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从温里药配伍活血药后活血药效应成分药代动力学变化的角度揭示活血温里复方中活血药与温里药的配伍内涵,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我们以活血药赤芍为例,用一类温里药分别与之配伍后,对赤芍效应成分芍药苷的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目的是从药物效应成分药代动力学角度阐明和发现活血温里复方中活血药与温里药的配伍内涵,同时对复方配伍药物效应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进行探索。在本研究中,将活血药赤芍分别与温里药胡椒、吴莱萸、肉桂、小茴香、花椒配伍后灌胃小鼠,用HPLC法测定小鼠体内不同时间的芍药苷血药浓度,结果显示,以上5味温里药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芍药苷的血药浓度。对照组(赤芍)与实验组(温里药配伍赤芍)比较,芍药苷血药浓度有显著差异(P<0.001,P<0.01)。通过本研究,还得到了适合活血温里复方药物配伍机理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方法,为中药复方药物配伍机理药代动力学的深入系统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从温里药配伍活血药后活血药效应成分药代动力学变化的角度揭示活血温里复方中活血药与温里药的配伍内涵,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我们以活血药赤芍为例,用一类温里药分别与之配伍后,对赤芍效应成分芍药苷的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目的是从药物效应成分药代动力学角度阐明和发现活血温里复方中活血药与温里药的配伍内涵,同时对复方配伍药物效应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进行探索。在本研究中,将活血药赤芍分别与温里药胡椒、吴莱萸、肉桂、小茴香、花椒配伍后灌胃小鼠,用HPLC法测定小鼠体内不同时间的芍药苷血药浓度,结果显示,以上5味温里药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芍药苷的血药浓度。对照组(赤芍)与实验组(温里药配伍赤芍)比较,芍药苷血药浓度有显著差异(P<0.001,P<0.01)。通过本研究,还得到了适合活血温里复方药物配伍机理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方法,为中药复方药物配伍机理药代动力学的深入系统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芍药甘草汤配伍意义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给予芍药、甘草单方或合剂芍药甘草汤后,动物血浆中芍药苷、甘草次酸的药动学参数,探索芍药甘草汤配伍的合理性。方法:将芍药、甘草及芍药甘草汤制成水煎液,分别灌胃给予SD大鼠,采用H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芍药苷、甘草次酸的血药浓度,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与单方相比,给予芍药甘草汤后大鼠血浆中甘草次酸的达峰时间提前,峰浓度增加;芍药苷达峰浓度提高、相对生物利用度增加;两成分均出现半衰期缩短现象。结论:臣药甘草促进了君药芍药中芍药苷的吸收,提高了它的体内浓度与含量,这可能是复方芍药甘草汤解痉、镇痛、镇静等功效强劲有力的体内药动学依据。君药芍药提前助燃了臣药甘草中甘草次酸在体内出现的时间和数量,这也可能是复方芍药甘草汤抗溃疡、解痉、抗炎等功效迅速高效的体内药动学依据。本实验从药动学角度证明了芍药甘草汤配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芍药甘草汤配伍意义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给予芍药、甘草单方或合剂芍药甘草汤后,动物血浆中芍药苷、甘草次酸的药动学参数,探索芍药甘草汤配伍的合理性。方法:将芍药、甘草及芍药甘草汤制成水煎液,分别灌胃给予SD大鼠,采用H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芍药苷、甘草次酸的血药浓度,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与单方相比,给予芍药甘草汤后大鼠血浆中甘草次酸的达峰时间提前,峰浓度增加;芍药苷达峰浓度提高、相对生物利用度增加;两成分均出现半衰期缩短现象。结论:臣药甘草促进了君药芍药中芍药苷的吸收,提高了它的体内浓度与含量,这可能是复方芍药甘草汤解痉、镇痛、镇静等功效强劲有力的体内药动学依据。君药芍药提前助燃了臣药甘草中甘草次酸在体内出现的时间和数量,这也可能是复方芍药甘草汤抗溃疡、解痉、抗炎等功效迅速高效的体内药动学依据。本实验从药动学角度证明了芍药甘草汤配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温里药配伍对活血药赤芍效应成分芍药苷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探讨活血温里复方的药物配伍机理。方法 将温里药胡椒、吴茱萸、肉桂、小茴香、花椒分别与活血药赤芍配伍后灌胃小鼠,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versed 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测定各复方在小鼠血浆中芍药苷血药浓度,以单用赤芍为对照,计算各配伍复方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 芍药苷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符合一室模型,温里药胡椒、吴茱萸、肉桂、小茴香、花椒分别与活血药赤芍配伍后,芍药苷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37.22%、123.62%、108.39%、226.02%和116.73%。各实验组与对照组峰浓度(Cmax)、血浆药物浓度一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存在差异(P〈0.05),而达峰时间(tmax)无差异(P〉0.05)。结论 温里药胡椒、肉桂、小茴香、吴茱萸、花椒分别与活血药赤芍配伍,能提高赤芍主要效应成分芍药苷的生物利用度,从复方效应成分药代动力学的角度揭示了活血温里复方配伍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煎煮方式对芍药甘草复方大鼠血中移行组分的药动学影响,从药动学角度阐释芍药甘草复方相使配伍的合理性。方法:在建立芍药甘草体内成分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运用药动学方法比较灌胃给药后不同时间的大鼠血浆中各药味特征移行入血成分含量的变化,并对药动学参数进行方差分析。结果:移行入血的6个成分在体内的吸收趋势均为芍药甘草合煎液大于单煎合并液,其中保留时间为5.2,11.0,12.0,14.6 min处的特征峰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芍药甘草复方相使配伍在体内吸收以合煎较好,从药动学角度证明了芍药甘草复方相使配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有效成分及效应组分含量层面探讨芍药甘草复方相使配伍的药剂学环节变化,为体内药动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分别建立芍药甘草复方中有效成分及效应组分含量测定方法,包括采用HPLC法同步测定芍药甘草复方合煎液和单煎合并液中有效成分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铵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两种煎煮液中效应组分芍药总苷、甘草总黄酮、甘草总皂苷含量。结果:各有效成分与效应组分含量差异均5%,说明配伍前后从有效成分层面到效应组分层面均无差异。结论:芍药甘草复方相使配伍体外主要成分的药剂学环节无变化,为相使配伍体内药动学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芍药-甘草配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珊珊  王谦  白立川  郭政东 《中草药》2014,45(10):1481-1485
配伍是中药复方用药的特色和优势,而药对则是最常见的配伍形式。芍药-甘草是来源于《伤寒论》的经典药对,研究显示芍药-甘草配伍具有抗炎、镇痛、解痉等药理作用,临床广泛应用于呼吸、消化、神经、肌肉、泌尿、内分泌等多系统疾病的治疗。综述芍药-甘草配伍后的药理作用、药效物质基础及其药动学研究进展,分析配伍后化学成分在机体内的变化规律,了解其体内的生物药剂学特征。  相似文献   

9.
川芎赤芍配伍比例对芍药苷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索中药配伍比例对中药复方药效成分药动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检测。3P87药代动力学软件拟合药动学模型,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法。结果:川芎∶赤芍1∶2 和2∶1 芎芍制剂给药组芍药苷的药代动力学模型均为一室开放模型,川芎∶赤芍1∶2 和2∶1 组的药代学参数分别为 Ka = 0.0082±0.0010和0.0088±0.0011 (min-1-1), t1/2Ka=86.10±12.38和79.11±18.69 (min), t1/2Ke=119.95±27.23和98.14±10.82 (min), tpeak=169.16±21.81 和 149.39±29.51 (min), Cma = 3845.89±716.70 和 1635.81±230.95 ( μg.L-1P>0.05)。结论:川芎赤芍配伍对芍药苷的药动学特征无显著影响,提示中药配伍并不是必然地导致其中某一种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刘卉  单进军  康安  恽菲  陈乐天  张雯  狄留庆 《中草药》2013,44(12):1610-1614
目的 研究甘草酸及其代谢产物甘草次酸对芍药中主要活性成分芍药苷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特征的影响,探索芍药与甘草配伍用药的合理性.方法 大鼠单独ig给予芍药苷或分别与甘草酸、甘草次酸联合用药,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LC-MS测定芍药苷血药浓度,建立药物浓度-时间曲线,采用DAS2.1.1软件计算、分析药动学参数.结果 甘草酸能减小芍药苷Cmax、tmax,降低芍药苷AUC;甘草次酸能增加芍药苷Cma、tmax,显著提高芍药苷AUC.结论 甘草提高芍药苷生物利用度可能与甘草酸的代谢产物甘草次酸的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1.
孙洋  徐强 《中国天然药物》2003,1(2):103-106
目的:考察四逆散药对及全方对刀豆蛋白A(Con A)活化的小鼠脾细胞移动和粘附能力的影响并就药对和全方的作用进行比较。方法:明胶酶谱分析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活性和结晶紫染色法检测细胞粘附能力。结果:四逆散药对及全方体外给药能明显抑制Con A活化的小鼠脾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以及粘附Ⅰ型胶原的能力,但对正常小鼠脾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无明显影响。在三个药对中,以柴胡-芍药的作用最为显著,并与四逆散全方的作用较为一致。结论:四逆散对体外过度活化的脾细胞移动和粘附能力有抑制作用,全方的这种作用主要由柴胡-芍药所担当。  相似文献   

12.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具有透解郁热、疏肝解郁理脾之效。近代伤寒宗师刘渡舟善用四逆散合方治疗肝郁之病,曰:"阳经之枢机,在于少阳;阴经之枢机,在于少阴。少阳者,用小柴胡汤加味以疏达之;少阴者,宜四逆散畅通少阴之枢以达其阳"。笔者受此启发,采用本方加味治疗因肝郁而致的顽固性失眠、冠心病、慢性胆囊炎等疾病,紧扣肝郁气滞之机,行疏肝理气,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3.
四逆散及其各组成中药对实验性肝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对四逆散进行初步拆方研究,探讨组成四逆散的各单味中药在全方中所起的作用。方法:运用CCl4体外致肝细胞损伤及2,4,6-三硝基氯苯(PCI)致迟发型变态反应(PCI-DTH)诱导肝损伤模型,ConA致淋转试验,LPS诱导巨噬细胞释放NO试验及活化脾细胞释放Ⅳ胶原酶能力试验,考察四逆散全方及各单味中药对肝细胞及免疫细胞的影响。结果:四逆散复方作用明显优于各单味中药;而各单味药分别作用于肝损伤过程的不同环节,柴胡主要通过保护肝细胞膜及促进肝保护因子。NO的产生而影响肝损伤过程的主要环节,白芍则主要抑制免疫细胞的活化及过度活化的免疫细胞的功能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甘草具有保肝、促进NO产生及免疫调节作用。结论:四逆散全方作用优于各单味中药,系各单味中药对疾病过程中不同靶点综合效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芍药苷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芍药苷为常用中药芍药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一种单萜类糖苷化合物。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芍药苷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发现芍药苷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并且毒副作用较小;但在检测方法、药效功用等方面的研究结果有很大差异。为了进一步开发其药用价值,揭示其药物配伍规律的物质基础,查阅了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芍药苷的研究,并结合作者的实验,从芍药苷的检测方法、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理学及毒理学等方面予以综合述评。  相似文献   

15.
D101型树脂对芍药苷吸附分离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富集赤芍中芍药苷的性能。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考察大孔吸附树脂对芍药苷的吸附性能以及洗脱参数。结果: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提取液中芍药苷的最佳分离条件为:上柱液浓度为2.5mg,mL、流速为3.6BV/h,芍药苷比吸附量达32.2mg/g,20%乙醇洗脱率为91.25%。芍药苷纯度可达73.70%。结论:D101大孔吸附树脂可用于赤芍中芍药苷的分离富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RP-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阿魏酸浓度的方法,研究阿魏酸、川芎及复方脑得生片中阿魏酸的药动学特点,评价中药材中其他成分和复方中其他配伍对阿魏酸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大鼠分别灌胃给予阿魏酸对照品、川芎药材提取物、复方脑得生片,断尾采血,离心,取血浆适量,加甲醇沉淀蛋白,取上清液过滤,用HPLC分析,以C_(18)为固定相,流动相为甲醇-0.5%醋酸水溶液(30:70),在320 nm检测阿魏酸血药浓度,3p97软件处理数据.结果:阿魏酸血浆在0.05~1 mg·L~(-1)线性关系良好,血浆中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13μg·L~(-1).大鼠灌胄给予阿魏酸对照品、川芎提取物和脑得生片后的药-时曲线均符合二房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AUC_(0~t),C_(max),CL在阿魏酸对照品、川芎提取物和脑得生片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实验建立的RP-HPLC测定法,专属、准确、灵敏,适用于阿魏酸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川芎药材中的其他组分会影响阿魏酸的口服吸收,而复方配伍后可促进川芎中阿魏酸的吸收,提高阿魏酸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7.
张静  杨俊  李娟 《中医药导报》2011,17(2):73-74
目的:建立测定消乳散结胶囊中芍药苷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25∶75),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30nm,柱温为室温。结果:芍药苷对照品在0.14824-1.33416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4%,RSD%=1.00%(n=6)。结论:方法简便可行,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本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水提与醇提 (75 %乙醇 )对桃红四物汤中芍药苷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桃红四物汤中单味药赤芍与复方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 :复方所测成分含量显著高于单方 (P <0 0 1 ) ,复方醇提含量显著高于水提 (P <0 0 1 ) ,单方所测成分醇提与水提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不同提取方法对复方成分溶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芍药苷对大鼠全脑缺血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芍药苷对脑缺血后再灌流期间血脑屏障及神经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采用四血管阻断(4VO)全脑缺血再灌流损伤模型,对模型动物给予芍药苷高、中、低剂量(分别为20,10,5 mg·kg-1)静脉注射,并设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灯盏花素组。对大鼠神经行为学,缺血区脑组织超氧化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透射电镜检查,血脑屏障通透性(BBB),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EAA)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芍药苷对4VO完全性脑缺血模型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芍药苷可明显增加大鼠脑组织SOD含量,降低MDA含量,减轻脑缺血对脑组织造成的氧化应激损伤;芍药苷能显著改善细胞核、核周质、线粒体、髓鞘的病理改变,对脑缺血发挥保护作用的形态学基础;芍药苷能显著减轻缺血、缺氧造成的EAA含量增加,抑制EAA所导致的兴奋性神经毒性。结论:芍药苷具有显著的保护脑缺血后脑水肿、脑组织氧化应激损伤、细胞超微结构病变、血脑屏障作用,其保护机制与抑制细胞内钙离子超载、抗自由基、降低EA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0.
乳康巴布膏体外透皮吸收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乳康巴布膏中药物透皮吸收的动力学模式及氮酮对药物透皮吸收的影响,以提高乳康巴布膏的疗效;方法:采用体外扩散池法,以乳康巴布膏中芍药苷的经皮渗透量为指标,模拟出芍药苷透皮吸收的动力学方程式。结果:乳康巴布膏中芍药苷的透皮吸收量与时间呈一级动力学模式;氮酮能增加药物的吸收速度和吸收量,当氮酮含量为3%时.药物的吸收量和吸收速度最大,再增加氮酮的用量药物的吸收量和吸收速度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