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观察腺苷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蛋白的关系。方法取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成3组,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v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缺血再灌注后腺苷处理组(AD组),每组8只。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30min和灌注2h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采用TUNEL法观察心肌细胞凋亡;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GF-1蛋白的表达。结果 I/R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和IGF-1蛋白表达较iv组升高(P〈0.05);与I/R组相比,AD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而IGF-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腺苷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明显提高IGF-1蛋白表达水平,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有保护作用。提示腺苷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与提高IGF-1蛋白表达水平和抗心肌细胞凋亡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及caspase-3、p53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卡维地洛组、美托洛尔组,每组8只。通过结扎和放松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采用末端标记原位细胞凋亡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采用免疫组化法测caspase-3、p53蛋白表达。结果 I/R组caspase-3、p53表达和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卡维地洛组和美托洛尔组各项指标较I/R组明显降低(P〈0.05),卡维地洛组各指标较美托洛尔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p53和caspase-3在缺血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均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且卡维地洛作用优于美托洛尔。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腺苷预处理和后处理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I/R)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初步探讨腺苷对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的调节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腺苷预处理组、腺苷后处理组,每组8只.建立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再灌注30 min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显示Cx43在各组中分布特征,半定量统计分析.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心律失常评分显著增高(P〈0.01),心室肌Cx43表达明显减少(P〈0.01),分布紊乱;与I/R组比较,腺苷预处理组和后处理组心律失常评分显著降低(P〈0.01),心室肌Cx43表达增加(P〈0.01),分布较规律.结论 腺苷通过抑制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Cx43表达减少和改善其分布,发挥抗再灌注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4.
田金  王雄 《中医药研究》2010,(8):959-961
目的评价腺苷对大鼠心肌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及白介素-1β(IL-1β)表达的影响,探讨腺苷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再灌注组(I/R)、缺血后处理组、腺苷后处理组,每组8只,制作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组织中NF-κB的表达,ELISA法测定心肌中IL-1β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心肌损害程度增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NF-κB蛋白表达显著增强且主要表达在心肌细胞核(P〈0.01),IL-1β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I/R组相比,腺苷后处理组HE染色心肌变性减轻,NF-κB表达减少(P〈0.01),IL-1β的含量降低(P〈0.01);腺苷后处理组和缺血后处理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苷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腺苷后处理抑制NF-κB活性,减少IL-1β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葛根素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蛋白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葛根素后处理组,每组8只。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左冠状动脉;缺血再灌注组缺血45 min,后再灌注120 min;葛根素后处理组,结扎左冠状动脉45 min,后再灌注120 min。再灌注前3 min和再灌注后2min内静脉注入葛根素1.25 mg/kg。应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Bcl-2和Bax蛋白表达率,采用TUNEL法观察各组心肌细胞的凋亡率,并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与心肌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假手术组和葛根素后处理组心肌凋亡细胞数较低(P〈0.05),Bax表达较低(P〈0.05),Bcl-2表达较高(P〈0.05)。结论葛根素后处理可以影响心肌细胞Bcl-2、Bax的表达,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大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I/R)损伤(MIRI)后GRP78和caspase-1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吡格列酮内质网应激途径的心肌保护。方法 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I/R+Pio组[灌服5mg/(kg.d)]、I/R组及假手术组,各10只。制作大鼠心肌再灌注损伤模型。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GRP78和caspase-12表达变化。结果吡格列酮预处理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GRP78、caspase-1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比I/R组减少(P〈0.05)。结论通过内质网应激途径可能是吡格列酮对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陈鹏  邸涛  王雄 《中医药研究》2011,(3):327-328
目的 观察腺苷和腺苷联合利多卡因预处理对SD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影响,比较二者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C组):开胸只穿线不结扎血管,麻醉维持150 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结扎30 min,再灌注2 h;腺苷组(AD组):缺血前股静脉缓慢输注腺苷305 μg/(kg·min),持续30 min后再按I/R组操作;腺苷合利多卡因组(AL组):缺血前股静脉缓慢滴注腺苷和利多卡因305 μg/(kg·min)和608 μg/(kg·min),持续30 min后再按I/R组操作.实验结束后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及血清SOD和MDA的水平.结果 与I/R组比较,AD组及AL组心肌梗死范围均减小(P〈0.05),血清SOD活性提高(P〈0.05),MDA含量降低(P〈0.05);与AD组相比,AL组心肌细胞梗死面积减小(P〈0.05),血清SOD活性提高(P〈0.05),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 腺苷预处理可降低心肌梗死面积,提高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有效保护缺血再灌注心肌,腺苷联合利多卡因的保护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在体老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性变化和环孢素A(CSA)的细胞保护作用。方法实验用Wistar老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CSA组.CSA组给予CSA10mg/(kg·d)腹腔注射.10d后建立大鼠在体心肌I/R模型.IR组及CSA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复灌3h.Sham组仅穿线,不结扎。定磷法检测CaN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I/R后CaN的活性升高.心肌细胞凋亡率增加。CSA干预后心肌CaN的活性比I/R组明显下降(P〈0.05).心肌细胞凋亡率也显著下降(P〈0.05)。结论老龄大鼠心肌I/R损伤时.应用CSA能够通过抑制CaN信号转导途径,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产生心肌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针灸预处理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通过观察针刺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HSP70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预处理的心肌保护机制。方法:6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8组,即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手捻针预处理日1次组,电针预处理日1次组,手捻针预处理日2次组,电针预处理日2次组。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原位杂交法测定心肌HSP70mRNA的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细胞凋亡增加,HSP70mRNA表达增加;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针刺预处理使心肌细胞凋亡减少、HSP70mRNA表达增加,且针刺预处理日2次组作用强于针刺预处理日1次组和缺血预处理组。结论:针刺预处理能够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上调心肌HSP70mRNA的表达。针刺预处理每日2次的作用强于针刺预处理每日1次。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HSP70)与Toll样受体4(TLR4)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中的表达规律及丁苯酞(NBP)预处理对其表达规律的影响,探讨NBP预处理防治脑缺血的作用。方法 72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NBP预处理组(缺血再灌注组),根据再灌注时间不同分为再灌注6 h、12 h、24 h4、8 h亚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缺血再灌注模型,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病理学变化;采用DNA原位末端缺口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元凋亡;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HSP70与TLR4的平均灰度值。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HSP70在缺血再灌注6 h明显升高,于24 h达到峰值(P〈0.05),TLR4在缺血再灌注6 h时表达较高,随灌注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增高(P〈0.05);NBP预处理组HSP70与TLR4阳性表达在各时间点明显增加但低于手术组(P〈0.05)。结论 NBP预处理可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TLR4及其内源性配体HSP70的表达,有效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30 min,再灌注2 h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以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心肌细胞Bcl-2、Bax基因的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IR)组心肌细胞凋亡数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 1),EGB组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受到抑制(P〈0.0 1)。IR组和EGB组Bax、Bcl-2、P5 3基因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EGB明显促进Bcl-2基因表达,同时抑制Bax、P53基因表达(P〈0.01),Bcl-2和Bax的比值也随之升高。结论 EGB可明显下调Bax和P53基因的蛋白表达,上调Bcl-2基因的蛋白表达,从而显著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后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马骏  ;石月萍 《中医药学刊》2014,(10):2491-2493
目的:观察温阳通脉方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探讨其、保护机制。方法: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心肌缺血预适应组(IP组)、卡托普利组(KT组)、瓜蒌薤白半夏汤组(GL组)、温阳通脉方组(WY组)。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模型及心肌缺血预适应(IP)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血清CK-MB、LDH及cTnT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NF-κB蛋白表达,western-blot检测热休克蛋白(HSP)表达。结果:WY组、GL组、IP组、KT组血清CK-MB、LDH、cTnT含量低于IR组(P〈0.05),高于假手术组(P〈0.05)。WY组、GL组、IP组、KT组NF-KB表达低于IR组(P〈0.05)。WY组、GL组、IP组和KT组HSP70蛋白表达高于IR组(P〈0.05)。WY组、GL组、IP组和KT组血清CK-MB、LDH、cTnT含量及心肌NF-κB、HSP表达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温阳通脉方预处理具有心肌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与上调内源性保护因子HSP70,抑制其相关NF-κB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成功制备Langendorff离体灌注模型,随机分为4组各12只: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右美托咪啶10nmol/L组(DⅠ组)、右美托咪啶100nmol/L组(DⅡ组),离体心脏经K-H液平衡灌注20min后,除C组外均采用全心停灌40min再灌注120min的方法,制备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DⅠ组和DⅡ组于再灌注即刻分别灌注含10nmol/L右美托咪啶和100 nmol/L右美托咪啶的K-H液20 min,然后继续用K-H液再灌注120 min.用多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分别记录各个时刻的冠脉流出量(CF)、心率(HR)和左心室发展压(LVEDP)、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和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再灌注结束即刻取心尖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和 Bax蛋白的表达,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I/R组比较,DⅠ组和DⅡ组在t3、t4、t5时LVDP和±dp/dtmax均升高(P均<0.05),CF在t4、t5升高(P均<0.05);Bcl-2蛋白表达增高,Bax蛋白表达降低(P均〈0.05);DⅠ组和DⅡ组凋亡细胞比I/R 组明显减少.结论 右美托咪啶后处理能够改善缺血再灌注左心室功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右美托咪啶可上调心肌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检测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探讨心脑通络液预处理联合针刺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心脑通络液预处理组、针刺后处理组、心脑通络液预处理组+针刺后处理组。以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30min,再灌注120min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TUNEL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结果:心脑通络液预处理组、针刺后处理组、心脑通络液预处理+针刺后处理组较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减小,其中心脑通络液预处理+针刺后处理组与心脑通络液预处理组、针刺后处理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脑通络液预处理、针刺后处理可减轻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说明其具有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心脑通络液预处理联合针刺后处理效果优于心脑通络液预处理、针刺后处理。  相似文献   

15.
邬云斌  刘新伟  何东伟  刘玲 《中成药》2012,34(5):811-814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进一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 45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白藜芦醇预处理组,每组15只.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Western-blot检测Sirtl、P53及乙酰化P53的表达.结果 白藜芦醇能减少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的凋亡(P<0.05),使Sirtl表达增高(P<0.05),乙酰化P53表达降低(P<0.05).结论 白藜芦醇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Sirtl-P53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在体条件下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可能的途径.方法 建立大鼠在体缺血再灌注模型,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缺血预适应组.于再灌注末测定心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并测定心肌组织梗死面积.结果 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缺血后处理组与缺血预适应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小,血浆肌钙蛋白I及MDA的含量均降低(P〈0.05),血浆SOD活性升高(P〈0.05).结论 缺血后处理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心肌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aN)在老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ischemia—reperfusion,MIR1)所致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老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伪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1/R组),环孢素A(cyclosperin A,CsA)干预+缺血再灌注组(CsA干预组)。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缺血30min复灌3h,建立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1/R)动物模型。其中sham组只穿线,不结扎;CsA干预组预先腹腔注射CsA,10n堰/(kg·d),连续10d。流式细胞议测老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CaN活性通过CaN活性测定试剂盒测定。结果IjR组CaN活性高于sham组,同时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CsA干预组心肌细胞CaN活性比I/R组明显下降(0.7003±0.0328VS1.354±0.0467,P〈0.05),心肌细胞凋亡率也明显降低[(12.88土4.08 vs (24.70±3.12)%,P〈0.05)]。CaN活性与心肌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结论CaN信号通路在老龄大鼠MIRI所致心肌细胞凋亡中起促进作用,阻断该通路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对I/R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董淑英  童旭辉  刘浩  高琴 《中药材》2012,(11):1824-1828
目的:观察石榴多酚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阻断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2 h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和石榴多酚150、300、600 mg/kg组。连续监测平均动脉血压(MAP)及心率(HR)变化,并计算心率-血压乘积(RPP);光学显微镜观察心肌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比色法检测心肌组织中Caspase-3的活性;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心肌组织中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功能参数(MAP、HR及RPP)数值均降低(P0.01);病理切片显示心肌纤维排列紊乱,肌纤维断裂;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升高(P0.01),心肌Caspase-3的活性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石榴多酚150、300、600 mg/kg组MAP、HR及RPP有所提高(P0.05或P0.01);病理切片显示心肌损伤显著减轻;心肌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1),心肌Caspase-3活性减弱(P0.01),BCL-2的表达显著增强;各组BAXA的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石榴多酚的心肌保护作用可能与其降低Caspase-3的活性,上调BCL-2/BAX表达比例,从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9.
逆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HSP70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逆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HSP70表达的影响,并与缺血预处理的效果进行比较,探讨逆灸有效性和对心肌的保护机制。方法:①选用健康Wistar大鼠30只,雄性,体重(250±20)g,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心肌缺血预处理组(IP组)、逆灸组,每组6只。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HSP70表达。③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spss16.0软件统计。结果:逆灸“内关”“膻中”穴可明显增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型大鼠心肌组织中HSP70的表达,与IR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与IP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逆灸与缺血预处理均可增加HSP70的表达,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对心肌造成的损伤,丰富了“治未病”理论。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对缺血再灌注早期Toll样受体4蛋白(TLR4)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及培哚普利组。培哚普利组灌服培哚普利4mg/kg,每日1次,共7d。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光镜观察心肌形态学改变,TUNEI,法检测细胞凋亡数及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组织中TLR4表达情况。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培哚普利组炎症损伤减轻;培哚普利组心肌细胞凋亡数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但高于假手术组(P〈0.05);培哚普利组心肌组织TLR4表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但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培哚普利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早期的细胞凋亡,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TLR4所介导的炎症反应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