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小学生毒鼠强中毒23例临床抢救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毒鼠强是一类剧毒化学物,是我国明文规定的禁用灭鼠剂。由于众多非法厂家在地下生产与销售,近年来仍有大量中毒事件发生。达州市2003年3月连续发生5起小学生中毒事件,经调查并对呕吐物进行实验室分析,认定均为毒鼠强污染食物经口食入引起的中毒。  相似文献   

2.
禁用灭鼠剂中毒防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概述近年来 ,各种急性中毒事件不断发生 ,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其中属鼠药中毒事件所占比例增大 ,而且主要为禁用灭鼠剂所致。据不完全统计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 ,云南省发生食物中毒六起 ,其中亚硝酸盐中毒一起 ,乌头碱中毒一起 ,禁用灭鼠剂毒鼠强中毒四起 (有的食物中毒水样中毒鼠强含量竟高达 130 m g/L) ,毒鼠强中毒占中毒起数的 6 7% ,而且呈上升趋势。中毒事件大多数以食物中毒报告卫生防疫部门 ,要求疾控人员在短时间内应用化学和物理等方法对进入人体的毒物进行分离鉴定 ,从而发现毒物 ,查明中毒原因 ,为…  相似文献   

3.
有机氟灭鼠剂中毒报告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职业病科(南昌市永外正街,330006)刘汉名有机氟灭鼠剂属高毒剧毒药,我国早已明文规定禁止生产使用。近几年来街头巷尾鼠药摊点仍有出售,人畜中毒事例时有发生,现将我院近几年收治15例急性中毒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
鼠药中毒的诊断与急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鼠药中毒是因误食抗凝血灭鼠剂(如敌鼠钠盐、溴敌隆、大隆等)及急性灭鼠剂〔如氟乙酸钠(1080)、氟乙酰胺(1081)、甘氟、毒鼠强(4.2.4)等〕所致。现将主要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急救措施介绍如下:1抗凝血灭鼠剂吸收方式主要经胃肠道吸收,可持续2~...  相似文献   

5.
灭鼠剂是可以杀死啮齿动物的一种化合物,放置与处理不当,易造成人畜中毒,危及生命。急性中毒病人入院时由于灭鼠剂种类不明,给临床抢救带来困难,临床以反复抽搐为主要表现的灭鼠剂中毒,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我院1993-2002年共收治18例以抽搐为主要表现的灭鼠剂中毒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全国不少地方的农村集贸市场 ,城市的街头巷尾仍有急性鼠药出售。据有关专家统计 ,我国每年约有 10万人发生急性中毒 ,其中急性鼠药中毒有 5万~ 7万人 ,死亡人数为同期多种传染病死亡人数总和的 3 84倍 ,严重危害了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1 急性和慢性灭鼠剂灭鼠剂按其作用速度和需要投饵的次数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速效药或称急性单剂量灭鼠剂 ,包括磷化锌、毒鼠磷、毒鼠强、氟乙酸钠、氟乙酰胺、甘氟、灭鼠优、灭鼠宁、灭鼠安、安妥、毒鼠硅等 ;另一类是缓效药或称慢性多剂量灭鼠剂 ,包括敌鼠钠盐、杀鼠灵、杀鼠迷、氯敌鼠、溴敌隆…  相似文献   

7.
曾经风靡一时的剧毒急性灭鼠剂,由于灭鼠效果差,使用不安全等原因,50年代以来已被陶汰,不再用于城市家栖鼠类的防治,为高效安全的慢性抗凝血灭鼠剂所取代。国内从60年代起相继开展了慢性抗凝血灭鼠剂的研究和生产开发工作,特别是1978年中央爱卫会在无锡召开除四害协作会议以来,灭鼠药物的研制和全国大面积灭鼠工作有了很  相似文献   

8.
我省灭鼠概况50年代初期,灭鼠药物在我省重点鼠疫防治地区开始使用。1950~55年间,只是在小范围内采用急性灭鼠剂开展灭家、野鼠工作。自1956年开始采用亚砷酸灭鼠剂,在张家口地区的1市13县开展了大面积群众性灭鼠活动。一直到1970年的14年内,  相似文献   

9.
4种抗凝血灭鼠剂对褐家鼠的适口性和毒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种抗凝血灭鼠剂对褐家鼠的适口性和毒性比较岳木生,王谷生,李健,宁振兴在实际灭鼠工作中,灭鼠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鼠类对灭鼠剂的接受性和毒杀作用(1)。在众多的灭鼠剂种类中,抗凝血灭鼠剂以其安全、高效、使用方便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不同种类药物对同种...  相似文献   

10.
毒鼠强中毒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毒鼠强(Tetramine)又名“424”、没鼠命,由西德拜耳公司1949年合成的杀鼠剂。毒鼠强对人畜有剧毒,比氰化钾的毒性高100倍,由于它毒性很强,近年来利用毒鼠强投毒、自杀、误食而引起的中毒案件呈上升趋势,导致多起群死群伤事件〔1〕。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中毒控制中心资料显示,2000年1~2月,该中心处理鼠药中毒30余起,共有500余人中毒,其中约70%是由禁用灭鼠剂毒鼠强引起的。由于迄今未有中毒的解药,加之目前临床上对毒鼠强中毒的认识还不够,因误诊或抢救措施不得当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时有发生,所以毒鼠强的社会危害性极大。本文对毒鼠强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科学有效的疫点灭鼠,尽快控制鼠传疾病。方法对流行性出血热疫点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并使用高效灭鼠剂(溴敌隆)疫点灭鼠。结果通过15d的治理和灭鼠,共拣获54只死鼠。主要家栖鼠类密度由灭鼠前的5%下降至0.7%。结论采用科学有效的环境综合整治,使用高效灭鼠剂(溴敌隆)在疫点灭鼠,能有效控制鼠类密度。  相似文献   

12.
敌鼠钠盐仍是高效、安全、廉价的灭鼠剂安徽省滁州市医学科学研究所(邮编:239000)张传之笔者在来安县爱卫办主持工作期间,坚持用慢性抗凝血剂敌鼠钠盐开展大面积灭鼠活动,创建了全省第一个灭鼠先进县,奉调现单位后,继续应用敌鼠钠盐承包部分单位的灭鼠工作,...  相似文献   

13.
毒鼠强中毒的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毒鼠强是一种对人、畜均有剧烈毒性的灭鼠剂。我国严禁此物用作杀鼠药,但有些人利欲熏心,于国法不顾,仍非法进行生产、销售,常造成该物质中毒,有的甚至是大面积中毒,人畜均死,对社会秩序的稳定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为了对中毒患者及早作出正确的诊断与处理,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本文就毒鼠强中毒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凝血灭鼠剂中毒导致凝血功能异常的临床表现、误诊原因。方法分析26例抗凝血灭鼠剂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误诊情况。结果误诊为血友病8例,过敏性紫癜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例,流行性出血热3例,膀胱肿瘤2例,宫外孕(黄体破裂?)1例,腹膜后肿瘤1例。经维生素K1静脉滴注和输新鲜(冰冻)血浆治疗,除1例在确诊前死于脑出血外,余25例均痊愈出院。结论抗凝血灭鼠剂中毒患者的中毒时间与出血时间间隔较长,病史隐匿,大多为误服或食物污染致二次中毒,故极易误诊。应用维生素K1和输新鲜(冰冻)血浆为特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韦建华  李杰 《职业与健康》2008,24(20):2236-2237
2004年5月28日,广西南宁市某中学3名男生因食用被他人投放灭鼠剂毒鼠强的食物致群体中毒,在某医院初步救治后3人转入我院,2例轻度中毒患者经对症治疗后治愈,1例重度毒鼠强中毒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治疗后治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毒鼠强属神经毒性灭鼠剂,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病死率高。其死亡率高达20%。如何早期诊断与及时有效治疗仍是近年探讨的热点。急性毒鼠强中毒后血浆神经肽Y的改变报道甚少。为探讨急性毒鼠强中毒病人血浆神经肽Y水平变化与其临床意义,本文对我院55例急性毒鼠强中毒病人进行了血浆神经肽Y(NPY)水平测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抗凝血灭鼠剂中毒导致凝血功能异常的临床表现、误诊原因.方法 分析26例抗凝血灭鼠剂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误诊情况.结果 误诊为血友病8例,过敏性紫癜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例,流行性出血热3例,膀胱肿瘤2例,宫外孕(黄体破裂?)1例,腹膜后肿瘤1例.经维生素K1静脉滴注和输新鲜(冰冻)血浆治疗,除1例在确诊前死于脑出血外,余25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抗凝血灭鼠剂中毒患者的中毒时间与出血时间间隔较长,病史隐匿,大多为误服或食物污染致二次中毒,故极易误诊.应用维生素K1和输新鲜(冰冻)血浆为特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毒鼠强的危害及管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毒鼠强(Tetramine),简称四二四,俗称没鼠命、闻倒死。化学名为四次甲基二砜四胺,分子式C4H8O4N4S2,分子量240.27,熔点250℃~254℃,系有机氮化合物。对大鼠LD50为0.1mg/kg~0.3mg/kg,对人的致死量约为5 mg-12 mg。曾作为灭鼠剂用于灭鼠。但其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不易降解,易引起二次中毒,毒性高,作用快,无特效解毒剂,是一种剧毒性的灭鼠剂[1]。近年来,因毒鼠强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湛江市区在采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主要是敌鼠钠盐)20年后,改用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4年,黄胸鼠和褐家鼠对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变化。方法用非选择性实验进行抗药性研究,将其结果与4年前相关数据比较。结果两种家栖鼠对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抗药性水平比4年前降低,特别是黄胸鼠。结论对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产生抗性种群的地区,改用第二代产品,能缓解前者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20.
13常用灭鼠剂中毒的急救一旦发现中毒或可疑中毒,要争取时间,尽快送到具备有条件的单位进行救治。同时,向患者的家属或目睹者询问病史和记录有关情况:包括摄食(或接触)毒物名称、数量及时间;中毒症状发生时间及其进展等;并收集有关样品和包装等。在毒物性质没有明确前,不必等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