmax)、最小血流速度(Vmin)及平均血流量(Qmean)均高于对照组,阻力(R)均低于对照组,血清NSE,S-100B,MBP,GFA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及神经功能相关因子的影响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脑部血供.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逐渐进入老龄社会,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给社会、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预防TIA可以有效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为脑卒中,因此,对预防及了解其预后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很大的优势,疗法各具特色又相得益彰。众多中医工作者在临床上不断探求有效的治法和方药,采用中药针剂、专方专药、针刺等治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研究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为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中医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30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采用王琦中医体质分型法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体质类型。结果:308例患者中医体质分型中,痰湿质出现频率最高,其它依次为瘀血质、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气郁质、阳虚质、平和质、特禀质。结论:痰湿质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最常见的体质类型,痰湿质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关系最密切,其次为瘀血质、气虚质、阴虚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及其他血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收治的TIA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4 d,于治疗结束后均至少随访3个月。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神经功能指标及其他血生化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V_(mean)、V_(max)、V_(min)、Q_(mean)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大,R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2组血清S-100B、GFAP、NSE、MBP等神经功能指标水平,血清Cys-c、Hcy、CD62p、CD63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复发率为11.63%、脑梗死发生率为6.9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88%、25.58%(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TIA,复发率低,脑梗死发生率低,血流动力学得到明显改善,脑血流速度加快,并能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功能,进而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LPA)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关系及中药的调节作用。方法:分析LPA在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中的作用,LPA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血浆LPA水平在TIA临床中的意义,及中药对LPA的调节作用。结果:LPA可促进血小板聚集及血栓的形成、可激发急性血栓形成时血小板的应答机制,TIA患者的血浆LPA水平明显升高,活血化瘀中药可降低TIA患者血浆LPA水平。结论:LPA作为TIA预警因子,在TIA临床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中药通过干预LPA而防治TIA是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对临床缺血性脑卒中兼有血瘀证患者按不同病期分别进行血浆 t-PA、PAI活性水平检测。结果表明,急性期 t-PA 活性增高,并可持续到临床恢复期,至后遗症期呈下降趋势;急性期 PAI 活性较健康成人低,但在恢复期发生逆转,血浆 PAI 活性升高,至临床后遗症期尤为明显。由于上述改变使 PAI/t-PA 比值在不同病期发生异常变化,后期临床血瘀证候虽有一定改善,但这一血液学异常依然存在,并可能是血栓再度形成的危险因子之一,也是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复发率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