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解西伦  王军 《中国热带医学》2009,9(6):1130-1132,1043
接种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虽然可以使90%的接种对象产生免疫力,但仍有5%-15%的健康接种者对HepB产生无应答或低应答。这部分人群由于不能受到HepB的有效保护,易成为HBV感染的高危人群,这给预防乙肝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如何提高HepB免疫应答水平,降低HBV感染的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接种HepB免疫失败的影响因素及补救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广州市长期应用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对乙型肝炎(乙肝)免疫防病效果。方法在广州市全市12个区、县级市按照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以家庭为单位对1~59岁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包括检测HBsAg、抗-HBs,对HepB接种史及主要乙肝感染危险因素进行问卷调查,评估人群HepB接种率,分析和比较不同年龄组、不同家庭感染状况下接种与未接种HepB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指标,评价HepB免疫防病效果。结果 1~16岁年龄组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88.11%(2535/2877),17~59岁人群有乙肝疫苗免疫史为20.75%(470/2113)。在推行新生儿HepB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后出生的1~16岁人群,HBsAg阳性率为1.29%,而出生时尚未开展HepB接种的20~59岁人群HBsAg阳性率为13.72%。1~16岁人群中有HepB接种史人群HBsAg阳性率0.99%,无接种史人群为5.56%,疫苗保护率为82.19%。20~59岁人群接种HepB,基本都不是在新生儿时期,疫苗保护率为52.01%。新生儿接种HepB,母婴乙肝传播阻断率为94.16%,并能有效阻断家庭内水平传播。结论长期实施新生儿接种HepB能控制、消除受种人群乙肝病毒感染,非新生儿人群接种HepB也能显著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掌握HepB纳入计划免疫后的基础免疫状况,为制订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实施政府HepB后免疫监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HepB纳入计划免疫后,规范了HepB的接种管理,HepB全程报告接种率、调查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采用胶体金纸片法检测1岁组592名儿童接种HepB后的免疫状况,结果HBsAg全部为阴性,抗-HBs阳性率为84.29%。乡、镇级以上医院产科住院分娩产妇HBsAg筛查阳性率为5.68%。HBsAg阳性产妇出生新生儿HBIG和HepB联合免疫为55.10%。结论:儿童全程及时接种HepB是控制和消除乙肝的根本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乙肝疫苗接种率为HBsAg携带率的关系及海南农垦地区乙肝疫苗接种的免疫效果,为制定海南垦区乙肝疫苗免疫应用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接种史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HBsAg和抗-HBs用ELISA检测法。结果:调查1-18岁人群6669人,乙肝疫苗接种率为41.2%,HBsAg携带率为9.2%。其中全程接种者HBsAg携带率为2.4%,未接种者HBsAg携带率为14.0%,两者差别有显著性,疫苗接种保护率为82.9%。HBsAg携带率随着接种率的而降低。抗-HBs检测843人,抗-HBs阳性率为62.8%,其中全 程接种者抗-HBs阳性率为85.7%,未接种者抗-HBs阳性率为36.9%。结论:乙肝疫苗的接种有效地降低了人群HBsAg的携带率,削平了5岁以下儿童的高峰。说明海南垦区推广乙肝疫苗接种取得显著成果,但因大龄组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不同, 目前仍处于高HBsAg携带率范围。本区应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的同时加强青少年中易感人群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鹤峰县儿童乙肝疫苗接种人群初次接种后免疫无应答情况,并对不应答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对门诊163例首次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后的新生儿实行乙肝血清学检测.结果 乙肝疫苗初次接种后免疫应答情况:抗-HBs阴性率达19.63%,弱应答59人、应答72人,抗-HBs阳性率占80.37%.结论 对免疫无应答者进行再强化免疫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中小学生大规模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来实行乙型肝炎疫苗计划免疫管理的6-18岁中小学生1829名,采用血清流行病学方法观测大规模酵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效果。结果 对HBsAg、抗-HBs和抗-HBc全阴性者,接种疫苗1年后,抗-HBs阳性率为70.55%,HBsAg和抗-HBc阳性率分别为0.56%和1.96%;该人群接种前HBVM阳性率为63.31%,接种后为85.51%,抗-HBs阳性率显著增高,且以6-12岁低年龄组人群更明显,而HBsAg和抗-HBc阳性率在接种后1年无明显变化。结论 酵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大规模接种后,在中小学生中形成了乙型肝炎高保护性、低感染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乙肝疫苗接种率与HBsAg携带率的关系及乙肝疫苗接种的免疫效果 ,为制定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调查 1~ 18岁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史 ,用ELISA法检测HBsAg和抗 HBs。结果 调查 1~ 18岁人群 6 6 6 9人 ,乙肝疫苗接种率为 4 1.2 % ,HBsAg携带率为 9.2 %。其中全程接种者HBsAg携带率为 2 .4 % ,未接种 (或未全程接种 )者HBsAg携带率为 14 .0 % ,差别有显著性 ;全程接种者HB sAg感染保护率为 82 .9%。抽查 84 3人的抗 HBsAg ,阳性率为 6 2 .8% ,其中全程接种者抗 HBs阳性率为 85 .7% ,未接种 (或未全程接种 )者抗 HBs阳性率为 36 .9%。结论 HBsAg携带率高低与乙肝疫苗接种率高低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临沭县 1~ 18岁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尚不高 ,目前仍处于高携带率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乙肝疫苗在幼儿人群的免疫效果和免疫持久性。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 检测血清中的抗HBs。结果 乙肝疫苗免疫后,按0-1-6免疫程序和不按0-1-6免疫程序免疫后2-3年抗HBs 阳性率分别为91.5%和76%;4-6年抗HBs阳性率分别为79.8%和58.3%。结论 幼儿按0-1-6免疫程序接种乙 肝疫苗有较好免疫应答和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赤峰市儿童乙肝免疫后HBsAg抗-HBs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赤峰市1~14岁乙肝疫苗接种后免疫效应。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537人进行监测。结果:HBs阳性4人,阳性率为0.76%。不同年龄组的人群抗-HBs阳性有472人,阳性率为87.51%.达保护水平有390人,有效抗体阳性率为72.36%。结论:①对边远牧区和流动人群的新生儿应加强基础免疫;②对乙肝疫苗基础免疫后时间较长的儿童有必要实施加强免疫.以维持乙肝疫苗免疫后人群的高免疫水平;③对抗-HBs阴性者,应结合2对半检测可加大疫苗剂量和同时应用免疫调节剂等方法再次全程接种.以提高人群的抗-HBs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高校新生接种重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后的效果,为乙型肝炎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以某高校2005年入学的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抗原(HBsAg)检测呈阴性的2700名学生为对象,按免疫程序分别接种重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5ug/支3针,观察其免疫1,2,3年后血清的抗HBs阳转率,并对免疫无应答(乙肝五项全部阴性)的学生,加强疫苗接种(10ug和20ug/支),按免疫程序分别再接种3针重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1个月后再检查抗HBs阳转率。结果全程接种乙肝疫苗1年后检测抗HBs阳性率为87.69%,2年后为8400%,3年后为75.00%,与全程免疫后1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疫苗接种剂量10ug和20ug分别按程序接种后,1个月抗HBs阳转率分别是96%和97.87%,与加强免疫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良好,但必要时需加强免疫.增加抗体应答者的远期免疫效果,发挥其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用ELISA检测162份血斑标本和静脉血中HBsAg,阳性率分别为13.0%和13.6%,符合率99.4%测定32例乙肝疫苗免疫后抗HBsAg,阳性率相同,符合率100%,测定9份抗HBs,两者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1:100.8与1:108.8,P>0.05,无显著性差异。提示血斑标本可用于检测HBsAS和抗HBs,调查宫内或产程乙肝感染。了解接种乙肝疫苗后机体免疫应答,为检出无应答或低应答者,进而采取加强免疫接种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微量、准确的采样、检测方法,解决了婴幼儿静脉采血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现状。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70名在职医务人员乙型肝炎免疫系列(HBV两对半),抗丙肝抗体(抗HCV),与同期检测孕妇228人进行有关对照。结果:共检出HBV9种免疫模式,提示为乙型肝炎病毒的不同感染状态者为60人(10.53%),与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差异无显著性,单纯抗HBs阳性率36.49%,高于同期检测的孕妇组5.05%水平(P<0.05);抗HCV阳性率1.23%,低于1992年太原地区健康人群抽样调查4.46%(P<0.01)。结论:医务人员为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但接种乙肝疫苗、规范操作和做好消毒工作是预防HBV、HCV感染的有效措施;在血库、血液制品、输血、医疗器械等,与血液有关的医药卫生工作中,更应注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近期淮安市淮安区新生儿乙肝疫苗计划免疫策略实施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7~12月龄幼儿的乙肝疫苗接种史,检测HBs Ag、抗-HBs和抗-HBs。对新生儿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共对2 320名幼儿开展了调查。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及时接种率高达99.6%,均全程接种了疫苗。监测对象的HBs Ag阳性率0.13%,核心抗体阳性率为2.1%,估计乙肝疫苗保护率在93.4%,母婴阻断成功率为91.6%,幼儿HBs Ag阳性的原因为母婴阻断失败,所有母婴阻断失败幼儿的母亲为HBe Ag阳性感染者。接种5 g苗的幼儿抗体低、无应答率为26.3%,高于计划免疫中接种10 g疫苗的地区。出生低体重幼儿的低、无应答率高于出生正常体重幼儿。结论 :目前乙肝疫苗计划免疫的规范接种率高,幼儿HBV慢性感染率低,幼儿的慢性HBV感染主要归因于母婴阻断失败。应提高乙肝疫苗计免免疫中的接种剂量。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及加强免疫的问题,以指导今后乙肝预防工作。方法:2001~2002年在某医学院校对1997年后入学的大学生,两次分层随机抽样的基础上,选择明确知道入学时乙肝疫苗接种史的481名学生,进行乙肝HBsAg和抗-HBs检测。结果:大学生接种疫苗后,其抗-HBs的平均应答率为77.34%,5年内能维持在较好水平。免疫无应答率为22.66%,多次接种可提高其应答率。应答率与年龄有关,与性别无明显关系。无应答者是乙肝高危人群,极易成为传染源。结论: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具有良好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其高水平抗-HBs应答率和持续时间,降低无应答率。  相似文献   

15.
对单项抗-HBc阳性者接种乙肝疫苗并随访7个月.抗-HBs应答率为61.2%.首次疫苗接种后的无应答者,不对第二、三次接种产生抗-HBs应答。应答者的抗-HBs滴度随接种次数而逐渐升高.抗—HBs阳性者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可能是原发反应。从抗—HBc阳性的无应答者血清中检出HBV—DNA和HBsAg,提示无应答者可能处于一种轻微的慢性染感状态.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温州市区不同人群1984人及24例HBsAg阳性母亲和21例HBsAg阴性母亲的家庭成员227人进行HBsAg及抗—HBs分布调查,结果人群HBsAg阳性率(11.94%),抗—HBs阳性率(12.55%);家庭HBsAg及抗—HBs阳性率(25.55%)。上述结果表明:密切接触是引起集体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播的主要因素,母婴垂直传播是引起HBV在家庭内聚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低/无应答成人接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后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转情况,评价两种大剂量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选择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 Ag)、乙肝病毒e抗原(HBe Ag)阴性,抗-HBs几何平均滴度(GMT)100 m IU/m L的低应答成人49人、无应答成人274人为调查对象,根据知情同意、随机原则分为两组:一组为20μg组,即按0、1、6个月免疫程序接种乙肝疫苗;一组为60μg组,即接种一针60μg乙肝疫苗。免疫后3个月内复查乙肝五项指标。结果再免疫后,两组人群抗-HBs GMT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应答成人χ~2=5.946,P=0.051;低应答成人χ~2=0.437,P=0.509);抗-HBs阳转成人中,GMT在10~100 m IU/m L范围的无应答成人,20μg组低于60μ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95,P=0.000);女性抗-HBs应答水平高于男性(χ~2=8.380,P=0.015);各年龄段应答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559,P=0.200)。结论低/无应答成人接种一针60μg乙肝疫苗与全程接种三针20μg乙肝疫苗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南宁市第六职业高中学生 HBs Ag的携带情况及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 :对 1 996~ 2 0 0 3年入学的该校新生进行 HBs Ag和抗 - HBs的检测 ,并对该 2项指标均阴性者进行血源乙肝疫苗或重组乙肝疫苗的全程接种和免疫效果追踪。结果 :8年总的 HBs Ag阳性率为 7.95 % ,近 2年下降明显 ;抗 - HBs阳性率为 5 2 .31 %。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半年后检测 ,抗 - HBs阳性率 80 .85 %。与免疫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0 1 )。血源乙肝疫苗和重组基因疫苗的免疫效果无差异(P >0 .0 5 )。结论 :南宁市第六职业高中学生 HBs Ag阳性率近 2年下降较快 ,无论是血源疫苗或是重组基因疫苗接种后 ,均取得较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乙肝疫苗接种后没有产生免疫效果的人群,口服中药玉屏风散后再复种乙肝疫苗效果观察,探讨玉屏风散对乙肝疫苗复种效果的影响价值,为进一步提高乙肝疫苗接种复种工作的社会效益和降低接种成本,有效预防和控制HBV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随即抽取不同人群乙肝疫苗接种者以接种卡为据,采集血样,应用胶体金法检测HB—sAg、抗-HBs皆阴性者进行分组比对研究观察。结果中药玉屏风散能显著提高乙肝疫苗接种复种者乙肝表面抗体的产生率和阳性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玉屏风散对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重要调节作用,是一种有效免疫调节剂因而能显著提高乙肝疫苗接种复种效果。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严格实验设计,按0、1、6月程序,以5、10μg乙肝疫苗接种于278名无HBV血清感染标志的小学生,进行了8年追踪观察。免后8年两组的抗—HBs阳性率和GMT分别为51.7%、66.0%及45.2mIU/ml、58.4mIU/ml。初免后抗—HBs峰值滴度愈高,下降至10mIU/ml以下的时间愈长。免后8年对86例抗—HBs不同滴度者给予10μg1针再免,接种后1个月抗—HBs升高了6.5~51.5倍。研究结果表明,免后8年其免疫记忆细胞依然保存抗原信息,初免时抗—HBs应答良好者免后8年内不必再免,需要再免者10μg1针即能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