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腺苷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及凋亡的影响,探讨腺苷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24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腺苷后处理组(AD组),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HSP70表达;采用DNA原位末端缺口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与AD组HSP70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且AD组明显高于I/R组(P〈0.05)。心肌细胞凋亡率,I/R组与AD组较假手术组增高(P〈0.05),且AD组明显低于I/R组(P〈0.05)。结论腺苷后处理可增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HSP70的表达,减轻心肌细胞凋亡,有效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及caspase-3、p53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卡维地洛组、美托洛尔组,每组8只。通过结扎和放松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采用末端标记原位细胞凋亡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采用免疫组化法测caspase-3、p53蛋白表达。结果 I/R组caspase-3、p53表达和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卡维地洛组和美托洛尔组各项指标较I/R组明显降低(P〈0.05),卡维地洛组各指标较美托洛尔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p53和caspase-3在缺血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均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且卡维地洛作用优于美托洛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大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I/R)损伤(MIRI)后GRP78和caspase-1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吡格列酮内质网应激途径的心肌保护。方法 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I/R+Pio组[灌服5mg/(kg.d)]、I/R组及假手术组,各10只。制作大鼠心肌再灌注损伤模型。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GRP78和caspase-12表达变化。结果吡格列酮预处理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GRP78、caspase-1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比I/R组减少(P〈0.05)。结论通过内质网应激途径可能是吡格列酮对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葛根素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蛋白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葛根素后处理组,每组8只。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左冠状动脉;缺血再灌注组缺血45 min,后再灌注120 min;葛根素后处理组,结扎左冠状动脉45 min,后再灌注120 min。再灌注前3 min和再灌注后2min内静脉注入葛根素1.25 mg/kg。应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Bcl-2和Bax蛋白表达率,采用TUNEL法观察各组心肌细胞的凋亡率,并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与心肌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假手术组和葛根素后处理组心肌凋亡细胞数较低(P〈0.05),Bax表达较低(P〈0.05),Bcl-2表达较高(P〈0.05)。结论葛根素后处理可以影响心肌细胞Bcl-2、Bax的表达,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腺苷预处理和后处理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I/R)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初步探讨腺苷对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的调节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腺苷预处理组、腺苷后处理组,每组8只.建立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再灌注30 min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显示Cx43在各组中分布特征,半定量统计分析.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心律失常评分显著增高(P〈0.01),心室肌Cx43表达明显减少(P〈0.01),分布紊乱;与I/R组比较,腺苷预处理组和后处理组心律失常评分显著降低(P〈0.01),心室肌Cx43表达增加(P〈0.01),分布较规律.结论 腺苷通过抑制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Cx43表达减少和改善其分布,发挥抗再灌注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6.
陈鹏  邸涛  王雄 《中医药研究》2011,(3):327-328
目的 观察腺苷和腺苷联合利多卡因预处理对SD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影响,比较二者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C组):开胸只穿线不结扎血管,麻醉维持150 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结扎30 min,再灌注2 h;腺苷组(AD组):缺血前股静脉缓慢输注腺苷305 μg/(kg·min),持续30 min后再按I/R组操作;腺苷合利多卡因组(AL组):缺血前股静脉缓慢滴注腺苷和利多卡因305 μg/(kg·min)和608 μg/(kg·min),持续30 min后再按I/R组操作.实验结束后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及血清SOD和MDA的水平.结果 与I/R组比较,AD组及AL组心肌梗死范围均减小(P〈0.05),血清SOD活性提高(P〈0.05),MDA含量降低(P〈0.05);与AD组相比,AL组心肌细胞梗死面积减小(P〈0.05),血清SOD活性提高(P〈0.05),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 腺苷预处理可降低心肌梗死面积,提高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有效保护缺血再灌注心肌,腺苷联合利多卡因的保护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7.
田金  王雄 《中医药研究》2010,(8):959-961
目的评价腺苷对大鼠心肌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及白介素-1β(IL-1β)表达的影响,探讨腺苷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再灌注组(I/R)、缺血后处理组、腺苷后处理组,每组8只,制作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组织中NF-κB的表达,ELISA法测定心肌中IL-1β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心肌损害程度增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NF-κB蛋白表达显著增强且主要表达在心肌细胞核(P〈0.01),IL-1β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I/R组相比,腺苷后处理组HE染色心肌变性减轻,NF-κB表达减少(P〈0.01),IL-1β的含量降低(P〈0.01);腺苷后处理组和缺血后处理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苷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腺苷后处理抑制NF-κB活性,减少IL-1β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董六一  范一菲  邵旭  陈志武 《中成药》2011,33(6):1041-1044
目的 探讨牡荆素(vitexin)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CON)组,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组,牡荆素3个剂量组(VT,100、50、25 μmol/L)及葛根素阳性对照组(120μmol/L).应用Langendorff灌注技术,给予心脏30 min缺血/60 min再灌注,通过TUNEL检测和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研究细胞凋亡以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CON组相比,I/R组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凋亡细胞(TUNEL染色)数量、凋亡率明显增加;与I/R组相比,VT(100、50、25 μmol/L)组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凋亡细胞(TUNEL染色)数量明显减少(P<0.01);I/R组心肌Bax蛋白表达明显高于VT组心肌(P<0.01),VT组心肌Bcl-2蛋白表达及Bcl-2/Bax比值明显高于I/R组心肌(P<0.05).结论 牡荆素可通过增加Bcl-2蛋白表达,减少Bax蛋白表达而减少I/R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30 min,再灌注2 h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以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心肌细胞Bcl-2、Bax基因的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IR)组心肌细胞凋亡数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 1),EGB组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受到抑制(P〈0.0 1)。IR组和EGB组Bax、Bcl-2、P5 3基因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EGB明显促进Bcl-2基因表达,同时抑制Bax、P53基因表达(P〈0.01),Bcl-2和Bax的比值也随之升高。结论 EGB可明显下调Bax和P53基因的蛋白表达,上调Bcl-2基因的蛋白表达,从而显著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后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aN)在老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ischemia—reperfusion,MIR1)所致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老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伪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1/R组),环孢素A(cyclosperin A,CsA)干预+缺血再灌注组(CsA干预组)。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缺血30min复灌3h,建立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1/R)动物模型。其中sham组只穿线,不结扎;CsA干预组预先腹腔注射CsA,10n堰/(kg·d),连续10d。流式细胞议测老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CaN活性通过CaN活性测定试剂盒测定。结果IjR组CaN活性高于sham组,同时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CsA干预组心肌细胞CaN活性比I/R组明显下降(0.7003±0.0328VS1.354±0.0467,P〈0.05),心肌细胞凋亡率也明显降低[(12.88土4.08 vs (24.70±3.12)%,P〈0.05)]。CaN活性与心肌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结论CaN信号通路在老龄大鼠MIRI所致心肌细胞凋亡中起促进作用,阻断该通路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对I/R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在体老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性变化和环孢素A(CSA)的细胞保护作用。方法实验用Wistar老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CSA组.CSA组给予CSA10mg/(kg·d)腹腔注射.10d后建立大鼠在体心肌I/R模型.IR组及CSA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复灌3h.Sham组仅穿线,不结扎。定磷法检测CaN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I/R后CaN的活性升高.心肌细胞凋亡率增加。CSA干预后心肌CaN的活性比I/R组明显下降(P〈0.05).心肌细胞凋亡率也显著下降(P〈0.05)。结论老龄大鼠心肌I/R损伤时.应用CSA能够通过抑制CaN信号转导途径,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产生心肌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红花黄素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红花黄素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24只SD大鼠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红花黄素预处理组。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采用缺口末端标记法以及免疫组化法,观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Bcl-2、Bax基因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AI增加,Bax阳性表达增强,Bcl-2阳性表达减弱(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红花黄素预处理组AI、Bax阳性表达下降(P<0.01),Bcl-2阳性表达上调(P<0.05)。结论红花黄素预处理通过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下调Bax基因蛋白表达,上调Bcl-2基因蛋白表达,起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乌腺金丝桃与黄芪配伍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采用TUNEL法检测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的凋亡;免疫组化法测定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Caspase-3和TNF-α蛋白表达。结果:与M组比较,P组和H+AM1:2组能够明显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与M组比较,H+AM1:2组明显降低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P组明显降低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sham组与M组比较,M组心肌细胞中Caspase-3和TNF-α的蛋白量明显增加,与M组比较,H+AM1:2组和P组能够明显降低Caspase-3和TNF-α的蛋白量。结论:乌腺金丝桃与黄芪配伍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测草红花水提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草红花水提物治疗组。缺血30min,再灌注120min,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Bcl-2、Bax基因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AI增加,Bax阳性表达增强,Bcl-2阳性表达减弱(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草红花水提物治疗组,AI、Bax阳性表达下降(P<0.01),Bcl-2阳性表达上调(P<0.05)。结论草红花水提物具有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生黄合剂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生黄合剂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分别给药7d后,建立MIRI模型.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生黄合剂能减少Bax蛋白的表达,增加Bcl-2蛋白的表达,Bcl-2/Bax比值升高,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其中以生黄合剂高剂量组作用较为明显.结论 生黄合剂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通过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及提高Bcl-2/Bax比值来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丙泊酚对大鼠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丙泊酚组与对照组,制备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模型,在再灌注开始时分别给以丙泊酚(25μmol/L,以950 mL/L乙醇为溶剂)或950 ml/L乙醇(3μL/h)。再灌注结束后,将缺血区剪下,制备石蜡切片,采用TUNEL技术检测心肌凋亡,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心肌组织的Bcl-2和Bax水平。结果丙泊酚组与对照组相比,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增多,分别为(3 5.2±6.7)%(、5.2±0.8)%(t=28.1,P〈0.01);Bcl-2表达降低,分别为5.7±1.3、1.8±0.8(t=11.9,P〈0.01);Bax增高,分别为9.1±1.3、5.9±1.3,(t=11.9,P〈0.01)。结论大剂量丙泊酚促进大鼠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提高Bax蛋白表达,降低Bcl-2蛋白表达。丙泊酚对Bcl-2/bax的调节可能是其促凋亡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对缺血再灌注早期Toll样受体4蛋白(TLR4)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及培哚普利组。培哚普利组灌服培哚普利4mg/kg,每日1次,共7d。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光镜观察心肌形态学改变,TUNEI,法检测细胞凋亡数及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组织中TLR4表达情况。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培哚普利组炎症损伤减轻;培哚普利组心肌细胞凋亡数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但高于假手术组(P〈0.05);培哚普利组心肌组织TLR4表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但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培哚普利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早期的细胞凋亡,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TLR4所介导的炎症反应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针预治疗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并探讨心脏β肾上腺素受体信号转导站点中cAMP和Gsa蛋白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和再灌注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实验型心肌缺血/再灌注(I/R)模型。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再灌注加电针(EA)组和缺血再灌注加电针加心得安(EAP)组。观察比较电针预治疗对再灌注10min内心律失常评分、缺血心肌cAMP含量和Gsa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NC组比较,IR组于再灌注10min内心律失常评分明显升高(P〈0.01);与IR组比较,EA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而EAP组心律失常评分与IR组相近,亦明显高于EA组(P〈0.01)。备组大鼠缺血心肌cAMP含量和Gsa蛋白表达结果与心律失常评分结果相似。电针预治疗可以明显减低I/R性损伤引发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抑制I/R后引起的缺血心肌cAMP含量和Gsa蛋白的异常升高,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心得安可以抑制其保护作用。结论:电针预治疗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β-肾上腺素受体信号转导站点中cAMP和Gsa蛋白参与了介导针刺预处理改善上述心肌缺血性损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老年大鼠心肌组织NF-κB p65及COX-2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老年大鼠30只,18月龄,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参附注射液组(SF组),每组10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参附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老年大鼠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KB)、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溢出量的影响;运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组织细胞中NF-κB p65的活性及COX-2的蛋白表达。结果:参附注射液能显著减少I/R老年大鼠血清中CK-KB、AST、LDH的溢出量。与S组比较,I/R组心肌组织NF-κB p65的活性增高,COX-2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SF组中NF-κB p65、COX-2显著下降(P〈0.05)。结论:NF-κB p65和COX-2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均有高水平表达,提示炎症参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机制可能是NF-κB p65通过对COX-2的转录调控发挥了重要作用;参附注射液可抑制NF-κB p65活性,降低COX-2的蛋白表达水平,减轻I/R心肌炎症反应,对心肌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breviscapine,bre)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缺血再灌注组(ischemiareperfusion,IR)和灯盏花素组。灯盏花素组大鼠于术前1周分别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灯盏花素(25、50 mg.kg-1.d-1),另2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缺血30min、再灌注2h后,采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凋亡指数和Caspase-3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灯盏花素组各指标较缺血再灌注组降低(P<0.05,P<0.01)。结论:灯盏花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通过下调Caspase-3基因表达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