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病例报告 患者,女,71岁,2013年2月25日在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门诊查体,腹部B超检查示右肝内胆管可见5 mm×5 mm增强光团,肝内胆管结石待定而入院。放射科行肝脏MRI平扫加增强检查,查体:T 36.2℃,P 62次/min,BP 130/60 mmHg,HR16次/min。一般情况好,胆囊及左半肝切除术后4年多,高血压病3年,无过敏史及心脏病史。  相似文献   

2.
1病例报告患者女,73岁,因右腹部隐痛、不适1月余,于2005-05-19入院。查体:右中下腹可触及4cm×4cm肿物。结肠镜检查:见升结肠隆起型肿物。活检病理诊断:中分化管状腺癌。B超示肝脏右叶低回声肿物,直径约1·0cm,提示肝囊肿。肝功能正常,CEA6·2μg/L,AFP<20μg/L。临床诊断:结肠腺癌伴肝转移。于同年06-02在全麻下行右半结肠及部分肝切除术。术中见肝右叶表面有淡黄色质硬结节。病理检查:升结肠距回盲瓣2cm处见隆起型肿物7cm×5cm×1·5cm。镜检:中分化管状腺癌。肝标本一块10cm×7cm×4cm,肝表面见一淡黄色结节,呈瘢痕样;体积1·2cm×1c…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30岁,体重65kg,乏力食欲不振,腹部不适10年,加重一个月,门诊以“门静脉高压,脾功亢进于1991年3月收入院。入院检查:血压14.7/9.3kPa,血红蛋白135g/L,白细胞2.0×10~9/L,血小板80×10~9/L,总蛋白56g/L,白蛋白33g/L,球蛋白23g/L,肝功能碘(++),余正常。腹部检查和 B 超检查脾大平脐,肝肋下未触及,B 超报告肝脏轻度缩小,两肺检查无异常,心脏听诊无异常,心电图报告正常。住院后常规术前准备,拟行脾切除术。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腹膜后横结肠是一种罕见的腹腔脏器先天性异位。由于横结肠的异位,使其它脏器或邻近结构的解剖关系异常。我们在行胃大部切除术时曾遇到一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32岁,上腹部规律性疼痛10年,加重1年,伴有喛气、返酸。经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窦炎,于1992年3月2日入院。 体检:T36.5℃,P70次/min,BP16/10kPa。心肺(一),腹软,剑突下深压痛,肝、腺未触及。血常规、肝功能检查均正常。胃镜检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于1992年3月5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胃大部切除术。毕Ⅱ式,结肠前胃  相似文献   

5.
随着肝脏外科解剖认识不断深人,确立了肝脏分为8段.肝段为肝脏的解剖单位,成为肝切除术的解剖基础.随着术中B超的应用,解剖肝门血管技术的提高,功能性肝切除术已广泛开展.我们近7年行肝段切除术33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5例,女18例;年龄26~66岁,平均44岁.经病理证实原发性肝癌14例,肝转移性癌1例,胆囊癌5例,肝血管瘤5例,肝腺瘤2例,肝外伤1例,肝管结石伴肝管狭窄或肝萎缩5例.33例中伴肝硬化3例.  相似文献   

6.
1病例报告患者男,44岁。5年前体检发现肝血管瘤,单发,直径约5 cm,偶感上腹部胀痛不适,未予处理。此后每年复查,见肝血管瘤逐渐增大,上腹部胀痛症状亦逐渐明显,2010年12月CT检查,提示肝脏多发血管瘤,最大者位于肝右叶,大小约10 cm×8 cm。入院体检:体温36.6℃,脉搏72次/min,血压130/80 mmHg。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37例肝细胞性肝癌(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5例行填塞术,14例行单纯缝合术,8例行肝固有动脉或选择性肝动脉结扎术,10例肝切除术。结果①手术止血率:平均91.9%(34/37),其中填塞术为80%(4/5),缝合术为85.7%(12/14),肝动脉结扎术为100%(8/8),肝切除术为100%(10/10);②一年生存率:平均为24.3%(9/37),填塞术为0(0/5),缝合术为21.4%(3/14),肝动脉结扎术为12.5%(1/8),肝切术为50%(5/10)。结论手术仍是肝癌自发破裂的有效治疗手段,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4岁,因左肋部疼痛伴发热数十天入院。查:T39.6℃,贫血貌,营养差,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心肺正常,腹平坦,肝肋下未触及,脾位于肋下5cm。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85g/L,红细胞2.98×1012/L,白细胞18×109/L,中性粒细胞0.84,血小板600×109/L;血胆红素及谷丙转氨酶正常,HBsAg阴性。B超示:脾实质内液性暗区,可见粗大光点沉着。胸片无异常。初步考虑:脾脓肿。予以抗感染治疗5天,但仍然持续高热,继行脾切除术。病理报告示:感染性反应。术后仍然发热不退、伴小腹疼痛,于一周后行骨髓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2讨论原发性血…  相似文献   

9.
无味红霉素治疗量引起胆汁淤积性黄疸常见于成人,12岁以下儿童低于2%,1岁以下嬰儿罕见。病例报告:6周嬰儿,平时健康。由于中耳炎用无味红霉素治疗。5天后,患儿发生阵发性哭叫,停用抗菌素。24小时內患儿尿成暗色,粪便浅白色,出现黄疸而住院。化验:胆红质6.6毫克/100毫升,直胆4.4毫克/100毫升,碱性磷酸酶764单位/100毫升,孟加拉红扫描于4,24,48小时未见肝分泌物进入肠内。腹部超声波检查未见肝外胆管,亦未见肝内管扩张。拟诊胆道闭锁而行手术治疗。生化检查:胆红质,SGOT,5—1核苷酸酶均升高,a—1  相似文献   

10.
[例1]男,58岁.以右上腹不适、疼痛半年入院.查体:血压169.5/93 mmHg,脉搏86/min.心肺未见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双肾未触及,双肾区叩痛不明显.腹部B超检查示:肝右后上方有一囊性占位,5.6~6.2 cm大小,提示肝囊性变.CT检查示:右肾上腺囊肿,6.1 cm×6.5 cm×7.1 cm大小.肝、肾功能检验均未见异常.行肿物切除术.术中见:右肾上腺区有一圆形肿物,有完整的囊壁,囊内有清亮的淡黄色液体,与周围有疏松粘连,将囊肿完整切除.术后病理报告:囊壁外被覆结缔组织,内见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和束状带,未见髓质组织.病理诊断:肾上腺囊肿.  相似文献   

11.
任红  薛虹 《华北国防医药》2006,18(6):418-418
[例1]男,58岁.以右上腹不适、疼痛半年入院.查体:血压169.5/93 mmHg,脉搏86/min.心肺未见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双肾未触及,双肾区叩痛不明显.腹部B超检查示:肝右后上方有一囊性占位,5.6~6.2 cm大小,提示肝囊性变.CT检查示:右肾上腺囊肿,6.1 cm×6.5 cm×7.1 cm大小.肝、肾功能检验均未见异常.行肿物切除术.术中见:右肾上腺区有一圆形肿物,有完整的囊壁,囊内有清亮的淡黄色液体,与周围有疏松粘连,将囊肿完整切除.术后病理报告:囊壁外被覆结缔组织,内见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和束状带,未见髓质组织.病理诊断:肾上腺囊肿.  相似文献   

12.
本报告5例肝豆状核变性分布在一个家族、3个家系。男2例,女3例.其中亲代1例.子代4例。起病年龄18-24岁。5例均以肢体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尤以上肢明显。4例有肝硬化;3例行脾切除术12例黄疸。5例均有洋肿.3例眼科检查见K-F环.另2例已死亡.未行眼科检查。  相似文献   

13.
1984~1990年我科为15例老年人原发性肝细胞癌(下称老年人肝癌)实施了肝切除术。现报告病例,并就我们的体会及外科治疗作一讨论。临床资料本组男14例,女1例。年龄60~75岁,平均65.4岁。全组皆有肝区隐痛和/或肝肿大。11例合并肝硬化,肝功能属Child A级7例,B级4例。本组均行肝B型超声检查,4例行肝CT检查,1例行肝动脉造影,其诊断符合率100%。本组有并存症者9例,其中隐性冠心病4例,慢性技气管炎并阻塞性肺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规则性肝段/肝叶切除术对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并发症以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择取某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68例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划分为两组后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实验组34例患者接受规则性肝段/肝叶切除术,而对照组34例患者接受不规则形肝段/肝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1)结石清除率:实验组患者结石清除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3)复发率: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发现实验组患者结石复发率仅为2.9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规则性肝段/肝叶切除术用于治疗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疾病,在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率方面均优于不规则形肝段/肝叶切除术,临床疗效较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肝外胆道损伤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争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1):2966-2967
近年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肝外胆道的损伤也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因肝外胆道的生理解剖位置的特殊性[1-2 ],一旦处理不当,可能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3-5].本研究通过对我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肝外胆道损伤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1病例报告 患者男,23岁.因其叔父患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为挽救其生命自愿捐献部分肝脏,于2007年7月16日行亲体肝移植供体右半肝切除术.术前CT评估门静脉分型为B型门脉,即门脉右前支、右后支与门脉左支呈三叉型.肝左叶残肝体积占全肝体积的33%,肝活检证实没有脂肪变性.术中行带肝中静脉的右半肝切除术.术中门静脉右支1个断口,残端予6-0血管线连续缝闭.残端关闭后检查可见门静脉主干末端与左支移行部及左支横部起始端略显狭窄.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可,术后第2天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分别为133和244 IU/L,第3天总胆红素74.6 μmol/L,直接胆红素升至12.2 μmol/L,后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7.
例1,男,52岁。右上腹痛3年伴黄疸1月,于1992年12月5日入院。查体:巩膜轻度黄染,右上腹压痛,莫菲氏征阳性。B超检查:萎缩性胆囊炎伴多发性结石,肝总管明显扩张。CT报告:肝总管扩张,未见结石影,胰腺大小密度正常。化验血胆红素168 umol/L。入院后行手术治疗水中见胆囊萎缩,壁增厚,胆囊内充  相似文献   

18.
基层医院 CT机多为普通 CT或二手机 ,且多无高压注射器 ,小肝癌的误、漏诊率较高。笔者从 1993年 6月至 2 0 0 0年6月我院经手术及随访证实的 34例误漏诊小肝癌就其原因进行探讨 ,并提出相应措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4例 ,男 2 5例 ,女 9例 ;年龄 2 7~ 76岁 ,平均 5 5 .5岁。临床上 B超提示肝占位性病变或肝低回声影 18例 ,肝部体检 6例 ,其它邻近脏器检查 9例 ,急腹症 1例。其中 13例第一次查肝 CT时甲胎蛋白升高为 34~ 116 0 μg/ L(平均 198μg/ L) ,HBs Ag阳性 2 5例。1.2 仪器与检查方法 :本组 2 9…  相似文献   

19.
1病例报告患者男,45岁。因上腹部不适伴黑便、乏力2个月于2007-03-05入院。既往史:2年前因肝内占位,于当地医院行肝左外侧叶切除术。术后病理:转移性肝鳞状细胞癌。入院后查体:神清,血压120/60mmHg,贫血貌,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上腹部轻度压痛,  相似文献   

20.
《沈阳部队医药》2008,21(2):144
1病例报告患者男,45岁。因上腹部不适伴黑便、乏力2个月于2007-03-05入院。既往史:1年前因肝内占位,于当地医院行肝左外侧叶切除术。术后病理:转移性肝鳞状细胞癌。入院后查体:神清,血压120/60 mmHg,贫血貌,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上腹部轻度压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